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20「大選」出現重大變數!

2021-01-08 環球時報

臺灣2020「大選」出現戲劇化發展,臺北市長柯文哲8月1日正式宣布組黨。他是否與在國民黨初選中失利的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合作參選,一時間成了島內政壇最熱門的話題。有分析認為,柯文哲可謂使出一個狠招,2020年無論是「總統」還是「立委」選舉,他勢必成為藍綠不可忽視以及要積極拉攏的對象。

延續蔣渭水政黨的名稱

8月1日,柯文哲召開記者會親自說明組黨事宜。他稱,「政治不難,找回良心而已;從政不難,莫忘初衷而已」,他籌組的「臺灣民眾黨」是以臺灣為民、以民眾為本,「臺灣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民眾,臺灣在藍綠以外要有另一個選擇機會」。該黨的執政原則是「清廉、勤政、愛民」,「臺灣整體利益、人民最大福祉是我們的中心思想,臺灣因為有我們變得更好」。接著他話鋒一轉,表示對民進黨當局很有意見,「這是一個沒有價值的政黨,所以無法讓科學專業實現」。柯文哲直言,組黨是為了進軍「國會」,至於個人選不選「總統」不是很重要。

柯文哲 資料圖

「臺灣民眾黨」創黨大會將於6日柯文哲生日當天舉行,而這一天也是臺灣反殖民先驅蔣渭水的生日。《中國時報》8月1日稱,「臺灣民眾黨」其實是蔣渭水1927年所創立的政黨的名稱,柯文哲以此命名除了承襲歷史意義外,更要凸顯他「改變臺灣政治文化」的從政理念。針對蔣渭水的後代對創黨有質疑,柯文哲回應稱,「臺灣民眾黨」是臺灣民主前輩在日本壓力之下建立的臺灣人政黨,有時代意義,對他來說,這是在完成蔣90年前沒有完成的任務。

與郭臺銘的關係撲朔迷離

巧合的是,柯文哲1日正式宣布組黨的前一天,郭臺銘從歐洲回臺,關於兩人是否搭檔的猜測不斷。據《中國時報》1日報導,有幕僚透露,柯文哲手握兩套劇本:一是自己選「總統」;二是挺郭參選,但無論哪一出,他志在力拼「立委」席位,擴大自身政治影響力。臺北市議員王鴻薇估計,以柯文哲近期民調支持度,有機會拿到20%的政黨選票,起碼有8席的不分區「立委」,勢必能在臺灣政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資深媒體人黃暐瀚8月1日分析稱,柯宣布組黨,意味著他要做「安全的事情」,即他對2020年勝選的信心不足,想把重心放在「立法院」,而且現在正好有一個人可以合作,所以「我的解讀是柯文哲選總統可能性下降,郭臺銘選總統機率升高」。前臺北縣長周錫瑋認為,郭臺銘90%不會參選,因為他是見過各種大風大浪的人,現在只是支持者在喊叫,且郭宣布參選當天,發下豪語支持初選制度產生的候選人,「英雄好漢講話要算話」。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則認為,必須先解決誰當老大,否則難以強強聯手。他說,若柯文哲做副手,他知道郭臺銘的霸王氣質,等於立刻要扮演小媳婦。但問題是柯也是自視甚高的人,他如果願意當二把手,不會死也不肯加入民進黨。胡幼偉稱,柯文哲的政治魅力跟無黨無派、只做柯P(柯教授)有關。所以,柯文哲其實不能組黨,因為一旦組黨,他就轉變為「臺灣民眾黨主席」,而不再是那個向來不甩任何政黨的柯P了。

有分析直言,郭臺銘不出,綠營不能得利;郭出,藍軍可能兵敗,「郭臺銘的決定,牽一髮而動全身,反而成為這場戰局裡最耐人尋味的變量」。

「一石三鳥」之計?

國民黨發言人歐陽龍1日稱,在臺灣本來每個人都有組黨權利,國民黨予以尊重,而柯組黨早就在意料之中。國民黨黨團總召集人曾銘宗表示,柯文哲此次組黨,要參與「大選」的信息很明確,他吸走蔡英文選票,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有利;若柯與郭臺銘結合,則對國民黨不利。韓國瑜稱,柯組黨後政治能量會比較大,他尊重並祝福。臺北市議員遊淑慧則說,「臺灣民眾黨」若簡稱「臺民黨」,實在有點毛骨悚然,希望不是暗喻「臺銘黨」。

蔡英文未正面回應,僅表示相信選民對於政治人物對臺灣的態度都有自己的判斷。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認為,柯文哲組黨對2020年「總統」和「立委」選舉一定會有蠻大影響,若柯再結合其他政治人物如郭臺銘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等,搞不好真的會造成「宇宙大爆炸」,組黨應該就是柯之前所說的「原子彈」。有網民稱,柯此時出手,正當「時代力量」進行清黨,郭臺銘也可能沒放棄「總統夢」,他參選對蔡英文與民進黨威脅極大,又能策動郭出來與韓「二虎競食」,還能順勢吞併「時代力量」勢力,「一石三鳥」。

《中國時報》1日稱,柯文哲在近期各方民調中表現不穩定,勝選沒把握,他的目標很可能是採取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策略,通過「總統大選」帶動「臺灣民眾黨」政黨票的選情,贏取多席不分區「立委」,成為全臺第三大勢力。這樣無論柯文哲能否在「大選」中勝出,「柯家軍」都能在臺灣政壇有相當的影響力。聯合新聞網稱,柯文哲成立新政黨,與其說是參選「總統」的起手式,不如說更意在將臺灣長期不滿藍綠的氛圍凝聚為實質的政治勢力,進而在明年選舉中扮演「關鍵影響力」角色,這也是他向藍綠叫牌的政治資本。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 潞

相關焦點

  • 臺灣2020大選蔡英文將險勝?柯文哲:最大變數還沒出現呢
    柯文哲與蔡英文中國臺灣網6月20日訊 針對臺灣地區2020年大選,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預測「蔡英文險勝、韓國瑜若出線參選柯文哲則不選」。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柯文哲對此回應稱,所謂「預測」只是基於當下掌握情況作出的,但還有個「最大變數」沒有出現。
  • 臺媒:「罷韓」危機或將出現重大變數
    中國臺灣網4月2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面臨罷免危機,但韓國瑜不甩「罷韓」,努力防疫、拼市政。在近期臺灣海軍染疫風波中,韓國瑜獲得不少肯定,有網友甚至表示,看來「罷韓」煮熟的鴨子要飛了。
  • 桑德斯退選 美國大選變數尤多
    新華社華盛頓4月8日電(國際觀察)桑德斯退選 美國大選變數尤多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鄧仙來 孫丁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伯尼·桑德斯8日宣布停止競選活動,民主黨賽場僅餘領跑者、前副總統喬·拜登一人。而在共和黨方面,總統川普3月中旬已鎖定該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 一波三折:郭臺銘退出臺灣2020大選
    然就在連署競選「總統」截止的最後時刻,郭臺銘再度突破「常規思維」,宣布不參與連署競選「總統」,使國民黨選情再度出現「峰迴路轉」的契機。國民黨或可規避重蹈分裂覆轍從1996年開始啟用直接選舉方式產生臺灣地區領導人至今,國民黨在「大選」中一共經歷了兩次分裂。
  • 2020年臺灣選舉形勢觀察與初步評估
    年選舉是臺灣直選以來複雜程度最高的一次選舉    原有藍綠二元對立格局被打破,很可能出現藍綠白三方對決的新格局。民進黨初選首次出現現任者被挑戰的情形,目前蔡英文、賴清德民調支持度相當接近,雙方均無妥協意願,競爭之激烈已達「撕破臉」程度。兩黨初選時程均可能因選情複雜激烈而拉長戰線。    影響2020年大選的各種因素空前複雜,為選情走勢帶來更多變量。
  • 臺灣媒體人分析美國大選「詭異現象」:和臺灣2020相似
    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倒數階段,再過2天就是投票日了,現任總統川普幾乎每場造勢活動都吸引眾多粉絲到場支持;反觀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造勢場合則冷清許多。對此,資深媒體人韋安就在臉書分享他所觀察到的驚人發現,直言「看到美國大選的造勢場合,和臺灣2020『大選』有驚人相似之處。」
  • 臺灣學者看美國大選,都擔心川普耍「奧步」不認輸
    臺灣各界關注11月3日美國大選,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臺灣安全會議前秘書長蘇起31日下午主持「美國總統大選的政治風險與潛在法律爭議」座談會,三位與會者包括臺灣安全會議前副秘書長、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何思因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泰順、東吳大學法研所兼任教授李念祖在內,全都擔心川普即使選輸也不認輸,還會採取一連串
  • 大選在即,美國的「臺灣牌」還會怎麼打?
    [新聞頁-臺海網] 現在距離美國大選只有短短數十天,大選之前會不會再打「臺灣牌」?怎麼打?會對大陸造成怎樣的刺激?會對整個臺海地區帶來哪些風險?社科院臺研所副研究員鍾厚濤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選在即,打「臺灣牌」將成為川普手中的重要王牌,兩岸包括全球各界有識之士需高度警惕。
  • 看到美國大選造勢場,臺媒體人:竟和臺灣2020「大選」驚人相似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衝刺,現任總統川普每場造勢活動,都受到粉絲熱烈歡迎。反觀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造勢活動,相對冷清。臺灣資深媒體人韋安話中有話表示,看到美國大選的造勢場合,和臺灣2020「大選」有驚人相似之處。
  • 郭臺銘表態參選臺灣2020大選,蘋果庫克隨即電話關切
    鴻海集團總裁臺灣首富郭臺銘16日宣布有意參加臺灣2020大選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初選後,富士康中國股市大漲。不過,也招來國際媒體對其鴻海未來運營的關切,以及蘋果集團執行長庫克打電話關心其這項決定,這是路透社17日臺北的報導。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的16日這項表態,讓其身價水漲船高。
  • 美國大選又生變數:拜登作弊視頻流出,美軍截獲計票舞弊證據
    12月5日,在喬治亞州參議院聽證會上,現任總統川普的法律團隊提交了一段視頻證據,證明了喬治亞州出現了明顯的作弊跡象,讓今年的美國大選再次生出了變數。  視頻來自於喬治亞州富爾頓縣州立農場體育館計票中心的監控錄像,該計票點統計的是缺席選票和軍隊選票。
  • 2020臺灣"大選"誰最有機會? 郝龍斌看好郭臺銘
    12日,宣布參選的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表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最有機會選上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郝龍斌日前在臉譜宣布角逐黨魁,並承諾如果當選將「用人無私,集體領導」,他本人不會參加2020年「大選」。
  • 2020「大選」結束,臺灣的危機要來了嗎?
    2020"大選"結束,臺灣的危機要來了嗎?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再次大敗,民進黨勢如破竹,蔡英文拿下817萬多票以壓倒性優勢獲得連任,同時也創下臺灣地區領導人選票史上最高票記錄,民進黨"立委"席次再次過半。
  • 2020年美國大選倒計時:變數太多,被指「不是一場正常的選舉」
    美國大選進入倒計時,看民調數據或用任何一種選舉模型預測,結果都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將會入主白宮。然而,2020年是個極為特別的選舉年,美國大選的結果比任何時候都難以確定。「有太多變數可能影響結果。」川普可能獲勝的跡象據Politico報導,臨近美國大選的最後幾周,共和黨在關鍵州的選民註冊數在增加,而民主黨的地方運營卻已進入冬眠。在提前投票中,民主黨的選票在以喜人的態勢增長,但這優勢是否足以超過11月3日去現場投票的共和黨人?那些關鍵州的民調數據是否準確可信?那些因為各種原因將會作廢的郵寄選票數量到底有多少,是否會影響大選結果?
  • 擔心美國選舉出現變數 蔡英文不再一昧附和川普
    民進黨當局對美國議題切割處理,也是擔心美國總統選舉出現變數,並未一昧附和川普。  川普許多政策反覆,在中國推出「港版國安法」後,宣布終止與WHO關係也不再出資,但這是否最終結局,恐怕還未定。民進黨當局積極想要加入國際組織,若隨著美國態度,不再爭取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臺灣在這次強調防疫成功的能見度就會漸漸消失。  對於美國因為種族引起的暴動,蔡辦的態度保守,蔡英文本人至今沒有發表言論,也沒也對暴動譴責,甚至連川普說要發動軍事鎮暴,蔡辦的回應都是輕輕帶過,認為應該要對話與合作,一句重話都不敢對美方說。
  • 美國大選再生變數,佩洛西緊急出手救駕
    美國2020年大選已經落下帷幕,但是川普和拜登之間的鬥爭仍在繼續,在美國選舉人團投票中,拜登獲得了勝利,成為了名正言順的美國當選總統。但是川普依然沒有放棄,他依然鼓吹總統大選「陰謀」論,雖然他的法律訴訟慘遭駁回,但是他依然質疑一些美國大州的選票問題,甚至親自打電話要求一些州再次清點選票,推翻選舉結果。並且川普早已做好兩手準備,除了在國內大力鼓吹選舉陰謀論之外,還大力轉移國內視線,想要將自己選舉失利的情況掩蓋下去。
  • 全程直擊: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
    11月3日,美國迎來第59屆總統大選。多年以來,美國大選都是萬眾矚目,因為它對全球經濟政治格局將產生較大影響。而今年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更為這次大選增添了更多變數。本屆大選勢將成為影響短期資本市場走勢的關鍵變量,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財聯社將全程圖文直播本屆大選最新進展。以下時間均為北京時間。
  • 臺灣2020「大選」的四大「丑角」
    今年1月11日的臺灣「大選」,是一場在臺灣島上進行的由所有臺灣人參與投入的、各方關注的一場驚心動魄、空前複雜、峰谷迭蕩的電視連續劇。各方人物,即使是島外的海內外華人,都因投入太深太久,選舉結束後仍難以走出情緒的困擾。
  • 臺灣2020「大選」前36天 蔡英文的麻煩事一籮筐?
    0 1未籤「公視」辯論同意書 蔡英文遭批針對 2020 大選,臺灣「公視」日前向藍、綠、橘三陣營提出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辯論企劃書,目前已取得國民黨 2020 候選人韓國瑜與親民黨 2020 候選人宋楚瑜的籤名同意,不過,蔡英文的同意書,目前仍未籤名。
  • 臺灣地區2020「大選」首場政見發表會今晚登場
    臺灣地區2020大選首場政見發表會今晚登場 韓蔡宋將正面交鋒中國臺灣網12月1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進入最後階段,第一場電視政見發表會將於今晚(18日)7點在臺灣華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