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一項研究表明,僅戴面罩並不能阻止COVID-19傳播

2020-11-22 騰訊網

COVID-19大流行已經迫使我們都留在室內被隔離,只有在絕對有需要出門時,才用面罩防護,在某些情況下還得佩戴手套。

面罩無論多麼令人討厭,現在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由於鼻子或呼吸系統問題,有些人不能戴口罩,只能佩戴面罩。

這些人戴上面罩試圖防止病毒擴散。但是,現在日本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僅戴面罩並不那麼有效。

這項研究是在Fugaku上進行的。Fugaku是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之一,可以在一秒鐘內執行415次以上的四方運算。1300億日元的超級計算機已經用於研究氣溶膠飛沫的運動軌跡。但是現在,他們對如何使用面罩行進進行了相關模擬。

在這項研究中,他們複製模擬了氣流的軌跡,並複製了成千上萬個大小不同的液滴,這些飛沫的大小從1微米以下到數百微米不等。

超級計算機發現,幾乎100%的小於5微米大小的空中飛沫都設法脫離了防護罩。此外,最大直徑為50微米的較大飛沫的一半也設法排出。

首席研究員誠倉誠(Makoto Tsubokura)在與《衛報》(Guardian)的一次對話中警告用戶不要只戴面罩,還要戴口罩。「從模擬結果來看,不幸的是,與感染者口中飛沫擴散相比,面具護臉的時效性有限。」 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說,換句話說,在阻止氣溶膠液滴擴散方面,口罩比面罩要好。

他補充說:「對於小於20微米的小飛沫尤其如此。同時,它以某種方式對大於50微米的飛沫起作用。」

相關焦點

  • 接種過疫苗後是否還會傳播COVID-19?
    「希望它們能阻止傳播,但我們對它們還知之甚少。」許多疫苗,包括用於甲型和B型肝炎,麻疹,水痘和人乳頭瘤病毒的疫苗,都可以防止人們生病和將病原體傳播給其他人。「總的來說,我們認為,如果您有預防疾病的疫苗,那麼您也有可能預防感染,但您不能認為那是100%的情況,」 Naggie說。
  • Nat Med:最新研究表明佩戴口罩確定可以降低冠狀病毒傳播
    2020年4月5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大學和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醫用口罩(surgical mask, 也譯為外科口罩)可能有助於阻止感染者讓其他人感染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季節性病毒,這可能有助於解決涉及臨床和文化規範的激烈辯論。
  • 面對歐美國家COVID-19的高死亡率,專家吃驚,非洲怎麼了
    近日研究人員結合感染死亡率和65歲以下死亡統計數據發現,直到11月中旬,所研究的45個國家和地區的34億人口中約有5%感染了covid-19。 令專家吃驚的是,非洲佔全球人口的17%,但僅佔全球報告Covid-19死亡人數的3.5%。例如,肯亞是非洲最早進行的大規模covid-19抗體研究之一的國家。
  • 多項研究表明神秘的血凝塊是COVID-19的最新致命驚喜
    可以肯定的是,由於各種原因,在重症監護患者中會發生所謂的「血栓形成事件(thrombotic event)」,但是COVID-19患者中的發生率遠遠高於預期。COVID-19患者中內皮細胞功能障礙的病理研究,圖片來自Lancet, 2020, doi:10.1016/S0140-6736(20)30937-5。
  • 輝瑞CEO不確定疫苗能阻止人傳播COVID-19病毒
    在周四晚間接受NBC採訪時,這位CEO表示,在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緊急使用授權後,他對 "在24小時內基本[在美國任何地方]發送疫苗 "的能力充滿信心,但他對疫苗能否成為對抗攜帶和傳播COVID-19的人的銀彈仍然沒有信心。"即使我已經有了保護措施,我還能把它傳染給其他人嗎?"
  • 梅奧診所新研究:口罩在預防COVID-19傳播方面發揮著 「關鍵」作用
    梅奧診所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任何一種口罩對預防新冠病毒傳播都至關重要。研究人員用人體模型證明了口罩的有效性,並在不同距離進行了類似的實驗。研究發現,口罩與社交距離相結合,可以顯著降低一個人在接觸感染者時感染COVID-19的風險。
  • Nature:新研究揭示潛在的COVID-19治療靶點
    2020年5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歌德大學和法蘭克福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能夠觀察到人體細胞在感染SARS-CoV-2---導致人類患上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後的變化。他們在實驗室模型中測試了一系列化合物,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化合物可延緩或阻止病毒複製。
  • 新研究表明COVID-19疫情或始於2019年10月至12月
    2020年5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牛津大學、法國留尼旺大學和法國國際農業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來自7500多名COVID-19感染者的病毒基因組,確定了SARS-CoV-2病毒基因組的多樣性模式,從而為指導發現藥物和疫苗靶標提供了線索。
  • 關閉學校對Covid-19死亡率的影響分析
    關閉學校對Covid-19死亡率的影響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1 21:32:45 英國愛丁堡大學Graeme J Ackland團隊研究了關閉學校對Covid-19死亡率的影響。
  • 針對性地採取旅行限制,才能控制COVID-19社區傳播
    《柳葉刀-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只有在有針對性地落實國際旅行限制措施時,才能夠有效控制COVID-19傳播。• 當病毒已經在某個國家迅速傳播時,該措施難以奏效。• 在大流行早期階段,旅行限制措施的效果可能最好。《柳葉刀-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只有在有針對性地落實國際旅行限制措施時,才能夠有效控制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傳播。
  • 公廁研究:衝水馬桶會讓COVID-19病毒氣溶膠液滴持久傳播
    有些公廁不僅沒有蓋子,且衝洗速度遠超大多數家用廁具,這為含有 COVID-19 病毒的「粒子云」的持久傳播而鋪平了道路。研究配圖(來自:AIP/ J.-X. WANG)以新冠病毒為代表的某些病毒,會通過噴嚏、咳嗽或劇烈的呼吸而帶出,並以微小液滴的形式散布在環境重。
  • 殭屍鹿在美國蔓延,研究表明可傳播給靈長類動物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4月底,美國密西西比州野生動物、漁業和公園部(MDWFP) 證實,在6個縣又發現了19隻鹿,已確定患上了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該部門要求獵人在獵鹿時要謹慎,並在考慮修改有關規則。上圖:FOX31報導科羅拉多州騾鹿和麋鹿中發現殭屍鹿引發的擔憂。
  • 證實說話和咳嗽可產生氣溶膠,並不能證明COVID-19是基於氣溶膠傳播
    儘管實驗數據表明存在基於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但關於正常的日常生活中人群感染率和傳播數據很難用基於氣溶膠的遠距離傳播進行解釋。首先,在採取防控措施阻止其傳播前,COVID-19的再生數(也稱傳染數)估計約為2.5,這意味著每個COVID-19感染者平均會再感染2-3人。這種傳染數與流感相似,而與眾所周知的通過氣溶膠傳播的麻疹病毒有很大的不同,後者的傳染數接近18。
  • 新研究揭示汽車內氣流如何影響COVID-19傳播風險
    2020年12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一項關於汽車乘客車廂內氣流模式的新研究,為可能降低與他人一起乘車時的COVID-19傳播風險提供了一些建議。這項研究由來自美國布朗大學和麻薩諸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展,他們使用計算機模型模擬了一輛小型汽車在各種車窗打開或關閉組合下的內部氣流。
  • 柳葉刀: COVID-19 疫苗試驗應尋求有價值的效力
    全球需要對多種COVID-19候選疫苗進行有效、快速和可靠的評估。我們面臨著一種危險——要求COVID-19疫苗迅速投入使用的政治和經濟壓力可能會導致我們廣泛部署的疫苗實際上成為一種弱效疫苗(例如,僅能將COVID-19發病率降低10-20%),其原因可能是一項檢驗功效不足的試驗產生了具有誤導性的喜人結果。
  • 日本的吉祥物和妖怪能打敗COVID-19嗎?
    儘管這個吉祥物是在covid-19爆發之前就已經有了,但也許現在才是它應該擁有的真正的高光時刻。圖片sup.go.jpQuaran的整體形狀類似於字母「Q」。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促進衛生、勞動和福利部轄下的檢疫信息工作。圖中,Quaran的護目鏡可幫助發現傳染病,禁止進口食物和其他違法行為,而盾牌是為保護日本公民免受危險物而製成的。
  • PNAS:全球證據,紫外線可降低COVID-19的傳播
    今年5月份,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發布了一項聲明,為了應對COVID-19的傳播,採用紫外線輻射,尤其是UV-C(波長100-280 nm)來可降低病毒的傳播。近日,來自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COVID-19的傳播與紫外線輻射之間存在聯繫。該研究發表在PNAS雜誌上。
  • 新視頻說明了為何帶呼吸閥的口罩不能有效減緩COVID-19的傳播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一項新的流量可視化研究證明了為什麼帶有呼氣閥的口罩不能有效減緩COVID-19的傳播。
  • Covid-19和季節性流感相比患者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風險顯著增加
    2020年12月15日,該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 為了比較檢查因Covid-19和季節性流感而住院的患者之間臨床表現和死亡風險的差異,研究組在美國退伍軍人事務所進行了一項隊列研究。 研究組招募了2020年2月1日至6月17日間的3641例covid-19住院患者,和2017至2019年間12676例季節性流感住院患者,主要觀察指標為臨床表現、醫療資源使用以及死亡的風險。
  • 為什麼流體動力學對COVID-19研究至關重要?
    了解病毒的傳播方式可以為公共衛生幹預措施提供信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最近對流體力學和流行病學相互作用的認識,已經開始至少使人們對COVID-19的物理傳播途徑有了一些了解。例如,最近的研究表明咳嗽或打噴嚏是由多相混沌氣體雲組成的。這種氣體雲將病毒病原體輸送到比預期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