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靳東」背後的產業鏈:300元可買1500套手機卡和個人信息註冊

2021-01-03 杭州網

紅星新聞

10月13日,江西贛州的黃女士因迷戀短視頻平臺上的「假靳東」,不惜與家人大吵大鬧,甚至離家出走一事引發關注。據知情人爆料,類似「假靳東」的短視頻平臺「明星號」在各平臺上多不勝數,且已運作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不論是「產號」、「養號」,還是銷售、運營,都分工有序,明碼標價。

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和直播平臺上,均有大量假冒的「明星號」存在。而這些帳號的操作手段普遍雷同,均是通過明星效應騙取點讚與粉絲,並在積累一定量的粉絲後開始直播帶貨變現。

↑假冒靳東帳號與女網友互動

那這些「明星號」是如何生產、運營並以此賺錢的呢?通過潛入進多個「明星號」交易群裡,與知情者、售賣者深入交流,紅星新聞記者逐漸摸清了這一產業鏈的運作流程。

瘋狂的「明星號」:

交易臺上類別繁多 個個明碼標價

此前,黃女士迷戀某短視頻平臺上「假靳東」一事登上熱搜,也將各短視頻平臺上假冒明星的帳號曝光在眾人面前。對比國內多家短視頻平臺,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除靳東外,任意輸入其他明星的名字,均能搜到相關的假冒帳號,且數量均在10個以上。如,在抖音上,輸入「楊冪」可出現近百個相關帳號;在快手上,輸入「華晨宇」同樣會出現相關帳號上百個。

↑在一些短視頻平臺,輸入明星名字後可搜索出相當多的假冒帳號

「這些帳號並非某一個人在生產、運營,往往都是一個工作室在批量性運作。」一名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知情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專門的工作室操作下,每個「明星」都不止配有一個帳號,大多是數十個相關帳號在同時運營,「為了以防其中一個或幾個號被封。」而這些「明星號」在相應的交易平臺也都標註著對應的身價,金額在幾百到幾千之間均有,「想要買號,不僅可以在虛擬交易網站上下單,也可以加一些社交群,進行私下購買。」

據了解,雖不少短視頻平臺官方已在《用戶服務協議》中明確規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贈與、借用、出租、轉讓、售賣或以其它方式許可他人使用該帳號」。但通過關鍵詞檢索,紅星新聞記者發現,在多個虛擬資產交易網站上,微信公眾號、微博號、小紅書號、短視頻等帳號仍明碼標價,進行著公開交易。

↑某新媒體交易平臺上,包括「明星號」的各類帳號明碼標價

在某新媒體交易平臺上,紅星新聞記者看到,不同平臺的帳號交易被分門別類的標註出來,每一個交易類別點擊進去還會進行包括帳號類目、粉絲數量、價格區間等的二次分類。其中,僅抖音號中的「明星號」可供交易數量就有48條,標價最高的帳號為4200元。在該帳號的備註上,明確寫著:優質三無帳號(無違規、無實名、無認證機構),有4.2萬粉絲量和67.7萬點讚量。

此外,在QQ上,紅星新聞記者以「收/賣XX帳號」、「XX帳號交易」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後,發現竟有上百個有關短視頻帳號買賣交易的QQ群存在。

↑交易短視頻帳號交易的微信群內容

「微信上也有很多這樣的群,只是需要群成員邀請才能進入。」在知情者提供的多張截圖裡,記者看到,有關短視頻帳號交易的微信群比比皆是,名字多以「XX短視頻帳號交易擔保1群」,「XX高質量帳號交易三群」,「抖音快手交易3群」為主,且每個微信群人數均在450人以上。

「產號」:

不同類型註冊卡 可註冊不同平臺帳號

10月16日,在知情者的邀請下,紅星新聞記者加入了一個名為「XXX抖音資源交易所」的500人微信群。通過3天觀察發現,該群在正常工作時間一直處於活躍狀態,且每隔一兩分鐘,就會有人發布買賣消息,叫賣手中優質的短視頻帳號。如,「出馬雲千粉、三千粉、萬粉號,量大從優」,「出直播廣場號,同時在線幾百到幾千人」,「收明星號,上千粉絲,未實名,價格私聊」……若有需求,買賣雙方則會私信對方,進行一對一的私下交易。

↑有關短視頻帳號交易的微信群中大量叫賣「優質帳號」

據一名專門出售「明星號」的工作室成員介紹,他們在「產號」(註冊帳號)前,會先在卡商處購買大批量的註冊卡(未投入市場未激活的「空號卡」),然後根據不同明星進行號量分配,「一個明星,一般是起6-10個號,每一個的頭像都必須用這個明星的真實照片,名字則可以稍微不同,但必須能聯想到該明星。註冊成功後就可以進行『養號』包裝了。」

20日,紅星新聞記者以某公司員工身份添加上微信群內一名專門出售註冊卡的卡商,表示想要購買多張註冊卡進行短視頻帳號註冊和運營。「300元,含一千五個帳號加料子(他人身份信息資料)。」該卡商告訴記者,若是批量購買註冊卡,300元不僅可以拿到1500個可供註冊的手機號,還能附帶同數量的他人手持身份證正反面照片的隱私信息,用於帳號認證或綁定。

↑明星號「產號」前會先在卡商處購買大批量註冊卡

從該卡商處,紅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在卡販手中以170開頭的長城類和分享類手機卡號,多為企業實名。其中,長城類手機卡號可供抖音、支付寶、微信註冊,需14元;分享類手機卡號則能接收簡訊,但無法註冊微博,需12元。而以165開頭的朗瑪類手機卡號則屬於個人已實名號碼,可註冊、換綁多個平臺帳號,但一張卡需18元。

「養號」:

扒明星素材吸粉 夠獵奇流量「一下就上去了」

在一短視頻帳號交易QQ群裡,群管理員吳小姐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培養一個可出售的抖音號「非常容易」,不僅所需成本低,獲得收益的速度也很快。對於為什麼要培養帳號,而不是直接出售,吳小姐表示,因部分較火短視頻平臺要求,只有粉絲量和播放量達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利用該帳號進行直播或增設商品連結,「為了帳號能變現,買家都願意選擇購買成熟的帳號。」

據吳小姐介紹,不同於「影視號」或「科普號」等的用戶群體局限性,「明星號」在粉絲覆蓋方面比較全面。因此,許多工作室或產號人都喜歡培養「明星號」,「這也是最簡單的,因為明星自身就帶有熱度和流量,網上隨便一扒就能找到相關素材,再將標題或內容做得獵奇、誇張一點,就會有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忍不住來點讚,粉絲量和播放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此前在短視頻平臺以「馬總」為關鍵詞搜索,還能看到部分以馬雲、馬化騰照片為頭像的帳號

以上操作,與在一自媒體曾發表的「短視頻帳號養號步驟」文章大體相符。文章稱,「明星號」在「產號」完成後,會將明星的照片當作頭像,然後將暱稱改成與明星名字相近、相似的樣子,再在簡介裡寫明引導關注的內容。最後則是在網上下載有關該明星的視頻、音樂、圖片等素材,加工成可發布的原創短視頻,每天持續更新,「大約2天就可以養出一個萬粉號或千粉號,10萬粉的帳號則大概需要1個月左右。」

對於「養號」過程中所需的明星相關素材是否真的容易獲取,紅星新聞記者嘗試在網上進行搜索。通過輸入「明星視頻素材」等關鍵詞後,記者發現,網上不僅有專門出售批量正版音視頻素材的平臺,也有免費提供相關素材下載的網盤資源。

買號:

購買「明星號」後可變現 甚至有人實施犯罪

「粉絲量、播放量上來後,『明星號』基本上已經可以對外出售了。」一業內知情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因買家對短視頻帳號大多要求能夠開櫥窗賣貨,或是可實名認證進行直播帶貨,故不少賣家還會提供實名認證服務,「這種都是批量出售的,50元就可買到上千份他人的身份信息,但這個無法保證買家使用後是否會因他人追回帳號帶來其他影響。」

↑抖音平臺上未認證的假冒楊冪帳號

儘管如此,在門檻低、收益快的刺激下,仍有不少人從事著短視頻帳號生產、運營與交易。據了解,這些被批量製造出來的「明星號」在被購買後,大多以植入廣告、電商帶貨、直播打賞等形式獲利,也不乏一些不法分子藉此吸引一些缺乏網絡辨別能力的用戶,並將其引導至外平臺進行詐騙,甚至誘導其參與到網絡「黃賭毒」等犯罪行列。

在某短視頻自媒體的「帳號變現」文章中,紅星新聞記者看到,部分開了櫥窗的「明星號」,通過購物車售賣定製商品,最多一天達到7萬多流水;某「明星號」在260萬粉絲情況下,開了一家自己的網店,三個月內銷售額達270萬。

此外,也有網友曾公開表示,她的家人在某短視頻平臺刷到了馬雲的創業類視頻,稱馬雲團隊要幫窮苦人致富,30天能賺幾千,但是需要先交1700元入場費。而她家人對此深信不疑;另一位網友則表示,她爺爺點讚了一條和董卿有關的短視頻後,平臺根據算法推薦出一大批「假董卿」,導致爺爺沉迷其中。

封號:

「明星號」已大幅度減少 若涉詐騙受害者可起訴

據澎湃新聞報導,10月15日,抖音平臺發布了10月份平臺處罰公告。該公告以「打擊仿冒名人黑產」為標題,將矛頭直指此前引發爭議的「假靳東」短視頻平臺帳號,稱將對這些仿冒名人的不法帳號予以處罰,並展示了部分已封禁帳號。同時,紅星新聞記者在該平臺進行相關明星帳號檢索時,發現此類「明星號」已大幅度減少。

↑抖音公告展示的部分已封禁帳號

對於這類帳號是否存在法律風險,平臺方將承擔何種責任,紅星新聞此前採訪的多位律師表示,平臺實質性的責任承擔,是接到屬實侵權舉報後,未及時斷開連結或者刪除,承擔擴大損失的連帶賠償責任。若及時斷開,則不承擔責任。

對於明星來說,如果帳號運營者未經明星本人同意,將其肖像作為商業化使用,則侵犯其肖像權。但如果僅使用明星姓名和照片作為頭像,發布明星視頻,甚至明確提示帳號用途,則不具有營利目的和存在商用行為,不構成侵權。

而對於粉絲而言,倘若運營者以明星作為第一人稱運營該帳號,導致個別粉絲輕信其就是明星本人,並要求或誘導粉絲轉帳、購買產品等,則涉嫌詐騙。受害者應當及時收集和保留證據,同時向平臺服務提供者投訴反映甚至提起訴訟。

相關焦點

  • ...假「明星號」背後的產業鏈:300元可買1500套手機卡和個人信息註冊
    10月13日,江西贛州的黃女士因迷戀短視頻平臺上的「假靳東」,不惜與家人大吵大鬧,甚至離家出走一事引發關注。據知情人爆料,類似「假靳東」的短視頻平臺「明星號」在各平臺上多不勝數,且已運作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不論是「產號」、「養號」,還是銷售、運營,都分工有序,明碼標價。
  • 揭秘假「明星號」背後產業鏈:三百元可買千套帳號和個人信息
    紅星新聞10月21日消息,10月13日,江西贛州的黃女士因迷戀短視頻平臺上的「假靳東」,不惜與家人大吵大鬧,甚至離家出走一事引發關注。據知情人爆料,類似「假靳東」的短視頻平臺「明星號」在各平臺上多不勝數,且已運作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不論是「產號」、「養號」,還是銷售、運營,都分工有序,明碼標價。
  • 「假靳東」「假劉德華」充斥網絡,起底高仿號灰色生意經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這些高仿帳號的背後,是一條造號養號賣號的灰色產業鏈。受訪專家建議,打擊高仿號平臺既要加強管理,運用技術手段及時識別、清理;也要通過合理升級智能算法推送程序,杜絕高仿號視頻被推送至程序首頁的情況發生;更要多方聯動,補齊監管空白點,讓高仿號無處遁形。
  • 【財訊晚班車】假靳東背後短視頻帳號生意:千元可買明星高仿號
    國家網信辦:擬禁止非法交易買賣公眾帳號 15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關於《網際網路用戶公眾帳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提出公眾帳號信息服務平臺未經網際網路用戶知情同意,不得強制訂閱關注其他用戶公眾帳號。
  • 起底高仿號灰色生意經:不只有假靳東 還有假花唄、假馬雲、假車輛...
    屏幕裡,「假靳東」「假劉德華」一口一個「姐姐」;屏幕外,中老年女性淪陷其中,紛紛打賞。在各大短視頻平臺,這荒誕的一幕屢見不鮮。不僅是假明星號,一些高仿號冒充政府部門、商業機構、專家名人,在網絡平臺上收割流量、變現套現。《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這些高仿帳號的背後,是一條造號養號賣號的灰色產業鏈。
  • 央視曝光假明星背後黑灰產業鏈,騰訊手機管家助力守護中老年手機安全
    央視曝光假明星背後黑灰產業鏈,騰訊手機管家助力守護中老年手機安全 近日,「假靳東」事件引熱議,突顯出中老年人的情感缺失,和由此引發的安全風險。
  • 「假靳東」背後的阿姨們,是一個個孤獨的靈魂
    而且她老公不能提到靳東,否則只會惹得阿姨更加憤怒。 那種幻象的美好,都是她和靳東獨有的回憶,不能讓第三個人破壞。 可阿姨因為假靳東的話,離家出走,不遠萬裡從廣東跑到了長春,就為了跟他深愛的男人見上一面。 阿姨身上沒什麼錢,也沒關係,靳東說見面的時候,會給她拿錢,只要夠去時路費就可以。
  • 「假靳東」揭中老年情感詐騙一角,如何守護中老年手機信息財產安全?
    近日,「假靳東」事件引熱議,突顯出中老年人的情感缺失,和由此引發的安全風險。其實,從之前的夕陽紅婚戀詐騙到如今的假明星,情感詐騙一直威脅著中老年人的財產安全。對此,騰訊手機管家解讀典型情感騙局套路,助力降低中老年用戶被騙風險。
  • 假靳東事件背後,抖音封禁18萬個黑灰產帳號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10月中旬被曝光的假靳東事件令人記憶猶新,這種專門針對中老年人的騙粉行為,背後是誰在操作?他們冒充名人是要做什麼?會有多大的危害?12月1日,抖音公布了背後的黑色產業鏈。抖音安全中心負責人帥帥透露,假靳東背後,有一批黑灰產團隊在操控假名人帳號,他們的目的,是希望「養號」,之後做直播帶貨變現。目前,抖音打擊仿冒名人轉型行動中,封禁黑產作弊帳號18萬多個。「哪裡有流量,黑產就往哪跑。」抖音安全中心總監周冉稱,目前短視頻裡還有色情導流、羊毛黨、殺豬盤、網絡詐騙導流等黑灰產團夥。
  • 非實名手機卡「買來就能用」!手機黑卡產業一年獲利千億元
    由於目前購買正常的手機卡需要實名制,批量操作存在較大困難,而物聯網卡以公司名義就可大批量購買   新華社廣州8月31日電非實名手機卡「十張零售、百張批發」,時間越久、功能越多的微信號越值錢,註冊「殭屍帳號」每年在網絡平臺上套利超千億元……  在這背後,是一條手機黑卡違法犯罪產業鏈。
  • 「假靳東」風波背後,一場網絡黑產攻防戰
    手機屏幕中,「假靳東」、「假劉德華」們口口聲聲喊著「姐姐」;屏幕外,在現實生活中被忽視情感需求的中老年人淪陷其中,不只打賞,甚至被賣貨、虛假理財產品騙走大量錢財。  冒充名人倍受社會關注,這背後是兩個問題交織在一起。一種屬於用戶追星,他們建立追星的帳戶發布短視頻內容,並和朋友交流;另一種是黑產團夥利用明星形象養號買賣、變現或詐騙。
  • 手機失竊黑產業鏈引關注 支付寶:黑產沒套到錢和信息
    來源:新浪財經近日,《一部手機失竊而揭露的竊取個人信息實現資金盜取的黑色產業鏈》一文在網絡引起轟動。主人公在手機丟失後,發現其支付寶、微信接連被擠下線,重要的是登錄的設備和丟失的手機設備型號一致。該負責人表示,根據帳號復原了支付寶相關的情況,黑產在支付寶這裡沒套到錢和信息;支付寶承諾資金被盜全額賠付,包括手機丟失導致的。
  • 買賣手機卡、電話卡和對公帳戶……瓊海這111人被抓了
    8月8日,龍江派出所根據線索,將涉嫌違法出售手機卡的王某揚傳喚到所接受調查,經調查,其在2020年7月份先後辦理3張聯通手機卡,以300元的價格售賣給朱某標使用。最終,何某輝、王某揚均為其違法行為「埋單」,雙雙被警方行政拘留10日並處罰款處罰。
  • 「家裡連個說心裡話的人都沒有」:假靳東的中老年女粉絲
    (視覺中國/圖) 被曝光一個多月後,假靳東仍未消失。 2020年10月,江西一名61歲女性因迷戀「靳東」離家出走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短視頻平臺上的假靳東與其背後的產業鏈浮出水面。
  • 假靳東的中老年女粉絲:「家裡連個說心裡話的人都沒有」
    2020年10月,江西一名61歲女性因迷戀「靳東」離家出走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短視頻平臺上的假靳東與其背後的產業鏈浮出水面。2020年11月中旬,南方周末記者晚上十一時點開抖音,假靳東的直播間不停地播放音樂,不時穿插一名中年男性的聲音:「弟弟最近不太好,工作太累了,姐姐也要注意身體,太累了我會心疼的。你可以在直播間多陪陪弟弟,點小心心。」
  • 知名婚戀網站暗藏黑色產業鏈!30元就能買實名認證帳號,年齡、性別...
    南都記者此前臥底多家婚戀交友網站發現,婚戀詐騙的背後是一條實名訂製和倒賣個人身份信息的黑色產業鏈。日前,浙江杭州警方破獲的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中,抓獲了這條產業鏈的上線人員,他們從別處非法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後註冊大量某婚戀網站會員帳號,然後以每單80到100元的價格轉手出售。
  • 王一博手機號被洩露背後黑產:字母暗語交易,十元買蔡徐坤航班號
    「別再打我電話了,也別再去買我的號碼,這已經嚴重影響了我的生活。」近日,藝人王一博手機號被洩露一事引發公眾熱議。事實上,個人隱私信息被洩露是多位公眾人物的共同經歷,其背後衍生出一條從事明星航班號、身份證、手機號等個人隱私信息販賣的黑灰產鏈條。南都記者調查發現,以字母暗語代替隱私信息,10元可獲航班號,賣家承諾「現貨秒發」。追星的世界也伴隨黑灰產。
  • 從幾十元到上百元 揭秘微信號買賣背後的內幕
    焦點訪談 | 從幾十元到上百元 揭秘微信號買賣背後的驚人內幕想使用微信,就得用手機註冊一個微信號。然而有些人卻藉此做起了買賣微信號的生意,他們手上有一堆五花八門的微信號,為了讓微信號賣上更高的價格,甚至還有「養號」一說。微信號不是要手機號才能註冊嗎?他們從哪兒弄來這些手機卡註冊這麼多的微信號?
  • 40元可買十萬條簡歷 1分錢就可以買到一條個人數據是怎麼回事?
    40元可買十萬條簡歷 1分錢就可以買到一條個人數據是怎麼回事?時間:2020-11-18 23: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40元可買十萬條簡歷 1分錢就可以買到一條個人數據是怎麼回事? 你今天剛剛去註冊辦理登記公司,一個小時後就接到有人推廣財務業務等?
  • 假「靳東」事件背後:低齡和中老年群體都需要一套「防沉迷」
    面對鏡頭,黃女士堅信她與「靳東」感情的那個眼神,讓人不由得一身冷汗。前不久,年過花甲的黃女士因為在短視頻平臺結識了所謂的演員「靳東」並與其「戀愛」,甚至不惜從江西奔赴長春的新聞,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實際上,黃女士口中那個與她戀愛的「靳東」,只是一個通過簡單的音視頻合成內容,以及藏在背後的營銷號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