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繳6.5億罰款卻拒不認錯,Facebook數據隱私案暴露歐美監管難題

2021-01-08 騰訊網

如果法律走在市場前面,有時反而會扼殺創新,但如果不加以監管,就有可能讓原本推進社會進步的企業滑向罪惡的深淵。

8月20日消息,來自國外媒體的報導,美國聯邦法院的法官James Donato近日初步批准了關於Facebook面部識別訴訟案的和解。

此前,Facebook在未經用戶允許的情況下,擅自非法收集和存儲了數以百萬計的用戶生物數據,用於對用戶海量照片的人臉進行識別,從而分析出人物標籤信息,並在用戶照片中顯示人名。事件在被曝光後,Facebook遭到了消費者的集體訴訟,被指控侵犯用戶的隱私權。

擅自收集用戶生物數據引爭議

自2010年Facebook推出一項以用戶照片標籤建議作為用戶的默認選項以來,Facebook幾乎一直收到關於人臉識別問題的投訴。2015年4月,來自美國伊利諾州的民眾對Facebook 提起訴訟。

這場訴訟的關鍵在於,Facebook 在收集和存儲用戶的生物特徵數據時,沒有明確的告知用戶,此外,這個「標籤建議」功能在用戶使用軟體時是默認開啟的。

Facebook的這項功能違反了伊利諾州《生物特徵信息隱私法》(Illinois Biometric Information Privacy Act,簡稱 BIPA),根據該法的規定,企業在收集用戶的生物信息時,必須獲得用戶的明確同意,告知用戶對數據的保留時間和相關用途。

作為全美範圍內擁有獨立生物特徵隱私法的三個州之一,伊利諾州擁有在用戶生物信息隱私保護方面最全面的法律。

在訴訟提起多年後,作為對訴訟的回應,Facebook最終選擇了和解方案。今年一月底,Facebook表示同意支付5.5億美元,以解決因其在伊利諾州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而遭遇的用戶集體訴訟。

後來伊利諾州的一名聯邦法官拒絕了最初的和解提議(Facebook賠償5.5億美元),理由是認為該提議沒有充分懲罰侵犯隱私權的Facebook。Facebook被迫在原來5.5億美元的基礎上,多支付了1億美元的罰款,支付總額達到了6.5億美元。

根據最後的協議,只要在2011年後將照片上傳到Facebook網站上的伊利諾州的所有用戶,都可以獲得200至400美元的賠償,用戶具體獲得多少賠償款,取決於有多少用戶對Facebook提出索賠,他們將平分這筆6.5億美元的罰金。

Facebook:罰款繼續交,但就是不改

即使付出巨大的代價,Facebook仍然還會繼續收集用戶的生物數據。對於Facebook來說,除非有更加嚴格的法律來進行規範,否則因隱私問題而導致的訴訟還會一直存在。

雖然從2010年以來Facebook就一直都收到關於人臉識別問題的投訴,但直到今年年初Facebook才開始通知Instagram正在收集生物數據。這也是因為從2020年1月1日開始,美國加州隱私法開始生效,這是目前為止美國各州當中最為嚴格的隱私保護法,促使美國大批網際網路公司紛紛修改用戶協議。

今年4月底,美國聯邦法院已正式批准Facebook與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達成的50億美元罰款協議,這標誌著美國對始於2018年的劍橋數據洩露案調查的正式結束。

而Facebook需要面對的不僅是創紀錄的50億美元罰款,還被要求採取一系列嚴格的新數據隱私措施,Facebook除了表示今後將採取更好的措施來保護隱私以外,扎克伯格也稱和解將給公司帶來「重大的結構性變化」。

但即使如此,用戶真的能夠認為Facebook在對隱私保護上已經轉變觀念了嗎?

立法與隱私,創新和市場

過度的監管會扼殺市場創新,但如不加以節制則會導致隱私問題泛濫,如何平衡隱私保護與企業創新之間的關係,目前全球各國的監管部門仍處於摸索階段。

以伊利諾州為例,該州在2008年頒布了《生物特徵信息隱私法》(Illinois Biometric Information Privacy Act,簡稱 BIPA),除了對用戶的生物信息進行更加嚴格的保護以外,它也在同時困擾著從事推銷語音助手、門鈴攝像頭、照片標籤和其他技術的公司,無論如何,這些產品和技術都會在人們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況下收集用戶的數據。

如果以伊利諾州《生物特徵信息隱私法》來看,這些產品開發公司無疑都違反了這項法律,但大量公司則認為,如果不能證明自己遭受了經濟損失等具體傷害,用戶就不應該因違反消費者隱私法而提起訴訟。產品開發公司有沒有濫用收集數據,用戶能否直接以《生物特徵信息隱私法》提起訴訟,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

多年來美國對科技公司相對放鬆的監管促進了大量企業的發展,一大批新技術得以被推廣商用,針對不斷出現的個人隱私安全問題,相關的立法在美國各州一直非常謹慎。

2018年5月,歐盟通過了「史上最嚴格隱私法」《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GDPR)。《一般數據保護條例》規定企業在收集個人信息時必須徵得用戶同意,並要求企業在收集的數據及其使用方式方面更加透明。如果違反條例,企業將面臨佔到其全球收入4%的罰款。

歐洲對於數據隱私方面的監管,一直是全球最嚴格,只要是涉及歐洲市場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幾乎沒有不被各種監管條例處罰的。在世界進入網際網路經濟時代以後,中美兩國就一直是這個領域中的主要玩家,反觀作為現代文明發源地的歐洲,卻一窮二白,沒有拿得出手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這與嚴苛的數據隱私監管不是沒有關係。

如果法律走在市場前面,有時反而會扼殺創新,但如果不加以監管,就有可能讓原本推進社會進步的企業滑向罪惡的深淵。

相關焦點

  • 認繳6.5億罰款卻拒不認錯,臉書數據隱私案暴露歐美監管難題
    今年一月底,Facebook表示同意支付5.5億美元,以解決因其在伊利諾州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而遭遇的用戶集體訴訟。後來伊利諾州的一名聯邦法官拒絕了最初的和解提議(Facebook賠償5.5億美元),理由是認為該提議沒有充分懲罰侵犯隱私權的Facebook。
  • 公民隱私案獲賠42億,科技巨頭小馬低頭
    可是最近同樣擁有著龐大用戶基數的國外科技巨頭不行了,據彭博社11.25日報導,國外社交媒體Facebook被判向伊利諾州的600萬用戶支付6.5億美元(約人民幣42億元)來和解一起隱私案。這位科技巨頭小馬(馬克·扎克伯格)為什麼會低頭認繳罰款呢?
  • 被罰6.5億美元!Facebook(FB.US)就美國史上最大消費者隱私案達成和解
    被罰6.5億美元!Facebook(FB.US)就美國史上最大消費者隱私案達成和解 2020-11-26 08:27:04 來源:智通財經
  • Facebook就美國史上最大消費者隱私案達成和解:將支付6.5億美元
    來源:金融界網站北京時間11月26日早間消息,Facebook已就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消費者隱私案達成和解,但對於有資格在本案中獲得賠償金的600萬伊利諾州居民而言,只有大約四分之一將從該公司拿到賠償。
  • Facebook涉及向美國洩密用戶數據!或面臨近200億罰款
    據美國CNBC網站10日報導,愛爾蘭的數據監管機構已向美國社交媒體臉書公司下達一項初步命令,要求對方停止將歐盟用戶的相關數據傳輸到美國,如臉書不遵守這一規定,將面臨高達28億美元的罰款!而這次洩密又是臨近美國大選。在近6個交易日,臉書股價已從高點下跌12%,總市值蒸發約10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00億)。
  • Facebook遭澳隱私監管機構起訴 去年曾因隱私事件被罰50億美金
    華雲網3月10日訊(思言綜合)據外媒報導,近日,澳大利亞隱私監管機構就數據洩露事件對Facebook提起訴訟。指控Facebook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與政治諮詢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分享了逾31萬用戶的個人信息。
  • 歐美數據大戰:臉書向美國傳輸歐洲用戶數據,或面臨28億美元罰款
    據媒體近日報導,有知情人士表示,歐盟隱私監管機構已向美國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發出一項初步命令,暫停向美國傳輸歐盟用戶的數據。據悉,該措施是對歐盟最高法院今年7月關於歐美數據傳輸裁決的執行。臉書全球事務和傳播副總裁尼克·克萊格則發表博客稱,如臉書不遵守這一規定,將面臨高達28億美元的罰款。
  • 出事後不知向誰追責 共享交通工具監管難題如何破解
    由於不明晰的法律關系所帶來的法律風險,給原本面向傳統經濟模式之下的監管機制和法律法規帶來了新的難題和挑戰。  押金管理存在風險    事態嚴重或擔刑責  2020年6月22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共享經濟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共享單車市場規模達183.48億元,同比增長37.99%;用戶規模達到2.6億人,同比增長
  • 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涉及向美國洩密用戶數據!或面臨近200億罰款!美國科技股慌了?
    要求對方停止將歐盟用戶的相關數據傳輸到美國,如臉書不遵守這一規定,將面臨高達28億美元的罰款!在近6個交易日,臉書股價已從高點下跌12%,總市值蒸發約10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00億)。如臉書公司不遵守相關規定,愛爾蘭數據保護委員會或將對臉書公司處以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1.4億元的罰款。臉書拒絕就這一消息置評。
  • Facebook 就美國史上最大消費者隱私案達成和解:或157萬人拿賠償金
    北京時間 11 月 26 日早間消息,Facebook 已就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消費者隱私案達成和解,但對於有資格在本案中獲得賠償金的 600 萬伊利諾州居民而言,只有大約四分之一將從該公司拿到賠償。
  • 罰金太少 發改委處罰6家面板廠意義大於罰款
    與歐美的反壟斷處罰相比,中國內地的罰金並不高。去年11月,涉案的面板廠商在美國被處罰了11億美元。分析人士稱,罰款的意義要大於罰款數額。 罰款數額太少,3.5億人民幣VS 11億美元上述被處罰的6家公司,分別是韓國三星、LG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奇美、友達、中華映管、瀚宇彩晶。
  • 谷歌、亞馬遜被法國數據隱私監管機構罰款1.35億歐元
    由於違反歐盟規定,法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對谷歌和亞馬遜公司分別處以1億歐元和3500萬歐元的罰款。法國國家安全局星期四發表聲明說,這些公司在管理cookie方面違反了規定。此前在另一項調查中法國數據隱私監管機構對谷歌開出約5000萬歐元的罰款。(新浪財經)
  • Facebook因未經用戶允許共享數據被韓國罰款
    Facebook因未經用戶允許共享數據被韓國罰款 韓國因未經允許就共享用戶的數據,對社交網絡巨頭 Facebook 處以 67 億韓元(折合約 600 萬美元)的罰款。
  • Facebook將歐洲用戶數據傳給美政府 或面臨歐盟國家191億元罰款
    來源:海外網原標題:Facebook將歐洲用戶數據傳給美政府,或面臨歐盟國家191億元罰款海外網9月10日援引美媒消息,愛爾蘭的數據監管機構已向Facebook下達一項初步命令,要求對方停止將歐盟用戶的相關數據傳輸到美國
  • Facebook向愛爾蘭監管機構提起訴訟,阻止數據傳輸禁令和潛在巨額罰款
    記者 | 彭新編輯 | Facebook於昨日對愛爾蘭數據監管機構提起訴訟,試圖阻止一項可能會阻止該公司將用戶數據從歐盟轉移到美國的初步命令。9月9日,外媒引述知情報人士報導稱,愛爾蘭數據保護委員會上月向社交網Facebook發出初步命令,要求停止把用戶數據由歐盟傳回美國。
  • 毫無悔意,拒不認錯!莫雷死灰復燃:我對我的言行感到滿意
    毫無悔意,拒不認錯!莫雷死灰復燃:我對我的言行感到滿意 中國球迷都沒有忘記,2019年10月份莫雷一條涉港推特席捲了整個世界,NBA一度被踢出中國市場,整個聯盟為他的言論損失數億美元。
  • 歐美博彩業滲入電子競技,監管選手成為最大難題
    過去幾個月,疫情導致傳統體育賽事大面積停擺,體育博彩也不例外。不過歐美博彩公司很快發現了一個「值得信賴」的業務領域——電子競技,畢竟從賽事角度而言,這是受幹擾最小的一個項目。必須承認,因為體育賽事的減少,博彩公司的整體收入也在萎縮,但有一個真理亙古不變:賭徒們永遠能找到可以賭的東西。
  • 洩露5千萬數據,罰款12萬億,Facebook錯在哪?個人信息如何保護
    更可怕的是,Facebook還要面臨2萬億美元的罰款,人民幣12.7萬億,什麼概念呢,2017年世界GDP排名第九的義大利gdp也不過1.9萬億美元。這一罰就相當於一個發達國家的全年生產總值了。洩露信息或是故意為之?
  • 洩露用戶數據給美國安局,臉書或面臨191億罰款
    洩露用戶數據給美國安局,臉書或面臨191億罰款 2020-09-12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業績下滑、50億美金罰款,Facebook深陷漩渦?
    二、廣告收入下滑致使業績承壓,多家機構下調臉書目標價近幾年,Facebook面臨違反隱私規定、濫用開發權限、洩露用戶隱私、反壟斷調查等難題,全球各地相關機構的訴訟和處罰接踵而至。50億美金巨額罰款及其他罰款的支付,也將對臉書的財務業績和現金流狀況產生一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