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苗鄉資訊
河南村民委員會是屏邊縣新華鄉9個行政村之一,地處新華鄉西部,東連戈幾街村委會,南鄰蒙自市期路白鄉,西依蒙自市芷村鎮,北靠阿母黑村委會,住地距鄉政府所在地4公裡,幅員面積22.6平方公裡,轄 11個村民小組,總共540戶,195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215 戶 873人。
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在雲南省中醫院等多方幫扶下,河南村結合本村實際,以市場為導向,選擇適合本地條件的農產品作為發展方向和重點,引導農民規模生產,形成有特色的代表性的主導產業,使潛在的優勢儘快轉化為現實經濟優勢,創造經濟效益。
截止到2020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215 戶已全部脫貧,均達到了「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要求,全村經濟逢勃發展,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時境變遷,最後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勝利,令人感慨萬千。
想當初
按照國家和省、州、縣、鄉對貧困戶、貧困村進行識別和建檔立卡的工作要求,83名幫扶責任人進村入戶,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嚴格執行識別標準,逐戶走訪建檔,與貧困戶交心談心,認真傾聽貧困群眾訴求,耐心詢問每戶家庭情況,填寫發放貧困戶登記表、扶貧手冊,明確幫扶責任單位、幫扶人員,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冊、有檔」,對貧困人口、貧困家庭實行信息化管理。通過分析致貧原因,對扶貧對象逐戶確立幫扶項目,確立貧困戶主導產業,科學合理制定貧困戶脫貧計劃,並對識別出來的貧困戶制定幫扶措施,同時切實把村民組織起來,把致富能手培育起來,把3名駐村工作隊員和9名小組長助理合理利用起來,摸清貧困底數,分析致貧原因,制定幫扶計劃,把產業培育起來,把群眾帶動起來,把醫療體系完善起來,把發展環境優化起來,把村組兩級幹部積極性調動起來,著力推動貧困戶的經濟和產業健康發展起來,在發展經濟和產業的同時,加快交通設施、危房改造、路面硬化、儲水池、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完成各項脫貧攻堅指標。
走訪幫扶對象並造冊建檔(宋曉靜提供)
看成果
全村共實施到戶項目10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4個,截止目前,到戶農危房改造、適齡青少年就學、基本醫療保障、生產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安置、種養殖業補助、人畜分離圈舍改造、生態扶貧(退耕還林還草補貼)、金融扶貧(小額貸款發放)、農村綜合性保障扶貧(低保、養老、特困供養、殘疾人補貼)項目已落實到位;道路硬化、村組衛生公廁、飲水工程、村集體經濟項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均順利推進,按計劃落實到位。
你瞧:從村委會所在地大路腳通往石洞門的水泥路、通往黑邑母租的砂磚路,剛驗收完工,路上的機動車就來來往往,把群眾所需的生活用品從外面拉進村子,把種植的獼猴桃、脆皮李、枇杷、生薑、生豬、肉牛等水果、農產品和畜牧產品運往外地,改變了多年來人背馬馱的落後運輸方式,怎麼不叫人動容呢?
獼猴桃碩果纍纍 豐收在望(宋曉靜提供)
在脫貧攻堅戰中,大多數貧困群眾嘗到了勤勞脫貧的甜頭,生活富裕,醫療、教育、養老有保障,免費參加勞動力技能培訓100餘人次,真切感受到了黨和國家扶貧政策帶來的實惠,使他們既學到了專業技能,又開了眼界,長了見識,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越幹越有勁頭。
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建檔立卡戶楊貴林,身為殘疾人,在國家給予肉牛養殖補貼、建牛欄資金和小額貼息貸款政策扶持下,大力發展肉牛養殖,規模近二十頭,年初購進廋弱的黃牛,白天將牛趕到草地上放牧,晚上用自家栽種的牧草和玉米餵養,育肥後年末出售,加上售賣小牛犢及種植的各種農產品,年純收入達6萬多元,家庭人均純收入超1.5萬元。每次跟他交談,他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總是情不自禁地說:「感謝黨和政府實實在在的扶貧政策和措施,讓我通過自己的勤勞能脫貧致富。」我被他的話深深感動了。他人殘志不殘、辛勤勞作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學習。
養殖肉牛,勤勞致富(宋曉靜提供)
記得剛入村時,群眾主要經濟來源以打工和零散種養植業,特別是以種植玉米和洋芋、養殖生豬等為主,農業結構單一,規模小,尚未形成骨幹支柱產業,傳統的農牧業和非農產業弱小,其產品產量低、成本高,增產不增收,群眾生活困難,住房老舊破爛,住宿環境髒亂差,吃水困難,電力供應不足。大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活著沒有「精氣神」,甚至把黨的扶貧好政策錯誤地當成了養懶人的政策,爭著當貧困戶、低保戶,有一言難盡的感覺,而今非昔比,大家爭當養殖、種植產業的帶頭人、致富能手。各村民小組公共服務活動室寬敞明亮,盡顯風採;拆除重建的新房一棟棟撥地而起,有衛生間,安全實用;新安裝的自來水管引水到家,水質甘甜清澈;全村一片欣欣向榮的新景象。
村民小組群眾召開村情民情研討會(宋曉靜提供)
看了河南村現在的新變化、新氣象,我深深感到,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只有幫扶單位和責任人積極投身於國家的脫貧攻堅事業,人民群眾奮發圖強,攻堅克難,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和提高發展經濟能力,才能推動精準脫貧成效,才能奏響鄉村振興、增進人民福祉的時代強音。一個行政村,一個起點,河南村的發展見證了屏邊縣的發展,也見證了我們社會的發展。
作者:宋曉靜
編輯:王再嵩
審閱:李秀英
終審:張 繼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MXpingbian
微博公眾號
@苗鄉屏邊
苗鄉屏邊
今日頭條號
苗鄉屏邊
抖音號
苗鄉屏邊
APP
苗鄉屏邊
快手號
一起學習七步洗手法
明日天氣預報
未來24小時受減弱冷空氣影響
地名
天氣
氣溫
風向
風速
森林
火險
屏邊
陰間
多雲
8-10℃
偏東風
2級
1級
球分享
球點讚
原標題:《【脫貧攻堅•感想談】聚焦脫貧攻堅後的河南村》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