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積分可以在APP內兌換各種優惠券、低價購、禮品、返現等,這樣佔官方的「便宜」被稱為「薅羊毛」,但往往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部分消費者想盡辦法卻怎麼也搶不到優惠,懊惱手速慢、網速卡或是埋怨名額少、優惠少的同時,也會懷疑有「黑幕」。
今天(11月10日)上午,蘇州市姑蘇公安分局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案件偵辦情況並發布警方提示。通氣會上蘇州姑蘇警方通告了這樣一起案件,在「淨網2020」行動中警方偵破了一起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案,揪出了這樣一雙幕後「黑手」--一人開發外掛、一人有償「代搶」,合夥非法「薅羊毛」價值超過兩百萬!
返現優惠提前「秒空」,「薅羊毛」黑手浮出水面
今年4月下旬,某銀行信用卡部員工孔女士來到姑蘇公安分局石路派出所報警求助,稱銀行APP客戶端發生了「怪事」。
孔女士說,銀行近期推出了一款針對信用卡消費用戶的返現優惠活動,可在APP上限時搶購,活動一經推出便廣受歡迎,十分火爆。本以為一切正常,但銀行卻陸續接到客戶投訴,說明明盯著搶購時段,卻搶不到優惠名額,懷疑有「內幕操作」。
經了解,這項活動每天上午10點鐘開搶,每次限定150個名額。為核實客戶反映的情況,孔女士也試著準點蹲守搶購返現優惠名額,果然發現了異常。正如客戶所說,返現優惠名額基本都是瞬間「秒搶」,更加誇張的是,明明距離10點還有一兩分鐘,名額便被一掃而空,著實詭異。
孔女士和同事在網上嘗試搜索後,發現有人私下提供有償「代搶」服務,並聲稱肯定能夠搶到。孔女士懷疑有人非法入侵了公司系統,便立即報了警。接報後,民警迅速收集線索開展偵查,經過對相關數據的分析研判,一個名叫張某的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民警依法將張某傳喚至派出所接受調查。
經查,張某交代了秒搶返現優惠名額的「奧秘」--他有一款「薅羊毛」外掛程序。
「黑手」還有「高手」指導,開發外掛有償「代搶」
張某,20多歲,無業,日常居住在蘇州市姑蘇區。經查,張某隻是提供「代搶」服務,用於「薅羊毛」的外掛程序是他另找「高人」開發的,這位「高人」便是河北籍男子塗某。鎖定了塗某的真實身份和藏身之地後,姑蘇警方前往河北廊坊,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將其抓獲歸案。
塗某,男,不到30歲的他擁有多年的IT行業從事經歷,曾在多家網絡公司任技術員,平日對各類APP、電商平臺的優惠活動必須關注,喜歡「薅羊毛」,領取心儀的優惠券、代金券、折扣券等。
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塗某發現部分平臺系統存在漏洞,有「佔便宜」的機會,於是便自行編寫了外掛程序,以方便自己更加「高效率」地「薅羊毛」。即便平臺不斷修復漏洞,憑藉紮實的技術功底,塗某不斷進行改進,讓他收穫頗豐。
興奮的塗某,將自己的發現透露給了網友張某。張某也是「有便宜必佔、不佔便不爽」的性格,主動提出幫助塗某「推廣」外掛來牟利,二人一拍即合,從此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
「薅羊毛」薅到犯罪,警方提醒有些便宜佔不得!
按照兩人的分工,由張某在各個的聊天群裡發布「代搶」廣告,按照代搶的各類代金券、贈送品的金額,以每單5元至150元不等的價格,將塗某編寫的外掛程序有償提供給他人使用。截至案發,張某、塗某累計幫助他人搶兌優惠券、低價購、禮品、返現等物品數百件,總價值超過兩百萬元,兩人從中獲利約5萬元。目前,張某、塗某因涉嫌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已被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商家推出的各類優惠活動,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實惠,通過合法方式「薅羊毛」天經地義、合法有效。但如果通過非法手段「佔便宜」,不僅違背了公平正義,破壞了網絡安全,更是違法犯罪行為,將會受到法律懲罰。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王德儉 通訊員/張思初 編輯/汪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