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學生家長減負,讓教育回歸初心

2020-12-15 中國江蘇網

前段時間,因疫情防控需要採取的居家封閉式管理讓不少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作業問題時直呼「頭疼」,雖然隨著中小學陸續複課,「神獸們」終於「回籠」了,但家長所面對的「陪作業」仍然存在。針對這一問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就提交了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可以說反映了諸多家長的心聲。

有調查顯示,80.3%的受訪者認為學校教育對學生家庭的依賴嚴重,75.6%的受訪者認為「陪作業」等已經給家庭造成了較重負擔,64.7%的受訪者認為「全能家長」不是「全能寶寶」的必要條件。範小青認為,家長不是老師,家長要做自己的工作,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養、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等方面,而不是具體教孩子怎麼做作業,導致教師減負的結果是家長增負。實際上,更多的家長做不好老師該做的工作,結果反而壞事——家長著急,難免打罵,孩子更加學不進,適得其反。有的乾脆就由家長代做,學生根本沒有用心學習,沒有收穫。範小青從生活中觀察到小學生家長「陪作業」有的已經到了極致。「如果一些本應該學校完成的工作,最終要由家長來完成,那有可能就是設計不合理,教育大綱或者教學過程中出了問題。」

範小青還舉出了家長「陪作業」的不良之處:首先,孩子不能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產生依賴性,自主學習能力差。第二,家長不是老師,不一定懂得如何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第三,每天長時間「陪作業」,對下班回來身心疲憊的家長來說,是「不人道」的。第四,如今小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家長未必都能了解,比如文稿演示,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夠完成,這種「代做作業」的負擔,讓許多家長心力交瘁、苦不堪言。「給小學生家長減負,其實也是給小學生減負,更是讓教育回歸初心、回歸根本。」

「小學生的父母親,三十多歲,正是工作壓力最大、人生競爭最激烈的階段,如果全部用來輔導孩子,這樣的人生簡直就是『入坑』!」正是這些現象,促使範小青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了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要真正實現為小學生家長減負,範小青建議應該請專家論證,從教學大綱改起,給小學生減負,以所有作業基本在校完成為基準。同時對學校也要有嚴格規定,學校給家長的「陪作業」任務一定要適度和合理。回家做的作業家長籤字,是看學生是否完成作業,而不是檢查對錯,批改作業應該是老師的事情。「看起來時髦其實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教學,既增加家長負擔,又影響孩子心靈,應該力避。」

相關焦點

  • 委員呼籲為家長減負,當還教育本真
    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準備提出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可謂是說出了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範小青在之前的調查中發現,除了完成課本知識方面的作業題,家長還要陪著孩子做其他許許多多的「作業」,比如手工課的作業,美術課的作業,有的甚至要求小學生做APP,有的要求拍小學生做家務的視頻,那更是形式主義的表現。老師建的家長群,讓每個家長都膽戰心驚,群裡有一通知,肯定是「陪作業」、甚至是「代作業」,因為有些「作業」,小學生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 教育內捲化:小學生減負與中考壓力間如何平衡
    那麼,到底是什麼在影響小學教育,影響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相愛相殺」,甚至影響了社會運行的秩序與模式?   一個小學生的日常生活   武漢的一位社區工作者介紹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小孩讀小學二年級。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國接受職業教育後所從事低端技術類職業者的社會地位,要遠遠低於接受普通高中升入大學後從事的管理類或高端技術類職業者。家長認為,孩子如果升不到普通高中,就算掉入了社會底層,無法出人頭地。   全面發展和普職分流都在中考時結帳。按此,小學生應該可以過上愉快的童年生活。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 重慶學生減負方案 小學生家庭作業不得超過60分鐘
    重慶學生減負方案 小學生家庭作業不得超過60分鐘原標題:重慶出臺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 多數家長表示支持,盼落到實處小學三至六年級每天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禁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嚴禁校外培訓機構介入中小學招生……5日,記者從重慶市教委獲悉,市教委、市發改委等九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重慶市進一步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通過多項措施,減輕中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
  • 學校減負致輔導班搶位:家長真的「瘋了」?
    減負,這個在中國教育領域屢引爭議的話題,最近又火了。因為朋友圈裡的一條爆款文章喊出「減負=製造學渣」,這一話題似乎又變得無解。孩子的無奈,家長的焦慮,學校的糾結,輿論的爭執不休……讓孩子擁有可以「蕩起雙槳」的童年,怎麼這麼難?
  • 嚴禁設立重點班、不得布置家長批改作業!黑龍江中小學減負措施實施...
    ■ 作業時間嚴格限制不得布置家長批改作業小明,快來看看,中小學減負措施實施方案出臺了,到校時間、在校學習時間、課後作業布置都有了新規定。日前,經省政府同意,《黑龍江省落實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中小學減負措施實施方案》正式印發。方案要求,聚焦課上課下、校內校外、家裡家外,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強化家庭教育指導,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和人才培養觀,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黑龍江省出臺中小學減負措施實施方案 小學生在校集中學習不超6小時
    全省小學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時間不得早於8: 00,高中生早晨到校時間不得早於7: 30。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原則上分別不超過6、7、8小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初中、高中家庭作業量分別不超過1、1.5、2小時。教師不得通過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公布學生成績,不得布置重複性和懲罰性作業,不得布置家長批改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
  • 重慶學生減負方案多數家長表示支持
    寫作業限時、不得設重點班、嚴禁校外培訓機構介入中小學招生……重慶出臺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多數家長表示支持,盼落到實處小學三至六年級每天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禁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嚴禁校外培訓機構介入中小學招生……5日,記者從重慶市教委獲悉,市教委、市發改委等九部門日前聯合印發
  • 給學生減負應勢在必行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準備提出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說出了絕大多數家長的心聲!如果說老師在校來不及教,學生在校來不及學,那無疑就是頂層設計不合理,教育大綱出了問題。」她還說到,「小學生的父母親,三十多歲,正是工作壓力最大,人生競爭最激烈的階段,如果全部用來輔導孩子,這樣的人生簡直就是『入坑』!」因此,範小青建議:請專家論證,從教學大綱改起,給小學生減負,以所有作業基本在校完成為基準。
  • 這樣的教育太好!杭州小學生「一米帽子」力現教育初心:教書育人
    小學生都是活潑好動的,喜歡在一起玩,一個假期沒見面,好不容易見到了,得有很多話要說,得有很多玩法要相互交流,更何況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對於1歲這個空間概念把握不到位,此時,要達到專家要求的防控新冠的標準,如果靠大人的叮囑和老師的盯梢即使達到了標準,由於對距離的要求,老師也是有諸多不便。
  • 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珠海中小學生減負方案要來...
    中小學生減負的具體工作, 亮點頗多。 特報君了解到,該《徵求意見稿》是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在貫徹落實《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
  • 中小學減負措施實施方案出臺
    方案要求,聚焦課上課下、校內校外、家裡家外,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強化家庭教育指導,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和人才培養觀,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學生減負有實招!《黑龍江省落實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中小學減負措施...
    《實施方案》明確通過提高質量來減負,健全基本教學規範,提高教學質量效率,向課堂、管理、教研、信息化等要質量,讓學生在學校裡、在課堂裡就能夠學懂、能夠學好,把功夫下在校園內、下在課堂上。全省小學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時間不得早於8:00,高中生早晨到校時間不得早於7:30。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原則上分別不超過6、7、8小時。
  • 浙江出臺中小學生減負方案:不得在家長群布置作業
    教育的初心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教育的使命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為什麼要減負這個問題上,學校和家庭其實大目標是一致的,這個大目標就是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學校和家庭都應該堅守一條底線,這個底線就是校內外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要以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學生校內外學業負擔過重、參加運動太少、睡眠嚴重不足等,都會嚴重摧殘孩子的身心健康。
  • 政協委員呼籲家長減負!解放家長,從擁有步步高家教機S5開始
    政協委員呼籲家長減負!對於家長朋友們來說,不僅白天要面臨著工作,晚上還要回到家裡陪著孩子寫作業,成為了每個家長都頭疼的問題。甚至許多家長吐槽:「這哪是給孩子留作業啊,這分明就是給我們留作業!」
  • 減負!珠海出臺重磅實施方案,涉及每個學生、家長!
    樹立科學教育觀念 家長要遵從孩子成長規律,尊重孩子個體差異和天性,理性設置對孩子期望值,避免「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等現象。家長要經常和孩子溝通,加強家庭交流互動,注重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培育好家風,傳承好家訓;每年應主動閱讀有關家庭教育、孩子成長規律特點的書籍,成為愛學習的好父母。
  • 「一減一禁」才能讓教育回歸本真
    宋鵬偉一方面為教師減負,另一方面禁止教師讓家長批改作業,這看似矛盾的背後,其實是在為教育領域「撥亂反正」,以組合拳的方式推進教育事業實現更有質量的發展。對教師們而言,負擔過重是事實。在減負大背景下,學生在校時間縮短,本應時間更加充裕的教師,實際上被很多非主業的任務壓得喘不過氣。
  • 《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解讀在此!這19條大家...
    教育的初心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教育的使命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為什麼要減負這個問題上,學校和家庭其實大目標是一致的,這個大目標就是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學校和家庭都應該堅守一條底線,這個底線就是校內外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要以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學生校內外學業負擔過重、參加運動太少、睡眠嚴重不足等,都會嚴重摧殘孩子的身心健康。
  • 兩會中的教育:中小學生減負與發展在線教育
    今年的兩會與5月28日落下帷幕,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需求,備受關注,今天為大家解讀一下兩會中提到的中小學生減負與發展在線教育這兩項內容。為中小學生減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領銜,崔玉英、邢善萍、雷春美、陳義興、湛如、曹暉等108名全國政協委員共同聯名,提交了《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提出了以下四點建議:轉變社會育才理念、建立多元考評體系
  • 自相矛盾:教育一面減負,一面增加考試科目!減負的意義何在?
    教育一面減負,一面增加考試科目 1.減負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實際來講,教育減負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大到國家,小到地方,大到牛人大咖小到一線教師,都對教育減負有著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 禁止幼兒園教拼音,減負正在變成笑話
    與此同時,我國目前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首位,且低齡化趨勢明顯——45.7%小學生近視,74.4%初中生近視,83.3%高中生近視,大學生近視比例則高達87.7%。在這三座大山的壓力下,一個簡單的做法當然就是現在的各種「減負」措施:第一,減少學生的在校時間;第二,減少學生的課後作業;第三,通過不公布考試成績排名的做法,來抑制家長的補課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