【IT168 評論】昨天有幸拿到了尼康D750,因為是臺工程機,所以主要體會外觀和操控的一些感覺,而畫質部分在下周會有試拍會。一圈玩下來,我給個產品定義:這是一款下放了D810和D4S上眾多功能點的輕量化FX產品。售價在13000元這個檔位,正好處於9000多元的D610和15000元左右的D800之間。
外觀:機身小巧,有翻轉屏
這個機身體積確實比較小巧,感覺就是個D610的翻版。但手柄的握持舒適度非常好,明顯是繼承了D810的手柄設計,雖然手柄薄,但適中,握持夠深度,手指頭都可以很好的放置,大拇指握持部分有突起,這樣單手握持時候加分。另外,蒙皮材質比D610有提升,和D810材質相似,是軟皮材質,手感一流。但SD卡艙蓋上的蒙皮正好處於相機的接縫口處,比較擔心長期使用後,這塊的蒙皮會有脫落、脫膠的擔憂,要長期觀察了。
▲手柄舒適度良好
機身厚度縮減不少,也就是機身變薄了。如果把機身反過來看底部,這個會很明顯,在對比了D610和D750機身後,就能發現,起碼瘦了2CM以上。別忘記D750還內嵌了一塊半釐米的可翻轉液晶屏。這就說明尼康在D750的機身內部結構上做了新的優化,節省了空間,據說是去掉了原有傳感器後方隔板,而是把傳感器和隔板直接做成一體化的設計來減少體積,這個還有待後續證實。
▲機身厚度縮減了
機身頂部的右肩液晶屏尺寸縮水,比D610的還要小,上面的圖標也小了很多,當然如果不對比,你也不會太在意。另外,右肩上的模式轉盤變矮,從D610的三圈厚度設計變成了2圈,模式轉盤面上還弄了類似金屬拉絲的設計,這些到都沒什麼重要的。
▲右肩的液晶屏縮水
接著說液晶屏,這個是首次在尼康全畫幅單眼相機中加入的設計,只能上下翻轉,不能左右。實際感受了一下,呃,怎麼說呢,畢竟是第一次運用在全畫幅機身上,只能說設計的比較呆板,不夠精緻。首先液晶屏面板框就設計的比較厚,邊框也較大。另外翻轉結構的金屬件比較複雜,雖然為了減重做了一些鏤空設計吧,但還是希望尼康多和索尼學學翻轉屏的設計工藝。液晶屏的排線繞了幾道和機身相連處是用金屬件加兩個螺絲來固定的,排線全程裸露,比較擔心長期的穩定性。好吧,我還是用寬容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創新,畢竟上下翻轉的用處有就是比沒有強。
▲可以翻轉的液晶屏
▲只能上下翻轉
操控:51點頂級對焦系統
先說快門,整體快門的感受和D810相似,震動小,聲音小,但不夠好聽,反正以後估計尼康都這風格了,沒什麼可吐槽的。D4S和D810上的組對焦功能也下放到D750了,讚一個。大家都高興的51點對焦也有了,起碼比D610和DF牛逼多了,但別太高興,實際比較了一下,D750的51點對焦覆蓋區域面積只是比D610的39點覆蓋面積增大了一些,但沒有D810的51點對焦覆蓋面積大,這個大家聽明白了沒有?就是雖然是51點頂級對焦系統,但覆蓋面積比D810和D4S還是要縮水一些,我就說尼康不能全下放,還是留了一手。液晶屏色溫調節功能也具備了。1/4000的快門速度就別吐槽了,用到機率沒那麼大,不說你也意識不到。
▲背部液晶屏
畫質:工程樣機暫未測試
這部分下周就有結論了,我玩的是工程機,這個不算數,插卡拍了也代表不了上市機。上海地區的朋友可以周六日去尼康體驗中心直接試機,那邊有活動,北京的要等等了。我自己感覺ISO3200隻要可用就可以了,我要求不高。
▲尼康D750
值得買麼:買買買
這就要說說D750的定位了。咱們看一圈尼康全幅機的發展史:先開始有D800,3600萬像素,但連拍慢,高感光稍微差點,D4呢,體積大,1600萬像素,高感光牛逼,但售價和個頭都太大了。接著出了2400萬像素的D600,這回像素均衡了,可對焦點和測光都閹割了,39點對焦系統又不爽了,高感光嘛介於D800和D4之間水平。好吧,用戶說,我要高感光牛逼的小機身機器,結果尼康出了個復古外觀的DF,高感光直接逼近D4,沒話說了吧,結果對焦系統和測光又是D600級別。現在好了,組合出個D750來,像素2400萬,大家沒話說,覺得滿意了,對焦系統和測光還有影像處理器都走的D810這個級別,頂級的(雖然有點小動作縮水吧),連拍6.5張/秒,日常絕對足夠了。體積重量比D610還小。
所以說D750是價格和體積和性能的綜合優選產品,一個字,買買買。
剛上市報價12999元,按慣例,3個月後,估計11500元大把可買,然後D610直接奔9000元以下價位了,D800水貨13000以內,行貨15000,D810賺利潤賣19000檔次,當然還有沒停產接著賣的D800E。在一萬元價位區間內內,自己數數尼康塞了多少臺全幅機?2000元一個檔位,總有一款適合你了吧?D750的發布,尼康算是把全畫幅產品線布局完成,跟著發布的20 1.8鏡頭也標誌著尼康1.8光圈鏡頭布局基本成型。都知道今年影像不景氣,人氣比較低,希望D750能給尼康今年帶來一個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