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情究竟如何?七問南方洪澇災情

2021-01-04 新京報

當前,我國南北方全面進入主汛期。受強降雨影響,今年已有30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目前南方洪澇災害防控形勢仍然嚴峻。據應急管理部6月28日消息,6月以來廣西、貴州、湖南等13省區市已有1216萬人受災,78人死亡和失蹤,直接經濟損失257億元。

今年入汛以來全國下了多少雨?目前國內洪澇災情如何?未來幾天哪些地方還會有強降雨?防汛形勢如何?新京報記者梳理七個相關問題,詳解入汛以來國內汛情。

追問1:目前南方洪澇災情如何?

據應急管理部6月28日消息,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洪澇災害共造成廣西、貴州、湖南、四川、江西等13省區市1216萬人次受災,78人死亡和失蹤,72.9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直接經濟損失257億元。

當前,我國南北方全面進入主汛期,防汛抗洪搶險救災處於關鍵階段。6月2日以來,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了31天暴雨預警。6月20日至7月1日,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密集發布了10次山洪災害氣象預警。

受降雨影響,國內多條河流近期持續出現超警戒水位,記者7月2日從水利部了解到,今年已有30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此外,受長江上遊幹流來水及庫區降雨影響,三峽水庫7月2日10時入庫流量50000立方米每秒,為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王章立6月30日介紹,今年我國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過程多、水量大。

今年汛期以來南方汛情集中,超警河流多。全國發生超警以上洪水的河流較常年同期偏多4成。尤其6月全國共計25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佔全部超警河流的92%,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貴州、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慶、安徽等地。

其中,重慶綦江,四川大渡河支流小金川、梭磨河等發生超歷史洪水,洪水重現期均超過50年一遇。受暴雨洪水影響,南方部分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一些地區水利工程設施受損。

追問2:入汛以來全國下了多少雨?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7月3日介紹,入汛以來(截至6月30日),全國平均降雨量為221.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6%。其中,6月全國平均降雨量為112.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3.5%,南方地區平均降雨量為226.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4%。降雨時間空間分布極為不均,南方部分地區出現了持續性強降雨過程,遭遇較為極端的暴雨天氣。

2020年6月多地降雨量較歷史同期、常年同期偏多。東北中北部、西北東南部、江淮、江漢、江南北部、西南東部及廣西東北部、西藏中部等地降水普遍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黑龍江東部、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湖北中部、湖南北部偏多1~2倍。湖北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多,江蘇、黑龍江均為歷史同期次多,安徽為第三多。

入汛以來,南方暴雨過程頻發,共出現12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特別是6月以來,南方地區接近60%的縣(市)出現了暴雨天氣。從6月2日開始,南方強降雨帶一直持續,中央氣象臺連續31天發布暴雨預警。

王志華介紹,今年汛期以來降雨雨區重疊度高,累積雨量大。降雨強度大,極端性強。另外,強對流天氣頻發,災害影響重。

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全國氣象部門通過各種渠道累計發布各類氣象災害預警信息4.3萬餘條,其中,暴雨、雷電的預警信息發布數量均比過去三年同期增加43%左右。入汛以來各地已聯合發布山洪和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超過1100期。

追問3:今年降雨偏多原因是什麼?

今年6月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副高)持續偏強,西北太平洋對流層低層盛行異常反氣旋風場,副高西側引導來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輸送明顯偏強,為南方地區持續性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條件。

其次,6月上旬副高脊線位置偏北,華南和江南地區水汽輻合偏強,造成6月上旬華南和江南地區的極端降水。

6月中旬以後,副高明顯北抬,脊線位置南北擺動(脊線位置是影響雨帶位置的關鍵因素),江南北部到黃淮地區盛行西南風氣流,水汽輸送偏強;同時北方冷空氣頻繁南下,使得冷暖氣團在我國江南北部到黃淮地區交匯,形成持續性強降水,降水明顯偏多。

追問4:針對汛情採取了哪些措施?

受長江上遊幹流來水及庫區降雨影響,三峽水庫7月2日10時入庫流量50000立方米每秒,為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水利部當日啟動水旱災害防禦Ⅳ級應急響應。同日20時,國家防總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並派出兩個工作組分赴湖南和湖北、安徽協助地方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

6月28日,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針對四川、貴州、湖南近期嚴重暴雨洪澇等災害,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並派出工作組趕赴重災區指導和協助防汛救災。

6月29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又向四川、貴州、湖南3省緊急預撥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1.5億元,支持受災地區抗洪搶險救災。

據應急管理部6月30日公布信息顯示,入汛以來,應急管理部組織各級消防救援隊伍參加抗洪搶險救援任務2609起,出動消防救援指戰員2.8萬餘人次,營救和疏散轉移遇險被困群眾3.47萬餘人。

針對近期南方發生的暴雨洪水,水利部成立了預報預警和工程調度兩個專班,滾動更新水情預報,並派出16個工作組分赴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協助地方進行水旱災害防禦。

追問5:未來防汛重點在哪些區域?

防汛減災方面,未來十天我國主雨帶仍位於西南地區東部、江南北部、江漢、江淮至黃淮等地,上述地區需防範強降雨疊加效應可能誘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和城市內澇。華北、東北、黃淮北部需防範局地強降雨和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的不利影響。

從7月中旬開始,我國東部地區主雨帶將逐步北抬至黃淮、華北、東北南部地區,意味著北方將進入降雨集中期,北方地區需抓好防汛減災工作。

王章立介紹,進入七八月份的防汛關鍵期,江河洪水呈現多發頻發趨勢,需要引起高度關注。據水利氣象聯合預測,盛夏南北方均有多雨區,以北方雨帶為主,黃河中遊、海河南系、松花江、遼河、長江中遊洞庭湖水系、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等河流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防汛形勢不容樂觀。

前段時間的降雨主要在南方地區,進入七八月份隨著副熱帶高氣壓向北移動,北方防汛將作為重點,但南方不能忽視。

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副主任劉志雨表示,進入七月,除了要關注強降雨對江淮、黃淮以及華北地區的影響,還要關注颱風系統的影響,七、八月份是我國颱風活躍的季節,颱風登陸的比例通常佔到下半年總數的65%。颱風可能影響東南地區和華南沿海,包括珠江流域,以及太湖流域、浙閩地區。盛夏可能有北上颱風影響我國。

同時,水利部提醒,七、八月江河洪水呈現多發頻發趨勢,需要重點防範超標洪水、水庫失事、山洪災害三大風險。

追問6:防汛形勢預計何時好轉?

預計7月,東北大部、華北大部、黃淮、江淮北部、江漢大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河北南部、山東、河南北部、山西東南部、陝西大部、甘肅東部、寧夏南部、四川東北部、新疆西南部等地降水偏多2-5成。全國其餘地區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江西中部、湖南東南部等地偏少2-5成。

另外,7月可能有1-2個颱風登陸我國沿海地區,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陳峪介紹,近期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聯合水利部信息中心針對2020年盛夏(7月至8月)全國氣候趨勢進行會商,預計今年7月至8月,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位置偏西,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澇重於旱。

主要多雨區預計位於東北大部、華北大部、黃淮、西北地區東部、華南中部、江南西部、西南地區東部。全國大部氣溫偏高,江淮、江漢、江南中東部等地高溫日數偏多。另外,下半年登陸我國的颱風個數較常年同期略偏多。

7月2日晚,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在水利部會議上強調,近期南方地區降雨過程多、強度大,長江、太湖分別發生1號洪水,部分地區山洪災害頻發。預計後期南方和北方地區還有強降雨過程,防汛形勢依然嚴峻。

追問7:汛期如何做好自我保護?

中央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介紹,公眾遇到城市內澇時,首先要注意接收氣象和水務部門發布的暴雨和積水預警信息。接到預警後,地勢低洼的小區、商場、車庫等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可以用門板、沙袋等築起擋水壩。

尤其要注意,發生城市內澇時,要儘量往地勢高處躲避,遠離地勢低洼處,如城市立交橋橋洞、地鐵、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場、地下車庫等地,都是容易出現內澇的區域。

同時,發生城市內澇時,要遠離用電設施,避免因設施漏電引發危險。若遇到斷裂的電線搭在地上積水中,要迅速避開。

不要在有積水的道路上行走,注意路邊防汛安全警示標誌,不要靠近有漩渦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蓋的深井、地坑等危險區域;開車時不要冒險把車開到有積水的地方,停車時不要將車停到低洼處,防止車輛進水。

不要光腳趟水,別讓孩子在水中玩耍。水中有細菌和異物,容易造成皮膚感染。

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鄧琦

編輯 陳思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我國洪澇災害種類多範圍廣程度重 汛情災情主要有5個特點
    [主持人]在訪談開始您能不能介紹一下當前汛情情況怎麼樣?今年汛情有什麼樣的特點?是在好轉還是更嚴峻了?    [束慶鵬]各位網友,下午好,我向大家通報一下當前防汛抗洪工作情況。今年入汛以來,特別是7月份以來,我國洪澇災害種類多、分布範圍廣、受災程度重。汛情災情主要有五個特點。
  • 今年的洪澇災害較為嚴重,主要災情指標總體呈現『三升兩降』的特點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 題:受災地區災情如何?恢復重建如何開展?——有關部門介紹防汛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新華社記者劉夏村今年汛情牽動人心。受災地區災情如何?下一步防汛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如何開展?
  • 近日連續強降雨,貴州各地汛情災情看這裡
    9月10日,貴州省應急管理廳公布了全省汛情災情及防汛救災工作情況。通報顯示, 9月7日夜間以來,影響我省的強降雨天氣,全省共出現特大暴雨20站次,冊亨縣者告河上漲5.1米,強降雨天氣已造成畢節、安順、遵義、六盤水、黔西南、黔南部分縣(市、區)局地不同程度遭受暴雨洪澇災害,全省受災人口88332人,災情相對較重是鎮寧自治縣。
  • 今年中國洪澇災害已致6346萬人次受災 預計後期仍有嚴重汛情
    中新社北京8月13日電 (記者 陳溯)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3日召開發布會公布,今年中國洪澇災害已造成6346萬人次受災,預計後期仍有嚴重汛情。當天,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洪澇災害造成6346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789.6億元人民幣,比前5年均值偏多12.7%和15.5%。
  • 今年中國洪澇災害共造成7047.1萬人次受災
    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中新社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陳溯)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3日表示,今年中國洪澇災害較為嚴重,共造成7047.1萬人次受災。9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防汛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情況。
  • 未來汛情走勢如何?專家解讀長江流域防汛形勢
    央廣網北京7月23日消息(記者李思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當前,我國正值防汛關鍵期,各地汛情持續發展,尤其是長江、太湖及淮河流域防汛形勢較為緊張。國家防總22日繼續維持長江、淮河防汛Ⅱ級響應。目前,防禦工作難點在哪裡?未來汛情還會進一步加重嗎?
  • 江西省洪澇災情趨於穩定 工作重心將轉向災後恢復重建
    目前我省洪澇災情趨於穩定,下一步工作重心將轉到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上來。另據了解,今年鄱陽湖遭遇特大洪澇災害,對越冬候鳥保護的壓力很大,我省將加強鄱陽湖候鳥疫源疫病監測防控,採取科學控水、發掘棲息地潛力等手段,為候鳥棲息和覓食提供保障。
  • 今年7至8月 四川將出現中等強度洪澇災害
    二、汛情。主汛期渠江、岷江部分支流、金沙江部分支流、盆地南部部分支流可能發生中偏高洪水,部分河段可能發生高水。三、旱情。7~8月,廣安、南充、遂寧、資陽、內江有一般性伏旱發生,局部地區伏旱可達中等強度。四、洪澇災情。主汛期預計全省將出現中等強度的洪澇災害,盆地西南部、南部洪澇災情可能偏重,盆周山區、川西高原、攀西地區易發生山洪泥石流災害。
  • 受災地區災情如何?恢復重建如何開展?——有關部門介紹防汛救災和...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題:受災地區災情如何?恢復重建如何開展?——有關部門介紹防汛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新華社記者劉夏村今年汛情牽動人心。受災地區災情如何?下一步防汛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如何開展?(小標題)主要災情指標「三升兩降」「今年的洪澇災害較為嚴重,主要災情指標總體呈現『三升兩降』的特點。」
  • 國家防總:7月以來洪澇災害造成24省區市1841萬人受災
    國家防總:7月以來洪澇災害造成24省區市1841萬人受災 央視網消息,今天(7月14日),國家防總在應急管理部應急指揮中心召開全國防汛抗洪救災工作專題視頻會議,進一步分析研判長江、黃河、淮河、海河
  • 災情影響糧食安全嗎?……國新辦發布會詳解今年汛情!
    今年的汛情災情主要有「兩超、一多、一少」四個特點:一是江淮流域梅雨超歷史。江淮流域梅雨季降水量759.2毫米,持續時間62天,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一位。二是長江淮河太湖水位超保證。長江中遊蓮花塘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區超保證水位,巢湖超歷史水位;淮河上中遊幹流部分河段超保證水位;太湖超保證水位。全國63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的洪水。
  • 南方暴雨!汛情嚴峻!農業生產還要「看天吃飯」嗎?
    眼下,南方多地正在遭遇洪澇災害。汛情嚴峻!6月以來,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超保,還有33條超歷史,目前,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於超警狀態。其餘大江大河水勢平穩。
  • 熱評丨汛情緊急,守護「生命之堤」間不容髮
    熱評丨汛情緊急,守護「生命之堤」間不容髮 原標題: 這幾天,有封信「火」了。「江洲兒郎,汛情緊急,家鄉盼你回家支援。」7月10日,江西九江市江洲鎮致信在外的18至60周歲鄉親,迅速回赴江洲共抗洪水。
  • 《北京市防汛信息及洪澇突發險情災情報告暫行規定》正式印發
    2020年12月1日,市防汛辦公室正式印發《北京市防汛信息及洪澇突發險情災情報告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要求各有關部門進一步規範防汛信息及洪澇突發險情災情報告工作。《規定》共6章14條,明確了防汛信息及洪澇突發險情災情報告的職責任務、報告內容、報告程序等工作要求。
  • 洪澇機器人視頻|鄱陽湖洪水紅色預警
    記者從江西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截至10日10時30分,7月6日開始的洪澇災害已致全省368.2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32.4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2.1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99.1千公頃,絕收49.4千公頃,倒塌房屋163戶344間,嚴重損壞房屋402戶610間,直接經濟損失37.9億元,災情還在進一步統計核查中。MAGIC洪澇機器人帶你看汛情。
  • 防汛抗洪:如何做好當下、布局長遠
    張玉攝/光明圖片【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導】長江中下遊幹流監利以下江段全線超警,鄱陽湖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洞庭湖水位略超保證水位……今年汛期我國南方降雨集中且頻繁,局部地區受災嚴重。今年的汛情災情如何?汛情當前,有關部門採取了哪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長遠來看,我國水利建設短板如何補齊?
  • 汛情愈發嚴峻 對商品期貨影響幾何
    受持續強降雨和上遊來水疊加影響,南方多省河流水位暴漲,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從11日6時至12日0時,先後有四個水文站的水位超過1998年的歷史最高紀錄!今年全國6月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3.5%,多地提高防汛等級,重點河流水位高於十年均值,6月超預警河流數達250。連日來的暴雨對商品期貨影響如何呢? 愈發嚴峻的汛情對商品期貨影響幾何?
  • 中國人壽多措並舉 快速應對南方暴雨災情
    近期,我國南方多地遭遇大範圍暴雨天氣,部分地區發生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嚴重,企事業單位和人民群眾財產遭受損失。災情發生後,中國人壽高度重視,旗下財險公司各級機構多措並舉,快速開展救援理賠等服務工作。廣東guangdong自5月20日以來,廣東省陸續受「龍舟水」襲擊,廣州、東莞等地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降水,廣州黃埔區、東莞莞城區等多地受水浸嚴重,大量機動車輛和群眾財產受損。
  • 阿里雲發布「智能汛情機器人」 可快速調研一線災情
    7月17日,記者獲悉,阿里雲已研發完成「智能汛情機器人」,開始在部分受災地區試點應用。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許詩軍介紹,「智能汛情機器人」在長江流域受災省份的試點應用中,用時不到5小時就完成了十多個市、上千個街鎮、萬餘名鄉鎮級災害信息員的調研,並將調研情況反饋給有關部門,方便進行更為精準的應急救援。這款機器人由阿里雲提供技術支持,基於達摩院智能外呼平臺開發,具有專門針對應急場景的智能外呼採集研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