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輪驅動強產興城 福建莆田堅持開放招商激發城市發展活力

2020-12-24 中國文明網

木蘭溪從木蘭陂潺潺流過。 盧德山 攝

  10月12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與蘭州大學籤訂12個項目合作意向框架協議,涉及醫美、創新中藥、核醫學系列設備、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複合手術室相關產品研發製造等醫療健康產業。

  10月14日,莆田市荔城區「強產業、興城市」工作指揮部第三次會議召開,總結雙輪驅動重點片區徵遷情況,並部署下一步各項任務。

  ……

  「聚焦重點,補齊短板,進一步加快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步伐。」莆田市委書記劉建洋指出,一要強產業,強化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支撐;二要興城市,激發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活力。

長城華興玻璃廠 盧德山 攝

  項目招商強產業

  近日,在北岸經濟開發區媽祖健康城,康養配套服務設施項目(一期)加緊收尾。一座座極具現代風格的建築拔地而起,形狀各異,顏色明亮,令人嘖嘖稱奇。該項目總投資約8800萬元,總建築面積約5500平方米,是媽祖健康城的商業服務和招商接待中心。

  海峽兩岸生技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區是全國首個生技和醫療健康類對臺經貿合作平臺,其核心區域即媽祖健康城,目前已有19家醫療機構或企業入駐,另有7家籤訂合作協議。

  前三季度,莆田市按計劃竣工(含部分建成)項目41個,主要有長城華興玻璃、仙遊3C產業園、華峰生態科技產業園、濱溪北路、仙遊六館等;提前實現竣工(含部分建成)項目7個,包括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莆田中心2號樓、荔城百利鑫易拉罐生產項目、石庭圓圈棚戶區改造等。

  今年,莆田市有330個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4999.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19.9億元,1至9月已累計完成投資619.1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86.0%。

  2020年是莆田市「開放招商年」,截至9月,全市共對接項目351個,其中產業類262個,計劃總投資2400億元,項目轉化率56.5%、項目開工率52%;總部和平臺類89個,完成籤約及公司註冊59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莆田市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類項目100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4個,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0%,超序時進度5個百分點;20億元以上項目15個,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強產業過程中,一方面是突出開放招商、強化項目帶動,推進開發區改革創新等工作,做大做強做優產業;另一方面是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產業發展賦能。」劉建洋說。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莆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聚焦窗口,加速提檔升級,接連推出「一事聯辦」「一窗受理」「證照同辦」等創新舉措。以企業開辦為例,該局推出「1+X」套餐,做到「一次採集、一套材料、集中出證」,年底將實現企業開辦環節壓縮至2個(一表申請、一窗發放)、時限壓縮至2天。

  目前,莆田確立了「343」重點產業發展新格局,通過開放招商和項目建設,進一步做優鞋服、工藝美術、食品等3個傳統優勢產業;做強新型功能材料、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等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生命健康等3個未來產業。

  

莆田城市新面貌 盧德山 攝

  拉開框架興城市

  不久前,城市主幹道濱溪北路通車。道路西起城港大橋,東至荔港大道,全長6.5公裡,鋪展在木蘭溪北岸。

  今年初以來,莆田累計新改擴建市政道路39公裡,其中木蘭大道一期竣工通車,木蘭大道三期、八二一街南伸等工程正在推進,逐步拉開城市建設的框架。

  數據顯示,莆田全市建成區面積已達125.9平方公裡,其中主城區為98.5公裡,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跨過木蘭溪,南岸橫亙著一條木蘭大道,從仙遊縣一直延伸至涵江區,將成為莆田市未來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一條大動脈。

  眼下,莆田市正在實施木蘭溪南岸高鐵新城項目,整個範圍大致在壺公山以東、木蘭溪以南、城市綠心以西,北連城市主城區,南接秀嶼城區。

  上承木蘭溪治理理念,莆田在木蘭溪南岸高鐵新城項目中,選取新度鎮和黃石鎮作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的試點先行區,依託南洋水系,打造一心、一帶兩個生態溼地公園。

  劉建洋說,興城市過程中,一方面是聚焦高鐵新城,南北延伸、連片發展,謀劃推進一批項目,加快新城建設;另一方面是聚焦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建設,推動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質。

  今年,莆田市開展城市更新徵遷「雙百」行動,集中改造成片的棚戶區。全市策劃棚戶區改造項目77個,計劃棚改總面積923萬平方米,總投資300億元。

  莆田市棚戶區改造主要位於城廂區和荔城區,其中龍德井、溝頭片區改造項目規劃用地面積435.75畝,規劃總建築面積141.3萬平方米。

  眼下,作為城市建設的主戰場,為解決拆遷遺留問題,莆田市城廂區鳳凰山街道在啟動文獻北片區丈量覆核的同時,加快龍德井等片區徵遷掃尾攻堅行動。

  這些項目不是單純的除舊布新,而是注重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建成後將進一步激發片區活力,盤活區域資產,補足公共配套設施,完善道路交通,塑造城市風貌。

  此外,莆田市引入專業的團隊,注重項目的前期規劃設計、中期的科學運作、後期的包裝推廣。以綬溪片區改造項目為例,導入「公園城市」的理念,按照「公園+研學、民俗、度假、商業、農業」的「1+5」模式,孵化大師工作室、高端民宿、共享農業等新業態,打造「資產做大、實力做強、現金流做優」的可持續發展綜合模式。(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伊曉燕 楊劍鋮 詹麗君)

相關焦點

  • 項目動 城市新——莆田荔城區奮力跑出強產興城「加速度」
    落實莆田市委市政府實施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工作部署,加快推進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拓展新區建設和園區及產業轉型升級,當前,全區正凝心聚力、擔當作為,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極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奮力跑出強產興城的「加速度」,爭當「雙輪」驅動排頭兵,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夯實基礎。
  • 《魅力新涵江》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
    產業強區、宜居涵江福建新聞廣播攜手中共莆田市涵江區委宣傳部推出特別專題《魅力新涵江》涵江區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暨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工作推進會召開近日,莆田市涵江區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暨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工作推進會召開。
  • 強產興城正當時 政策金融顯擔當
    在明代黃仲昭所書《八閩通志》中描述的莆田,山川之秀甲於閩中,依山附海。「蒲草」起家園,當下這片莆陽大地上正如火如荼實施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莆陽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今年以來,莆田市分行積極響應莆田市委市政府「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職能作用,聚焦促進莆田產城融合、木蘭溪全流域系統治理、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等重點領域,持續為莆陽大地注入金融活水。
  • 持續為莆田發展集智聚力獻計獻策
    莆田網訊 1月6日上午,廳級退休幹部通報會暨2020年度市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民主生活會會前徵求意見座談會召開。市委書記劉建洋主持會議並講話,市領導李建輝、卓曉鑾、吳立新出席。  劉建洋在通報時說,過去一年,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新時代新福建建設,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聚焦「強產業、興城市、惠民生、優生態、保穩定、重黨建」中心任務,突出開放招商、強化項目帶動,實施「雙輪」驅動,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各項事業取得了新的進步和發展。
  • 海峽兩岸生技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區 13個招商項目集中簽約
    籤約活動前,市委書記劉建洋、市長李建輝與出席活動的瑞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旭、總裁張仁華,福建醫科大學副校長黃毅敏、江西晟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學東、九洲基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義富、上海產業合作促進中心主任唐德根、福建延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進聰、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理事長王林等座談交流。
  • 莆田:用「土」有方 「動」力十足
    石門澳 叢文俊 攝不久前,莆田市自然資源局局長陳景新率隊前往城廂區,開展「強產業、興城市」現場辦公活動,針對產業用地規劃編制、城市提升規劃編制、圍填海項目海域使用證換發國有土地使用證、經營性地塊出讓等4大類15個問題,逐條進行討論研究,並確定具體解決方案。
  • 莆田最新人事動態
    東南網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主管、福建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福建官方新聞門戶網站。她強調,全縣各級領導幹部要把這種好的氛圍、好的作風、好的勢頭保持下去,始終把對黨忠誠擺在首位,讓政治定力更強;始終把擔當使命扛在肩上,讓發展質量更優;始終把隊伍建設抓在手裡,讓幹事氛圍更濃;始終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讓工作作風更實,努力在實施「雙輪」驅動、加快美麗莆田建設中展現超越擔當、貢獻仙遊力量。
  • 莆田:港產一體 破梗升級
    東吳港區羅嶼港 盧德山 攝臺海網7月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日前,莆田市委書記劉建洋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等工作,聽取市政協關於「發揮港鐵聯運優勢促進臨港產業提速發展」建議案的匯報。會議提出,要把港口發展擺在全市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堅持以港興城,加快港口開發建設,做大做強臨港經濟。1983年,莆田因港建市。
  • 年初列清單 年終對帳單 明年1月,莆田市開放招商啟動總考評
    莆田網訊 年初列清單,年終對帳單。記者昨日獲悉,明年1月,莆田市開放招商將啟動總考評。眼下,招商引資進入衝鋒衝刺,市開放招商辦提醒,各縣區、各戰線要增強倒計時的緊迫感,奮力打好今年開放招商收官之戰。
  • 莆田聯通探索智慧城市治理模式新範本
    數字時代風起雲湧,數位技術的飛速發展,引領著企業向數位化轉型進發,也推動著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朝著現代化方向不斷探索升級。 隨著「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信息惠民國家試點示範城市」以及「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相繼花落莆田,智慧城市建設成為莆田建設發展的關鍵詞。
  • 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將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莆田舉辦
    新聞發布會現場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東南網10月26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獲悉,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二屆中國·莆田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將於今年10月31日至
  • 福建莆田:「鄉愁河長」的東莊情結
    莆田是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建成生態水系足有197公裡,重現「荔林水鄉」的僑鄉盛景。 林劍冰 攝詹金爐是莆田市秀嶼區東莊鎮馬廠村村民,改革開放初期,他在村裡最早挑海鮮去賣,大半輩子都在外省奔波,十幾年前,他回到東莊。近年來,莆田市秀嶼區廣泛發動在外企業家擔任「鄉愁河長」。
  • 華為董事長梁華:5G發展初期要堅持網絡建設與業務發展雙輪驅動
    11月20日,在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華為董事長梁華在演講中指出,未來10年將是5G產業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整個產業鏈需要堅定信心,建設好5G網絡,利用好5G網絡,共享共建產業價值。在5G發展初期,需要堅持網絡建設與業務發展雙輪驅動,形成良好發展的模式。
  • 華為董事長梁華:5G發展初期要堅持網絡建設與業務發展雙輪驅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許諾)11月20日,在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華為董事長梁華在演講中指出,未來10年將是5G產業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整個產業鏈需要堅定信心,建設好5G網絡,利用好5G網絡,共享共建產業價值。
  • 睢縣發揮改革突破和先導作用 激發足力健眾鞋企高品質發展
    依靠改革引領發展,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集群,思路開拓出路。睢縣作為傳統的平原農區縣,地下無礦產,地上無資源,工業無基礎,經濟發展一度滯後。為改變落後局面,產業集聚區發展之初,睢縣以改革思維謀發展,以創新理念選產業,堅持錯位發展,"無中生有",在多方考察論證後,選準做強"一雙鞋",明確了"一年打基礎,三年上規模,五年成基地,十年創鞋都"的發展目標。
  • 多城邁向TOD發展黃金時代 TOD+SOD雙輪驅動重塑城市格局
    在中國70年城市發展之路上,地鐵擴展之終點,新城崛起之地,公共運輸所到之處,未來城市都市圈聯動價值鏈之所在,已漸成空間、人口和產業「萬線互連互通」之勢。從改革開放之前只擁有「一城一線」,到如今已開通36城5761公裡185條線路,我國軌道交通裡程增加249倍之多,穩居世界第一。
  • 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產教融合新模式賦能莆田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莆田把電子信息和軟體服務業作為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著力點,引項目、築平臺、強渠道,加快培養造就支撐產業發展的高素質產業人才隊伍。目前,莆田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形成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終端結構件、5G設備等產業鏈,並與福州、廈門形成錯位發展的良好態勢。
  • 青島嶗山區:堅持創新驅動,激發第一動力 勇當全省創新驅動發展排頭兵
    行走在嶗山在地,處處能感受到創新創業的力量在不斷激發,產業發展的高度在不斷刷新。今年三季度,全區GDP增長4.5%;1-10月份,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9%,區級稅收收入增長4.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