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京報政事兒
近日,安徽安慶市委書記魏曉明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聽取基層代表對「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意見建議,安徽「80後」女副縣長唐翔,以「抖音網紅」的身份受邀在會上發言。
唐翔出生於1983年,原任國家知識產權局三級專利審查員,去年4月開始掛職擔任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副縣長。去年9月,她開通「唐縣長愛太湖」抖音帳號以來,收穫了20萬粉絲,短視頻播放累計9040萬次,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
官員直播帶貨與流量「網紅」有何不同?有質疑聲音怎麼辦?如何看待「網紅」標籤?近日,唐翔接受了「政事兒」的專訪。
她表示,直播相當於把自己「曬」在了公眾面前,全方位接受大家的點評,如果有一點瑕疵極容易被無限放大。
談及「網紅」等標籤,唐翔說,體制內一些人對運用新媒體還是比較保守的,如果領導不認可,「網紅」就是個貶義詞,就成為創新工作方式的阻礙。「曾經也有同事提醒我,要注意政治前途,怕我會引起負面輿論,幸而縣裡主要領導一直支持,他們說知道你是為了接續鄉村振興,你認為對的就可以堅持。」
唐翔認為,疫情期間領導幹部直播帶貨只是非常之舉,帶貨的主體最終還是應該回歸企業自身,縣長帶貨只是起個表率作用,提升企業的電商意識。
談官員走進直播間
「把自己『曬』了公眾面前,全方位接受大家點評,如果有一點瑕疵極容易被無限放大」
政事兒:第一次直播帶貨時,緊張嗎?
唐翔:今年疫情期間,很多領導幹部走入了直播間。我們太湖縣政府主要領導的新媒體意識、電商意識比較強,提議和我們三位副縣長一起組成「四人縣長天團」,4月初做一場直播帶貨。我就從3月開始用了我的抖音號「唐縣長愛太湖」為直播預熱。
第一次直播是在戶外,太湖縣的花亭湖上和大別山間,想強調我們好山好水出好貨。原來從來沒做過,所以很緊張,也感覺很新鮮,開播前還彩排了一次。當時我就是一個抖音「小白」,什麼都不懂,根本不知道還有防抖雲臺、提詞器這樣的工具,幫忙的同事拿了一大疊紙,站在旁邊,每張紙上寫的都是大字,提示「你該唱歌了」,「你該講解制茶工藝了」,「你該推薦哪款產品了」。
第一次直播效果不錯,在線觀看量171萬多人次。那陣子考慮到售後和後續推廣,幾乎每天晚上把手機支在床頭柜上,自己坐到小馬紮上,開播。後來就慢慢堅持了下來了。
政事兒:聽到過「不務正業」等質疑的聲音嗎?
唐翔:幾乎所有走入直播間的領導幹部,都會聽到一些質疑的聲音。大家都是白天工作,晚上或者周末等業餘時間掛在網上,直播、拍視頻、剪輯。我的直播打賞也都是用來資助當地貧困家庭。
我們的日常工作不需要總展示在網上,需要高調宣傳的是我們的品牌和旅遊招商資源。但網友看不到我們白天在幹什麼,只是看到了直播間和短視頻裡的我們,所以有的會認為不務正業,比如有人留言「你整天就會拍抖音,你能不能下鄉去看看貧困戶?」「你就是在作秀!」
我們安徽另一位直播帶貨的副縣長說,「直播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我也有同感。直播相當於把自己「曬」在了公眾面前,全方位接受大家的點評,如果有一點瑕疵極容易被無限放大。因此,對領導幹部而言,走入直播間需要強大的勇氣、過硬的心理素質,還要有良好的自我修復能力。
談堅持
「最好的方法就是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用結果來回應」
政事兒:有沒有特別委屈的時候?
唐翔:為了配合相應的景點和特色宣傳,我拍過穿漢服的視頻,也拍過穿旗袍的視頻。今年五一,推薦一個貧困村的景區時,我就拍了一個穿旗袍的短視頻,旗袍是過膝的長款,跟景區的古民居風格也很契合。
這個視頻後來發到抖音上,有人看到後評論說「你不是賣風景,你是賣風情」。看到這個留言,我真的很難受,差一點就哭了。這之前,負面評論我從來不刪,都會去解釋去回復,告訴他們自己是在利用休息時間宣傳當地,偶爾還會回懟一句,但是這個評論,我直接點擊了刪除。我覺得,我說再多對方也不會理解,我們的三觀、我們的認知不在一個頻道上。
政事兒:你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唐翔:我覺得,面對質疑最好的方法就是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用結果來回應。一些網友看到我一直在直播,也看到了直播效果,就「黑轉粉」了。有幾次,有人在評論區說我是不幹正事,我還沒來得及回應,幾個網友竟然一起回懟,「人家把我們太湖縣的農產品、我們的風景推廣出去,這怎麼就不是正事了?」
我和幾位一直堅持做直播的縣領導,抖音名稱都是「縣長」,比如「陳縣長說安化」、「金縣長愛山陽」、80後縣長組合「大山樂濤淘」等,之所以沒有寫明「副縣長」,主要是因為抖音首行展示有字數限制,名稱長了在連麥或者視頻播放時會被摺疊。前不久有網友在評論區說,「不加『副』字,你攤上大事了!等著被調查吧!」我剛回應了「那樣會被摺疊」幾個字,就有七八個網友一起回懟:「你就是一個槓精,懂不懂新媒體傳播規律?」這些粉絲經常讓我很感動,他們是我堅持下來的動力。
政事兒:除了這些,還有哪些因素使你堅持了下來?
唐翔:從抖音「小白」堅持到現在,最主要原因是看到了新媒體帶來的效果。我對銷量不執著,帶貨很佛系,我覺得,直播間更是一個政民互動的窗口,所以總是去嘗試直播間帶貨之外的功能。
比如4.26世界智慧財產權日,連麥智慧財產權專家普及商標專利知識;與黃梅戲演員連線,推廣我們太湖縣的戲曲文化;高考季,邀請名師進直播間指導高考志願填報;有網友抱怨醫保繳費和報銷政策搞不懂,我就拍了一段解讀醫保政策的方言版短視頻。
嘗試的效果還不錯,醫保系列短視頻累計播放量已經達到了300多萬,把醫保工作人員請進直播間直接答疑和指導,也吸引了不少粉絲。現在當地不少網友只要發現太湖縣的問題,就愛@我,希望我能關注。前不久,一位網友@我說,發現太湖縣灑水車在雨天仍舊往地面灑水,是不是浪費資源。我詢問城管部門才搞明白,原來雨天用高壓衝洗,更容易去除地面頑漬,而且水量還能比晴天節省30%至40%。我本來想直接在評論區回復一下,後來覺得不看評論的網友仍舊不了解為什麼雨天仍要灑水,就拍了一段小視頻,反響也不錯。
談收穫
「善於使用新媒體、應對網絡輿論,這應該是領導幹部的必須課」
政事兒:有沒有做過統計,4月開播到現在,對當地起到了多大的推薦作用?
唐翔:縣裡做過統計,我直播帶貨線上線下銷售額已經超過1000萬,這是我個人的,不包括我帶動的電商隊伍的銷售額。幾年前,全縣的電商交易額不到1個億,去年突破了15億,今年儘管上半年因為疫情受到了一些影響,但1至9月的電商交易額已經達到了14.92億。也就是說,我們用了去年3/4的時間,已經基本追平了去年的數據。
另外,今年國慶當天,到太湖縣的遊客佔到了安慶地區的一半,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不過我想我的推薦也有一定的作用。有網友留言說,「唐縣長,我看了你的抖音,才決定來太湖縣的」。還有網友說,原來只知道江浙有個太湖,是我讓他們知道了安徽還有一個太湖縣。
不少網友好奇我的直播間什麼樣,其實我就是宿舍裡擺張桌子背後貼個海報。我發了一個直播間的短視頻,有的網友看到後說,縣領導的宿舍和直播間原來這麼簡陋啊,就憑這一點,我想去看一看太湖縣的投資環境。也有很多人諮詢我太湖縣投資政策之類,有的粉絲介紹的招商項目正在對接中。前不久一次電商座談會,遇到了一家做得很不錯的企業,我說「你們發展很快啊」。沒想到,企業主說,「你不知道嗎?我們是看到你的直播,才開始做電商的」。我們也組織了多次直播培訓,包括帶貨和旅遊宣傳、政務號打造等多個方面。
其實,對於我們這些走入直播間的幹部來說,我們更在意的是線下的適應性調整和發展。就像農產品上行,哪種產品哪種包裝更受歡迎,從中可以優化我們的產業結構。還有旅遊推介,前不久有網友說,「唐縣長,看了你的推薦來了太湖縣,可是我乘坐的計程車不打表」,網友的這種反饋有利於提升我們的旅遊服務水平。我們的工作從網絡開始,但不一定在網上結束。
政事兒:在直播過程中,個人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唐翔:直播帶貨不是領導幹部的必須課,但網際網路時代,善於使用新媒體、應對網絡輿論,這應該是領導幹部的必須課。群眾在哪裡,我們的工作就開展到哪裡嘛。例如抖音的用戶量很大,領導幹部就應該佔據這個新媒體陣地,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接地氣的與群眾溝通的方式。
我在直播過程中,最大的收穫就是不斷鍛鍊自己使用新媒體、應對網絡輿論的能力,摸索跟網友溝通的技巧。
比如總有網友說,「你這麼年輕是怎麼上去的」?我會回復他,「你應該問我是怎麼下來的哦,來太湖縣看好山好水,呼吸好的空氣,品嘗有機農產品,你也可以這麼年輕。」有時候兄弟縣的景點還會網上喊話邀請我去打卡,我會回復也歡迎到太湖縣看千重山色萬頃波光,品嘗鮮美魚頭湯,反手給太湖縣宣傳一波,等等。
本來我今年上半年就掛職期滿,因為領導認可和群眾挽留,我才被安排續延一年,繼續運用智慧財產權助力脫貧攻堅的同時也繼續打造太湖縣IP。我一直認為,我們的旗幟高高飄揚的時候,旗杆一定是深深地扎在土裡。順勢而為,以接地氣的方式探索官員在新媒體上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也是一件新鮮又有意義的事情。
談「美女」「網紅」標籤
「我個人不喜歡,但是也不會過分牴觸」
政事兒:今年3月,貴州省長順縣副縣長鄭秋實直播帶貨當地的綠殼鴨蛋,引起廣泛關注。鄭秋實也是「80後」,接受採訪時說「美女」是她竭力想撕去的標籤,因為工作畢竟不是靠臉吃飯的。同為「80後」副縣長,也被不少網友稱為「美女」,你怎麼看「美女」這個標籤?
唐翔:我看到了鄭秋實副縣長有關「美女」標籤的表態,當時我還發了一個朋友圈:「很多時候顏值高反而是劣勢,因為別人會因而忽略你的努力,質疑你的成就。我想與生俱來的標籤是撕不去的,正視現實並內心強大便好,我們用努力的過程和結果來說話。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我拍過一個短視頻,配了這樣一段文字,「知道天鵝怎麼遊泳嗎?你看它在水上輕鬆優雅,但在你看不到的水下,它一直努力和掙扎,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直播,真正的功夫是在直播之外,只有踏踏實實的工作,對全縣的情況有全面基本的了解,且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才不會被網友難住。曾經就有網友考我,點出了太湖縣幾個村子的名字,問我知不知道這些村子位於哪裡、特色產業是什麼?他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衡量,你這個副縣長是不是深入基層?是不是了解情況?我對答如流,他們就心服口服成了我的鐵粉。為了不被網友難住,我們也要加倍努力。
政事兒:你介不介意被貼上「網紅」標籤?
唐翔:我只有20萬粉絲,算什麼「網紅」呢?只是在領導幹部中,粉絲數量比較多而已。跟「美女」這個標籤一樣,「網紅」這個標籤我個人不喜歡,但是也不會過分牴觸。
每一位走入直播間的領導幹部,都希望自己發的視頻能被更多人看到,希望直播間能有更高的流量,因為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銷當地的農產品,更好地推薦當地的旅遊資源招商政策,能達到更好的推廣效果。個人成為推廣當地的一個媒介,個人火了,那麼肯定會帶動當地的推廣,如果因此被貼上「網紅」這個標籤,這是難免的,沒必要過分牴觸。
體制內一些人對運用新媒體還是比較保守的,如果領導不認可,「網紅」就是個貶義詞,就成為創新工作方式的阻礙。所以與其說很多直播的縣長牴觸「網紅」這個稱呼,不如說是害怕大家的關注點跑偏,我們更希望大家是通過我們看到我們身後的當地。
曾經也有同事提醒我,要注意政治前途,怕我會引起負面輿論,幸而縣裡主要領導一直支持,他們說知道你是為了接續鄉村振興,你認為對的就可以堅持。我不介意給我貼上「網紅」的標籤,只要這個標籤能讓太湖縣成為「網紅」。而且我相信除了「網紅」、「美女」這樣的標籤之外,我的標籤一定還有「工科碩士」、「專利審查員」、「副縣長」、「創作者」、「接地氣」、「扶貧」、「助學」、「關愛老人」、「正能量」、「科普」、「安徽太湖」、「親子」等,我不僅僅只有「網紅」那麼一個標籤。
談官員直播帶貨
「只是非常之舉,帶貨的主體最終還是應該回歸企業自身」
政事兒:你怎麼看領導幹部直播帶貨下一步的走向?
唐翔:我想我們首先要明確,直播帶貨和直播推介是具有不同含義的,後者範圍更廣,意義更深。
我們上半年就討論過這個問題,即領導幹部直播帶貨會不會只是一陣風?我覺得,就算是一陣風,風來的時候也要把自己的翅膀張開來,藉助風力飛起來,把流量轉化成增量,真真實實落在當地,變成老百姓的增收,通過線上線下交流促進當地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
疫情期間領導幹部直播帶貨只是非常之舉,帶貨的主體最終還是應該回歸企業自身,縣長帶貨只是起個表率作用,提升企業的電商意識。我們也在了解和實踐中幫助電商隊伍擴大規模和提升質量,甚至進行新媒體行業的招商。
其實我下半年直播帶貨很少了,更多的是推廣區域公共品牌,用抖音來做旅遊招商和政策宣傳,有限次的直播主要是針對大型活動和政策專題。我們觸網是從帶貨開始,但是遠不能以帶貨結束。與帶貨相比,新媒體更是一個非常好的政民互動的平臺。
領導幹部參與直播推介,如果深入下去我想至少有三點作用,一是有利於宣傳當地特產和文化旅遊資源,做好城市形象推廣,擴大地方知名度,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就像以前的領導幹部走進廣播熱線、電視問政一樣,直播平臺可以讓領導幹部跟群眾更加直接地面對面交流,面對面解決問題;三是通過這種形式,能鍛鍊自己的應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促進領導幹部能力提升,還能有利於倒逼領導幹部深入基層調研,了解情況,掌握更多的縣情民情,加強與老百姓之間的互動。
面對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的深刻變化,習近平總書記也說過「對新媒體,我們不能停留在管控上,必須參與進去、深入進去、運用起來。」我希望領導幹部直播推介能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各級黨委政府意識到新媒體的強大作用,應該就會充分利用它,並且支持直播推介的領導幹部的工作,維護他們的聲譽。
「政事兒」(xjbzse)撰稿/ 王姝 編輯 何強 校對 趙琳 受訪者供圖
相關新聞
走進直播間的副縣長們
「賀縣長,我們相遇了,相遇在12月18日中國旅遊報第四版人物專刊」,12月18日,甘肅省蘭州市興隆山景區主任徐忠在自己的抖音帳號「徐主任帶你遊興隆」上,發了一條短視頻,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昭蘇縣副縣長賀嬌龍「喊話」,當天的《中國旅遊報》,刊發了兩人的報導。
徐忠說,「我的評論區,有網友評論,『賀縣長在新疆昭蘇策馬揚鞭馳騁千裡雪原,徐主任在甘肅興隆龍騰虎躍盡顯男兒本色』,這是網友對我們的認可,繼續為家鄉旅遊代言,奧力給!」
徐忠和賀嬌龍都是在今年四五月間,開始在抖音上直播,踏入了「主播江湖」。賀嬌龍因上月中旬的一條雪地策馬視頻,引發了全網關注;徐忠自小習武,打拳、攀巖、撐杆跳不在話下,有時候還會來一段廣場舞,在當地也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度。
被稱為「網紅縣長」、擁有41.6萬粉絲的西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陳燦平,是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獲得者,曾於2017年6月至今年8月,掛職擔任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委常委、副縣長。掛職期間,於2018年10月開通了抖音帳號「陳縣長說安化」,是最早開播的官員之一。在他看來,今年上半年,領導幹部直播帶貨曾一度成為風潮。風潮過後,有人淡出,也有人煉成了「鋼筋鐵骨」,策馬、唱歌、穿漢服、做美食……在直播間風生水起,「賀縣長說昭蘇」、「向縣長說古丈」、「唐縣長愛太湖」、「李縣長說蒙陰」、「金縣長愛山陽」、「蔡縣長說金寨」和80後縣長組合「大山樂濤淘」等一批活躍帳號表明,領導幹部跟網紅主播拼流量,已經成為2020年的一個現象級潮流。
來自抖音的數據也顯示,今年2月,「縣長來直播」啟動,邀請各地市長、縣長通過直播,幫助各地銷售受阻的農產品快速找到銷路,截至目前,共有110位市長、縣長走進「縣長來直播」直播間,幫助銷售農產品1.23億元,其中6819萬元來自貧困縣。
綜合能力和臉皮的大考
「我是您的粉絲,我們合張影吧!」,今年10月榮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後,陳燦平在機場被粉絲拉住合影。他這時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個公眾人物。
從今年3月1日到10月17日,陳燦平做了300餘場直播,包括黑茶在內的商品銷售總額超過1500萬元。「我能吸引一大批粉絲,取得帶貨奇蹟,『搞笑學者型官員』這個人設起了很關鍵的作用」,他說,直播帶貨是對一個人綜合能力和臉皮的大考,「借用相聲界的一個說法叫『平地摳餅,對面喊賊』,你能力上有短板,或者放不開,網友都能感受到,就可能不買你的帳。江湖水深,不亮出絕活來是不行的」。
陳燦平
陳燦平戲言自己臉皮厚,直播時見到誰都敢連麥,先後連麥過的足有二三百人,有的主播為人功利但粉絲又多,值得連麥,他就主動示好,換來連麥機會。有粉絲對他說,「你真是個活寶,可以和『70後』、『80後』、『90後』任意溝通」。
實際上,陳燦平有些五音不全,但是粉絲讓他唱歌,他就唱歌,一首與茶葉相關的民歌《六口茶》:「你喝茶就喝茶呀,哪來這多話?我的那個爹媽噻,已經八十八……」,因為唱得遍數太多,現在已經唱得字正腔圓。在直播中,他該跳舞就跳舞該深蹲就深蹲,他還曾和兩個女孩拍過一段即興表演視頻,他西裝革履,站在中間,和女孩們走標準的模特步,走著走著節奏突然一變,三人一起扭起了秧歌。
怎麼亮出絕活吸引粉絲?陝西省安康市嵐皋縣縣委常委、副縣長馮濤和嵐皋縣副縣長楊樂,曾深入思考這個問題。
馮濤和楊樂都是「80後」,都是掛職幹部。馮濤出生於1980年,是中國建設銀行辦公室調查研究處副處長,2018年來到嵐皋縣掛職;楊樂出生於1988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畢業後,成為陝西省的選調生,2019年2月起掛職擔任嵐皋縣副縣長。
兩人曾經拍攝嵐皋香椿等宣傳片,在當地反響不錯,今年5月準備殺入「主播江湖」時,縣長直播帶貨的風潮已淡。「如何創新求變,才能贏得直播帶貨的成功?」馮濤說,他當時就意識到,如果採用以往的直播帶貨打法,很難搶佔粉絲資源,必須有所創新有所突破,他就和楊樂組成了一個「男團」——「80後縣長組合」,團名「大山樂濤淘」,從他和楊樂名字中各取了一個字,「是叫『大山樂濤淘』,還是『大山濤淘樂』,我們也反覆掂量過,最後敲定『大山樂濤淘』。嵐皋在巴山北麓,這個組合名字的意思就是我們要帶網友到巴山淘寶」。
馮濤(左)和楊樂「80後縣長組合」
馮濤回憶,還沒有帶網友去巴山淘寶,他就發現自己先淘到了寶,楊樂居然是一個寶藏男孩。從本科到博士,楊樂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讀了12年書,期間一直是校藝術團成員,曲藝功底深厚,相聲、小品、唱歌樣樣精通。他充分發揮楊樂的特長,設計的直播腳本「植入」了不少「梗」和「包袱」。
比如開場白,楊樂先自我介紹「我是嵐皋縣副縣長」,馮濤接著說,「我是嵐皋縣委常委、副縣長」,縣委常委、副縣長的職位,比副縣長要高一些。自我介紹完畢,楊樂用相聲演員報菜名的語速,講一大段「公益助農主播」等情況介紹,楊樂講完了,馮濤問,「你都說完了,我說什麼啊?」楊樂立即意識到自己「失誤」,「請領導補充」。
網友很快發現了他們的特點,留言說,「捧哏兒,逗哏兒,你倆在說相聲」。
每次直播都是在開一場推薦會
雖然做了精心設計,但是從5月開播到9月,「大山樂濤淘」並沒有吸引多少粉絲,「直播間的流量非常差,最慘的時候,在線的粉絲只有十幾個人,大家都很疲憊」,楊樂說,儘管如此,他沒想過要放棄,「因為直播過程中有了新的體會,發現了直播帶貨銷量之外的意義」。
楊樂回憶,儘管直播效果欠佳,但偶爾也有高光時刻。夏天時一次銷售李子,突然爆單,賣出了近萬份。可是第二天,採摘跟不上,發貨跟不上,出現了供貨緊張,「這表明,直播帶貨不只是往外輸出我們的產品,也會反饋回來,暴露出我們產業的短板和問題。如同一個窗口,反饋回來的不僅僅是供貨能力問題,還有產品質量、包裝品質等等,這都會對我們的產業規劃、產業調整提供思路」。
馮濤同樣沒有想過放棄,「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想做事,即便流量非常低的那個階段,每晚直播結束一般都11點多了,我們還是會開會復盤一次,討論直播時間需不需要調整,互動環節怎麼樣更生動更有趣」。
工作日每晚直播兩小時,堅持到10月初,「大山樂濤淘」終於迎來轉機。國慶長假後第一場直播,在線粉絲超過了10萬人,「猛然之間,流量就起來了。這是因為什麼呢?我想是因為我們一直在堅持,每一天都有穩定的輸出,這很重要」,馮濤說。
10月以來,「大山樂濤淘」每晚直播銷售額1萬到2萬元,截止目前累計已超過200萬元。但馮濤和楊樂不在意銷量,「過於關註銷量往往會走偏」,楊樂說,每次直播更像一場沒有交通費、場地費等費用的大型推薦會,「幾萬人在線,哪怕其中只有一兩個外地人,對嵐皋都是一次良好的推薦機會。中國這麼多縣城,如果不藉助直播間這樣的新媒體窗口,可能一些縣城的名字我們這一輩子都不會聽到」。
「我也不是特別在意銷量」,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副縣長金雪華說。金雪華來自央企,2019年6月開始掛職擔任山陽縣副縣長,上任不久開通了「金縣長愛山陽」抖音帳號,現在已經擁有13.4萬粉絲,今年3月至今,線上線下帶貨超過1000萬元。他認為,直播間是展現地方形象的一個窗口,「現在山陽縣的知名度提高了不少,不少人知道山陽縣,但是不知道山陽縣隸屬於那個市;很多網友說搞不清新疆有多少個縣,但是通過賀嬌龍知道了新疆有一個縣城叫昭蘇。」
金雪華
「現在國家級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怎麼樣鞏固脫貧攻堅效果?如果沒有區域性公共品牌,產業的支撐會很脆弱」,陳燦平也認為,像五常大米、陽澄湖大閘蟹這樣的地域品牌並不多,直播經濟給名不見經傳的地區提供了培育地域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出產黑茶的地區不止安化一地,但不少網友記住了安化黑茶,就是因為他大半年來一直在直播間賣力「吆喝」。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員唐翔也是一名「80後」,出生於1983年,去年4月開始掛職擔任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副縣長。2019年9月開通「唐縣長愛太湖」抖音帳號以來,收穫了20萬粉絲,線上線下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我也不在意銷量高低,對直播帶貨這一塊有些佛系」,她說,她更在意另外一個數據,今年國慶當天,太湖縣遊客量佔到了安慶地區的一半,「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不過我利用新媒體進行旅遊推介應該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有網友留言說,『唐縣長,我看了你的抖音,來了太湖縣』」。還有不少網友說,「原來只知道江浙有個太湖,這回知道安徽還有一個太湖縣」。
在唐翔看來,帶貨的主體最終還是該交給企業自身,縣長直播帶貨只是起個表率作用,提升企業電商意識。抖音直播間除了推廣縣域公共品牌,賣貨賣風景,更是一個政民互動的窗口,她一直在嘗試挖掘直播間帶貨之外的功能。高考季,邀請名師進直播間指導高考志願填報;有網友抱怨醫保繳費和報銷政策搞不懂,她就拍了一段解讀醫保政策的方言版短視頻。看到這個短視頻,究竟是用方言好,還是普通話好?一些網友在評論區「吵」了起來。所以拍解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視頻的時候,她拍了「雙語版」,方言版、普通話版各一個。
「嘗試的效果還不錯」,她說,方言版醫保政策短視頻,累計播放量已經達到了300多萬,把醫保工作人員請進直播間直接答疑和指導,也吸引了很多觀眾。現在當地不少網友只要發現太湖縣的問題,就愛@她,希望她關注。
快速成長起來的「徒弟」們
今年3月17日,陳燦平到安化縣仙溪鎮芙蓉山調研時,遇到了一個鄉村女孩,「我已經看了你10多天的直播了,我也想玩抖音,直播帶貨」,女孩說。得知女孩姓隆,陳燦平為她取了「小隆女」這個網名,之後經常去她的直播間送小禮物,互動交流。最近,陳燦平發現,「小隆女」的粉絲已經超過了12萬,餈粑、臘肉等土特產的單場直播銷量,經常達到上千單,「我震驚了,也很開心,她成長得這麼快」。
「小隆女」只是陳燦平的「徒弟」之一。據安化相關部門統計,在陳燦平的帶動下,安化有萬餘人走上了直播帶貨之路,湧現出「侗族姐妹花」「農村胖大海」「山村小韓」「小陳哥」「芙蓉山新農民」和「印象安化」等一大批本土網紅,初步形成新的直播電商矩陣。2020年3月以來,本地網紅直播帶貨已超過8000萬元,帶動茶葉、茶油、臘肉、水果、花生、玉竹、天麻和木耳等農產品銷售超過1億元,幫助15000多位農民人均增收超過2000元。
今年4月,金雪華為山陽一家銷售核桃深加工的企業帶了一次貨,一個晚上賣了6000單,相當於這家企業接近兩個月的銷量。前不久,他發現,這家原來有些排斥開展電商業務的企業,已經建立了網上銷售平臺,租用了專業直播間,聘用了專職主播。在淘寶同類產品中,其銷售額名列前茅。接受媒體採訪時,企業主說,原來並不認可直播帶貨這種方式,但是看到金雪華直播帶貨的成績後,想法開始轉變,「這就是我們的目標,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改變大家的電商思維,提升大家的網際網路意識,」金雪華說。
到嵐皋掛任後,馮濤用兩個月時間,對全縣的電商企業和電商從業者做了一次全面調研。調研結果並不樂觀,電商人才儲備不足,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無法滿足開展大規模電商活動的要求。他向自己的單位建行求援。今年,全縣的電商從業者都到建行大學進行了一次輪訓。
「我們必須要考慮到數字貧困問題」,馮濤說,談到直播帶貨,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這是為了應對疫情期間部分農產品滯銷而採取的措施。「但是我覺得直播帶貨有更重要的意義。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直播經濟減少了中間環節,讓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對接,這對任何產業來說都是一次提升的機會,對貧困地區尤其重要。脫貧攻堅戰可以解決貧困地區的絕對貧困問題,但是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效果?怎麼避免貧困地區錯過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的風口,陷入數字貧困?就要從提升電商從業者的能力抓起」。
「捧紅這座縣城」
今年五一,為本地一個貧困村的景區宣傳時,為了配合其古民居風格,唐翔拍攝了一個穿旗袍的短視頻。視頻發布後,不少網友點讚,但也有個網友留言說,「你不是在賣風景,是在賣風情」。
唐翔
「看到這個留言,我差點哭了」,唐翔說,這之前,所有的負面評論她都不會刪,會跟網友耐心解釋,告訴他們自己是在宣傳當地,偶爾還會回懟一句,但這個留言她直接點擊了刪除,「我覺得沒有什麼可以跟對方交流的,我們的認知不在一個頻道上,我解釋得再多,對方也不會理解」。
唐翔回憶,開播以來,不少粉絲讓她很感動,但質疑的聲音也一直存在。有網友說,「你這個領導不務正業,整天就想當網紅,能不能下鄉去看看貧困戶?」「其實拍視頻都是在工作和下鄉間隙,直播是犧牲休息時間,連我的直播打賞也都是用來資助當地貧困家庭,只是那些日常工作不需要總展示在網上,需要高調宣傳的是我們的品牌和旅遊招商資源。」她感覺,直播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把自己曬在了廣大網友面前,有一點瑕疵就會被無限放大,「這需要強大的勇氣和過硬的心理素質、以及全面了解本縣情況的底氣。直播帶貨不是領導幹部的必修課,但是如何使用新媒體、應答網絡輿論,這應該是領導幹部的必修課」。她說,她逐漸摸索跟網友互動的技巧,「開始時總有人問,『你這麼年輕是怎麼上去的?』我回覆說,『你應該問我是怎麼下來的哦,來太湖縣看好山好水,呼吸好的空氣,品嘗有機農產品,你也可以這麼年輕。』」
一些觸網的幹部擔心被貼上「網紅」標籤,唐翔說,她能理解這些幹部的想法。「體制內一些人對運用新媒體還是比較保守的,如果領導不認可,『網紅』就是個高調的異類。曾經有同事提醒我,要注意前途,怕我會引起負面輿論,幸而縣裡主要領導一直支持,他們說知道你是為了接續鄉村振興,你認為對的就可以堅持」。
楊樂說,幾乎每一個走入直播間的幹部,都會聽到「不務正業」、「作秀」等質疑的聲音,「他們不了解,直播之外我們是如何工作的,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自己把工作真正的做實了,問心無愧。幾天前,我曾經跟一個質疑我作秀的網友開玩笑說,從5月到12月,我已經作秀7個月了,你是不是應該給我點個關注了?只有親歷才會明白,幹部在網絡上拼流量稱得上一場『肉搏』,有幸的是領導的理解與支持,戰友的團結與給力,網友的認可和關心。相信每一位走到鏡頭前的幹部其目的並不是想紅,而是想在網絡上有一塊屬於幹部的陣地。套用一段流行語『我始終認為,作為副縣長走進直播間,不是為了讓縣長頭銜把自己捧紅,而是為了讓自己捧紅這座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