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的發展現在進入快車道,我們對此充滿了信心。」近日,國家藥監局新聞司原副司長申敬旺在「中醫藥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研討會暨中藥標杆品牌數字創新論壇」上做出上述表述,他認為,《健康中國2030行動規劃》當中提到了對中醫藥的定位,在健康保健治未病中發揮核心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發揮攜同作用,在治療後的康復中發揮主導作用的「三大作用」是未來發展主要方向和關鍵所在。
資料顯示,此次論壇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中國中藥協會、廣州醫藥集團聯合主辦,中國中藥協會媒體專業委員會承辦,第一健康報導、浙江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九信中藥集團有限公司、李時珍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協辦。
申敬旺表示,去年以來,各地落實中央關於中醫藥促進傳承發展工作非常積極,各個省撥付大量的資金來推動中醫藥的發展。同時,近年來中醫藥不只是在我國,同時在全球的影響也不斷加深。截至目前,已有183個國家和地區有了中醫藥,部分國家對還對中醫藥、針灸進行了立法,發展速度喜人。
中國中藥協會副會長濮傳文表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給出未來五年或者更長時間內,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同時提出來要堅持中西醫並重,大力發展中醫藥,這是我國經濟改革發展進入到深水區一項重大的調整和決策。
濮傳文指出,「十四五」期間,中醫藥行業要把改革創新作為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
國家商務部服務貿易司發展規劃處處長姜義茂表示,從全球醫藥貿易來看,2018年貿易總額1314億元,但我國出口僅為39.9億元,佔世界整體交易量2.9%,若競爭力得到提升,發展的空間巨大。因此,他認為,下一步應確立中醫藥的國際化戰略地位,加強科技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體系。
針對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九州通九信中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志國表示,我們核心關鍵要做中藥的品牌,要打造品牌,以品牌作為牛鼻子引領我們的產業。
朱志國表示,中藥生產與流通環節多,產業鏈長。企業多小散亂,規模不大,企業製造落後、智能化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隨著新《藥品管理法》實施,監管趨嚴讓中藥行業加速優勝劣汰。「短期來看,行業發展面臨挑戰,長遠來看,這是中藥行業發展的機遇。」特別是經歷此次新冠疫情後,中醫藥抗疫大顯身手。大眾對中醫藥的認知和接受度大幅提升,與此同時,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慢病管理等健康需求的增加給中醫藥產業一個巨大的發展契機。
廣藥集團副總裁劉菊妍表示,應找準企業中醫藥產業發展格局的著力點,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十四五規劃、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為實體經濟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指明方向的情況下,積極爭取「十四五」各項工作的緊鑼密鼓的布局。
「無論是世界如何變化,健康產業永遠是剛需。」劉菊妍說,中藥加時尚是全新的路徑,必將催生出更多的新品推出,產品迭代,產業升級。我們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醫藥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詮釋時尚中藥的理念。
但走向世界,仍需標準化作為基礎。浙江壽仙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宋濤表示,我國中醫藥標準化仍是短板,在國際標準上更是處於弱勢地位。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由中國主導制定並已經正式發布的中醫藥國際標準,不超過30個。
宋濤表示,掌握了標準的制定權,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技術和經濟競爭的主動權。日本漢方藥能在國際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和漢方藥的規範化標準化密切相關。日本厚生省制定了一系列合理且嚴格的中藥標準。這些標準,有很多已經升級為國際標準,並成為日本漢方走向世界的通行證。
宋濤表示,壽仙谷未來仍將加大中藥國際標準制定,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截至目前,壽仙谷主導和參與制定行業標準73項,其中,國際標準4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6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