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2020-12-19 糖果的媽媽

伴隨著寶寶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新手媽媽就正式上崗,投入到了照顧新生兒的忙碌工作中。

對於「初次見面」的寶寶,剛開始照顧的時候,新手媽媽難免有些不適應,剛出生後的寶寶也需要時間適應新的環境。

一般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可以說是「魔鬼三個月」,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是最艱苦的。

小糖果剛出生的時候,因為睡眠沒有規律,那時候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餵奶機器」

後來等小糖果大一點的時候,開始能夠分清晝夜了,我的帶娃生活才開始好過不少。

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

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

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睡眠時間平均每天在18-20個小時左右,一般需要睡2-3個小時就要起來喝奶了。

月子娃護理的重點,就是需要新手媽媽打好一切配合,讓寶寶睡得好,這樣才能讓娃更健康的成長,不給寶寶發育拖後腿。

新生兒出生後第1周:清醒10-15分鐘就會覺得累。新手媽媽要抓緊寶寶的清醒時間,給寶寶餵奶、換尿布,給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幫助寶寶擁有良好的睡眠。

新生兒出生後第2-4周:及時餵奶、換尿布、哄睡。月子娃有自己的成長節奏,還處於按需餵養的階段。新手媽媽的護理的過程中,主要是做好配合。

寶寶餓的時候,就及時餵奶,不用擔心餵奶量的多少,寶寶都是按照自己的生理需求來的。及時更換尿布,等寶寶困了,就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睡眠環境就好了

新生兒睡眠小貼士:

冬季新生兒護理,要給娃做好保暖。新生兒的新陳代謝比較快,體溫調節系統還不健全,入睡的時候不要給寶寶穿太厚。

寶寶的最佳睡眠環境溫度在24-26℃,適度在60%左右比較合適。

如果新生一天的睡眠時間不足16個小時,就需要寶媽引起重視了,查找一下影響寶寶睡眠質量的原因,儘管調整,以免影響寶寶發育。

二月哭:第二個月哭聲不斷,需要了解寶寶的哭聲訴求

新手媽媽照顧嬰兒,最怕遇到的就是寶寶的哭聲不斷,本來照顧寶寶就很繁重,吃不好睡不好的,寶寶一直哭,讓寶媽更容易「崩潰」了。

寶寶滿月後,就開始學會用不同的「哭法」,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了,新手媽媽想要更好的照料寶寶,就要學會辨別寶寶哭的「中心思想」

第一種:抑揚頓挫的哭,是寶寶在表達「我很健康,我在用這種方式鍛鍊身體。」

這種哭通常很有「節奏感」,聽起來好像是故意的,而且還手腳跟著動。

新手媽媽看到寶寶這樣的哭法不用慌,這是生理性啼哭,是寶寶獨特的自我鍛鍊方式,能夠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還有助消化的功效。

第二種:撒嬌哭聲,寶寶希望得到媽媽的關愛,哭的時候不會留出眼淚,小眼睛「巴巴」的盯著你,想讓你給他多一點關愛。

寶媽放下手上的活兒,趕緊回到寶寶身邊,耐心的抱一抱,哄一哄,很快就能平復情緒了。

第三種:餓了、困了、拉了哭,寶寶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哭給你看」,這種哭比較常見。

寶媽可以用「排除法」來篩查,即使的餵奶、哄睡、換尿不溼就好了。

第四種:長時間的哭鬧,哭的喘不上氣來,是寶寶的表達「我不舒服」。需要寶媽引起重視。

如果寶寶長時間的哭鬧,怎麼哄都不好,可能是因為身體不適引起的,如果寶寶的哭聲出現斷斷續續,有氣無力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寶寶長時間哭鬧,怎麼哄也不好,比較常見的就是腸絞痛,一般持續時間比較長,寶媽可以採用腹部撫觸的方式幫寶寶緩解。

三月攢肚:寶寶出生三個月後,開始出現攢肚

《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寫到:如果寶寶幾天才大便一次,肚子不痛,而且精神很好,便便看起來很健康,寶媽不用擔心是便秘,這是母乳餵養出現的正常現象,俗稱「攢肚」。

寶寶出生後,隨著腸胃功能的不斷發育完善,對母乳的消化、吸收能力不斷提升,產生的事物殘渣減少,導致3-5,甚至一周以上才排便,屬於正常的「攢肚」現象。

寶媽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適度的增加寶寶的餵奶量,帶寶寶做被動操,來促進消化,幫助寶寶排便。

寶寶擺動著動作要領:

讓寶寶平躺在床上,寶媽抓住寶寶的雙腿膝蓋位置,向腹部做屈伸動作,讓大腿擠壓腹部,20

抓住寶寶的一條腿做屈伸動作,每條腿做20

這種被動操能夠促進寶寶的大腸蠕動,助消化,幫助排便

寶寶出生0-3個月,因為缺乏規律,寶媽照顧娃需要不斷摸索,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在媽媽的照顧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可可夫婦前些天剛剛迎來他們的小寶寶,由於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他們倆個都有點手忙腳亂,尤其是在寶寶半夜哭啼不止時,他們兩個更是手足無措,不知道寶寶到底是怎麼了,這時他們既很心疼寶寶但又很無奈。這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新生兒發育口訣,各位媽媽們記住了,再照顧寶寶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哦!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0到3個月寶寶照顧重點,新手媽媽知道嗎
    老一輩人沒有網際網路,沒有各類書籍,不過,憑藉著一代一代的經驗,口口相傳,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育兒經,比如說新生兒寶寶有「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一月睡通常來說,新生兒寶寶睡眠時長是最長的,一天中他們長時間在睡眠中,平均需要20到22個小時,所以在寶寶一個月時,寶寶除了吃奶就是各種睡。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照顧0~3個月寶寶的方法,你學會了嗎
    尤其是寶寶在0~3個月的時候,他們的發育還不完善,許多與生俱來的反射還沒有消退,稍不注意,就會引發很多問題,讓媽媽們身心疲憊,徹夜難眠。其實,在照顧0-3個月的寶寶時,提前了解清楚寶寶的發育特徵和生長規律,學習好應對方法,照顧小寶寶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那麼,寶寶出生後前三個月,生長有什麼規律呢?應該怎麼去照顧好這個階段的寶寶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聽聽專家的解答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老一輩人對養育孩子的經驗總結,大概意思就是出生後一個月內的孩子總愛睡覺,平時不吵不鬧,出生後兩個月的孩子總愛哭鬧,出生後三個月的孩子開始長肉,因為其內臟器官功能會變的越來越發達。 對於「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話,雖然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一樣的。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家有新生寶寶,牢記口訣帶娃更輕鬆
    不知「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大家是否聽過?新手爸媽可要記牢了哦!那麼,其具體內容是什麼呢?一月睡尚在月子裡的新生寶寶,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部分被照顧得比較好的寶寶,通常都是吃了睡、睡醒繼續吃。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一月黃二月絞三月攢肚」,新生兒百天內會經歷,要學會應對
    「一月黃二月絞三月攢肚」,新生兒百天內會經歷,要學會應對萱萱生兒子的時候一直都特別的緊張,不知道該怎麼帶他,好在有婆婆幫忙。萱萱的婆婆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金牌月嫂,在育兒這方面可以說是經驗豐富。兒子還沒出生,婆婆就告訴了萱萱一句育兒的口訣:「一月黃二月絞三月攢肚」。
  • 「一月睡黃、二月哭腸、三月攢肚急壞娘」,發育口訣媽媽讀懂幾分
    2個月大的嬰兒總愛哭,婆婆一看便知問題所在,帶娃經驗很重要侄子現在已經兩個月了,是個活潑愛動的寶寶,在一個月的時候特別好哄,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表姐常常誇讚自家孩子乖,轉眼到了第二個月以後,寶寶似乎變了性情,平時特別愛哭鬧。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題主提到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二是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表現出的哭鬧、排便問題這是因為新生兒腸道發育不成熟,易產生生理性腸道不適的問題,如腸絞痛腸脹氣。多在寶寶3-6月齡後消失,不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家長可以按照以下建議緩解不適1飛機抱,將寶寶面朝下放在你前臂上或者腿上,輕輕搖晃。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真的嗎?」曦媽對此有話說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是不完全正確的,主要取決於寶寶先天腸道蠕動能力和先天心臟功能發育是否完善。我寶現在兩歲多,對於「二月哭三月攢肚」這種情況是沒有出現的。心臟功能對很多寶媽來說,0-1歲期間,特別是6個月以前嬰幼兒都是夜間吵鬧,夜啼次數高達3-5次,甚至是整晚。這個問題對寶媽們來說幾乎是折磨。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文|全文共185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一位朋友在微信中向我「求救」,原來是她家中的2個月小嬰兒,最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開始半夜頻繁大哭,而且哭的撕心裂肺。餵過奶、換過紙尿褲還是哼哼唧唧的扭動身體。其實在我護理過的孩子中,這樣在60天左右,突然從天使寶寶「黑化」成為小惡魔的並不在少數,老輩人也有:「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那麼,寶寶在兩個月左右,為啥會突然變得愛哭愛鬧呢?新手媽媽該如何安撫寶貝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護理「二月寶寶」那些事兒。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為什麼60天的寶寶更愛哭,這些原因要知道
    民間也有說法是一睡二哭三攢肚。二個月的寶寶最常遇見的問題就是哭鬧。睡眠越來越差月子裡寶寶的睡眠會比較多,進入第二個月嬰兒的睡眠會變得越來越差,黑白顛倒、落地醒、睡眠時間過短、夜醒頻繁等,媽媽們發現孩子哄睡一小時睡眠不夠半小時;晚上喜歡哭鬧,夜醒頻繁,喜歡抱睡放不下。
  • 30條精華坐月子護理30個新生兒護理絕招
    攪拌工具用的是麥嘉料理棒,特別方便好用的12.臍疝:一般3到6個月就會消失13.媽媽要和新生兒多說話、多對視、多撫觸14.沐浴露不要經常使用,一周一次即可15.不要給寶寶看任何電子產品16.不要用力搖晃寶寶
  •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老話常說「一月睡,二月哭」,只知道這是寶寶發育規律的總結,卻不知道這話的具體原因,為什麼寶寶出生後2個月鬧得最兇,經常哭鬧不止呢?一說到這兒,好幾個寶媽紛紛表示,自家孩子也是這種情況,真是應了那句「一月睡二月哭」的老話了。那麼,為什麼月子裡寶寶都安靜的如同「天使」一樣,滿月以後卻突然性情大變,成為一個喜歡哭鬧的小「惡魔」呢?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香靜上個月剛生娃,之前還跟我炫耀:「我家娃是天使寶寶呀,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可省心了!」讓香靜沒想到的是,小傢伙翻臉比翻書還快,沒過多久就變成了小惡魔。小嬰兒「一歲睡,二月哭」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規律,幾乎每個天使寶寶都會在第二個月變臉,難道是某種玄學?其實,二月娃開始哭鬧,是受到了生長規律的影響,這是科學的規律,並不是玄學。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家有新寶寶,發育口訣你知多少
    但家有新寶寶,孩子1月哭,2月鬧,3月不睡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這個嬰兒發育口訣新手父母也都應該記牢。>在剛出生的一個月內小寶寶總是哭哭啼啼,例如鬧覺的時候會哭,餓了的時候會哭,尿了或者是排便了也會哭,凡是身體感到不舒服或者有任何需求的時候,他們都會用哭來警示父母。
  • 孩子「一月睡,二月哭」,反差太大家長崩潰,了解原因後輕鬆應對
    孩子剛出生出來,在第一個月孩子通常都是在睡覺,寶寶一天可能就睡將近二十個小時,可是到了第二個月,孩子睡覺的時間就會縮短,二月的孩子通常就會整天哭。其實這之間的落差之大,家長是深有體會。頭一個月孩子非常安靜,不吵不鬧,到第二個月孩子就會一直哭。為什麼會這樣呢?
  • 老人說:一月睡二月哭,新生兒晚上愛哭鬧,多半是這3種原因
    「一月睡二月哭」作為一句俗語,充分反映了寶寶在一兩個月時的發育特徵。它是指剛出生一個月,由於大腦發育和神經系統不健全,孩子大多時間處於睡眠狀態,隨著身體機能逐漸發育,在2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減少睡眠,能感知外界事物,通過哭喊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發育口訣背後的規律,你讀懂了嗎
    其實想要了解寶寶的發展情況從老一輩傳下來的口訣中就能夠知道一些,比如老人常說的: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還有就是常說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二走等等,其實這些說的都是孩子每個月齡段該掌握的能力,只要家長用心,肯定能夠找到孩子發展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