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資料照片
9月10日9時10分,西安地鐵5號線太乙路站,伴隨著汽笛的鳴響,西安交大西遷老教授、師生及社會各界代表一起登上地鐵調試列車,追憶著當年交大西遷列車上的場景,一路歡歌笑語向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進軍。
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也是西安交大第4個「西遷紀念日」。這天上午,西安交大舉行了「奔馳在民族復興道路上的時代快車」主題活動。
列車上,幾代交大師生情不自禁唱起《歌唱祖國》《共青團員之歌》,回首西遷往事,展望創新港未來,矢志繼續奮進,勇擔時代重任。
向全世界展示開放共享
1956年,交大師生手持印有「向科學進軍 建設大西北」的乘車證,乘坐專列一路踏歌西去。儘管條件艱苦,「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是那個火熱年代交大師生們的追求。
64年後的今天,搭乘「創新港專列」,交大人向「西遷精神」致敬,向世界一流邁進。
「1956年,19歲的我從1000多公裡之外的上海坐火車到西安,今天又有幸參加這次活動,自豪的心情無法言說。中國的高校就是要有這樣的使命擔當,要為人類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祝福創新港早日成為世界高端人才培養基地,祝福母校早日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朱淵澄老人激動地說。
西遷老教授潘季表示:「我們當年唱著歌坐專列來到西安,今天的活動讓我覺得自己越活越年輕了。希望年輕一代交大人在創新港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再次走進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一切都是那麼新,那麼生機勃勃。
目前,創新港已有理、工、醫、文四大板塊29個研究院、8個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300多個科研機構和智庫入駐,有包括數十名院士在內的3萬餘名科研人才,建設了一大批如國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國西部先進核能技術研究院等跨領域、國家級科研大平臺,將服務國家重大科學研究,主動探索21世紀現代大學與社會發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態和新經驗。
從2017年2月創新港破土到2019年9月入駐,不到1000天時間,完成了51棟巨構、160萬平方米建築的建設,西安交大再次創造了一個奇蹟。
為進一步提升創新港科研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水平,這所沒有「圍牆」的校園向全世界開放共享,舉辦了一系列高端創新活動。
9月5日,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月」啟動,29個研究院的300多個科研平臺集中向世界展示科技成果,開啟全球合作新模式。一批具有先進性、引領性的平臺和設備,包括無人駕駛智能車、重型燃氣輪機等服務國家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成果,與社會共享。
9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學「千家單位萬名學子2020年金秋招聘會暨校地校企合作研討會」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成功舉辦。來自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1236家參會單位,共計提供崗位7萬餘個,省內外兄弟院校的2020屆、2021屆畢業生近萬人參加。
9月28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第六屆絲綢之路青年學者研討會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開幕。本次研討會採取線下線上同步進行的方式,邀請到了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等26個國家和地區的284位優秀青年學者。
用更精彩的成果回答時代的考卷
如果說1956年西遷到陝是交大人胸懷家國的一次創業,那麼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開工建設,就是西安交大人順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再次起飛。
創新港是教育部與陝西省合作共建、西安交大與西鹹新區校地聯建,創新服務國家戰略及地方發展的國家級項目,是陝西省全面加速追趕超越、發揮大西安發展示範引領作用的創新舉措。
在建設創新港的進程中,陝西省委、省政府一次性批覆29個陝西省科研基地落戶創新港,包括18個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個省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覆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19個學科。同時,陝西12個市(區)與創新港合作,共同建設輻射西部的「創新碼頭」,實現人才、信息、資本等市場要素的流動。
「創新港是突破現有大學校區概念,探索21世紀大學與社會發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態。創新港發揮以西安交大為代表的區域科教資源優勢,搭建合作轉移創新成果的高效平臺,打造具備科技資源『吞吐』能力的創新『港口』。」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說。
建設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是西安交大在承擔國家發展戰略的使命中謀求自身發展的又一重大歷史節點。
創新港整合優勢科技資源、面向國際創新趨勢、瞄準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展開科研攻關。
創新港打開「圍牆」融入社會,與政府、研發機構、科技孵化器、金融機構、高新技術企業等實現無縫對接,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
創新港探索完善科技創新資源合理配置的體制機制,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
「創新港建設的歷程已經充分證明,西安交通大學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全體交大人要用更精彩的成果回答時代的考卷。今天的西遷人將作出不負時代、不辱使命的歷史貢獻。」西安交大黨委書記張邁曾說。
布局未來 展翅高飛
歷經兩甲子櫛風沐雨,跨越三世紀弦歌不輟。
2020年4月8日,交大人迎來了建校124周年、西遷64年的日子。面對疫情,西安交大舉行了一次特殊的升國旗儀式,全體交大人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通過線上平臺參加升國旗儀式,共同向抗疫英雄致敬,為母校慶生,為祖國建設凝心聚力、加油鼓勁。
時間回到一年前的4月8日,隨著高端裝備研究院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揭牌成立,拉開了各研究院進駐的序幕。
入駐創新港的研究院,在揭牌儀式上幾乎無一例外提到自己的定位:建設具有鮮明特色和優勢的世界一流學科創新高地,面向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問題布局未來發展方向,打通學科建設壁壘。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要建設「校區、鎮區、園區、社區」四位一體的創新體、技術與服務的結合體、科技與產業的融合體,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交大樣板。
未來,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將逐步向全省、西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輻射,形成「一核多心、港+碼頭」發展態勢,真正實現西安交大由創新成果富集地向創新發展動力源的轉變。
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64年前,交通大學從上海紮根西安,在祖國西部屹立起高教明珠;64年後,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正展翅高飛,邁向新徵程。
編輯: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