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mm音頻接口:現在是時候說再見了

2021-01-13 三易生活3elife

2016年9月8日,蘋果iPhone7正式發布——作為一部乍看之下外觀和前代變化不大的「改款」,這部手機卻在細節上作出了一些相當大的顛覆。比如取消機械Home鍵改為振動反饋按鍵,又比如,取消了3.5mm耳機接口。



是的,如果大家現在在網際網路上搜索當時的各種報導、吐槽、討論,依然還能看到大量關於這件事的謾罵和指責——比如說高端音頻玩家質疑Lighting to 3.5mm轉接頭質量不佳,對於音質會造成損失;又比如普通消費者認為這是蘋果的陰謀,目的就是為了強行推廣價格昂貴的Lighting接口數字耳機和無線耳機……


然而,不管怎麼說,蘋果堅持下來了——之後的iPhone 8、iPhone X和Xs、XR,3.5mm耳機接口再也沒能回歸。而且不只是蘋果,在那之後,逐漸又有越來越多的安卓手機廠商也加入到「去3.5mm接口」的陣容中來。直到兩年多以後的今天,包括樂視(我們還是得承認它的帶頭作用)、HTC、小米、努比亞、OPPO等多個國產品牌,都已經在旗下的高端產品線裡取消了3.5mm耳機接口。


在目前的一加6上,3.5mm音頻接口還暫且保留著


而且,就在本文成文的這幾天,還有進一步的消息顯示,一加聯合創始人Carl Pei確認即將發布的一加6T將取消3.5mm耳機孔,甚至就連三星也有打算在明年下半年的Galaxy Note 10(暫名)上告別這一經典接口。



兩年前,我們可以批評蘋果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但兩年後,當大批的主流廠商都選擇跟進時,情況顯然就已經發生了變化。 這個時候,錯的就真不是蘋果,而是世界……啊不,是3.5mm接口了。


3.5mm轉6.35mm轉接線,後者的歷史比3.5mm接口還要更老


首先,筆者覺得有必要和大家科普一件事,那就是3.5mm接口,它的「年齡」真的比你想像的要老很多很多——根據wiki上的記載,最初的音頻插孔技術甚至可以追溯到1877年,而對應的「小型化」3.5mm耳機插孔則出現於1950年代——比個人電腦、行動電話都要早得多。


在長達至少70年的時間裡,3.5mm插孔的外觀、工作原理都未曾發生任何改變——這一方面的確說明了當年發明它的那些企業有多麼具備前瞻性。但另一方面來說,也逐漸使得它與當今的種種小型電子設備格格不入。



當相機傳感器可以隨著技術進步、體積越做越小,性能還大幅提升;當手機的屏幕為了更好的顯示效果和兼容屏下指紋而越來越薄;當高性能的主控需要更大的散熱面積,當手機電池越來越大,能量密度越做越高的時候——唯有3.5mm接口既無法縮短、也不能削薄,它佔據了寸土寸金的機身裡巨大的一塊空間。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實現更好的設計,將這個「老古董」拋棄也就成為了唯一的解決辦法。



當然,有的朋友可能會想到當初mp3播放器取代CD、MD隨身聽的例子——那個時候,全新的技術看似先進,但其實帶來的是音質的倒退,用戶的利益反而受到了損害。


但是,如果說兩年前iPhone 7取消3.5mm接口時,大家還有理由因為缺乏替代產品、轉接線音質不佳而抱怨的話。那麼事到如今,對於智慧型手機用戶而言,3.5mm音頻插孔真的已經有了很多比它更加出色的「繼任者」。


其貌不揚的轉接線,其實內有玄機


比如說,對於那些堅持要在手機上使用自家頂級HiFi耳機的發燒友們,HTC在推出自家無3.5mm插孔手機的時候,就已經給出了足夠有誠意的解決方案——基於USB Type-C接口的「外置音效卡」,此後,也有一些專業音頻品牌受此啟發,推出了類似的產品。


這些數字轉接線表面上看起來和蘋果或其他品牌提供的原廠音頻轉接線類似,但它們內在的工作原理卻完全不同:許多原廠轉接線本質上只是一根廉價電線加上3.5mm接口。此時手機通過USB接口輸出模擬音頻信號,在轉接線中很容易受到無線幹擾和接觸不良的影響,因此音質不佳。但數字轉接線接到手機上時,手機輸出的則是未經數模轉換、根本不怕幹擾的數字源碼,之後才在內置於轉接線內部的音頻處理單元中進行信號轉換和放大,並隨後直接輸出到耳機。



實際上,這種「數字音頻線」本質上相當於將原本內置於手機的HiFi電路「轉移」到了手機外部。而它直接就帶來了兩大好處,一是將數字解碼(手機)和模擬放大(轉接線內置處理器)在距離上進行了分割,直接降低了幹擾;二是可以不受手機體積的制約,用上更好的元器件,直接提高了音質。


當然,上面這一種算是比較「硬核」向的玩法,其實包括蘋果在內的大多數廠商還是希望大家使用藍牙耳機的——毋庸置疑,那也是專門針對3.5mm插孔缺失的情況而新開發的無損藍牙新技術。



早在好幾年前,索尼就已經針對自家的播放器和手機產品,開發了可以實現990Kbps高帶寬傳輸的LDAC藍牙協議,再配合專用編解碼算法,能夠實現對24bit 96KHz高解析音頻的無損傳輸——要知道,大多數中低端手機的3.5mm接口甚至都還不支持如此高規格的音頻輸出呢。更可貴的是,索尼並沒有「藏私」,而是將這一技術提供了出去——從Android 8.0開始,所有的安卓手機均已在系統中內置LDAC編解碼算法,只要具備合格的藍牙硬體模塊,就能打開對「無損藍牙」的支持。


HiFi耳機「藍牙升級線」


當然,既然是「索大法」主導的音頻標準,在行業中獲得公認自然也不是什麼難事——迄今為止,已經有多款支持LDAC無損藍牙技術的耳機上市,甚至還有廠商推出了支持該標準的藍牙適配器——只要把有線耳機插上去,立刻就能當做無損藍牙耳機使用,適配那些取消了3.5mm接口的高端手機。



除此之外,作為「無3.5mm耳機孔」時代的主旋律,無線耳機技術在這兩年間當然還不只是發展了一個無損協議這麼簡單:要輕便廉價,高通前不久剛剛發布了新一代的全無線藍牙耳機晶片,諸如OPPO O-Free這樣無需區分主副單元且延遲更小的全無線耳機將來會越來越多。而如果是對音質要求更高,那麼索尼也有專供可換線頂級耳塞的「藍牙升級線」——不管是幾千元的HiFi耳機、還是上萬的定製監聽耳塞,只要向平時換線一樣換上它,就能秒變無損藍牙設備,輕鬆適配智慧型手機……



不難看出,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包括手機與音頻兩大業界其實已經逐漸接受了3.5mm音頻接口即將在高端手機上作古的事實。而且和兩年前蘋果那時候不同,如今的消費者也已經有足夠高品質的替代選擇,讓他們在告別了3.5mm接口之後,於智慧型手機上的音頻體驗並不會有所退步,甚至還可以有進一步的提高。



當然,技術的進步、體驗的提升,絕對不是毫無代價的——至少到目前為止,業界雖然已經基本解決了去除3.5mm耳機插孔之後,用戶聽音的音質問題,但換來的直接就是相關成本的大幅上升。無論是外置DAC、無損藍牙適配器還是高品質的無線耳機,價格可都不會便宜:低則數百、高的話比「果XS」還貴也是正常的。


有人可能會說,這有什麼好的,我用的本來就是千元機、配的也是地攤上20塊錢的耳機——難道將來還得多花好幾百去買適配器?



別想多了,取消3.5mm耳機接口、以及隨之而來的防水設計、HiFi無線化,原本就不是針對入門級產品的。因此,價格再貴,也和低端手機一點關係也沒有。當然,這也意味著此類產品並不會取消3.5mm接口——那註定是旗艦們的「特權」。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雖然並沒有新意,但谷歌依舊用Pixel 3顛覆了認知。


近來關於ofo幾乎所有的消息,都與此有關。


相關焦點

  • iPhone7來了,終於和3.5mm接口說再見!
    毫無懸念,3.5mm接口取消3.5mm接口是否真的會被取消?這也是蘋果發布會前夕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今天凌晨的蘋果發布會也證實了這一消息:從iPhone7開始取消了原有的3.5mm耳機接口。轉接頭自然是一個簡單的方法,但是雖然轉接頭可以搭配Lightning接口手機,但卻不是最佳選擇。使用Lightning接口的耳機可以突破原有3.5mm接口的局限,實現音頻的「數字傳輸」,給人帶來更好的聽音體驗。如果大家在使用耳機時只是使用一個簡單的3.5mm→Lighning轉接頭,自然是換湯不換藥的做法,無法感受到高清音樂的魅力。
  • USB音頻3.0規範即將來臨:徹底消滅3.5mm接口
    事實上盯住3.5mm不放的不止是手機公司,它還面臨更重大的威脅,一旦這個標準普及開了,3.5mm接口就真的沒法生存了——USB-IF組織即將推出USB音頻3.0規範,意圖用USB-CC接口取代3.5mm接口。
  • 技術貼 | Livestudio 3.5mm接口音頻輸入詳解
    Livestudio帶有混音功能,可將攝像機的音頻信號進行混音,具有標準混音臺功能,並且支持HDMI或者SDI(16路)內嵌的音頻。每一個輸入源都有一個相對應的音頻源可以進行監視和調整。Livestudio可以通過三種方式接入音頻,信號加嵌、主板3.5mm接口和外置的USB音效卡,今天詳細的介紹以下主板自帶3.5mm音效卡音頻接入方式。
  • iPhone 7的音頻革命:Lightning真的會取代3.5mm音頻接口嗎?
    今年初筆者曾經寫過一篇《蘋果為什麼總想取消3.5MM耳機接口?流言真的會止於iPhone7嗎?》的文章,現在9月份蘋果秋季發布會臨近,那麼到底筆者的猜想會不會實現?蘋果真的用Lightning接口取代3.5MM音頻接口,從而引起一場音頻革命嗎?
  • 畢亞茲隨身攜帶的USB音效卡,拯救沒有前置3.5mm音頻接口的小機箱
    就說我前幾天買的這個機箱,我感覺哪哪都喜歡,全鋁合金的板子,側透,可它偏偏就沒有前置的3.5mm的音頻插孔,這讓每天晚上都要打吃雞的我甚是難受,雖然我已經改造了讓他能在頂上接出來了一個3.5mm的音頻插孔。但是那天在京東上看到這個畢亞茲USB2.0外置音效卡,哈,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京東自營物流就是快!
  • 蘋果將推高質量音頻格式 3.5mm接口或徹底告別
    消息人士透露稱,蘋果的這一全新流媒體格式將被命名為「Hi-Res」,這一格式將可以充分利用Lighting接口的音頻輸出能力,其碼率則可以達到96kHz/24位。據Mac Otakara從部分參加了東京可攜式音頻節的消息人士處獲悉,蘋果目前的計劃是在明年針對蘋果音樂服務推出這一Hi-Res高質量流媒體格式。
  • 蘋果iphone 7取消了3.5mm模擬音頻接口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蘋果發布的 iPhone 7中取消 3.5mm模擬音頻接口,採用Lighting接口傳輸數字音頻、數據傳輸以及雙向充電。 這樣的改變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而在安卓平臺上,緊隨這一技術的USB Type-C接口將會再度掀開多大的市場,這是我們本期智能內參想要探討的話題。
  • 3.5mm耳機接口:會從此銷聲匿跡嗎?
    最後,來到了2016年初,自各家外國媒體不斷地傳「iPhone要取消3.5mm音頻接口」這個消息後,讓這個話題再進一步升溫。現在不僅僅是各家媒體都在關注,不少手機品牌、晶片企業也開始注意到這個領域。所以,如果蘋果真的要取消3.5mm轉頭數字接口的話,他們絕對不是第一個有這種想法的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當然,作為用戶的你也不必擔心,蘋果或其他廠商在更換接口之後會沒有耳機可以使用。因為現在已經不少的音頻廠商開始跟進了,相信,在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產品供用戶選擇。為什麼都要向3.5mm接口開刀?
  • Type-c和3.5mm音頻接口的耳機有何不同,手機聽歌選哪種比較好?
    如果您在最近一到兩年中更換過新手機,那麼不難發現保留3.5mm音頻接口的新手機越來越少了。這個改變讓很多經典的耳機失去了用武之地,也讓很多新玩家發了愁,如果平時只是用手機聽歌的話,那麼選Type-c和3.5mm哪種接口的耳機更好呢?
  • iPhone7把3.5mm口取消了,3.5mm耳機該何去何從?
    大家還是想想就好了,反正發布時候的產品肯定就是跟洩露曝光的一樣(我賭5毛,絕對不會打臉),不過有一點還是做得挺激進的,那就是該次iPhone產品會把3.5mm接口取消,相信關於取消掉3.5mm,大部分人都是持反對的態度的,畢竟3.5mm已經是現在世界上最為流行和通用的耳機接口標準了,你這樣子去掉,無疑就是「作死吧」,所以今天就說說這個3.5mm接口在手機上是該去還是留呢?
  • 為什麼說3.5mm耳機口必須會死?
    3.5mm音頻接口,不僅僅用於手機。可以說是歷史悠久的一個接口了另外,3.5mm接口配合app還可以做智鍵,刷卡器之類的功能。那麼,為什麼,手機廠家拼命要撤掉3.5mm接口然而,全面屏時代VIVO和OPPO還有支持3.5mm的旗艦級產品,厚度僅為7.2mm而已要說更薄的手機,估計材質強度,續航,散熱的問題遠比3.5mm接口大二、模擬接口老舊,不利於數字音頻
  • CDLA音頻劍指蘋果!樂Pro3手機同樣取消3.5mm接口
    因為,被蘋果 譽為革命性創新的iPhone7取消3.5mm耳機接口的設計,早在樂視樂2系列手機上就已經實現。  值得說明的是,樂2系列手機,在今年的4月份就已經發布的機器。而其創新的CDLA音頻標準,發布之後便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在樂2系列大獲成功之後,最近超級手機的官方微博,也曝光了樂視的全新手機-樂Pro3。根據官方爆料的信息,新品即將在9月21日發布!
  • 3.5mm 耳機接口要被幹掉:USB 音頻 3.0 規範即將來臨
    事實上盯住3.5mm不放的不止是手機公司,它還面臨更重大的威脅,一旦這個標準普及開了,3.5mm接口就真的沒法生存了——USB-IF組織即將推出USB音頻3.0規範,意圖用USB-C接口取代3.5mm接口。
  • 消失的3.5mm接口(2):手機改用數據接口耳機更好?還不是為了讓我們...
    【PConline 雜談】在上一篇總起的文章中我們提到了(《廠商真好心取消3.5mm接口?其實大家全都是韭菜》),iPhone7砍掉3.5mm接口這一舉動,讓音頻市場產生了足夠大的震動。廠商取消了3.5mm接口後推動設備變相漲價,增加消費者設備置換成本,而且在使用上也並不方便,還增加了數據充電接口的損壞的概率。
  • USB IF發布USB音頻設備規範3.0版本 3.5mm耳機接口進入倒計時
    本周二USB開發者論壇(USB -IF)正式發布了USB音頻設備規範3.0版本( USB Audio Device Class 3.0 Specification
  • 取消3.5mm耳機接口 蘋果下了一步"好棋"
    筆者認為啟用「雙攝」、棄用按壓式Home鍵、增加IP67級防水可以認為是為提升用戶使用體驗而做出的改變,但取消3.5mm耳機接口顯然單純只有這一點,這一步棋將會為蘋果帶來利益點和控制力。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取消3.5mm耳機接口能夠帶來或改變了什麼?
  • 常見音頻接口匯總
    不過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去花時間看說明書,因此面對諸如分辨音頻接口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會產生困惑。其實如果經常接觸這些器材的話,你會慢慢熟悉那些看起來非常複雜的音頻接口,通常在接口的旁邊都會有相應的英文標註,如果遇到一款比較陌生的器材而且帶有一些新的功能,那就需要仔細閱讀說明書來進行識別和操作了。本次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音頻接口。
  • 當下手機取消掉3.5mm音頻輸出口是否到時機:看看大眾咋說的!
    從2016年蘋果的iPhone7取消掉3.5mm音頻輸出口到目前(2020)大概已有四個年頭了。自此以後眾多廠商相繼跟進, 但筆者認為,完全取消掉3.5音頻輸出口的時機還未到來,而且時間還不會短,原因且看下面:當然取消3.5mm音頻輸出口對手機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可以使手機更美觀、密閉性更好、最重要的是節省手機的內部空間。但是對消費者來說弊大於利。第一、日常使用相當不便。
  • 多張蘋果iPhone7/Plus設計圖紙流出:再見,3.5mm耳機接口
    機身左側為L區,包括「音量+」鍵和「音量-」鍵,右側為R區,包含電源鍵和SIM卡託,頂部為T區,無按鍵和開孔,也就是說3.5mm耳機接口確實被取消。底部為B區,包含兩個螺絲孔、揚聲器和 Lightning接口。
  • 3.5mm接口取消之後手機音質變差了?不,其實它能做到完美
    3.5mm音頻接口,這個人們習以為常的耳機接口如今正在從手機上消失,而取代它的則是現在的type-c接口。這張圖是type-c公頭結構圖,當我們使用type-c轉換3.5mm耳機接口時,我們使用到的是這裡面的SBU1、D-、D+、CC四個針腳,手機會通過這四個針腳輸出模擬信號,通過轉接頭再轉換成3.5mm接口,然後驅動耳機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