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小說《紅樓夢》中,榮禧堂是榮國府的中心建築,而「榮禧堂」這三個字則是皇帝親筆題寫的《賜榮國公賈源書》,下面是皇帝的印璽:「千千萬萬宸翰之寶」。由此可以看出,賈府是深受皇帝寵愛的,而賈源和他的胞弟賈演的歷史原型是曹寅的父親曹璽,即曹雪芹的曾祖父。
曹璽原名叫曹爾玉,後因康熙帝將爾玉連寫為璽,故而得名,自明末以來,祖父曹錫遠曾任明朝瀋陽中衛指揮,清軍攻佔瀋陽時,年幼的曹璽和他的家人被清軍俘虜,隨後被帶到皇太極府做「包衣阿哈(家奴)」。
曹璽長大後也入軍參軍,逐漸顯露頭角,他的妻子孫氏是康熙帝的保姆,後來曹璽鎮壓山西叛亂有功,被康熙帝派去監軍江寧織造,這位皇商在南京設局生產宮廷所需的絲織品,曹璽鎮壓山西叛亂有功,被康熙帝派去監軍,子孫後代都在此任職。
由其曾祖父曹璽、曾祖父曹寅到父輩,曹雪芹三代襲官而居江寧織造府,據相關文獻記載,曹雪芹亦約生於此府。在16歲入宮後,曹寅便成為康熙鑾儀衛,由於曹寅的母親是康熙帝的保姆,其父為清廷所用,故曹寅為康熙帝所看重。
而且曹寅也是文武雙全,學識淵博,二十出頭就升任御前二等侍衛兼正白旗鼓佐領,如果說曹璽為曹家的興盛奠定了基礎,那麼曹寅就是錦上添花,為曹家增添了光彩等等,成為江南名流中的一員。
乾隆二十九(1690年),康熙帝將曹寅提升為蘇州織造師,同樣是為宮廷提供織造的皇商,兩年後調到江寧織造師,康熙帝六次南巡,其中便有四次住在曹寅家中,也直接反映出康熙帝心中的曹寅。
但皇帝特別重視,對於曹家來說,究竟是好是壞?或許也只有曹家才知道,不過曹家的確是過著窮奢淫逸的日子,從曹雪芹幼年到少年時代,還是過著豪門生活,所以能寫出《紅樓夢》裡富麗堂皇的賈府細節。
但在曹雪芹十三歲時,曹家經歷了種種變故,雍正五年(1727年),當時江寧織造員外郎的叔父曹俯因騷擾驛站,織造虧空,轉移財產而被判入獄,次年正月,雲霄節,曹家被抄家。曹寅及其親兒子先後死於江寧織造,康熙帝又把弟弟曹荃的第四子曹俯作為兒子繼承,到了曹俯這一代,皇帝逐漸與曹家疏遠,而且在康熙晚期,曹寅生前虧空了織造庫銀三十七萬三千兩。
導致這樣的結局,康熙帝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他六下江南,四次住在曹寅家裡,寅一家也到處為康熙帝準備極佳的東西,開銷可不小,而康熙帝能夠帶給曹家至高無上的榮耀,卻也帶給曹家沉重的負擔。
乾隆帝即位後,在全國大張旗鼓地查錢糧,追補虧空,雍正五年,曹家被抄,雍正見了曹家被抄的家產,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只見查抄單上寫著:「曹家有家十三間,共計四百八十三間,地八間,共十九頃零六十七畝,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十四口,餘有桌椅床、舊衣服及當票各百張,外有欠曹銀共三萬二千兩。」本來江南首富曹家就只有這一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