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採用增強隔離的電機控制應用選擇適用於電機驅動的隔離標準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作者:Cathal Sheehan Bourns® Electronics Nicola O』Byrne ADI公司

簡介

在受益於新型數字隔離技術的電機控制系統設計中,使用電流檢測電阻已成為一個趨勢。元件級標準IEC 60747-17規定了容性和磁性耦合隔離器的性能、測試和認證要求,該標準的引入使得此類技術能夠提供更高的可靠性。數字隔離還有其他好處,例如:環路響應更快、支持集成過流保護以及死區更窄等。這使得輸出電壓更平順,進而對扭矩的控制也更得力。本文會簡要介紹傳統光耦合器技術標準與用於增強隔離的感性和容性技術標準之間的差異。另外也會概述一個採用數字控制的電機驅動系統,其集成了電流檢測電阻以檢測繞組電流。本文還會就如何為此應用選擇最合適的電流檢測電阻提供一些建議。

適用於電機驅動的隔離標準更新信息

電機驅動設計人員大都知道設計需要滿足國際隔離標準。隔離很重要,原因如下:

* 防止高功率電路地連接的電氣噪聲感應到低功率信號線路上。* 防止危險電壓和電流傳輸到危害較低的低壓環境,保障最終用戶的安全。

IEC 61010-1第3版標準規定,系統設計人員必須知曉導體間距離、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它還規定,系統設計人員必須知道應將導線與罐裝、模塑料和薄膜絕緣層中的金屬部件分離。如果器件用在需符合IEC61010-1標準的系統上,設計人員應確保所選器件能保證一定的安全性。根據IEC 60747-17標準,增強隔離要利用行業公認的經時電介質擊穿(TDDB)分析進行測試,這樣有助於推斷器件的使用壽命和連續工作電壓(VIORM)。

IEC 60747-17 (DIN V VDE V 0884-11)明確定義了採用感性和容性技術的絕緣,而公認的IEC 60747-5-5標準則被用來定義採用光耦合器技術的絕緣。然而,IEC 60747-5-5沒有規定通過TDDB分析來確定連續工作電壓和使用壽命。它依賴局部放電電壓測試來確定工作電壓,但並未定義器件的工作壽命。因此,感性和容性技術的最低額定壽命為37.5年,而對光耦合器隔離器則未作規定。

表1總結了光耦合器和非光耦合器標準的主要差異。結論是隨著時間推移,基於非光耦合器的標準會被更廣泛地接受,因為其對設計工程師而言安全性更高,並且具有更長的工作壽命。

表1. 光耦合器和非光耦合器隔離的主要區別

圖1. 採用數字隔離和檢測電阻的三相電機驅動功能框圖

採用檢測電阻的典型增強隔離系統

圖1所示為一個典型三相永磁電機驅動系統,其利用檢測電阻測量繞組電流,並通過ADI公司的AD7403隔離式Σ-Δ調製器和sinc3濾波器提供反饋。AD7403使用單個二階調製器數位化電路來將檢測電阻的模擬信號轉換為隔離的一位數字脈衝流,其大小取決於滿量程輸入電壓範圍。然後,sinc3濾波器提取電流平均值,同時消除逆變器開關產生的噪聲。其存儲器可以存儲一個代表電流的16位整數,與此同時,它可以將該數值與一個代表電流限值的基準值相比較,如果發生過載,它就會通過單獨的引腳發送警報。利用更短的濾波器監控過載,並將其與測量濾波器並聯,可以縮短警報延遲時間。

AD7403具有增強隔離特性,調製器可以直接測量電流檢測電阻的電壓,除了一個由電阻和電容構成的簡單分立低通濾波器以外,不需要其他額外元件。調製器的額定最大工作電壓為±250 mV,因而電流檢測電阻的阻值需小於250 mV/IMAX。

選擇合適檢測電阻的考慮因素

電阻溫漂

AD7403的輸出為16位數值,因此限制電流測量潛在精度不是受限於ADC轉換,而是受限於電壓讀數本身。電阻隨溫度的漂移取決於電阻元件使用的材質、功率額定值和元件的實際尺寸。

由鎳、銅、錳特殊合金製成的阻性元件的電阻溫漂曲線呈拋物線形狀,如圖2所示。對於電流檢測應用,這些合金是精度最高的材料。圖2還顯示了Bourns CSS4J-4026R型電阻溫漂的上限和下限,對應於50 ppm/°C的溫度係數。此差距是由電阻的銅引腳引起的,銅具有很高的TCR (4000 ppm/°C),導致溫漂增加。

Bourns CST0612系列是由特殊合金製成的1 W、4引腳電阻。其尺寸為3.2 mm × 1.65 mm,TCR為±100 ppm/°C,Bourns CST0612型和CSS4J-4026R型的TCR差異可以用銅含量相對於阻性元件的比例來解釋。增加低熱阻的銅有助於元件吸收高功率而不會過熱。

本例展示了元件尺寸、功率額定值和阻值溫漂的取捨關係。

圖2. Bourns CSS4J-4026R型電流檢測電阻的拋物線形TCR曲線

電阻溫漂計算

讓我們以Bourns產品型號CSS4J-4026R-L500F為例,計算其在全功率和70°C環境溫度下的電阻溫漂。CSS4J-4026R-L500F是一款0.5mΩ (±1%)檢測電阻,額定功率為5 W,最高環境溫度為130°C。在170°C時,其額定功率從100%減額至0 W。因此,該元件的熱阻為8°C/W。在全功率和70°C環境溫度下,預期元件的表面溫度會達到110°C (70°C + 8×5°C)。110°C時的阻值溫漂可以從圖3得知,25°C時的標稱值為+0.45%。絕對容差為±1%,因此電流測量精度最大值為+1.45%。

過載

電機驅動偶爾會發生短路,電流檢測電阻必須能夠承受短時過載而不受損。以Bourns CST0612型電流檢測電阻為例,根據Bourns網站上的材料數據表,可以算出此元件的質量為0.0132 g。另外,也可以根據尺寸及銅合金的密度(8.4 g/cm3)來計算。溫升速率可計算如下:

其中,P為功率(W),m為元件質量(g),C為合金的比熱容量。1 mΩ的電阻過載50 A時,會產生每秒462°C的溫度壓擺率。假設穩態溫度為50°C,則短路周期的寬度不能超過0.22秒。通過在電路板上鍍銅以增加整體質量,可以延長此寬度。

在相同過載下,使用較厚、較大的元件時,例如質量為0.371 g的CSS4J-4026型電阻,溫度壓擺率將是每秒16.5°C。假設元件表面溫度為100°C,則它承受該能量的最長時間將是4秒,然後表面溫度才會達到最大允許值170°C。

合適的阻值

電阻提供的AD7403滿量程輸入為±250 mV。表2中的矩陣列出了最大電流時Bourns高功率電流檢測電阻上的壓降。對於較低電壓,設計人員可通過調整比例因子來補償。

表2. 最大電流和Bourns電流檢測電阻上的壓降

結語

根據IEC60747-17,具有增強隔離性能的數字隔離器的最低壽命應為37.5年。雖然更傳統的光耦合器技術沒有此類指標,但未來數字隔離系統會對設計人員提供更多保障。利用特殊合金製成的電流檢測電阻具有很低的電阻溫漂,其產生的輸出電壓可以由隔離式Σ-Δ調製器(例如採用ADI iCoupler®技術的器件)用一個可調整比例因子來讀取。電流測量的精度取決於電阻溫度,後者又取決於功率相對於額定功率的比例以及環境溫度。

相關焦點

  • 汽車電機控制解決方案-IPM
    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內置了驅動和保護電路,使系統硬體電路更簡單可靠,不僅縮短系統開發周期,而且提高了故障下的自保護能力,IPM將是未來電機控制的主流方案。雖然傳統的分立式也能滿足需求,但是集成度不高,參數選型繁瑣,預驅和驅動相結合,總體設計較為複雜,ZLG 基於ON的智能功率模塊推出了適用於汽車三相650V 30A/40A/50A IPM電機控制解決方案,如圖1所示。與普通的IGBT相比,IPM在系統性能及可靠性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 車載有刷直流電機驅動如何選擇?
    越來越多的電機已被應用到汽車上,選擇一個符合汽車等級要求的有刷直流電機驅動,可簡化設計以及提高安全性能。本文為您介紹符合汽車等級要求的功能增強型的H橋預驅晶片HCV7535。
  • 直流小功率電機驅動電路設計
    簡介 直流小功率電機廣泛適用於家電、工控、計算機等諸多設備,直流電機的種類也非常多,通常可以分為有刷和無刷兩大類。電機的驅動器件和驅動電路也非常成熟和多樣。本文主要以常見的幾種驅動方式和器件為例,重點闡述了各種驅動電路設計的重點和要點。
  • 「第15屆深圳電機驅動與控制技術」圓滿結束
    接下來由東芝電子元件的系統LSI技術部應用工程師黃文龍帶來《東芝電機控制驅動器IC介紹》的話題演講,目前東芝擁有超過40年的電機驅動器製造經驗,提供適用於控制有刷直流電機、無刷直流電機和步進電機的廣泛的電機驅動器產品組合。得益於其獨特的電機驅動技術,東芝的電機驅動器能提供很高的驅動效率。而且,由於採用了全新的模擬工藝技術,電機驅動器實現了小型封裝。
  • MOS管在電機控制開關電源中的解決方案
    開關電源是一種以半導體功率器件為開關,控制功率管關斷開啟時間的比率來保證穩定輸出直流電壓的電源。在電機控制電路系統中,除了核心主控制電路外,最重要的就是開關電源電路了。2017年,Li Guo Hong和Chen Hua Yu設計了一種適用於電機控制、帶有IGBT設計驅動的開關電源,將直流低壓供電電路和IGBT柵極驅動電路相結合,各電源相互隔離,輸出能力為5V/1A、15V/0.4A、±12V/0.5A、3路25V/0.1A、25V/0.3A。
  • 基於GD32-RS232接口一體化步進電機驅動控制器
    本應用旨在引導一種模塊化(module)設計思想,將傳統步進電機的控制器(controller)、驅動器(Driver)、運動算法(Arithmetic)三合一,使其成為一個模塊,或者稱其為Black Box,使用者可以不用了解Box內的電路設計,程序架構
  • PLC控制伺服電機的三大方式!圖文實例解析
    今天為大家講解的是關於PLC控制伺服電機三種方式:一、轉矩控制二、位置控制三、速度模式一、轉矩控制轉矩控制方式是通過外部模擬量的輸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賦值來設定電機軸對外的輸出轉矩的大小,具體表現為例如10V對應5Nm的話,當外部模擬量設定為5V時電機軸輸出為2.5Nm:如果電機軸負載低於
  • 東芝推出新款採用PWM控制的雙H橋直流有刷電機驅動IC,推薦應用為...
    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近日宣布,推出H橋電機驅動IC「TC78H660FNG」,且採用了TSSOP16封裝和廣泛使用的引腳分配。
  • 更高能效、穩定可靠的工業驅動模塊和開箱即用的電機開發套件
    安森美半導體的創新的壓鑄模PIM (TMPIM),集成最佳的IGBT / FRD技術,採用可靠的基板和環氧樹脂壓鑄模技術,比普通的凝膠填充功率模塊提高熱循環使用壽命10倍,提高功率迴環使用壽命3倍,有利於逆變器系統實現更高能效、更長的使用壽命及更高可靠性,適用於工業電機驅動、泵、風扇、熱泵、HVAC、伺服控制等多種應用。
  • 高隔離度IGBT DC模塊詳細介紹
    本文將為您介紹由村田(Murata)公司推出高隔離度 IGBT DC 模塊,提供您設計高隔離度電源產品時的組件選擇。 MGJ 系列的寬幅、薄型模塊具有 14 mm 的爬電距離和間隙距離,適用於高隔離度的工業配電系統的增強型隔離柵驅動電源應用。它們提供優化的電壓以獲得最佳系統性能和效率。
  • 基於IGBT模塊和驅動器IC的電機驅動和逆變器設計方案
    電機類型和效率標準 IEC/EN 60034-30 將電機效率分為 IE1 至 IE5 五個等級。美國電氣製造商協會 (NEMA) 從「標準效率」到「超高效率」都有相應的評級標準(圖 1)。為了達到更高的效率標準,使用電子驅動是必要的。採用電子驅動的交流感應電機可以滿足 IE3 和 IE4 的要求。
  • 驅動電機系統EMC標準GBT36282-2018解析
    電驅動系統有低壓數字控制器模塊和高壓逆變功率模塊,其中控制模塊主要包含了數字晶片、時鐘電路,此類電子器件在工作時產生的騷擾一般是窄帶輻射騷擾;功率模塊主要包括 IGBT 構成的高壓電路、電機定轉子,此類電子器件在工作時產生的騷擾一般是寬帶騷擾。綜上所述,電驅動系統產生的窄帶騷擾、寬帶騷擾是車輛的典型騷擾源。
  • 實現IGBT/MOSFET隔離柵極驅動電路的設計考慮
    IGBT和功率MOSFET是一種電壓控制型器件,可用作電源電路、電機驅動器和其它系統中的開關元件,柵極是每個器件的電氣隔離控制端。MOSFET的另外兩端是源極和漏極,而對於IGBT,它們被稱為集電極和發射極。為了操作MOSFET/IGBT,通常須將一個電壓施加於柵極。
  • 伺服電機與控制電機有什麼不同?如何選擇電機?
    步進電機開環控制的方式簡單、易於實現、價格較低,但在這種控制方式下,轉子實時位置對整個控制系統沒有反饋作用,使得步進電機一度不適合在精度要求更加苛刻、高速運行和響應能力快的一些領域中的應用。實際上,簡單的判斷其優點缺點帶有片面性,數十年前,可以說「步進電機沒有伺服電機的精度高」確實存在,但隨著精密製造及驅動控制技術的進步,步進的技術也在改進,依然保持著重要的行業地位。伺服來自英文servo,指系統跟隨外部指令進行人們所期望的運動,運動要素包括位置、速度和力矩。
  • 音圈電機驅動電路
    控制信號從單片機的DAC接口取出,經過一級放大電路放大兩倍,由一個限壓二極體把電壓限制在1V防止異常信號放大後燒毀電機。驅動電流使用的是放大器和MOS管組成的電壓源轉電流源電路。過電流為I=Vin/R47, NMOS管採用的是2SK428開關管。
  • 高功率電源應用中需要怎樣的隔離驅動?
    傳統電路裡面經常見到非隔離驅動,在高壓應用中一般採用半橋非隔離驅動,該驅動有高低兩個通道,低側是一個簡單的緩衝器,通常與控制輸入有相同的接地點;高側則除了緩衝器,還包含高電壓電平轉換器。 非隔離驅動有很多局限性。首先,非隔離驅動模塊整體都在同一矽片上,因此耐壓無法超出矽工藝極限,大多數非隔離驅動器的工作電壓都不超過 700 伏。
  • 無刷電機控制採用的六步方波與弦波驅動的差異有哪些?
    六步方波(Six Step Square Wave)與弦波(Sine Wave)驅動是無刷電機兩大驅動方式,各有其優缺點與需求規格,這些差異會導致同一電機與驅動器,採用不同驅動方式,所獲得的電機動態響應、轉矩、加速度、振動、噪音及轉速都有所不同。
  • 伺服電機與步進電機的區別差異,步進電機控制能否用伺服電機控制代替
    隨著全數字式交流伺服系統的出現,交流伺服電機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數字控制系統中。為了適應數字控制的發展趨勢,運動控制系統中大多採用步進電機或全數字式交流伺服電機作為執行電動機。雖然兩者在控制方式上相似(脈衝串和方向信號),但在使用性能和應用場合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現就伺服電機與步進電機二者的使用性能及區別作一比較。
  • 【EV視界科普】電動汽車採用哪種驅動電機好?
    電動汽車主要是由電機驅動系統、電池系統和整車控制系統三部分構成,其中的電機驅動系統是直接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的部分,決定了電動汽車的性能指標。因此,對於驅動電機的選擇就尤為重要。    針對於電動汽車的驅動特點所設計的電機,相比於工業用電機有著特殊的性能要求:(1)電動汽車驅動電機通常要求可以頻繁的啟動/停車、加速/減速、轉矩控制的動態性能要求較高;(2)為了減少整車的重量,通常取消多級變速器,這就要求在低速或爬坡時,電機可以提供較高的轉矩,通常來說要能夠承受4-5倍的過載;(3)要求調速範圍儘量大,同時在整個調速範圍內還需要保持較高的運行效率;(4)電機設計時儘量設計為高額定轉速
  • 實用的步進電機驅動電路
    原理框圖及功能PMM8713是日本三洋電機公司生產的步進電機脈衝分配器,適用於控制三相或四相步進電機。控制三相或四相步進電機時都可以選擇3種勵磁方式,每相最小吸入與拉出電流為20mA,它不僅滿足後級功率放大器的輸入要求,而且在其所有輸入端上均內嵌施密特觸發電路,抗幹擾能力強,其原理框圖如圖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