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九寶吉祥物鑑賞

2020-12-24 騰訊網

(中華媽祖月刊)

--以下文章轉載自《中華媽祖》2020第一期--

作者:林成彬 陳玉彬

在1000多年的媽祖信仰演變過程中,於民間信仰流轉史上,人們出於對媽祖的虔誠與敬畏,曾出現過一些膜拜朝聖方面的器物,人們尊之為吉祥之寶。媽祖吉祥物流傳比較廣泛的據說有九種,民間有媽祖吉祥九寶之說。這些吉祥物件被廣泛應用於媽祖廟宇建築、媽祖神龕裝飾、媽祖神像雕塑中,並被不少家庭收為珍藏的吉祥物,其包涵的意義如同佛教的八寶,成為一種標誌性的文化符號。

媽祖女神九寶吉祥物,是媽祖信仰傳承與發展一千多年來的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也概括了媽祖女神大愛高德、竣功偉績的主體象徵,更是對傳統的海洋文化的生動闡釋。至目前,已經很難在一個媽祖廟裡或一個相關的物體中看到完整的吉祥九寶,但分散式的吉祥九寶在民間可以說是無處不在。這說明媽祖女神吉祥九寶已深植於廣大信眾的心靈之中,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的形式而存在。

在全面地繼承與弘揚媽祖文化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從文化學、歷史學、民俗學的多角度,展開對吉祥九寶的物化象徵意義的探究,尋找併集合出媽祖女神的文化符號表達形式。同時,以實物製作和美化圖案的兩種形式,在媽祖文化的傳播中,夯實其文化的核心內涵,逐漸改變僅以香火符紙的原始方式來傳揚媽祖信仰的滯後性和單一性,以物化象徵意義來弘揚媽祖信仰的旨義,以形象生動的喻理方式來傳播媽祖文化內涵。

根據民間廣為流傳的媽祖傳說,有一種說法是,天后女神吉祥九寶分別為:如意、金印、筶杯、寶珠、喜燈、玉帆、金錨、銀梭、海螺。現分別簡述於下:

(吉祥九寶造型)

一、靈芝如意

無論是在明清時期媽祖宮廟的壁畫中,還是在歷代傳世的媽祖神像作品中,都可以常常看到媽祖手執如意的形象,著名的湄洲島上的媽祖石雕神像的創作,也是源於此意。秦漢時,朝官仿其形為朝笏,上可記事,以便在朝議中啟奏。「如意」在印度梵語中叫「阿娜律」,是一種法具,法師講經時,常常手執如意,上記經文,以備遺忘。我國民間把如意作為一種吉祥物,在明清時代十分流行。媽祖手中的如意是代表女神賜給普天下吉祥如意的福,是媽祖大愛精神的象徵,與佛教的「阿娜律」法具的功用和文化涵義完全是兩碼事。近年來莆田工藝界每年產出五十萬支以上的如意,都被人們作為吉祥物珍藏,可見民間對如意的鐘愛程度。

二、媽祖金印

湄洲媽祖祖廟珍藏一方清道光帝御賜的媽祖寶璽,為青銅所制,寓意金獅獻瑞,威靈顯赫,印體規格為5.5x5.5公分,高度10公分,印章銘文為「湄洲祖廟 天上聖母 護國庇民 靈寶符笈」。這一珍貴的文物是湄洲媽祖祖廟的鎮廟之寶,金光熠熠,俗稱為「媽祖金印」。

從清代至今,流播的平安符笈以億萬計。凡是由湄洲祖廟全式分靈出去的各地媽祖廟,都擁有一方由祖廟複製的媽祖寶璽,以示媽祖的威靈同時分靈到彼處媽祖廟,而分靈的媽祖廟則用這方寶璽印製符笈,賜予媽祖信眾;還有一種簡式分靈的媽祖廟,則由祖廟賜予若干印製好的媽祖平安符笈,用於傳播媽祖信仰文化。

媽祖金印被列為媽祖吉祥物之一,備受媽祖人的推崇。近年來,以純金打造的媽祖寶璽成為名符其實的「媽祖金印」,成為各媽祖廟和廣大媽祖人夢寐以求的媽祖吉祥物。

三、仙桃筶杯

傳說媽祖在少年時就得到玄通道士的點化,能預知禍福,破厄解難。有一次,她為了得到一把好筶杯,向一位鑄鼎的老匠討要,請求他把火紅的鐵水倒一些在媽祖合攏的雙掌上。老匠對這個神姑的神功早有耳聞,又禁不住媽祖的哭求,真的把一勺鐵水倒在媽祖的手心中。說來也奇,鐵水在媽祖雙掌中凝成了一對筶杯,而她的雙手一點也沒有被灼傷,她滿臉微笑地向老匠道謝後離開了。此後,媽祖就用這一副鐵筶杯作為判定易經卦象兇吉的法器。所以,至今在不少媽祖廟中,除了一副供信眾使用的竹製筶杯外,在香案上還會放置一副用紅綢布系好的筶杯,有銅或鐵鑄成的,也有木或竹雕成的,那是代表媽祖的一種法器,莆田港裡媽祖祖祠至今保存著清代的銅鑄筶杯,甚為珍貴。

四、麒麟寶珠

相傳,在宋代時,媽祖以其功德感動玉皇大帝,被冊封為四海之神。為了使媽祖威震四海,玉帝特賜給媽祖一枚定海安瀾寶珠,也叫定海神珠,所以,寶珠就成為媽祖女神的吉祥九寶之一。在莆田港裡媽祖公園中的女神雕像就是依照這一傳說,塑造出一個手託鎮海神珠,力挽狂瀾,威震四海的光輝形象。在民間,此類作品在各種雕藝產品中也是很常見的,可見其影響之廣泛。

五、龍鳳喜燈

媽祖羽化升天后,常常在海面上守護航海人的平安。每當海難來臨之際,她就會駕著祥雲,手提紅燈,為船隻導航指引,使船隻化險為夷。這類傳說在民間廣為傳頌,因此,在媽祖廟的門楣上,或在媽祖神龕的簷角邊,都會常常見到一對高掛的紅燈。這紅燈是媽祖的吉祥九寶之一,不僅航海人視若珍寶,就是其他的媽祖信眾也特別喜愛,因為紅燈不僅代表著平安吉祥,也有添丁的含義。在元宵節期間,特別是在莆田的特有民俗活動媽祖元宵中,各個媽祖廟都會持制大量的媽祖紅燈:稱為「媽祖神燈」,以媽祖女神的名義贈予廣大信眾,信眾們如獲至寶,回家後必把媽祖紅燈懸掛於廳堂上,此法稱為「女神吉祥耀家門」。據民間相傳,在清代「義和團」「紅燈照」起事時,此俗曾被清廷禁了幾年,但朝廷的嚴令也阻止不了媽祖紅燈在民間的崇拜。

六、灑金玉帆

媽祖自古就以海神之稱而傳譽四海。從宋代起,受到欽差大臣路允迪出使高麗在海上遇險時,得到媽祖女神佑護的神跡的傳播和影響,航海人要出海時都要到附近的媽祖廟進香禱告,祈求一帆風順,無論官商平民,概無例外。特別是一些朝廷使官和大商人,如史料中有詳細記載的使者鄭和、楊洪,將軍施琅,商人三寶等,他們的航程平安為媽祖信仰的傳播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據民俗調查資料表明,明清時代凡是航海人到媽祖廟上香供祭的,廟裡都會依例贈予貼上媽祖平安符的金色錨形吉祥物,寓意航船停泊平安,同時還會贈予一片貼上平安符的漆飾如玉的木雕風帆,寓意航船一帆風順,平安抵達彼岸。所以,古時的媽祖廟裡,金錨和玉帆是必備的吉祥物,航海人在得到金錨和玉帆後,信心倍增,往往在風浪中心理平和,臨危不懼,順利地闖過惡浪險灘,到達目的地。至現代,因機動船隻上大多專設媽祖神龕,航海人在船拜祭媽祖比較方便,此俗漸趨式微。

七、天順金錨

金錨是航海的標誌,是航船的根基。在古代,凡是航海人在出海前或歸帆時,都要到媽祖廟上香供祭,廟裡都會依例贈予一枚貼上媽祖平安符的金色錨形吉祥物,寓意航船停泊平安,順風順水。

八、鎦金銀梭

傳說媽祖去世時是一位織布織網的能手,媽祖伏機救親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在男耕女織的農耕社會,女人在家織布為業的居多。所以,女性們在媽祖廟進香時,往往會求廟裡賜贈一枚象徵著媽祖曾經用過的銀色木質織梭。這種銀梭之所以被認為是吉祥物,是因為銀梭不但代表著織藝,還象徵著時光,取名如梭之意,以喻理方式教導人們應該加倍地珍惜大好時光、珍惜美好人生。

九、搪金海螺

海螺是莆田海邊的特產,其螺掏空後,放在嘴邊一吹,其聲如號角,可傳數裡之遠。相傳,媽祖在世時,每當預測到海面將有大浪風暴,就會吹響海螺,作為一種警報,通知鄉親們千萬不要出海。過去,媽祖廟裡一般都置放一個海螺,代表著媽祖女神的一種法器,更是廟裡的一種吉祥物。涵江延寧宮至今還保留著一個清代傳下來的特大海螺,成為鎮廟之寶。 近年以來,隨著媽祖文化的不斷發展,媽祖吉祥物的研究與創作取得到豐碩的成果。民間各工藝大師均嘗試以黃金白銀為材質,並以傳統工藝來打造的媽祖吉祥物,一經問世,定能受到廣大媽祖信仰者的一致好評。

相關焦點

  • 67家港澳臺宮廟將赴湄洲島秋祭媽祖
    高亞成 攝   中新網福建湄洲島10月22日電 (林春茵 高亞成 徐國榮)今年是海上女神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再過兩天就到農曆九月九(10月25日),媽祖故裡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將迎來盛大的祭奠活動。儘管被新冠肺炎疫情阻隔,仍有14家臺灣宮廟和53家港澳宮廟派員前來參加盛會,柬埔寨、美國、阿根廷、越南等均有宮廟代表共襄盛舉。
  • 工行推出媽祖文化主題貴金屬產品
    媽祖文化主題貴金屬產品是今年工商銀行「大美中國」系列文化貴金屬產品發布的首個項目,由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領銜設計,國內著名黃金加工企業製作,包含媽祖顯聖金、媽祖印象金、媽祖佑安金符、媽祖金銀章、媽祖銀胸章,以及重磅產品金身媽祖擺件等產品。媽祖顯聖金:造型來源於媽祖手持如意。
  • 「搖滾樂普及計劃」第六期 九寶樂隊
    九寶樂隊樂隊成員主唱/吉他:阿斯汗馬頭琴:朝克貝斯:敖瑞峰 >巴拉萊卡:賽娜鼓手/採樣:丁凱九寶樂隊,組建於2011年,是一支帶有蒙古民族風格的金屬樂隊。2012年5月,九寶發行了第一張專輯《十丈銅嘴》。2013年,九寶參與了德國Wacken Open Air音樂節的演出;2015年,九寶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歐洲巡演,並受邀參加匈牙利WOMEX音樂節 。九寶樂隊是我認為國內比較成功的一支金屬樂隊。他們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將蒙古民樂和金屬樂完美地結合。
  • |火車|湄洲島|媽祖|媽祖文化|媽祖文化園|莆田
    、誦經祈福(農曆每月初一、十五),觀看夜間媽祖平安塔秀(每周五、周六20:00開始)及湖石淉3D水幕秀(每日19:30開始)等。2009年9月30日,《媽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 景點:天后宮、升天古蹟、媽祖石雕像、媽祖故事石雕群、木棧道、媽祖文化園、五行媽祖像、媽祖碑林等。
  • 從「娘媽」到「媽祖」:說說「媽祖」名稱的由來!
    點藍色字關注「莆田旅遊網」(張穎/攝影)「媽祖」名稱的由來□ 朱合浦世事紛紜複雜,我們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大家都知道「媽祖」,可多數人卻並不知道「媽祖」名稱的由來。前些天,有人因工作需要,向我詢問答案,我做了十分簡略的說明。
  • 全球媽祖信眾「雲祭」媽祖誕辰1060周年
    原標題:全球媽祖信眾「雲祭」媽祖誕辰1060周年4月15日,農曆三月廿三。今年適逢「海上保護女神」媽祖誕辰1060周年,一場沒有往年盛況卻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的媽祖春祭典禮在「媽祖故裡」湄洲島舉行。全球的媽祖信眾通過視頻連線,在「雲端」同襄盛舉。
  • 09/13|【原料現場-WAKE UP】 面孔/九寶/夢靈/異論
    演出藝人:面孔|九寶|夢靈|異論  演出場地:原料庫LIVEHOUSE  演出時間:9月13日 17:00—21:30  票價:普通預售票180元 現場220  02  九寶樂隊  | 他們的音樂有一股「氣」,像一頭草原的靈獸。
  • 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與媽祖廟的民俗與傳說
    湄洲島,福建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轄島,距莆田市42公裡,這裡素有「南國蓬萊」、「東方夏威夷」美稱,也是「海峽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面積14平方公裡,是一座花園之島。登上湄洲島,抬眼仰望,便見到雲霧掩映中,有若隱若現的飛簷翹脊的建築群,猶如九天宮闕,這便是媽祖廟。
  • 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應邀參加兩岸媽祖祭典活動
    、會員劉輝、張勇一行應邀前往福建參加兩岸媽祖祭典活動。在湄洲島,與臺灣寰宇媽祖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詠鎝率領的23家宮廟近500名信眾會合後,前往湄洲媽祖祖廟舉行了莊嚴的三獻禮儀式。這是臺灣寰宇媽祖文化國際交流協會首次率領大規模媽祖信眾來祖廟拜謁媽祖,正所謂「五洲仰媽祖,四海成一家。」
  • 國內首家媽祖文化研究專業期刊《媽祖文化研究》出版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朱秀蘭 記者 龍超凡)近日,由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院主辦的《媽祖文化研究》創刊號正式出版發行。這是國內首個媽祖文化研究專業期刊,專門發表海內外有關媽祖文化的研究成果。
  • 弘承媽祖 揚帆世界 媽祖文化融含海事文化及精神
    走進聯合國總部,世界媽祖同一人。本人應邀參加首屆聯合國媽祖文化論壇並作為演講嘉賓,特別在當前這個國際環境和歷史條件,報告這一論題有著新時代裡程碑的特殊意義。媽祖是中華民族所有本土信仰中,唯一能夠超越國籍和民族文化界線,源自中國,是中華民間最早偶像,媽祖像一位親善大使揚帆世界,為全世界許一個和平未來!有了媽祖,一帆風順;同心同德,全力以赴。
  • 林佳龍:臺灣媽祖非大陸媽祖 網友:「一媽各表」
    (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3月5日消息 春節過後緊接著就是全臺灣瘋狂的「三月媽祖繞境」活動,不過臺中市長林佳龍的一席話卻引發網友鞭撻。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市日前舉辦「2015年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記者會,民進黨籍臺中市長林佳龍表示,媽祖是臺灣社會和諧的力量,大陸雖然也有湄洲媽祖,但兩岸的媽祖是不一樣的。
  • 世界上3000多座媽祖廟的祖廟,湄洲島媽祖祖廟
    媽祖祖廟景區是去福建莆田市湄洲島旅遊的一個最重要的景點,媽祖祖廟景區比較大,位於湄洲島北部的山上,有新老兩個祖廟,其裝飾是非常的金壁輝煌,人氣非常的旺。有著「南國蓬萊」之稱的湄洲島,是第一次接觸媽祖文化,在湄洲島參觀了有2億媽祖信眾信仰的媽祖祖廟。
  • 郭臺銘們的媽祖經濟學
    原因是,媽祖給他託夢,叫他為了臺灣百姓站出來。「我聽媽祖的。」當天,這位臺灣首富,正在新北市板橋慈惠宮參拜。這是臺灣北部的一座媽祖信仰中心。關心媽祖的並非只有郭臺銘一人。十天之前,4月7日,高雄「市長」韓國瑜也跑去參拜了媽祖。當時,有民眾向韓喊話,呼籲他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
  • 福建霞浦「媽祖第一行宮」與臺灣宮廟「雲端」共祭媽祖
    中新社寧德10月25日電 (記者 葉茂)25日,農曆九月初九,福建寧德市霞浦縣松山天后行宮舉行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秋祭活動,並連線臺灣宮廟共祭媽祖。當天的祭祀大典上,霞浦縣松山天后行宮董事會董事長陳梅月以主祭人的身份主持媽祖祭典,並代表海內外媽祖敬仰者以傳統的「三獻之禮」敬獻媽祖,祈求兩岸和平、社會和諧。
  • 山東半島海南島湄洲島島相連,媽祖心媽祖人媽祖情情相牽
    來自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湄洲媽祖祖廟、國內多家媽祖文化機構、臺港澳地區和越南、蘇利南、智利、阿根廷等地的媽祖宮廟媽祖文化機構代表、媽祖文化領域專家學者出席活動。  在媽祖文化論壇上,國內媽祖文化機構、研究院等專家學者從:《媽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獨特載體》《媽祖文化和文旅產業新融合》《官民分野到異地傳播:媽祖研究再思考》《媽祖信俗與海南傳播和影響》《媽祖信俗與社會和諧合作主張》《
  • 致力於媽祖文化傳播 秀嶼區媽祖文化交流中心成立10周年
    莆田網訊 10月12日,秀嶼區媽祖文化交流中心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暨媽祖閣成立10周年慶典活動在東莊鎮馬廠村媽祖閣舉行。  當天,媽祖閣廣場有木偶戲、鑼鼓隊等民俗表演;文化樓廣場有中華媽祖十音八樂演奏團;晚上有莆仙戲《海神媽祖》演出等。
  • 「媽祖」和「鄭和下西洋」到底有著什麼關係?「媽祖」的種類又有哪些
    鄭和具有多重宗教信仰的背景,其中媽祖信仰這種起源於民間的信俗文化對鄭和的航海經歷產生了不可或缺的 重要影響。同時鄭和下西洋對媽祖文化的海內外傳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當下我們要加快建構中國的海洋文化 體系,應當充分利用媽祖文化的海外影響以更有效地踐行有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
  • 首部媽祖電影《媽祖回家》上映 演繹閩臺草根「跨越山海」情
    電影《媽祖回家》海報上,劉芳飾大太太。 受訪者 供圖中新網福州11月20日電 (記者 林春茵)20日,電影《媽祖回家》全國上映。有臺胞觀眾抱著媽祖像赴影院觀影,而官方一幅「跨越山海」版海報與一部預告MV,更在社交媒體上撩開媽祖文化電影的最後一層「面紗」。影片《媽祖回家》電影改編自福建著名作家王鴻的小說《臺北來信》。講述一個福建小船主吳天桂(趙亮飾)為保全家中三位老婆的「善緣」,與臺籍老兵林奇偉(關德輝飾)共同渡海的曲折經歷。
  • 媽祖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二...
    中國網海峽11月1日訊 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二屆中國 莆田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隆重舉行。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以「媽祖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由文化和旅遊部、自然資源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革中央、澳門特區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