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面上以「自拍」為主打賣點的機型不算特別多,真正肯在自拍上投入技術去認真做的更是少之又少。而放眼市場,既能在手機「自拍」方面有所造詣,又能被消費者記起的,除了vivo的S系列以及華為的nova系列外,似乎再沒有其他廠商能在這方便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天賦和堅持。
在今年,華為和vivo也紛紛再度更新了自己的自拍旗艦:vivo S7和華為nova 7 Pro——兩者都擁有著極高的人氣,也在自拍這件事上,將體驗提高到了新的高度。那麼問題來,作為當前最頂尖的自拍手機,vivo S7與華為nova 7 Pro之間究竟孰強孰弱?
看來,我們是需要通過一場對比,來找尋答案了!
既然vivo S7與華為nova 7 Pro都以自拍見長,那麼我們來看一下這兩部手機在前置相機的硬體配置上,和普通手機相比都有哪些過人之處。
今年三月登場的華為nova 7 Pro發布時間較早,它的前置採用了一套3200萬像素主攝+800萬像素超廣角的組合。相較於其他產品而言,華為nova 7 Pro的前置主攝支持PDAF相位對焦功能以及人眼追焦,擁有f/2.2的光圈;超廣角副攝能夠提供105°的超寬視野,同時也擁有f/2.2的光圈。
vivo S7為近期8月份上市的新品,它的前置採用了一套4400萬像素的三星GH1主攝+800萬像素超廣角的組合,該機的前置主攝同樣支持PDAF對焦功能以及人眼追焦。不過值得一提的是,vivo S7的前置三星GH1主攝擁有更大的1/2.65英寸的傳感器尺寸,以及更大的f/2.0光圈。這也就意味著在面臨夜間自拍的場景時,vivo S7前置主攝的感光面積更大,最後拍出的自拍成片也將更加明亮清晰。
看完了配置,相信有細心的朋友已經發現了,無論是華為nova 7 Pro還是vivo S7,它們的前置主攝部分都支持「相位對焦技術以及人眼追焦功能」。其實簡單點來說,相位對焦是通過給鏡頭安裝上一個馬達來實現15cm至無窮遠距離的清晰自拍成像,甚至在行走過程中或者是環境光線突然變暗的情況下,都能疾速對焦並呈現出穩定的高質量自拍,和普通手機前置上的 FF 固定焦距鏡頭有著很大區別。
而人眼追焦功能則是通過和相位對焦技術相結合,通過AI算法進行高強度的追焦,讓我們即使是身處運動的過程中,手機攝像頭的焦點也可以持續聚焦在眼部,始終保持對焦清晰,不會因為失焦而模糊,當我們轉動臉部失去眼部信息,或因距離改變無法識別到人眼時,搭載了人眼追焦的鏡頭亦可將對焦框切換到當前對焦目標人臉上。
總結下來就是「遠近明暗拍的清,各種姿勢拍不糊」。說完了硬體部分,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到真槍實彈的樣張對比環節。
(vivo S7樣張)
(華為nova 7 Pro樣張)
從這一組的樣張裡我們可以看到,vivo S7與華為nova 7 Pro的自拍效果都非常的出色。首先得益於高像素的前置主攝,兩部手機的自拍成片畫面整體,無論是小姐姐的睫毛、眉毛、髮絲、甚至是嘴上的唇紋都絲絲分明清晰可見,身上的衣服以及背景裡的白色絲綢連衣裙上面的紋理、珍珠的墜飾以及鏤空的雕花紋路都得到了充分的保留。同時還有一點比較出乎我意料的就是「眼神光」的處理,兩部手機的自拍成片中,小姐姐的眼睛都非常的神採奕奕,眼睛中光的反射自然且恰到好處。
但是,注意,我要說但是了,由於華為nova 7 Pro的前置主攝像素為3200萬像素,而vivo S7前置主攝的像素為4400萬像素,所以當我們將這兩張成片放大觀察後,可以看到背景裡的白色絲綢連衣裙上面的太陽花紋理,華為nova 7 Pro已經有些淺淺的感覺,捕捉起來已經有些吃力了;但是vivo S7的樣張中花紋依舊清晰可見,捕捉的非常「深刻」。
(左:vivo S7截圖 右:華為nova 7 Pro截圖)
另外,在整體的美顏風格上,vivo S7和華為nova 7 Pro的傾向分歧還是十分明顯的。依然以這組樣張為例,vivo S7的風格整體更加自然,美顏處理後的效果更加貼近人眼觀感上的「氧氣美女」的風格,額頭、蘋果肌、鼻翼側影還有嘴唇的顏色控制得當,磨皮也不是單純的將瑕疵抹平,vivo S7的磨皮處理放大後小姐姐臉上的毛孔依然清晰可見,整體的美顏效果我個人認為是非常舒服的那一款。
反觀華為nova 7 Pro,單獨看上去它的美顏效果也是十分讓人眼前一亮的類型,但是經過和vivo S7的樣張對比後我們發現,華為nova 7 Pro的前置美顏可能有些用力過猛,而又有些地方發力不足了。首先是額頭部分,直接以簡單粗暴的美白化處理,沒有光照在皮膚上的膚色過渡,這就導致了額頭區域的膚色會和臉頰以及脖子上的膚色會形成一種很突兀的對比,就像是你抹粉光抹臉忘了抹脖子一樣;其次「磨皮」的真實感不夠強烈,和vivo S7不同,華為nova 7 Pro的磨皮效果是將瑕疵和毛孔一起抹平,這就會導致皮膚光潔的「不自然」,加上過於用力的美白效果,兩者結合,反而呈現出了一種令人不太能接受的「油光感」,一個膚質很好的小姐姐在華為nova 7 Pro的前置鏡頭裡最後呈現出了「油皮」,這對於愛自拍的人來說足以稱得上是一個不小的失誤。
(仔細看鼻翼處的光影,左側的vivo S7顯然更有立體感)
再者就是眼睛的部分,vivo S7通過「5重超質感美顏」方案適時的為小姐姐的眼睛周圍加上了絲毫不突兀的眼線,讓整個眼睛的效果更加有神;反而是在磨皮美白「力道猛」的華為nova 7 Pro沒有為小姐姐的眼睛做任何處理,看上去有點素。接著是小姐姐的右臉以及右手部分,和vivo S7相比,華為nova 7 Pro不知道是否是受後面紅色背景牆的影響,右臉的蘋果肌以及右手手指部分均不同程度的反射到了紅光,臉部像是腮紅又像是高原紅,手指的顏色也是偏向粉紅;口紅的顏色也是vivo S7相對飽滿一些。
而下一張樣張則更說明兩者在美顏上的取向差異:vivo S7的自拍風格像是為小姐姐的臉畫上了一個程度拿捏自然的上街妝,而華為nova 7 Pro的風格則明顯更偏向於素顏淡妝。
(左側的vivo S7明顯更具立體感,而右側的華為nova 7 Pro則磨得略微過頭了)
這一組自拍樣張裡充斥著大量的白色以及綠色,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前面我所提到的兩部手機對於小姐姐本人的美顏效果的差異依舊沒有改變甚至更加明顯,華為nova 7 Pro的AI美顏算法顯然只是單純的進行美白、磨皮,沒有考慮到整體的膚色且細節方面欠妥;而vivo S7通過自研的「煥顏膚色」、「質感肌膚」「智慧美型」「五官精塑」和「元氣美妝」,這一套全新的「5重超質感美顏」方案,針對各人臉上的五大區域進行全面專屬的優化,通過AI算法根據用戶不同的人像風格需要,不僅做到了美白磨皮自然,同時還能進行一些錦上添花的處理,素顏自拍沒關係,最後的成片保證元氣滿滿。
看完了主攝樣張的表現,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vivo S7與華為nova 7 Pro都有的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的表現。
(上:vivo S7普通自拍、下:vivo S7超廣角自拍樣張)
首先,在前置雙攝中加入超廣角鏡頭,可以進一步的拓寬畫面視野,塞入更多美美的背景。而在多人合影時,超廣角前置鏡頭可以容納更多人,讓聚會合影沒壓力,不落下一個人,不留下一絲遺憾。並且善用超廣角鏡頭獨特的透視效果,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將自己的自拍人像向四角拉伸,輕鬆拍出大長腿和小瘦臉。同時,前置廣角鏡頭取景範圍更廣,自拍時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會被拍成「大頭娃娃」了。
(上:vivo S7逆光人像虛化樣張、下:華為nova 7 Pro逆光人像虛化樣張)
同時,這枚800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搭配上主攝,可以令vivo S7與華為nova 7 Pro兩部手機實現更為自然、真實和準確的分層效果與人像呈現,突出畫面焦點人物。從上面這組人像樣張中我們可以看到,vivo S7與華為nova 7 Pro對於人物與背景的分離虛化處理都做的十分老道,兩者的人像算法都做到了分離精確,虛化自然。但是注意背景的光源部分,還是有細節上的差異。vivo S7在樣張中的這種逆光環境下,對於明亮處的高光遠壓制處理的非常到位,沒有出現過曝的搶礦,窗框的細節雖然被虛化,但仍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而華為nova 7 Pro在面對逆光高光源時的表現明顯還有待提升,樣張中出現了過曝的現象,導致周圍的畫面呈現出一片泛白的情況,以至於遮掩掉了窗框以及窗外的細節,同樣是這種細節的處理,華為nova 7 Pro依然還有上升的空間。
(左:vivo S7 右:華為nova 7 Pro)
不過好在,得益於相位對焦與人眼追焦技術的加持,兩部手機無論是在正常光源還是在逆光的光線環境下,都沒有出現拍虛拍糊的情況,整個自拍樣張的拍攝過程中,兩部手機的表現都非常穩定。
vivo S7與華為nova 7 Pro這兩部自拍旗艦,除了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表現優異外,其實還有另一處場景同樣也是它們的主場——沒錯,就是夜間自拍。「照亮你的美」和「你比夜色更美」這兩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前者是vivo一直以來不變的自拍標語,後者則是華為nova系列高頻出現的自拍宣傳語。
在這一點上,華為和vivo都是「大底」的信奉者,無數例子告訴我們,在相機成像領域,「底大一級」的確能壓死人。超大尺寸的感光元件所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單位像素麵積增大,信噪比更高,拍攝時候獲取的信息量更多,也就是說擁有更大尺寸的傳感器,它的感光面積也將會更大,最後所拍出的成片亮度也將更高。
「大底」是手機相機的趨勢,但更多的時候是適用在後置相機上。不過對於vivo S7與華為nova 7 Pro這兩部自拍旗艦來說,尤其是前者,它將之前常用於後置鏡頭上的「高標準」,前置到了自拍鏡頭上,讓前置的自拍鏡頭,也能和「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句話掛上鉤。憑藉1/2.65英寸的傳感器尺寸,直接提供了更出眾的弱光拍攝表現。
不信,你來看看下面的對比案例:
為了方便大家能夠更加明顯的看到開啟「人像夜景模式」之後兩部手機的成片提升,我先放上一張原始環境下的樣張以供後續的對比參考。可以看到,這處拍攝環境的光源還是挺暗的,後面的檯燈為主要的光線提供者。
(上:vivo S7夜拍樣張、下:華為nova 7 Pro夜拍樣張)
在vivo S7與華為nova 7 Pro各自開啟了「超級夜景自拍」模式後,小姐姐拍下了上面這組樣張。整體來看,這兩張成片在開啟「超級夜景自拍」模式後畫面的亮度都有了非常高的提升,和普通模式的樣張相比簡直就像是加入了外界光源的輔助。相位對焦+人眼追焦功能進一步保證了兩部手機在暗光自拍時的精準對焦。
不過通過進一步細緻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左邊vivo S7的夜間自拍樣張在亮度上要高過右邊的華為nova 7 Pro一籌。
我想這與前者所搭載的4400萬像素的三星ISOCELL Slim GH1主攝所擁有的1/2.65英寸的傳感器尺寸,以及更大的f/2.0光圈有關。單從參數上說,它都比華為nova 7 Pro的前置主攝要高上不少,所以vivo S7最終的成片表現要比華為nova 7 Pro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目前為止聊了這麼多關於鏡頭方面的表現,相信大家已經對vivo S7與華為nova 7 Pro的前置自拍孰強孰弱,已經瞭然於胸。但就像我開頭所提到的,如今的智慧型手機不僅拼的是內在的硬體,更是在拼外在的「顏值」,所以接下來,我們聊點「鏡頭之外」的自拍體驗。
對於「自拍旗艦」青睞有加的消費者一定都是對「美」有著嚴苛要求的人,你們對於事物的審美標準總是會比普通人高上一些。vivo S7與華為nova 7 Pro作為大家首選的「自拍旗艦」,自然在顏值方面對自己也要有高標準。華為nova 7 Pro提供了多種色彩搭配,純色的拋光外觀顯得亮騷;而vivo S7本次推出的莫奈漫彩在色調上來說則更加溫暖,粉藍相間的顏色過渡,宛如在機身上鐫刻下日出與黃昏時太陽與地平線相擁的美好畫面,莫奈的《日出·印象》,以另一種形式印在了vivo S7的骨子裡,搭配上vivo最近標誌性的「雙色雲階」設計,有序、雅致,卻又不乏夢幻。
當然手機的「顏」不單單只體現在外觀方面,重量與厚度也是目前消費者比較敏感的痛點之一。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初衷原本是為了更輕、更薄、更便於攜帶,但是現如今的5G手機似乎在將整個智慧型手機的體形進行一輪「倒退」。動輒200克甚至半斤的重量,下拉的褲腰、輪廓異常明顯的口袋,5G手機無形之中似乎也在慢慢的變成一種負擔。
尤其是在單手握持的狀態下,「厚重」的機身就會給我們帶來諸多的不便。就比如今天談到的「自拍」。理想的自拍姿勢應該是一隻手握著手機,另一隻手擺出好看的姿勢配合面部表情。但是如今越來越重的手機讓「單手自拍」變得愈發艱難,還沒拍幾張照片呢,一隻手就已經累得不行了;就算是掛在自拍杆上,「頭重腳輕」的自拍杆拿在手裡不僅會有一種搖搖欲墜的提心弔膽,抓著自拍杆的虎口時間長了也難免會酸痛不已什麼時候開始,自拍也成一項體力活了?不可取,不可取。
而今天參與比拼的華為nova 7 Pro與vivo S7,正是「現狀」與「不安現狀」的兩個代表。根據官方的數據顯示,華為nova 7 Pro的機身厚度為8.28mm,重量為178g;而vivo S7則是憑藉著7.39mm的機身厚度與170g的整機重量,不僅超越了對手華為nova 7 Pro,更是打破了此前vivo X50的記錄,一舉拿下了目前智慧型手機中最纖薄輕盈的機身頭銜。
值得一提的是,重量和厚度的縮減並沒有縮減到vivo S7的外觀設計。它的機身材質採用了與高端產品相似的AG磨砂工藝,玻璃後蓋能夠擁有更出眾的手感。其實在這個行業裡,有人選擇妥協,自然就會有人向一些看似不可逆的趨勢發起挑戰。
看到這兒,相信大家已經對今天vivo S7與華為nova 7 Pro,誰才是新晉的5G自拍神器有了結果。總的來看,兩部手機目前都是市面上為數不多的主打「自拍」賣點的產品,兩者的前置自拍無論是硬體基礎、軟體算法還是實際的表現均達到了頂尖的水平。但是頂級的較量除了硬實力之外,想要有所突破,關鍵還在於「意境」。目前搭載了「前置雙攝」的手機並不稀奇,華為nova 7 Pro的前置自拍實力固然很強,但是它還是從手機拍照的角度去做,沒有跳脫出固有的範疇;但是vivo S7則是跳出了手機前置自拍的設計理念,用一種「將後置高標準前移」的思路,突破了整個行業對於前置鏡頭的固有認知,實現了在自拍方面的又一次突破。
另外從美顏效果上來說,vivo S7所搭載的5重質感美顏不僅做到了具有「普適性」,更是完成了「千人千面」的成就,再加上極致的輕薄機身所帶來的輕盈的使用體驗,vivo S7稱得上今年自拍手機中的標杆性產品。「輕薄自拍旗艦」就此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