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走失應該立刻報警 不存在24小時後才能立案的情況

2021-01-06 浙江在線

  浙江省公安廳建立失蹤被拐兒童檔案

  通過技術手段已經找回11個被拐賣兒童

  這兩年,浙江警方一直在尋找失蹤兒童上下功夫,逐步梳理了歷年來兒童失蹤以及被拐案件,建立了失蹤被拐兒童的檔案。

  這些登記在冊的失蹤被拐兒童,有浙江本省和外省籍的。其中,本省籍的有400多人,11個地市都有涉及,最多的是溫州,有100多人,台州和寧波分列第二第三,但有一部分是孩子在外省失蹤或被拐。要說明的是,名單中的外省籍兒童,除了在浙江失蹤或被拐的,還有孩子在外省失蹤,家人找到了浙江並在浙江報案的。

  從登記情況看,失蹤及被拐兒童年齡集中在1歲(含以下)到17歲之間,主要在1歲以下到8歲之間。男孩女孩比例相當。

  分析登記情況,這7個地方最容易丟失孩子:

  1.父母上班的工廠門口

  2.家門口(包括出租房)

  3.上學路上

  4.火車站或汽車站、機場

  5.學校門口

  6.醫院

  7.商場、廣場、電影院門口、市場門口、公共廁所門口等其他人流量多的地方

  目前,浙江警方已經對1000個失蹤及被拐兒童的家人採集了DNA信息,所記錄的失蹤以及被拐發生時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今。

  這些工作初見成效。

  2015年11月4日下午,杭州米市巷派出所裡,孫四英看著走失被拐整整28年的兒子,淚如雨下。

  孫四英的家在江西鷹潭。1984年,22歲的她結婚了,丈夫跑銷售,自己在化工廠當工人。一年以後,兩人有了個可愛的兒子。孩子平時都由奶奶帶,1987年清明,奶奶有事,外婆來了,兒子有點認生。

  那天中午11點,外婆在家裡炒菜,外面大雨傾盆。孩子趁著外婆在廚房忙碌,悄悄溜出了門。外婆是半小時後才發現的,匆匆跑到化工廠去找正在上班的孫四英。一家人急壞了,在周邊到處找,可一無所獲,孩子就這樣失蹤了。

  孫四英報了警,但人海茫茫,當時技術手段又很有限,到哪裡去找孩子呢?2011年,鷹潭警方技術成熟,採集了她的DNA。

  功夫不負有心人,28年後,孫四英的兒子在杭州採集了血樣,在聯網的DNA信息庫裡,民警發現,他和孫四英的DNA比中了。那時候,兒子正在杭州城北的一家小吃店裡做幫工,已經成年的他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自己是被人販子拐賣來的,養父母當年花1000塊錢買下了他。在米市巷派出所的協調幫助下,他終於和闊別28年的親生父母見了面。

  目前通過技術手段,浙江警方已經找回11名被拐賣的兒童。

  杭州警方啟動「天眼」系統

  利用高科技尋找走失的老人和兒童

  前不久,央視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第二季再次引發大家刷屏。在第六集《贏在互聯》篇章中,杭州江幹警方的「天眼」系統引起關注。

  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視頻監控網。江幹公安分局情指聯勤中心指揮長王勇華說,在江幹區的土地上,目前擁有大量監控資源,猶如在轄區內組成了一張稠密的監控大網,這個叫做「天網」的大工程,是守護百姓的「眼睛」,通過這雙「天眼」,杭州公安把搜尋走失人員加入了公安實戰中。

  上個月,江幹分局接到轄區某社區工作人員王師傅報警,一位老人不見了。

  江幹區公安分局情指聯勤中心接到報警後,民警立即聯繫上家屬,通過家屬提供的信息,警方很快掌握了老人的信息,利用「天眼」系統查找,很快找到了老人。

  「這以前,除非有人見到老人並報警,否則我們沒法這麼快找到。」江幹公安分局情指聯勤中心指揮長王勇華說,最近一個月以來,江幹警方的「天眼」系統,已經幫助家屬找回30多位走失的老人、兒童。

  利用高科技手段解決走失老人,走失、被拐兒童的同時,江幹警方也充分發揮街面警力和群眾優勢,在接到老人、兒童走失的警情後,利用「人海戰術」,快速及時找到走失人員。

  今年初,江幹分局建立了一個名叫「不見不散」的500人微信群,江幹轄區所有基層派出所在內的所有的民警都在這個微信群裡,只要是接到18歲以下未成年人(包括大中專院校學生)、60周歲以上老人(包括獨居、失智老人等特殊群體)走失報警後,相關信息將在1分鐘之內上傳到微信群,並及時上傳人員走失的原因、地點,走失時的穿著和隨身攜帶物品等。

  發現走失人員進入某個商場後,轄區派出所的民警馬上就把「不見不散」群裡走失人員的信息,發送到商場的物業安保群,發動商場保安,工作人員一同尋找。

  江幹分局進行勤務改革後,將警力推向路面,「天眼」系統搜尋到走失人員蹤跡後,路面警力5分鐘內就能到達。

  兒童走失應第一時間報警

  案發後24小時是黃金救援時間

  警方表示,兒童走失,並不存在24小時後才能立案的情況,恰恰相反,走失後的24小時,是展開救援的「黃金時間」,因為統計以往的兒童被拐賣案件,錯過這段時間,孩子大都已被倒手轉賣,對後期的尋找極為不利。

  所以,一旦發現孩子失蹤,應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警方及時立案,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找。

  孩子走失後,父母具體應該怎麼辦?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少年兒童犯罪預防專家王大偉博士曾提出一個「十人四追法」。

  這個法子是指父母一方原地不動,另一方發動親友10人向四個方向尋找。

  搜尋分成粗細兩層:粗的搜尋是在2公裡以內,安排4人每人一個方向沿著大路追;細的搜尋則是安排另4人,到附近主要的火車站、汽車站去找。

  至於剩下的2個人,一個去報警,一個人則應當留在家裡,因為孩子有可能會自己找回家。

  美國失蹤兒童尋回率高達97%

  覆蓋全國的「安珀警戒」是主要渠道

  據美國司法部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每年失蹤兒童高達80萬,與此同時,尋回率高達97%。

  而這種令人驚訝的成果,也是由慘痛的教訓換來的——

  1979年5月,紐約6歲的艾坦獨自出門上學,他從曼哈頓的某大街出發,到兩個街區外乘坐校車,但在這短短的一段路途中,他失蹤了。

  1983年,美國總統裡根將艾坦失蹤的那一天定為「全國失蹤兒童日」;1984年,美國國家兒童安全理事會發起了首次全國性的失蹤兒童「牛奶盒尋人活動」,艾坦是第一批被印上牛奶盒的失蹤兒童。

  1981年7月,佛羅裡達州又發生一起悲劇:6歲的亞當失蹤並被殺害。

  之後,在亞當父母的努力推動下,美國陸續通過了《失蹤兒童法案》和《失蹤兒童援助法案》,並據此建立了第一條失蹤兒童免費報警熱線和第一個全國性的打拐非政府組織「全國失蹤與受虐兒童服務中心」。

  1994年,以亞當命名的「亞當代碼」失蹤兒童警報系統在沃爾瑪超市啟用:當得知有兒童失蹤後,店方必須立即獲取對孩子的詳細描述信息,張貼海報或進行廣播,同時將建築物所有出口封閉並實施監控,如果十分鐘內不能找到孩子,必須立即通知執法部門。

  現在,「亞當代碼」已經分布在美國近九萬個公共場合,包括超市、商場、遊樂場、醫院、博物館和所有聯邦辦公建築。

  而覆蓋美國全國、震懾疑犯威力最大的「安珀警戒」則是在另一場慘案發生之後才被設立的。

  1996年,德克薩斯州的一名9歲女孩安珀在住處門口騎車玩耍時被誘拐,之後慘遭割喉。在她失蹤的那4天,當地居民要求當地廣播以天氣預報的頻率不間斷播出失蹤兒童的新聞,群眾提供的目擊線索使警方迅速破案。

  1997年,「安珀警戒」計劃開始成形。警方利用美國緊急警報系統,通過電臺、電視臺、電子郵件、交通提示等多種渠道發布警報,甚至能將消息推送到失蹤兒童所在區域97%的居民手機上。內容通常包含失蹤兒童、嫌疑人的特徵,以及嫌疑人的車輛描述和車牌號碼等。

  美國所有手機用戶都可以接收到安珀警戒。而對手機運營商來說,發送安珀警戒信息是法律義務,具有強制性。

  

相關焦點

  • 支付寶小程序 不只是做生意 團圓系統助走失兒童回家
    團圓小程序,是「打拐神器」的團圓系統(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上線了一個小程序,通過支付寶搜索「團圓」就能進入團圓小程序,協助警方尋找走失兒童。團圓小程序包含了「緊急尋人,滴血尋親,如何防走失」等功能,點擊「緊急尋人」,就可以查看3天內附近走失兒童,如遇相似兒童可一鍵報警,向警方提供線索,破除了兒童失蹤後24小時才能報警的謠言。
  • 兒童定位手錶,防走失「神器」?
    如何防走失?目前在市面上,兒童定位手錶已然成為緊俏貨,一些實體店和網店甚至還出現售罄的情況,價格在200—300元,而一些大品牌的價格則在千元左右,最貴的甚至4500元以上。根據兒童定位手錶的介紹,其功能主要有GPRS實時定位、設定號碼通話、語音傳輸、一鍵SOS求救、超出安全區域或者手錶脫落即報警等。
  • 跟屁蟲:走失悲劇屢次發生 該拿什麼看護孩子?
    原本應該在暑假盡情享受歡樂的孩子,為何屢屢遭受傷害?為什麼新聞媒體天天播報安全宣傳教育卻依舊阻擋不了悲劇的發生?溺亡、拐賣、走失、交通事故、墜亡、性侵、火災……在我們的身邊,究竟還存在多少安全隱患,足以在剎那間奪走孩子的生命?  而在這些危害中,除去直接傷害外,拐賣、走失這兩大問題屢屢被報導卻在暑期依然頻頻發生。
  • 遺失手機不立案?兩男子手機丟失後報警,民警:不予立案偵查
    遺失手機不立案?兩男子手機丟失後報警,民警:不予立案偵查手機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很多人的手機裡面不僅有自己的工作資料,照片,甚至銀行卡等都與手機綁定在了一起。如果你的手機丟了,你會怎麼做呢?
  • 為什麼報警不一定立案?看完你就明白了
    為了不佔用公共資源,筆者還是認為非不必要不要報警,非刑事案件報警也沒有,因為警察叔叔根本不立案。很多人都有誤區,只要報警,就一定能立案,就不一定能幫助自己完成訴求。2、明確是否存在犯罪的事實。跑去立案一定是存在著違法犯罪的事實,需要審查的。不是我們嘴說有犯罪事實那就是有,還需要保留相關的證據,出示證據材料的。比如自己被詐騙,微信轉帳記錄、聊天記錄等等有這些證據,數額達到立案標準才能夠立案。3、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 如何防止兒童走失 GPS個人定位器將成為兒童的保護傘
    GPS個人定位器如何防止兒童走失,成為兒童的保護傘?首先看看下面的問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6/401247.htm一般小學生放學比較早,而學生的家長都在上班,因此學生在放學到父母下班那段時間是無人看護的,導致兒童經常流連於網吧、遊戲廳等娛樂場所,甚至迷路、被拐賣等等。因此很多父母經常擔心自己的心肝寶貝安全嗎?現在哪裡?還沒有回家到哪裡?小孩出去玩不放心,想知道他具體在什麼位置?
  • 各位寶爸寶媽,這份兒童防走失指南請你收下
    這不,市民湯女士就遇到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 昨晚,市民湯女士像往常一樣帶著孩子在一江兩岸附近遊玩,當時人來人往,小孩子又跑得快,一不留神,孩子就不見了。湯女士家人趕緊四處尋找,在附近找了一個多小時無果後,接到了派出所的電話,原來孩子已經由好心人報警並被帶到了派出所。
  • 文山州一兒童走失後……
    12月22日,文山市公安局東風派出所幫助一名走失兒童找到家人。 當天傍晚17時57分,東風派出所接群眾報稱:在雙橋花園公廁附近有一名小女孩在哭,疑似走失了。接報後,民警立即趕到現場,找到了正在哭泣的小女孩。
  • 9歲男孩自己進商場上課走失,大意父親急報警
    一家長傍晚帶兒子到商場裡上課,車被堵在停車場,讓9歲孩子自己先下車去上課,卻不料男孩走失!曙光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後緊急搜索查找「失蹤」的男孩。「我的9歲兒子在商場不慎走失了!」12月19 日17時許,海澱分局曙光派出所接到一位父親的報警求助,民警火速趕往現場,並與報警人尹先生取得聯繫。電話中,尹先生稱其孩子已走失一個半小時左右,沒有手機聯繫不上。尹先生的情緒非常激動。晚上戶外非常寒冷,如果孩子沒有及時得到幫助,可能會出現意外。
  • 河沙聯社治保隊冒雨尋回走失兒童……執勤不忘助民,群眾自發...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河沙聯社治保隊隊員們每天24小時堅守在各疫情防控卡點,除了正常執勤外,當中還解決了不少突發情況,發生了不少感人故事。近日,河沙聯社橋中北路防疫防控檢測點有群眾前來求助,說發現有一名兒童獨自遊蕩,疑似走失,請執勤隊員前去看一下。當時值班的治保隊員範建文、何盛文聽聞後,立即駕駛巡邏車向群眾指引的方向冒雨尋找。經過一番努力,隊員們在河沙湧盡頭處發現一名孩童獨自站在湧邊角落,沒有佩戴口罩,身體瑟瑟發抖。
  • 利用人員智能GPS定位器預防老人兒童走失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尤其像70,80以及90後,不得不為了生活在外努力打拼。可是家中又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顧,而且這種現象在我國是普遍存在的。近幾年,老人小孩走失的事情經常發生,因此許多人便會想到利用一些智能電子產品來預防這種情況發生,而人員智能GPS定位器是最好的選擇。
  • 八旬帕金森症老人雨天走失 南京民警尋找十小時成功營救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近日,南京浦口公安分局烏江派出所接到轄區市民報警:一名81歲患有帕金森症的老人走失,家人找尋了三個小時都沒有下落。接警民警迅速展開行動,搜尋了近十小時後,終於成功救回了老人。
  • 跑腿小哥「撿」到走失萌娃 全城UU小哥助娃找爸媽
    隨後,韓師傅立馬報警,最終等民警接走孩子並確認可以找到孩子父母后,韓師傅這才放心離開。除了能代買、代送、代排隊,這一屆的UU跑腿小哥可以說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7月9日,記者從UU跑腿方面獲悉,7月7日下午6點,該平臺跑腿小哥韓師傅在鄭州華南城附近送完單後,「撿」到了一個3歲小朋友。「這麼晚了,孩子還這麼小,一個人在外面肯定不安全。」
  • 民警尋找20個小時 幫走失老人安全回家
    簡簡單單的兩句話,讓在寒風裡尋找了20個小時的民警,心裡暖暖的。原來,家裡老人走失1天後,群眾著急報警求助,民警無畏寒冷,一路找尋,終於讓老人安全回家了。12月24日下午1點許,沂源縣公安局石橋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報警稱,其父親在23日上午10點許從家中離開後一直未歸,懷疑是走失了。
  • 神兔俠兒童防走失智能腕帶,有效防止走失黑科技
    近日,神兔俠《兒童防走失智能腕帶》再次完成升級,從終端設備和後臺系統兩方面都進行了全新改進,以更強大的科技力量在兒童安全領域提供兒童防走失保障。同時,升級後的智能腕帶還引起了銀泰集團和華潤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的關注,並將在其商場經營場所內引進智能腕帶設備,向公眾提供兒童防走失服務,與全社會一道共築兒童防走失安全天網。兒童防走失智能腕帶是神兔俠依照國家兒童安全天網工程工作要求而向社會公眾推出的防止兒童走失項目,通過在景區、公園、商場、超市、學校、車站等人流密集、環境複雜的公共場所投放智能腕帶終端為用戶提供兒童防走失服務。
  • 守護者APP:兒童防走失神器真的能夠防止兒童走失嗎
    兒童安全永遠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為守護兒童安全,不少家長熱衷於購買兒童防走失神器來守護兒童安全。目前,較受家長歡迎的兒童防走失神器主要是兒童防走失牽引繩和兒童防走失定位器。低年齡段的孩子大多使用兒童防走失牽引繩,兒童防走失牽引繩一頭綁在孩子手腕或者腰部,另一頭綁在媽媽手腕,一般的兒童防走失牽引繩長度為70釐米,孩子只能在大人不到一臂的範圍內活動。兒童防走失牽引繩能夠解放家長的雙手,保證孩子在安全範圍內活動,對家長來說,確實很實用。但在環境雜亂的情況下,易引發安全事故,需要小心謹慎使用。
  • 聾啞兒童街頭走失,女警溫情陪伴讓他不再害怕
    楚天都市報5月13日訊(記者葉文波 通訊員羅維舟)10歲的聾啞兒童陽陽(化名)在和奶奶出門時不慎走失,所幸被熱心市民發現後報警。陽陽對陌生人十分敏感,情緒低落。在等待家人來派出所接陽陽的過程中,洪山公安女警盧菁菁的溫情陪伴,讓惴惴不安的陽陽感到溫暖。
  • 預防兒童走失,讓GPS定位器成為TA的保護傘
    那麼,兒童GPS定位器究竟是什麼?有什麼用途?又有那些功能呢?GPS定位器是內置了GPS模塊和移動通信模塊的終端,用於將GPS模塊獲得的定位數據通過移動通信模塊(GSM/GPRS網絡)傳至Internet上的一臺伺服器上,從而可以實現在電腦上查詢GPS個人定位器所處的位置。
  • 全國11個城市約談滴滴 陝西:語音、簡訊、微信24小時受理報警
    中新  網傳新穎報警方式不可行  陝西省公安廳指揮中心:  語音、簡訊、微信24小時受理報警  華商報訊(記者 李小博 實習記者 于震)因為滴滴順風車事件,關於在緊急情況下選用何種方式報警求助的討論越來越多,昨日,華商報記者從陝西省公安廳指揮中心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