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納格爾斯曼接手萊比錫教鞭的首個賽季,也就是上賽季的聯賽,萊比錫就爆發出了驚人的實力,半程冠軍也是實至名歸。不過球隊畢竟經驗不如多特與拜仁老道,後半程掉隊使得球隊最終只能拿到聯賽的季軍,本賽季也是同樣如此,13輪聯賽過後紅牛由於淨勝球的劣勢依舊排在第三的位置。
與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藥廠類似,紅牛在夏窗轉會期同樣是失去了兩大攻擊手——維爾納和希克,前者遠赴斯坦福橋,後者則是去到了競爭對手藥廠的陣中,也可以說藥廠力壓紅牛一頭的淨勝球優勢就是拜希克所賜(9場4球)。雖說冬歇期前只能位列聯賽第三,但是球隊在歐冠死亡小組最後突出重圍依舊彰顯實力。
先來說一說紅牛在防守端的表現,13輪聯賽一共丟掉9球,這一項數據是聯賽之最,也是唯一一支在冬歇期前丟球數為單數的球隊,其中多達六場比賽的零封完全是在情理之中,場均被射門次數還不到八次,同樣是聯盟之最。如此高質量的防守完全得益於前後場球員的協同作戰,前場球隊的高位逼搶遏制住對手持球推進的速度,後場的防守球員在落位之後對手基本上很難有機會突破防線,由於法國雙後衛科內特以及於帕梅卡諾超強的個人防守能力,對手無論從地面還是高空都很難佔得便宜。
不過相比於防守端的一枝獨秀,紅牛場均兩球的進攻表現只能排在聯賽第六的位置,從一項數據上就能夠看出問題,紅牛有著高達聯賽第二的總射門次數(194次),僅次於多特蒙德,可見將射門轉化為進球的效率極低,平均7.46次射門才能換得一粒進球。
萊比錫本賽季可以靈活地在三中衛和四後衛之間來回切換,甚至有時納格爾斯曼還會派出無鋒的陣型,由於球員的位置並不固定,在球場的靈活性很高,這也讓紅牛在前場的戰術更為多變,本賽季萊比錫的打法依舊是地面滲透+快速傳導。在執教紅牛的一年半時間裡,納格爾斯曼已經成功將克洛斯特曼與哈爾斯滕貝格改造成三中衛的邊中衛,而萊默爾、泰勒·亞當斯、阿馬杜·海達拉這些中前衛出道的球員也被少帥當作右邊翼位或是邊鋒使用。
後衛線上已經是人才濟濟,從防守表現就能夠看出,不過目前隊內進球最多的球員居然是邊翼衛安赫利尼奧,這無疑反映出了紅牛前場攻擊手的進攻能力不足,目前對於納格爾斯曼來說前場攻擊手還沒有找到像維爾納那樣可靠且穩定的得分點。
事實上紅牛陣容已有多達12名球員在德甲賽場上有球進帳,不過從分布來看,中後場球員的進球數明顯要多於前場,作為隊內的正印中鋒,波爾森的戰術作用非常重要,不過丹麥人的射術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而替補中鋒索爾洛特,來到德甲之後至今只貢獻了一次助攻,挪威國腳顯然還沒有適應德甲的節奏。這個問題如若不在今後的比賽中解決,萊比錫將無法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