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1-29 15:59:11
能夠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的電路稱為逆變電路,逆變電路也簡稱為逆變器。按逆變電路輸出交流電壓的相數不同,可分為單相逆變器、三相逆變器和多相逆變器。
圖3-13a所示為單相橋式逆變器,4個橋臂由開關構成,輸入直流電壓E,逆變器負載是電阻R。當將開關S1、S4閉合,S2、S3斷開時,電阻上得到左正右負的電壓;間隔一段時間後將開關S1、S4打開,S2、S3閉合,電阻上得到右正左負的電壓。以頻率f交替切換S1、S4和S2、S3,在電阻上就可以得到圖3-13b所示的電壓波形。顯然這是一種交變的電壓,隨著電壓的變化,電流也從一個支路轉移到另外一個支路,通常將這一過程稱為換相或換流。
在實際應用中,圖3-13a所示電路中的開關是各種電力電子器件。逆變器常用的開關器件有:普通型和快速型晶閘管(SCR)、門極關斷(GTO)晶閘管、功率電晶體(GTR)、功率場效應電晶體(P-MOSFET)、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TGBT)等。普通型和快速型晶閘管作為逆變器的開關器件時,因其陽極與陰極兩端加有正向直流電壓,只要在它的門極加正的觸發電壓,晶閘管就可以導通。但晶閘管導通後門極失去控制作用,要讓它關斷就困難了,必須設置關斷電路。如用全控器件,可以在器件的門極(或稱為柵極、基極)加控制信號使其導通和關斷,換流控制自然就簡單多了。
單相逆變器的基本形式1、半橋逆變器
圖3-14a所示為半橋逆變器原理圖,直流電壓Ud加在兩個串聯的容量足夠大的、相同的電容兩端,並使得兩個電容的連接點為直流電源的中點,即每個電容上的電壓為Ud/2。由兩個導電臂交替工作使負載得到交變電壓和電流,每個導電臂由一個功率電晶體與一個反並聯二極體所組成。
電路工作時,兩隻功率電晶體V1、V2基極信號交替正偏和反偏,兩者互補導通與截止。若電路負載為感性,其工作波形如圖3-14b所示,輸出電壓為矩形波,幅值為Um=Ud/2。負載電流io波形與負載阻抗角有關。設t2時刻之前V1導通,電容C1兩端的電壓通過導通的V1加在負載上,極性為右正左負,得負載電流io由右向左。t2時刻給V1關斷信號,給V2導通信號,則V1關斷,但感性負載中的電流io方向不能突變,於是VD2導通續流,電容C2兩端電壓通過導通的VD2加在負載兩端,極性為左正右負。當t3時刻io降至零時,VD2截止,V2導通,io開始反向。同樣在t4時刻給V2關斷信號,給V1導通信號後,V2關斷,io方向不能突變,由VD1導通續流。t5時刻io降至零時,VD1截止,V1導通,io反向。
由以上分析可見,當V1或V2導通時,負載電流與電壓同方向,直流側向負載提供能量;而當VD1或VD2導通時,負載電流與電壓反方向,負載中電感的能量向直流側反饋,反饋回的能量暫時儲存在直流側電容器中,電容器起緩衝作用。由於二極體VD1、VD2是負載向直流側反饋能量的通道,故稱反饋二極體;同時VD1、VD2也起著使負載電流連續的作用,因此又稱為續流二極體。
2、全橋逆變器
全橋逆變器可看作兩個半橋逆變電路的組合。電路原理如圖3-15a所示。直流電壓ud接有大電容C,使電源電壓穩定。電路中的4個橋臂,橋臂1、4和橋臂2、3組成兩對,工作時,設t2時刻之前V1、V4導通,負載上的電壓極性為左正右負,負載電流io由左向右。t2時刻給V1、V4關斷信號,給V2、V3導通信號,則V1、V4關斷,但感性負載中的電流io方向不能突變,於是VD2、VD3導通續流,負載兩端電壓的極性為右正左負。當t3時刻io降至零時,VD2、VD3截止,V2、V3導通,io開始反向。同樣在t4時刻給V2、V3關斷信號,給V1、V4導通信號後,V2、V3關斷,io方向不能突變,由VD1、VD4導通續流。t5時刻io降至零時,VD1、VD4截止,V1、V4導通,io反向,如此反覆循環,兩對交替各導通180°。其輸出電壓uo和負載電流io、如圖3-15b所示。
經數學分析或實際測試,均可得出基波幅值Uo1m和基波有效值Uo1分別為
Uo1m=1.27Ud(3-3)
Uo1=0.9Ud(3-4)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