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雷射推進系統技術發展狀況分析

2021-01-08 OFweek維科網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光學公司(Ametican Optical Corporation)的E. Snitzer採用燈泵浦0. 012英寸(約304μm)和32μm兩種直徑的光纖(纖芯材料是摻Nd3+鋇冕玻璃( bariumcrown glass),包層是蘇打-石灰-矽酸鹽材料),觀察到了中心波長為1. 06μm的受激輻射現象。這是國際上最早報導的光纖雷射器。1964年C. J. Koester和E. Snitzer又發表了多組份玻璃光纖中的光放大結果的論文。

  光纖雷射器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由能產生光子的增益介質、使光子得到反饋並在增益介質中進行諧振放大的光學諧振腔和可使雷射介質處於受激狀態的泵浦源裝置。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光纖中摻入雜質 Er3+,從此光纖雷射器的研究進入了實用化階段。

  世界上有很多研究機構活躍在這個研究領域,如德國漢堡技術大學,日本的NTT、Hoys、三菱,美國的Polariod Copra-tion,貝爾實驗室,史丹福大學和GTE等。為了突破常規光纖雷射器的對轉化效率和輸出功率的限制,1988年,Snitzer等人巧妙地提出設計了雙包層光纖。雙包層光纖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的光纖,它比常規光纖增加了一個內包層(最早的內包層形狀為圓形),內包層的橫向尺寸和數值孔徑均遠大於纖芯,纖芯中摻雜了稀土元素(Yb,Nd,Er,Tm等),由於內包層包繞在單模纖芯的外圍,泵浦光在內包層中反射並多次穿越纖芯被摻雜離子所吸收,從而將泵浦光高效地轉換為單模雷射。雙包層光纖結構對光纖雷射器來說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技術突破。此後,基於這種技術,光纖雷射器獲得了迅速發展,輸出功率得到逐步提高。從而使一直被認為只能是小功率器件的光纖雷射器可以向高功率方向突破。1989年則又掀起了鎖模光纖雷射器的研究熱潮。1994年,H. M. Pask等人首先在摻Yb3+石英光纖中實現了包層抽運,得到了最大500mW的雷射輸出,斜率效率達到80%。此後出現了高功率用有源光纖、傳輸光纖、光纖反射鏡、濾波器、耦合器、隔離器和光束組合器等光纖器件。1998年,Kosinki和Inniss報導了一種內包層截面形狀為星形的摻Yb3+雙包層光纖雷射器,得到了20W的雷射輸出。1999年V. Dominic等人報導了高功率摻Yb3+雙包層光纖雷射器的研究結果,他們用4個45W的半導體雷射二極體陣列組成總功率為180W的泵浦源,在波長1120nm處得到110W的雷射輸出。2002年的CLEO會議上報導了Yb/Nd共摻的雙包層光纖雷射連續輸出達150W。進入21世紀後,高功率雙包層光纖雷射器的發展突飛猛進,最高輸出功率記錄在短時間內接連被打破,目前單纖輸出功率(連續)已達到2000W以上。IPG (photonics)公司憑藉在2000年獲得的1億美元的風險投資異軍突起,展示了各式光纖雷射器和放大器: S、C、L波段的各種光纖放大器、高功率的EDFA、拉曼光纖雷射器和雙波長拉曼光纖雷射器。它推出一系列的摻Yb高功率光纖雷射器,2002年5月獲得2kw功率輸出,同年8月獲4kw功率輸出、11月獲10kW, 2003年獲20kw功率輸出,2009年IPG公司展示了10千瓦級的單模光纖雷射器,現在具有輸出功率有直到50kW的系列光纖雷射器產品可供選擇。英國的SPI、德國的IPHT也有極高的研發和製造水平,它們也加入到新產品的市場競爭中來。現在已經有多臺千瓦級光纖雷射器在美國、歐洲、亞洲投入到工業加工或科學研究中。

  國內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這個領域的研究工作,如上海光機所、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津大學以及郵電部和電子部所屬的一些研究單位,在光纖雷射器、放大器和相關器件的研究中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南開大學開展摻鐿雙包層光纖雷射器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特別是在雙包層光纖光柵方面取得了開創性成果。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則在光纖雷射器研製方面開展了許多重要的工作,經過對抽運光的整形,大大提高了耦合效率,報導了百瓦量級的摻鐿雙包層光纖雷射器,實現了高達70%的光-光轉換效率。2005年,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光機所樓棋洪研究員等合作研製出440W的光纖雷射器。2013年3月中科院實現全固態雷射器輸出功率達到8千瓦,而5千瓦級的全固態雷射器已實現工業化應用。國防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澤金教授發明了兩種新的相位控制方法,令「千瓦級光纖雷射相干合成試驗系統」的各項技術指標都達到該領域的國際最高水平。2013年4月23日,我國首臺萬瓦連續光纖雷射器在武漢光谷問世,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掌握此技術的國家。這臺由武漢銳科公司研製的光纖雷射器採用相干合成技術,將10個功率為1.1千瓦光纖雷射器的雷射束合成一束,最終產生1萬瓦的強大能量。

  目前多利用TEA脈衝CO2雷射器地基發射進行雷射推進技術研究,由於受到推進雷射功率較低,地基雷射器設備龐大,遠距離雷射引導定向困難,光船設計需要耐超高溫材料等問題,使得雷射推進技術研究僅僅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研究人員逐步認識了在雷射推進中的基本物理過程,針對這些難度較大的技術問題,需要應用新技術為雷射推進技術研究開闢新方向。

相關焦點

  • 雷射武器的原理和使用發展狀況
    美國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總是往外爆出各種武器的發展狀況,一會是核武小型化,一會是17倍音速的超高音速武器,好像別人都不會似的。其實,在新技術催生的新武器研究開發上,大國都沒有閒著,只是有的很低調,不說罷了,不像美國,天天咋咋呼呼的。
  • 空間雷射通信技術發展現狀及展望
    鑑於空間雷射通信技術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亟需對此開展全面的深入研究。基於此,本文梳理空間雷射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分析其關鍵技術情況,研判其未來發展趨勢,並就此提出促進我國雷射通信技術快速發展的對策建議。
  • 雷射去除與連接技術發展研究
    其中,以雷射切割、雷射焊接、雷射打孔、雷射打標為主體的雷射去除與連接技術是最為廣泛和活躍的雷射加工應用技術,已在航空、航天、車輛、艦船和工程機械等工業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1~3]。據1996—2016 年全球雷射加工技術專利數據分析 [4],雷射焊接、雷射切割和雷射打孔是雷射加工技術創新發展的重點,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雷射去除與連接技術的龐大市場需求。
  • 自動駕駛車載雷射雷達技術現狀分析
    來源:猛獅無人駕駛實驗室摘要:本報告將自動駕駛領域最為關鍵的傳感器——雷射雷達作為中心,通過調研其所扮演重要角色的領域——自動駕駛,以及自動駕駛和雷射雷達的國內外發展現狀,深入了解雷射雷達的技術背景。對車載雷射雷達進行仿真,不僅能節省大量的燃料和經費,而且不受天氣和場地的限制,因此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在仿真軟體中,可以靈活地設置各種參數、模擬條件,同時也不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由於目前國內外對於車載雷射雷達仿真系統的研究較少,本文拋磚引玉,嘗試歸納、分析上述內容,最終得出車載雷射雷達仿真系統的主要技術要求。
  • 一文看懂鈦酸鋰電池技術在國內外的發展狀況及發展方向
    四、鈦酸鋰電池技術在國內外的發展狀況   近10多年來,國內外對鈦酸鋰電池技術的研究可謂是風起雲湧。   湖州微宏是目前在國內業界推廣鈦酸鋰電池技術和其它快充類電池最成功的企業之一。   湖州微宏生產的鈦酸鋰材料主要用於自己生產的鈦酸鋰電池產品。湖州微宏鈦酸鋰電池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也對鈦酸鋰技術在電動車及儲能市場上的應用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深圳貝特瑞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鋰電碳負極供應商。公司具有強大的研發團隊,也是鈦酸鋰行業標準的起草者之一。
  • 中國機載娛樂系統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報告首先介紹了機載娛樂系統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機載娛樂系統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機載娛樂系統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機載娛樂系統市場競爭格局及機載娛樂系統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機載娛樂系統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機載娛樂系統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第二屆三維雷射掃描技術國際論壇在成都舉辦
    據了解,三維雷射掃描技術是利用雷射掃描系統快速、自動、實時獲取目標表面三維數據的一種高效、全自動、高精度測繪技術,是測繪領域繼「GPS定位技術」後的又一項技術革新。近年來,隨著掃描設備和應用軟體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該技術的應用已從初期的測量領域拓展到工業製造、交通建設、社會治理以及安全監管等多個方面,被廣泛認為是「大數據」時代基礎數據獲取的重要技術之一。
  • 2018愛奇藝AI競賽開幕推進國內外視頻AI技術創新發展
    2018愛奇藝AI競賽開幕推進國內外視頻AI技術創新發展 6月14日,由愛奇藝聯合中國模式識與計算機視覺大會(PRCV2018)共同舉辦的「多模態視頻人物識別挑戰賽」正式開啟參賽隊報名。
  • 我國雷射技術醫療應用和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本文系統調研我國雷射技術在臨床治療、診斷和雷射醫療產業中的發展現狀、前景趨勢、存在問題,提出加快我國雷射醫療技術與應用產業發展的措施建議,以期為國產技術裝備及其醫療應用提供發展參考。上述雷射成像方法儘管在生物醫學研究方向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應用局限性:單一模態成像手段通常只能獲取部分信息,而不同模態光學成像方法獲取的光學信息存在著差異。針對特定疾病,綜合不同模態光學成像方法的分析結果,形成多模態、多維度的光學檢測和監測平臺,這是未來雷射診斷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
  • 光學儀器行業下遊應用、細分市場及技術發展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光學元件作為光學儀器的信息採集窗口,是光學儀器光學及光電系統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和產品質量是影響儀器儀表準確性的重要指標。 3、技術發展 隨著現代光學與信息技術的逐漸結合,消費電子行業成為光學技術應用較為廣泛和深入的領域,包括成像技術、顯示技術及近紅外識別技術等,涵蓋了增強現實/虛擬實境的光波導技術,生物識別的光學技術、雷射技術等。
  • 雷射顯示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趨勢
    隨著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未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融合,顯示將向泛在、融合、智能和綠色方向發展,需求增長空間巨大。雷射顯示是以紅(R)、綠(G)、藍(B)三基色(或多基色)雷射為光源的新型顯示技術和產品,通過控制三基色雷射強度比、總強度和強度空間分布即可實現彩色圖像顯示 [1],如圖 1 所示。
  • 淺析自動駕駛的發展歷程、市場規模態勢及國內外廠家的布局
    隨著科技革命的深入推進,人類社會進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智能化新時代。自動駕駛技術在人工智慧和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下逐漸成為業界焦點。自動駕駛技術是汽車產業與高性能計算晶片、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其本質是汽車產業的升級。
  • 深度解析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原理、感知系統的發展趨勢
    原標題:深度解析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原理、感知系統的發展趨勢   目前,機械旋轉雷射雷達的高
  • 高功率雷射技術應用只能囿於雷射切割?
    如今,高功率光纖雷射技術是行業同仁普遍認可的未來主流發展方向。不論從市場競爭角度還是用戶應用方向來看,高功率光纖雷射技術的增長速度一年比一年強勢,疫情之下,都未能受阻。這在2020上海工博會上體現得尤為淋漓盡致。去年工博會上,我們明顯感覺到高功率產品濃重的火藥味,今年卻感覺各家平和了許多,似乎已成為切割應用的標配產品。
  • FPC國內外市場發展及產業鏈分析
    FPC國內外市場發展及產業鏈分析(附報告目錄) FPC是用柔性的絕緣基材製成的印製線路板,具有許多硬性印製電路板不具備的優點,FPC自身所具備配線密度高、輕薄、可自由彎折、可立體組裝等特點,對產品的造型設計和可靠性設計,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 雷射焊接技術在汽車裝焊車間的應用分析
    雷射焊接系統組成 雷射焊接系統主要由雷射源、雷射工作頭、冷卻系統、雷射房、機器人、PLC、送絲系統、雷射焊接質量檢測單元及雷射功率檢測等組成。 (1)雷射源。雷射源即雷射發生器,是雷射焊接系統的熱源供應。
  • 一文洞悉邁向超高速發展的雷射熔覆技術
    來源:歐瑞康根據Fraunhofer雷射研究所,EHLA工藝在效率和速度方面均優於現有的抗腐蝕和耐磨損塗層保護方法。Fraunhofer可以在短時間內使用EHLA技術在大面積的零部件上沉積十分之一毫米的薄層,並且節約資源,加工過程具有經濟性。EHLA成為一種有吸引力的技術並通過市場應用推動了進一步的發展。
  • 國內外廢舊金屬回收行業發展概況分析(附報告目錄)
    國內外廢舊金屬回收行業發展概況分析(附報告目錄)1、國外廢舊金屬情況國外廢舊金屬主要分布在工業發達國家,大體可分為北美地區(美國,加拿大)、歐洲地區、東南亞地區(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俄羅斯及澳洲等五大部分
  • 前景廣闊應用多元,雷射雷達傳感技術分為哪幾類?
    DLG等,實現了雷射雷達三維影像數據獲得技術的突破。就企業布局狀況而言,作為未來自動駕駛核心傳感器的代表,雷射雷達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Ibeo、Velodyne、Quanergy三家國外企業中。   美國Velodyne的機械式雷射雷達起步較早,技術優勢明顯,同時與谷歌、福特、Uber、百度、通用汽車等全球自動駕駛領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佔據了車載雷射雷達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 美海軍為何推進此款武器的發展|雷射武器|飛彈|美軍|潛艇_網易訂閱
    該項目旨在評估、開發、試驗、演示各種雷射技術,以發展一種可以實現「硬殺傷」效果的雷射武器系統,計劃2022到2023財年開展試驗驗證。美海軍為何如此看重高能雷射武器的研發?雷射武器有何明顯優勢?  「多措並舉」推進高能雷射發展  美國在研製雷射武器方面處於世界前列,推動雷射武器等新概念武器的發展是美國第三次「抵消戰略」的著力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