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式耳機對聽力影響大嗎 如何正確佩戴入耳式耳機

2020-11-21 千家智客

[導讀]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耳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必備電子產品。似乎出門不帶耳機都容易不習慣。可是現如今市面上耳機種類繁多,經常可以聽到新聞以及報導說耳機對聽力的影響。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入耳式耳機對聽力的影響以及佩戴入耳式耳機的方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耳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必備電子產品。似乎出門不帶耳機都容易不習慣。可是現如今市面上耳機種類繁多,經常可以聽到新聞以及報導說耳機對聽力的影響。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入耳式耳機對聽力的影響以及佩戴入耳式耳機的方法。

入耳式耳機對聽力影響大嗎

這個問題簡單回答,看您用的是不是得法,如果用對了入耳式耳機更保護聽力。具體來說呢,聽力的自然衰減是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不斷發生的不可逆的變化,這種損失其實就是內耳中的耳蝸裡的聽毛細胞的損傷,是他最終把振動轉化成電信號給大腦的,而聽毛細胞不可再生,出生多少,總數就那麼多了,死一個就少一個,過大的音量,藥物等等都會造成他的死亡。

他死亡後不但聽不到高音,也會對音量小的震動聽不到了。比如說10歲的孩子,可以聽到2萬赫茲頻率的聲音,但是我自己試過,好像1萬2以上我就完全沒感覺了。

不過大家也不用擔心,因為語音這類最核心的聲音信號,幾乎不會超過1500Hz,女高音能唱出的最高頻率也就5000Hz,所以即便我們7、80歲了,只能聽到6000Hz的頻率了,再往上都聽不到了,也不會妨礙語言交流。

為什麼說入耳式的用對了更保護耳朵呢,因為他可以隔絕外界噪音,而我們使用耳機的時候往往是坐公交,坐地鐵的時候,這時候外界噪音本來就很大,大到,面對面說話都不一定能聽清,這種環境噪音本來就在損害聽毛細胞,這時候你塞上入耳式耳塞,就算什麼音樂都不放,都是對聽力的保護。

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體驗,下班時坐地鐵聽歌的音量,臨睡前再戴上準備睡前聽聽歌兒睡,結果就發現音量大的嚇人,在嘈雜環境中為了把噪音壓過去,只好開更大音量,這對聽力損傷就大,入耳式耳機隔絕了外界噪音,你即便聽音樂也不會像用平頭耳機時把音量開那麼大,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入耳式耳機更保護耳朵。

另外一個要說的是聽的內容是什麼影響也很大,音樂對耳朵的損害大於語音,因為音樂中從40Hz-10000Hz的頻率都有豐富的表現,但聽音樂時環境噪音會干擾到某些頻段,尤其是低音部分,所以你可能為了更清晰的體會低頻,就只能把音量開特別大。

但如果你聽的是我這種語音節目,我的嗓音可沒有那麼豐富的變化,各位又更多關注的是說的內容而不是嗓音本身,所以即便我嗓音中不少低頻損失了,您也不在意,於是音量就會小很多。

戴耳機只要把音量調整合適還不夠,耳機還帶來一個副作用,就是耳道內出汗,細菌增生,這個影響對咱們中國人還輕一些,因為咱們分泌的都是幹耳屎,咱們有了ABC11的基因突變,但歐美人90%還是油性耳屎,所以入耳式耳機一戴上,汗液再多,更容易滋生細菌了。所以首先要選好合適的膠套。而且準備好正經的醫用棉籤,不用用什麼金屬的耳挖勺,甚至用鑰匙掏耳朵。

不過我們也不要以為耳朵是那麼脆弱的,如果就按iPhone6的音量輸出功率看,用他的默認耳機,用最大音量輸出,在100秒內,耳朵是安全的。

不過我手頭也沒示波器,看不到iPhone6耳機音量對應的輸出功率的變化,比如說我把音量調整到一半,輸出功率是降到一半呢,還是分貝值降到一半呢。

最後再補充另外兩種耳機,一個是頭戴式耳機,這個就幾乎避免了耳道內的細菌增生,也營造了一個比較隔音的環境,只是攜帶不方便,有些人習慣在電腦前聽點什麼,那我就推薦頭戴式耳機,他唯一的壞處就是夏天戴著熱。

另外一個要說的是骨傳導耳機,這種耳機是利用顱骨的震動接收聲音信號的,比如我們自己說話聽著和錄音中的差別很大,差就差在裡我們自己說話時,不但聽到空氣傳播到耳朵中的震動,同時也疊加了顱骨震動的部分,而聽錄音回放時只有空氣震動的部分,所以聽著就那麼不同。

骨傳導耳機並不塞到耳朵裡,所以也沒有耳道細菌滋生問題,而且也不像頭戴式那樣,捂著耳朵特別熱,所以挺適合運動時帶的,這種耳機和耳朵後面的頭骨貼緊,當然這也一樣涉及音量的問題,不要開太大,不過我試過,這種耳機聽音樂根本談不上音質,改變太大了。所以更適合語言類節目。好,最後總結一下,音量是產生傷害的關鍵,聽歌兒時注意耳道清潔,擔心耳朵健康可以試試其他形態的耳機。

如何正確佩戴入耳式耳機

入耳式耳機和非入耳式耳機很像,但使用方法不同。非入耳式耳機是掛在耳郭和外耳道之間,而入耳式耳機需要插入耳道裡,就好像酒瓶的瓶塞,完全封閉耳道。如果沒有塞好,那麼聲音會受影響,尤其是低頻音,同時你還會聽到許多噪音。

戴入耳式耳機時並不是簡單將其塞入耳道,需要合適的方法。首先,將耳套插入耳朵,稍微向內推入一點,用手使耳套充分膨脹開,封閉耳道。

戴左耳耳機時,用右手抓住左耳耳垂,下拉耳垂讓耳道變寬;接著,用食指輕輕地將耳套進一步推入耳道,在密封之處時停下;最後,放開耳垂,耳道回歸原樣,入耳式耳機也就戴好了。右耳也同樣如此。

入耳式耳機播放的聲音非常大,你需要將音量調小些,這樣低音的質感就更好了。同時,由於音效更佳,用戶容易沉浸於自己的世界。

要獲得最好的密封性需要找到最佳的耳套。大部分入耳式耳機有不同大小和材質的耳套,如橡膠套和泡沫套。首先試用中號的橡膠套,其次是小號,最後才使用大號耳套。小號的橡膠套有時會帶給你更舒適的密封感。如果橡膠套也不行的話,那就選擇泡沫套吧。

以上就是入耳式耳機對聽力影響大嗎以及如何正確佩戴入耳式耳機的全部內容了,當然,不管是入耳式耳機還是其他耳機,長時間佩戴耳機都會對聽力造成影響,因此一定要注意佩戴耳機不要過長哦。

(本文來源於網絡,由千家智客進行整理編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猜你喜歡:

耳機有哪些種類

耳塞式耳機與入耳式耳機哪種好

索尼哪款入耳式耳機好

索尼入耳式耳機值得推薦的有哪些

索尼耳機有哪些耳機值得入手

相關焦點

  • 入耳式耳機的正確佩戴方法
    在購買耳機時,人們常常會誤以為入耳式耳機會造成聽力衰退、傳染耳朵疾病等問題。然而事實是,只要使用恰當,入耳式耳機是很安全的。所以金耳朵決定今天和大家分析分析入耳式耳機正確佩戴方法以及佩戴習慣。金耳朵A29入耳式金屬耳機其實,你需要知道是,不論你使用的是哪一種耳機,過長時間、高音量的聽音樂都會損害你的聽力。
  • 入耳式耳機和耳塞式耳機哪種好 入耳式耳機和耳塞式耳機的區別
    我們都知道,耳機是生活中很常用的一種電子用品,很多人都會經常使用耳機。那麼入耳式耳機好還是耳塞式耳機好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從使用體驗上來講,入耳式耳機稍勝一籌。  入耳式耳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隔絕部分環境噪音,也就說是入耳式耳機可以使用較小的音量聽到更多的聲音細節。
  • 長期戴耳機,會造成聽力下降!耳罩式耳機優於入耳式耳機!
    現在戴耳機的年輕人非常多,或者是戴著耳機辦公一整天,或者戴著耳機學習一整天,不少網友發現,戴了一段時間耳機後,自己的耳朵聽力好像受影響了。 成天戴著耳機會不會造成聽力下降呢?
  • 入耳式耳機與耳塞式耳機有什麼區別 入耳式耳機與耳塞式耳機哪種好
    如果周圍聲音比較大的情況下聽音樂,選擇入耳式耳塞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戴上耳機,沉浸在音樂帶給自己的休閒時光吧—— 至於一些人認為入耳式的耳機會傷害耳朵聽力,這個錯覺還真是由來已久,小樂在下面跟大家說說,這裡就不細說了。 可以明確一點,入耳式耳機其實並不傷聽力。
  • 耳機的正確佩戴方式 教你正確使用入耳式耳機
    網傳耳機的正確佩戴方式(圖片來源:半島晨報官方微博)據美國《連線》雜誌11月9日報導,入耳式耳機能排除外在噪音幹擾,音質既飽滿又清晰,輕巧易攜帶。但常聽人抱怨說耳機太小、低音部分不足,經常掉出來。實際上,這並不是耳機的問題,而是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這種耳機,下面為大家支幾招,以供參考。入耳式耳機和非入耳式耳機很像,但使用方法不同。非入耳式耳機是掛在耳郭和外耳道之間,而入耳式耳機需要插入耳道裡,就好像酒瓶的瓶塞,完全封閉耳道。如果沒有塞好,那麼聲音會受影響,尤其是低頻音,同時你還會聽到許多噪音。
  • 教你如何正確佩戴入耳式耳機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連線》雜誌11月9日報導,入耳式耳機能排除外在噪音幹擾,音質既飽滿又清晰,輕巧易攜帶。但常聽人抱怨說耳機太小、低音部分不足,經常掉出來。實際上,這並不是耳機的問題,而是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這種耳機,下面為大家支幾招,以供參考。資料圖入耳式耳機和非入耳式耳機很像,但使用方法不同。
  • 藍牙耳機怎麼選?頭戴式耳機與入耳式耳機大對比
    頭戴式耳機頭戴式耳機是所有耳機形態中體型結構最大的一種,得益於其結構設計頭戴式耳機可以容納更大的單元、電池等零件,可利用空間也更多。因此頭戴式耳機的降噪效果會比較好,聲場表現往往更好、佩戴起來也更舒服。另外在續航方面往往也更出色。另外相比於入耳式耳機頭戴式耳機不會接觸耳道,不會對耳道造成傷害。
  • 入耳式、頭戴式,你用的是哪種耳機?差別很大
    對於很多喜歡聽歌的小夥伴來說,耳機應該是除數據線、充電器之外最重要和隨身攜帶的手機配件了。但很多人卻不懂怎樣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耳機,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對自己的聽力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很多小夥伴覺得入耳式耳機會比頭戴式更傷聽力,其實不一定哦。
  • 問答: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哪個好?
    提問: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哪那個好?回答:其實頭戴式和入耳式耳機並不能直接區別哪種好,而是兩種不同的耳機類型,具體的音質也與耳機的設計、發聲單元、調音等實際參數有關,所以我們還是先來聊聊這兩類耳機都有哪些優缺點吧!
  • 科普 | 入耳式耳機比頭戴式更傷聽力?原來這麼多年你認為的是錯的!
    但很多人卻不懂怎樣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耳機,甚至是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對自己的聽力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很多機友覺得入耳式耳機會比頭戴式更傷聽力,其實這不一定。優點1、方便攜帶,相比龐大的頭戴式耳機,入耳式就顯得小巧很多了,方便收納盒隨身攜帶。
  • 【健康】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哪個更傷耳朵
    更多精彩請點擊「閱讀原文」在上下班的地鐵、公交車上,隨處可見戴著耳機聽音樂的人。有些人不控制音量,站在旁邊的人都能聽到耳機裡的聲音。有人使用的耳機是塞進耳朵的入耳式耳機,有人則選擇了體積較大的頭戴式耳機。這兩種耳機究竟哪種更傷聽力?雖然長期佩戴,兩種耳機都會對聽力造成傷害,但專家們表示,入耳式耳機對聽力的損傷更大。
  • 頭戴式耳機or入耳式耳機or耳塞式耳機?這幾點你必須得知道!
    想要選擇一副適合自己的耳機,就得知道到底耳機的種類那種最適合自己。從耳機的大的分類來說,耳機分為頭戴式耳機和入耳式耳機還有耳塞式耳機。入耳式耳機和耳塞式耳機的最大好處就是輕便,相比於頭戴式耳機的笨重,入耳式耳機和耳塞式耳機是真的非常的輕巧。而且入耳式耳機和耳塞式耳機在本質上的區別不是很大,只是設計上有一點點的區別。入耳式耳機一般是平頭式的,貼合人體耳廓的形狀,而耳塞式是進入耳廓裡面。
  • 普及戴耳機的常識:耳塞式耳機的正確佩戴方式是這樣(圖)
    很多朋友都喜歡在乘車和步行時聽音樂,不過,你知道如何正確的戴耳機嗎?看到這個問題你是不是很不屑一顧,先別忙吐槽,來看看,你是不是戴錯了好多年。以佩戴的方式來區分,耳機主要有耳塞式,入耳式,頭戴式,掛耳式。
  • 入耳式耳機是不是對耳朵的傷害比較大?
    >一共有4類,入耳式(耳塞)、頭戴式(包耳式)、半入耳式、骨傳導式。開放式通常聲場大舒暢久帶不累,封閉式普遍悶但隔音。開放式聽起來像大舞臺,封閉式感覺像四邊有牆壁圍起來的錄音室。在公共場合你戴著開放式耳機聽音樂別人也能聽到你的音樂,別人與你說話,你也能聽到。關於入耳式耳機是否會損傷聽力的爭論卻是一直沒有停歇過。
  • 有關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的八大誤解
    頻率範圍用於表示耳機所生成的最低和最高頻率。人類聽力的正常範圍大概是20Hz到20kHz。一些規格超出了這一範圍,如5Hz至50kHz,是嚴重的誤導。這不僅超出了人類的聽力範圍,也未說明這兩個頻率間的性能。我們的耳朵對100Hz和10kHz之間的聲音最敏感,所以頭戴式耳機在這個範圍內產生的相對能量比≤20Hz或≥20kHz的相對能量更加重要。
  • 技術 | 入耳式耳機正確使用方法
    「入耳式耳機」入耳式耳機,
  • 耳塞式耳機和入耳式耳機有什麼區別?
    喜歡音樂的同學都要有一副好耳機,入耳式和耳塞式的耳機是目前最受青睞的兩種了,但是要說它們各自的特點。
  • 耳塞式耳機和入耳式耳機有什麼區別
    耳塞式耳機和入耳式耳機有什麼區別?其實兩者的區別很大。但是有很多朋友還不清楚兩者的區別,那麼,今天小編就為不清楚耳塞式耳機和入耳式耳機區別的朋友介紹一下它們的不同之處。一、耳塞式耳機和入耳式耳機有什麼區別1、發音原理可能不同非入耳耳塞為動圈結構,而入耳耳塞包括了動圈,動鐵以及壓電式結構。
  • 入耳式耳機比普通耳機更傷害耳朵是真的嗎?_遊俠網 Ali213.net
    聲音對聽力的損害在醫學上叫做噪聲性聾,噪聲性聾又主要分為慢性聲損傷和急性聲損傷。  慢性聲損傷。聽耳機造成的損害就屬於前者。  噪聲對聽力損害的嚴重程度主要由噪聲強度和暴露時間決定,強度越大、暴露時間越長,越嚴重。所以理論上說,耳塞對聽力的傷害主要與聽音樂的音量和佩戴耳機的時間有關,與佩戴方式無關。
  • 對於入耳式耳機和半入耳式耳機的選擇哪個會更好
    打開APP 對於入耳式耳機和半入耳式耳機的選擇哪個會更好 暴風碎骨 發表於 2020-11-13 15:02:32 雖說現如今的藍牙耳機紛繁複雜,但從我們佩戴習慣來看就無非兩種:入耳式的和半入耳式,各有自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