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小編又來了。
今天早上坐公交上班,經過車管所時,發現排隊等待上牌的車輛一眼望不到頭了,大家年底扎堆買車,有時候可能會忽略一些驗車的細節,在這裡,小編給大家說幾個買車時不得不檢查的細節!
提車的時候,最怕一個問題,當然如果你說最怕賣給我事故車,翻新車,這個不會,但有一種情況,你有可能在這個時候買到庫存車。大家可能會問,啥叫庫存車?時間是怎麼規定的?是這樣,從生產日期之日起,超過3個月或者庫存時間達到6個月以上的車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4S店的停車庫去看過,小編是去過的,很多是露天的。所以,如果存放條件是在室外,那麼,經過風吹日曬就加速了車輛的漆面和橡膠密封條的老化,還有可能造成電子元器件的受潮,尤其是風塵大,雨雪多的地區還可能會堵塞車輛的各種散熱裝置和排水孔。
所以,我們年底買車的時候,要學會檢查這幾個地方,避免買到庫存車。
1、銘牌日期
一般這個是在副駕駛車門下部或者發動機艙的保險盒,但多數車只要我們打開副駕駛這側的車門,車門邊上就能看到。很多之前生產的車會在發動機艙裡,但一般也是打開發動機艙就能看到。
汽車銘牌相當於汽車隨身攜帶的身份證,就像我們的戶口本,上面標明車輛的基本特徵,比如包含了:車輛的型號、發動機型號、發動機排量、發動機額定功率、車輛識別代號、總質量、載重量或載客人數、出廠編號、製造年月、製造國及廠名等。
所以,一般從這裡就能看到該車的出廠日期,來作為參考標準。當然也別著急,下面要提到的兩個時間,都要看一下,看看能不能對得上,一不一致,都能對得上才是真的沒有問題。
2、輪胎日期
和所有產品一樣,每條輪胎也都會有自己的生產日期,一般是在輪胎側上顯示的,但他並不是一組數字,而是一組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編碼,俗稱輪胎識別號碼TIN。
這組號碼中,識別號碼(TIN)的最後的四位數字是代表輪胎的生產周期和年份,我們想知道它的具體生產日期,只需要看這串字符的後4位就可以了;其中前兩位數字代表生產周期,後兩位數字代表生產年份。
舉例:比如TIN的最後四位數字是3513,表示輪胎與201,3年第35周生產,進而可以計算出屬於幾月份。所以,記得四條輪胎都看一下,一般汽車的四條輪胎生產日期應該相同,如果發現有不同的時間,或者和汽車銘牌的時間對不上,就要問一下到底是咋回事啦!
3、車窗日期
如果說前兩條比較普遍,那這一條也要看一下,就是車窗日期。車窗日期相對複雜一點,不過首先你要先記住兩點,所有的車窗日期都要早於汽車的生產日期;而且都要有該汽車品牌的標識才是原廠的。
所以,我們只要記住兩點:一般數字代表製造年份,大黑點(或者星號)代表製造月份,小黑點代表製造季度;如果小黑點在前,數字在後,表示上半年生產,月份由7減去黑點個數後的值;如果數字在前,小黑點在後,表示是下半年生產,月份由13減去黑點個數的值。
寫在最後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庫存車都不能買,如果你發現這臺車是庫存車,但是車況比較好,而且你很喜歡,比如這個顏色啊,反正總有一個理由,讓你內心有買它的衝動,那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或許可以找4S店去談一下,可不可以多送幾次保養啊,價格上再便宜一些啊,延長保修保養周期啊!
總之,年底買車,大家心態要保持平和,一定在驗車的時候仔細一點,不要開回家才發現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就不好了,買車本身是件開心的時候,我們還是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