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類故障包括的具體現象有:
(1)滿屏彩條;
(2)圖像上有豎線、豎帶或橫線、橫帶,或屏上局部區域有豎線、豎帶或橫線、橫帶;
(3)圖像上有幹擾條紋或幹擾點。
1、液晶屏損壞在液晶彩電中,邏輯板輸出的時序信號經TAB排線送給液晶屏內部的行、列驅動電路,變換成薄膜電晶體(TFT)的控制信號,然後通過COF排線送給TFT管。
提示:邏輯板與列驅動電路相連的薄膜軟排線稱為TAB線。
行、列驅動電路與液晶面板內部電極相連的柔性線路板稱為COF線。
TAB是英文「Tape Aotomated Bonding」的簡稱,其意思是各向異性導電膠連接方式。這是一種用各向異性導電膠分別固定在LCD和PCB上的安裝方式,具有安裝方便、可靠性好等優點。
COF是英文「Chip On FPC」的簡稱,其意思是將IC固定於柔性線路板上。該連接方式的集成度較高,外圍元件可以與IC一起安裝在柔性PCB上,這是一種新興技術。
若行、列驅動電路局部異常,或TAB、COF排線接觸不良,其對應行或列所在位置的TFT不動作,則會表現為亮線、亮帶、黑線、黑帶或某種彩色的線(或帶)。
例如:一臺BRAVIA-R400B液晶彩電(SONY公司生產),其屏內COF排線與液晶面板接觸不良。
對於上述接觸不良的判斷方法如下:開機後用手輕輕按壓位於邏輯板一側的液晶屏邊框,如果條紋有變化,則說明屏內的連接排線確有接觸不良處,其故障易發部位在TAB或COF排線的線頭處。
提示:液晶屏損壞所導致的橫線、橫帶或豎線、豎帶,或者黑屏區域,它們的位置固定,分界線整齊,與有無圖像或圖像內容無關。
2、上屏線接觸不良或邏揮板工作異常
若圖像上出現不規則的彩條,且彩條的位置、內容在不斷變化,這基本可排除液晶屏故障的可能性,問題應是邏輯板送給液晶屏內部的信號異常。
究其原因:
一是邏輯板自身工作異常。
二是邏輯板接收到的LVDS信號異常。對於前者,可先測量邏輯板上VGH、VGL等關鍵點電壓,結合手摸邏輯板上的時序信號處理晶片的溫度來判斷;對於後者,應先檢查上屏線與邏輯板與主板的連接是否良好,然後再檢查主板。
提示:
1)若上屏線接觸不良,則送給邏揮板的LVDS信號失真,易導致屏上出現無規則的豎條或花屏現象,且通常伴有圖像偏紅或偏綠現象,在圖像背景較暗時尤為明顯。
2)正常時,VGL電壓約為-6V、VGH電壓約為+26V。在部分液晶屏中,當VGL電壓為0OV(或接近0V),或者當VGH電壓降至幾伏時,屏上均會出現豎條。
3、主板的軟體數據錯誤
主板在程序控制下對輸入的TV、AV、HDMI等信號進行相應處理,最後輸出LVDS信號送給邏輯板。若主板的程序數據錯誤,則會導致輸出的LVDS信號格式與液晶屏不匹配,從而出現滿屏豎條的現象。
4、主板上的穩壓電路性能不良
若主板上的穩壓電路性能不良,則供電中的紋波係數過大,就有可能導致上屏信號中混有千擾脈衝,通常會表現圖像上有幹擾線或幹擾點。
5、主板受到較強的電磁幹擾
較強的電磁幹擾通常會使圖像上出現斷續的短橫線或黑點,同時伴音中有雜音,甚至還會引起遙控失靈或反應遲鈍。
電磁幹擾既有可能來自機內,如開關電源、背光碟機動電路,比較典型的是屏體為塑料的液晶屏,如LC320V.XE(SBV2)型液晶屏,其屏內的燈管在工作時會產生較強幹擾,影響主板的工作;也有可能來自機外,如電磁爐、吹風機、吸塵器等設備。
關注公眾號並在後臺回複數字你可以獲得以下內容:
你還可以看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