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最喜排行,即使是清華和北大兩所高校,也非得排出一個高下,最近高等教育領域又出來了一個「排行榜」,對於國內最頂級的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排行。這個排行榜的排行要素就是高校獲得學位自主審核權的先後順序、博士點以及學科評估優秀率等三個要素。
在這個榜單中,42所高校中有19所高校在2018年獲得了學位自主審核權,依據學科評估優秀率的高低排出了北京大學(71.7%、1,為學科評估優秀率、排名第一位,下同)、浙江大學(69.4%、2)、清華大學(68.3%、3)、復旦大學(62.5%、4)、上海交通大學(59%、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52.8%、6)、北京航空航天大學(52.6%、7)、哈爾濱工業大學(52.1%、8)、北京師範大學(51.4%、9)、中國人民大學(51.1%、10)等10所高校為前10名,也是僅有的學科優秀率超過50%的高校。
另外9所2018年獲得學位自主審核權的高校為南京大學(48.8%、11)、天津大學(46.4%、12)、南開大學(41.9%、13)、西安交通大學(41.4%、14)、武漢大學(40.9%、15)、中國農業大學(40.9%、15)、同濟大學(34.1%、21)、吉林大學(21.8%、27)、廈門大學(18.1%、30)等,但是在排名中,後面3所高校因為學科優秀率低於其它高校造成排名落後於2019年獲得學位自主審核權的高校。前16名的高校截止到中國農業大學,均為2018年獲得學位自主審核權的高校。
另外2019年獲得學位自主審核權的高校有11所,華東師範大學(10%、17)、北京理工大學(35.2%、19)、華中科技大學(34.7%、20)、中南大學(33.9%、22)、東南大學(33.7%、23)、四川大學(31.7%、24)、中山大學(31.1%、25)、山東大學(18.1%、30)、西北工業大學(12.1%、34)、重慶大學(8.1%、38)、蘭州大學(6.6%、39)。
還有12所高校截止目前尚未獲得學位自主審核權,分別是國防科技大學(37.7%、18)、華南理工大學(25.3%、26)、電子科技大學(21.7%、28)、大連理工大學(21.2%、29)、湖南大學(17.4%、32)、東北大學(15.5%、33)、中國海洋大學(9.3%、35)、雲南大學(8.7%、36)、中央民族大學(8.5%、37)、西北農林科技大學(4.7%、40)、鄭州大學、新疆大學等。
從該排行榜單排行來看,依據學位自主審核權獲得時間先後、學科評估優秀率等的綜合因素進行排名,在整個榜單中,尚未獲得自主審核權的國防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湖南大學、東北大學等高校進入了前80%行列,位居前35位之列。而目前已經獲得學位自主審核權的重慶大學和蘭州大學兩所高校,由於學科評估優秀率過低,排名進入到了第38、39位,僅僅高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鄭州大學、新疆大學等3所高校。
從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2020年擬新增學位授予自主審核單位推薦名單中,湖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雲南大學等都受到所在省市的首薦,其中估計有幾所能夠如願以償。
上述42所高校中,除了位於長沙的國防科技大學屬於軍事類院校,比較特殊一點之外,其它高校的排序估計就浙大的位置受到質疑的比較多了,但為何獲得學位自主審核權不是按學科優秀率排行來進行安排?這個其實就涉及到了一個教育均衡的問題在內了。
很多網友一看民間排名就否定一切,都認為教育部的排名最真實,其實即使是教育部的排名,也有地域均衡的考慮,不可能完全按照大家所認可的學校「實力」進行排名,否則就不會有末流985與頂尖211、雙非高校與末流211學校之爭了。所以,看排名,弄清楚排名規則,在規則之內,去討論其排名的合理性最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