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秉持以人民為中心,永葆初心、牢記使命,乘風破浪、揚帆遠航,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20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的新年賀詞在各地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恆心。初心與民心相向而生,有了初心和使命,我們共產黨人才能贏得民心,才能獲得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實現中國夢的徵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社會矛盾與發展難題,這就需要全黨上下把人民作為中國夢的建設主體,把人民的幸福夢熔鑄在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攜手人民共創美好生活。
永葆為民初心關鍵在黨的領導。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今日的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大黨,是一個帶領億萬人民創造世所罕見「兩大奇蹟」的強大執政黨。2020年,中國率先控制疫情,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正增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這無不再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強大領導力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只有發揮好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
永葆為民初心貴在堅持奮鬥。徵途漫漫,惟有奮鬥。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決定了發展必須更加重視全面與共享,更加重視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切實做好民生工作,著力做好「民生之實」,切實做到表民意;牢牢扭住「民生之要」,切實做到解民憂;不斷夯實「民生之基」,把人民幸福鐫刻在通向民族復興中國夢的裡程碑上,執行不偷工減料,解決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穩定等民生問題,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永葆為民初心難在深化改革。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亟須以改革魄力應對困難和挑戰,以創新精神應對問題和危機,用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功,堅持不失時機、蹄疾步穩深化民生重要領域改革。堅持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改革,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推動醫療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脫貧攻堅等民生領域改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堅持走民生導向、共富發展路子,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等工作,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擴大內需,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樹高千尺也有根,永遠不能忘了中國共產黨從哪裡出發,永遠不能忘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中國共產黨人永葆為民的初心底色,就一定能把新中國鞏固好、發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