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LonWorks的智能建築弱電系統集成控制平臺設計

2020-10-17 全心網絡

摘要:基於智能建築的基本理念,整合了自動控制、IT及網絡通信等技術,應用現場總線技術和標準通信接口,以智能化辦公和住宅小區弱電項目為實際應用對象,對智能樓宇設備集成控制平臺的各獨立子系統進行控制,開發了基於LonWorks的分布式控制系統,分析了建築智能化集成控制方案,設計了基於現場總線和標準接口的智能建築弱電系統集成控制平臺,將建築內各個子系統互連,統一了整個智能建築內機電、安防設備的監控和運行管理,實現了資源共享和信息綜合,為用戶降低了系統安裝費用,提高了系統性能,節約了運行費用[1]。

關鍵詞:LonWorks;智能建築;弱電系統;控制平臺;設計

DOI編碼:10.14016/j.cnki.l001-9227.2015.05.077

中圖分類號:TP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9227(2015)05-0077-03

作者:劉嬌月,史亞貝

引言

智能建築是有機融合了多種高新技術(如現代通信、多媒體、智能安防、環境監控等)的建築藝術,其宗旨是設計和建造集安全、舒適、高效、節能、便捷於一體的現代化建築。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和控制技術的高度發展,人們對建築的智能化、自適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個建築業大國,發展綠色、節能的智能化建築是我國改變傳統建築的高消耗、高汙染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2]。

為滿足人們對智能建築的新需求,在其內部配置了多用途的智能樓宇設備和多功能的子系統,如供配電系統、給排水系統、中央空調與通風系統、防盜報警系統等⑴,為達到對這些自控設備的集成,並實現它們之間自由通信,物主和管理者迫切需要開放的、互動的控制技術,建築物內部則要求實現管控一體化、網絡化以及全分布、全開放的控制體系結構[4]。

LonWorks現場總線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網絡控制技術,廣泛應用於工業控制、樓宇自控、空調暖通、交通運輸等行業。本文通過構建基於LonWorks現場總線技術的智能建築弱電系統集成控制平臺,將各個子系統互連,統一進行機電、安防設備的監測、控制和運行管理,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整合,把來自多家廠商的暖通空調、照明、消防、安保、門禁、給排水和電梯以及信息、網絡等設備集成在這個控制平臺中,為用戶降低整體安裝費用、提高系統性能、節約運行費用[5-6]。

1智能建築弱電系統集成平臺總體設計

目前智能樓宇內弱電系統中各子系統的產品設備普遍存在控制系統不相同、組件不統一、廠家不匹配等問題,在信息管控與互聯上存在信息孤島狀況。為了達到系統集成,實現資源共享,就必須要從系統工程的觀點,對工程中這些來源與控制方式不統一的子系統分別進行技術和工程兩方面的協調,以保證其相互匹配和互相聯通。弱電系統功能與組成如圖1所示。

圖1智能小區中弱電系統功能與組成

本設計通過LonWorks技術將智能樓宇的各個子系統都連接到總線上,互聯成一個整體,實現控制分散化和管理集中化。系統採用的自由拓撲網絡結構使得布線、聯網、施工更容易。針對不同控制系統要求的不同功能,不用對整體網絡結構進行修改,而是通過對現場的LonWorks智能節點編寫出相對應的程序,再將其與控制網絡進行連接,因此該設計中的智能建築系統可擴展性強,應用更加靈活方便。用戶用上位機可以達到對整個智能建築弱電系統的監控和管理,可以迅捷地在網絡上傳輸控制命令和服務信息,同時可以通過Internet網絡實現遠程操作和控制,真正實現信息服務和控制功能[6]。

如圖2所示為整個智能建築弱電系統集成控制平臺架構示意圖。主要由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客戶端、資料庫、網絡服務端、各現場弱電子系統等組成。

圖2智能建築弱電系統集成控制平臺架構示意圖

2系統控制方案實現

為實現本系統的網絡控制,通過網絡集成工具分別進行了系統設計、網絡配置、應用配置和現場安裝。

應用LonWorks現場總線,將各個子系統如:冷水系統、新風機組、空調機組、給排水系統、變配電系統、電梯系統、照明系統和換熱系統等均設置成子網結構,採用路由器(i.Lon600)對每個子網進行相互隔離。通過綜合布線使所有的路由器和安裝有LNS軟體的PC機都以TCP/IP協議連接到系統網絡。

為了實現數據的採集處理和控制功能,對每個子網或子系統的控制監測點建立現場智能節點,用於接收和處理傳感器的採集信號、控制執行器操作等。智能節點以Neurmi晶片為核心,可用LonTalk協議與監控PC和其它節點進行點對點現場通信。

基於LonWorks技術的分布式控制系統結構如圖3所示。

圖3基於LonWorks現場總線技術的分布式控制系統結構示意閣

為實現系統的現場級功能,首先確定了系統的完整控制策略,並將其分解到多個彼此獨立的模塊和子任務上;再確定每個現場智能節點所需完成的子任務及各節點間的數據共享關係,對節點編寫應用程式,下載到每個節點後進行調試運行。當各智能節點調試成功,完成了現場控制功能後,上位機針對大量現場管理信息(如設備自身的診斷信息、過程狀態信息等),通過運行DDE、OPC伺服器接口和人機界面軟體HMI對系統進行實時運行控制和歷史信息監控[1]。

本系統的軟體編程可在EasyLonOPCServer和VisualBasic6.0的開發環境下實施。現場監控程序既可由VisualBasic6.0開發,也可直接採用具有OPC接口功能的通用組態監控程序。既可在EasyLonOPCServer和LonWorks網絡變量間交換信息,也可由ADO數據接口同資料庫交換信息。上位機通過PCLTA-20適配卡與Lon智能節點通信,裝載該適配卡的PC機一方面充當監控主機,另一方面也是Lon網絡和資料庫的伺服器。

監控主機的監控功能通過與EasyLonOPCServer的通訊來實現。EasyLonOPCServer根據實際情況編寫OPC客戶程序,讀取並顯示智能節點採集的實時數據、運行工況及歷史圖表,及時實現數據的分析及處理(判別、分析及貯存等),同時向被控設備發送數據信息,來控制各節點的工作狀態[5]。

在OnLon編程環境下,控制算法的編寫可利用可視化功能塊來完成。每個功能塊均帶有I/O和組態參數接口的封裝體,控制算法的數據流向用功能塊間的連接來表示。

由現場智能節點便可實現系統控制器的控制功能。當與組態控制平臺中各功能塊對應的控制算法編譯成功後,通過VisualLon下載到現場智能節點。節點會自動調用相應的算法函數,進行運算控制輸出。

3系統平臺測試

針對某智能化小區進行了基於Lomvorks的弱電集成系統平臺的設計及現場實際應用,實現了對其變配電、給排水、空調、照明和電梯等子系統的信號採集處理、實時檢測控制以及歷史記錄、報表和報警事故分析等多項功能。經過對其監控系統界面、運行狀態顯示、通信網絡延時、帶寬和誤碼率以及系統功能進行的整體裝調、測試和運行,系統可以達到對該小區內部各類事件進行全局聯動管理。通過軟體編程可以實現聯動控制,並且可以根據業主的需求進行自定義設定。

如表1所示,為系統在網絡性能為500~1000m的通信距離及線路總衰減90dB左右環境下的測試結果。

表1系統網絡性能測試

由表可見,系統實時數據傳輸時間和控制命令傳送時間均小於1秒,聯動命令傳送時間也不超過1.5秒。在5秒的時間內系統即可完成資料庫中存儲記錄的刷新及動態數據的更新。

4結論

該設計充分體現了LonWorks在智能化樓宇控制網絡中的優點,可以提供靈活便捷的全分布式、對等的開放性網絡結構。智能節點控制箱在被控對象附近安置的設計可減少布線工作量和人力,達到低成本高效率,便於調試及維護。全網中個別設備的故障不會影響其他設備的正常工作,故障點有效降低。現場測試結果表明系統可靠性及可擴展性較高,能把小區維護人員減少至50%,維護費用減低到70%,工作效率提高至130%,能源消耗降至70%[1-6]。

參考文獻

【1】王少林,王越,申斌.基於SOA的建築設備物聯網體系架構研究[J].機技術與,2014,1:196-199.

【2】吳婷.電氣技術在當代智能建築中的實踐應用[J].科技資訊,2013,19:52.

【3】毛菊英.電氣自動化技術在現代建築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2,3:57.

【4】彭德林.物聯網技術的研究與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1,19:4.

【5】馬銅軍,許德傑.關於智能建築及智能建築電氣技術的初探[J].建材發展導向,2014,6:97-98.

【6】裴燕玲,張釗.建築設備監控系統的設計[J].智能建築與城市信息,2012.2:63-68.

相關焦點

  • 智能建築弱電系統集成問題探析
    智能建築的發展也可以說是一個系統集成發展的過程,建築弱電系統是智能建築中機電設備的主要方面,目前也正在向集成化的方向發展,集成化的智能建築必將成為建築行業的主流。對智能建築弱電系統集成問題進行探析。在《智能建築設計標準》明確中提出,"智能建築等級為甲級的樓宇必須安裝智能化系統集成,以保障各智能化系統信息交換的有效性和時效性"。基於此,文章對智能建築弱電系統集成問題進行了重點探討,其詳細內容見下文。
  • 民用建築中的弱電系統及其集成
    這些實時的或歷史的數據,是大廈維護、管理決策和自動計費等所需的,沒有這些資料,智能建築的自動化物業管理根本無從談起。由此可見,大廈的智能化是建立在弱電系統信息集成的基礎之上。所以系統集成應以信息集成為目標,實現其弱電核心技術是針對其信息的集成。
  • 智能建築弱電系統的應用與發展探析
    本篇文章就是對當前智能建築弱電系統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探究,並且對智能建築弱電系統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希望能夠對以後智能建築弱電系統的運用有一定的啟發。在設計初期,設計師就應該實地考察當地的經濟條件、用戶訴求、智能化水平。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從實用性、先進性、前瞻性、經濟性上考慮設計最適合的智能建築,設計合理的方案,然後構建最合理的弱電智能系統。
  • 智能建築中弱電智能化系統的設計分析-李鳴
    【摘要】文章從智能建築弱電技術的概述出發,分析了智能建築弱電系統的設計步驟,介紹了智能建築弱電系統的設計,從而為同類研究提供參考。3智能建築弱電系統的設計步驟(1)設計準備。設計準備工作是智能建築弱電系統設計的重要環節,只有做好設計準備工作,才能確保智能建築弱電系統設計的科學性。
  • 綜合交通樞紐站區弱電系統集成設計研究-董存祥/秦小光/戴琳
    目前對於交通樞紐信息化系統研究比較多的是對其中單個系統的建設研究,如文獻[1]對天津站交通樞紐的智能交通系統進行設計;文獻[2]對交通樞紐中的建築設備管理系統的可靠性進行分析,給出了可靠性分析原理和方法;文獻[3]分析了城市交通樞紐的信息管理系統,給出了交通樞紐信息管理系統的組成。
  • 淺析智能建築弱電系統建設管理方式-謝科元
    但是,因為我國研究的弱電智能建築系統尚不完整,智能化建築的預期功能與理想化的智能系統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智能化建築中的弱電智能系統要求的設備質量和配置還不夠完整,整體設計思路存在系統漏洞,因此,導致一些高要求的細節智能操作還存在較大的誤差。本文以現存弱電智能建築存在的問題為依據,重點探究弱電系統的管理方式,希望在國內建築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能夠優化弱電智能管理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 智能建築弱電系統的接地與防雷設計
    導讀 智能建築中的弱電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國家規定的安全電壓等級及控制電壓等低電壓電能,有交流與直流之分,如24V直流控制電源,或應急照明燈備用電源。
  • 弱電系統集成主要包括哪些系統
    簡單來說就是電壓功率很小的叫弱電,它與強電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用途不一樣。那麼,弱電系統集成是什麼,弱電系統集成主要包括哪些系統呢? 二、弱電系統集成主要包括哪些系統 1、計算機網絡系統工程: 在智能建築中,今後的通信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和管理自動化將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高速傳輸處理語音、文字、圖像、數據,還是便捷處理日常事物及管理決策都離不開高性能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支持。
  • 淺析智能化建築弱電施工中質量控制
    其中智能建築就成為當前這種需求的發展主流。下面就對智能化建築弱電施工質量控制進行分析,希望可供相關從業者的參考借鑑。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建築弱電系統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措施。智能建築中的弱電系統和強電系統通過計算機連結起來,實現了系統的集成。
  • 智能建築中VRV空調系統控制方式的探討
    此方案的不足之處是與建築物內的其它弱電系統無功能關聯,尤其在智能化建築設計中,不利於弱電系統功能的綜合集成。  3、VRV空調系統的網關控制  對於一個已設計了樓宇自控系統(BAS)的智能大樓,如何合理的、最大限度的發揮其系統功能,減少系統設備的重複投資,提高系統集成技術能力,是作者在這裡重點要同大家探討的問題。
  • 淺析智能建築弱電設計與綜合布線
    【摘要】智能建築自動化系統與綜合布線系統是智能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係到智能建築的智能化程度及水平。引言從早期的《北京發展大廈》、《上海博物館》,到北京2008奧運會場館、上海2010世博會園區⋯⋯智能建築工程完成了由單一建築類型到多建築園區的延伸、從單專業系統到綜合體系集成的跨越。
  • 五星級酒店弱電系統總體規劃
    先進性:參照"智能建築設計標準"星級酒店要求和相關規範標準,在設備選型、功能需求、系統設計和技術標準方面,均提高其先進性,採用的設備和系統的結構應是國際著名品牌和最先進的系統,建議應將本工程的BAS、系統集成、安防系統重點設計。也可以說是系統"亮點",以體現具有鮮明特色的智能化系統。
  • 智能樓宇弱電系統項目工程施工技術管理
    摘 要:智能建築的智能化功能主要由智能建築弱電技術應用於建築環境而實現。主要技術方式就是綜合和系統集成,從而形成了樓宇智能弱電系統。樓宇智能弱電系統的設計及施工應結合實際的需要選擇合理的方案,充分體現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實用和質量可靠等特點,將有限的資金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 探討建築弱電系統施工項目管理的相關問題-傅紹金
    2.3技術文件管理弱電系統工程的技術文件是工程實施各階段的依據,在弱電系統工程中,技術文件主要包括各弱電子系統的施工圖紙、設計說明以及相關的技術標準和產品說明書、各子系統的調試大綱、各子系統的驗收規範和集成系統的功能要求、驗收標準等,這些都要進行系統的科學管理。
  • 基於LonWorks現場總線技術的智能節點設計
    現場總線系統是自動控制系統發展的一種趨勢。然而,當前還存在著大量基於各種非現場總線標準的設備,將這些設備全部更新成基於現場總線的設備幾乎是不可能或不現實的。因此,開發現有設備到現場總線的接口轉換設備,使現場總線技術與傳統的設備有機地結合起來,將非現場總線設備集成到LonWorks現場總線系統中,實現基於現場總線的控制系統,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 智能建築出入口控制系統中的不同識別技術
    出入口控制系統廣泛應用於智能建築的安全防範、車輛管理、物流管理、安檢、銀行等領域。控制的目標包括人和物,在智能建築安全防範管理系統中主要控制的是人,該系統通常又稱為門禁系統。本文著重論述智能建築出入口控制系統中不同的識別技術。
  • 大型建築中強弱電系統的接地問題處理-韓豔芳
    強弱電系統是大型建築中必不可少的電力應用系統 ,也是高層建築和大型建築配電系統中的重要構成形式。通過這樣的電力傳輸,方可對建築內的電力設備提供充足的電力,例如建築類的照明設備、換氣設備等。在智能化的建築,又可將弱電分為兩大部分:第一是利用國家所規定的電壓安全使用規範對建築中的電壓進行科學控制,在使用中才要命後直流電和交流電的方式進行電能傳輸;第二是針對帶有高智能信息的電力電能,例如數據信息、聲音、圖像等,應用於電視、電腦 、電話當中的電力傳輸,需要將電壓控制在36V以下,才歸類為安全範疇。
  • 基於DSP的交流異步電機高精度調速系統設計
    系統應用矢量控制技術作為系統的總體控制方案,以TI公司電機控制專用的高速數位訊號處理器(DSP)TMS320F2812為系統的核心處理器,三菱電機公司的PS21246智能功率模塊(IPM)為逆變器件,在此基礎上運用空間電壓矢量脈寬調製技術和模糊PI控制算法,構建了一個基於TMS320F2812 DSP的交流異步電機高精度控制平臺。
  • 弱電系統綜合管路設計要點
    關於弱電系統   弱電系統是現代建築物內的綜合系統工程。它包括與大樓內建築體、變配電、供氣、照明等設施有關的安全防範系統、有線電視系統、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安保監控系統等。
  • 弱電智能化系統有哪些子系統
    智能建築中的弱電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國家規定的安全電壓等級及控制電壓等低電壓電能,有交流與直流之分。另一類是載有語音、圖像、數據等信息的信息源,如電話、電視、計算機的信息。人們習慣把弱電方面的技術稱之為弱電技術。可見智能建築弱電技術基本涵義仍然是原來意義上的弱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