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聞創想 發表於 2020-01-05 11:37:16
(文章來源:騰聞創想)
在現在消費級電腦裡,固態硬碟已經變得越來越普及。因此,固態硬碟正在逐漸替代機械硬碟。相比機械硬碟,固態硬碟SSD優點挺多,比如讀寫速度快、尺寸小、重量輕和耐摔等。如果不是大容量且價格實惠的話,機械硬碟HDD幾乎處於市場競爭劣勢。這麼下去,SSD真的會取代HDD成為存儲市場的主流嗎?
不用急,我們先來看看SSD價格降低的原因。由於SSD廠商技術的提升,生產出來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存儲數據的晶片)的單位容量也隨之提高。實際上,快閃記憶體晶片是被劃分成許多個單元的,過去每個單元只能有一個比特容量,但現在每個單元能有四個比特容量。
即將在市面推出的五個階存儲單元技術,縮寫為PLC,會把這個數字增加到五個。那麼,這樣一來每GB的單價就會降低。因此,這很好說明了由於生產SSD技術提升,SSD的生產成本會逐步降低,而SSD價格也會越來越便宜。實際上,機械硬碟廠商也在努力提升其表面密度,也就是單個硬碟碟能容納的數據量。得益於熱輔助錄寫這樣的技術,或者叫HAMR,廠商正在將容量推至極限。希捷預計今年推出30TB硬碟,在2026年推出50TB版本。
因此,就算SSD速度如此之快。在機械硬碟領域投入的研發精力意味著SSD可能在一段時間裡都沒法比得上機械硬碟所謂的性價比(每GB單價)。因此,機械硬碟仍然具有天然的價格優勢。其實際意義可能比你預想的還要大。來自國際數據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全球數字數據總量將從2018年的33ZB增加到2025年175ZB,七年內就漲了四倍。
這裡科普一個小知識,1ZB=10億TB。因此,這麼多的數據總得有地方存放吧。有些網友靈機一動,這有一部分數據可以歸檔到磁帶上啊!但是你想過沒有,如果想通過網絡進行實時讀取的話,磁帶根本不行,因為磁帶機讀取速度實在是太慢了。要是全放在SSD裡面,那得花多少錢購買SSD,這得是一個天文數字。因此,存儲數據歸根到底還是離不開機械硬碟。
就算是雲存儲提供商,他們存儲的來自世界各地的數據越來越多,九成機械盤配成固態盤的配置,這也是十分普遍的事。因為網絡數據經常被訪問,所以數據經常被調用、寫入和刪除。這對硬碟的損耗是非常嚴重的,相比SSD,HDD壽命更長,更適合作為大數據存儲的介質。因為SSD裡的快閃記憶體單元,在被覆寫了一定次數之後,終究還是會被耗損殆盡的。而且每單元存儲的比特容量越多,其損耗速度就越快。
就算在家庭電腦裡,機械硬碟的身影在漸漸消失,但是還是不可缺少的。但仍有一系列應用領域,保持著對它們的需求。
不管是你電腦裡的Steam吃雞遊戲需要更多空間,還是給只有SSD的筆記本買個廉價的外置盤,甚至是存放一些無人機拍攝的4k視頻,廉價的本地存儲還是有需求的。因為你也是有大容量需要的,1TB的SSD顯然是價格不便宜。況且很多人用著用著,硬碟容量就遠遠超過1TB了。總的來說,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機械硬碟是不可能退出市場的。
(責任編輯:fqj)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