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綜述:美國「混亂」日本「佛系」 盤點各國新冠疫情的「關鍵詞」
新華社記者
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地持續蔓延。世界衛生組織20日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2200萬例,死亡病例超78萬例。
眾多專家認為,在病毒持續擴散的背景下,過早放鬆防疫措施、暑期旅遊季人員流動增加、年輕人對防疫措施的忽視等因素,導致部分國家聚集性感染事件頻發,這些事件多與親友聚會、休閒活動、工作聚集、旅遊出行等有關,從而使疫情進一步惡化或反彈。
除了這些共同原因,一些疫情嚴重或發生反彈的國家各有自己特殊的「關鍵詞」。
美國:「混亂」。全球疫情最嚴重的美國仍處於高位平臺期,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20日的數據顯示,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55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17萬例。專家認為,美國當前處於應對新冠疫情的新階段,疫情正在「極其廣泛地蔓延」。
近期美國確診病例數增速有放緩跡象,但同時每日檢測量也在下降。一些媒體和專家認為,檢測量下降、檢測積壓、數據反饋滯後等因素導致美國新冠疫情數據「混亂」,難以判斷近期病例數增速放緩是不是檢測量下降所致。與此同時,死亡病例持續增加,病毒傳播範圍廣,年輕群體感染率上升,是新階段的主要特徵。
巴西:「或可控」。巴西累計確診和死亡病例數僅次於美國,但目前疫情已有可控跡象。巴西衛生部19日下午公布的疫情數據顯示,巴西累計確診病例超345萬例,累計死亡超11萬例。巴西媒體援引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最新研究結果說,本月16日以來,巴西新冠病毒基本傳染數降至0.98,此前該數值連續16周保持在1以上。在傳染病防控中,這個數值低於1意味著疫情傳播在減弱。專家認為,這說明巴西疫情有得到控制的跡象。
印度:「加速」。印度疫情仍在迅速蔓延,日增確診病例數居高不下。據印度衛生部20日公布的數據,印度過去24小時新增確診病例69652例,累計確診超過283萬例;新增死亡977例,累計死亡53866例。8月以來,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均在5萬例以上,近日多次超過6萬例。城市貧民窟感染率高、疫情向廣大農村地區蔓延、疫情防控和維持經濟難以平衡,是印度當前抗疫面臨的三大突出難題。
韓國:「教會」。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20日發布通報,當地時間19日零時至20日零時,韓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88例。這是韓國連續7天單日新增病例數超過100例。新增病例大部分集中在首爾、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區,部分教會活動引發的聚集性感染仍在社區蔓延,且疫情正逐漸從首都圈向其他地方擴散。
日本:「佛系」。近來日本疫情出現大幅反彈趨勢,8月以來日本已有14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千例。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統計,截至當地時間20日20時30分,日本當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178例,累計確診超過6萬例,達60026例。然而日本政府卻不急於再次宣布緊急狀態,日本社會整體上也顯得「淡然處之」,在與新冠病毒「共存」的狀態下,等待疫苗早日問世。
法國:「口罩」。法國3月中旬起實施全國範圍的「封城」舉措以遏制疫情,5月11日後「解封」。但7月底以來,法國每日新增病例超過1000例,上周末連續兩天日均新增確診病例超過3000例,為「解封」以來的峰值。這促使政府恢復先前的一些防疫舉措,特別是開始強調口罩的防疫作用。法國勞工與社會事務部18日宣布,民眾自9月1日起在封閉或共用的工作場所內必須戴口罩。
德國:「警惕」。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19日公布的新冠疫情數據顯示,截至當日零時,德國較前一日新增確診病例1510例,創下5月初以來最高單日增幅。德國總理默克爾18日說,過去三周,德國每日新增感染者的數量再度大幅攀升,其原因是人們流動性和互相接觸增加。她表示,這種趨勢不能再繼續下去,否則政府將不再放鬆社交限制措施。(執筆記者:羅國芳;參與記者:譚晶晶、周星竹、張興軍、陳晨、田穎、陸睿、華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