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PMC乾貨匯總:如何降低系統衰減?海內外光伏專家崑山論劍

2021-01-09 世紀新能源網

12月9日,第十三屆國際

光伏

性能建模與仿真監測研討會(PVPMC)在江蘇崑山開幕。本次會議為期兩天,共分為7個專題,重點關注可靠性研究與建模、系統性能分析、光伏系統技術、光儲產品測試與認證等方面,共收錄了42篇高質量專業論文,其中37篇論文將會在研討會中進行呈現。來自海內外的光伏技術專家齊聚崑山,共同對行業前沿進行交流探討。

德國弗朗霍夫系統研究所

Boris Farnung

Boris Farnung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光伏電站的衰減進行了分析,他指出,準確的監測與良好的運維對提升光伏電站發電量和降低損耗十分關鍵。德國弗朗霍夫系統研究所對一個從2009年開始運行的光伏系統進行了研究,數據顯示,經過10年的運行,光伏組件的功率損耗較小,運行較為穩定可靠,而

逆變器

故障則對系統級性能損失率影響較大。

Boris Farnung表示,幾乎所有可觀察到到的損失都是可逆的,損失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故障排除的速度。質量保證、運行過程中數值測量、對汙染物的測量以及組件清潔是減少光伏系統衰減的關鍵要素。

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

Joshua Stein

Joshua Stein指出,目前光伏行業面臨著諸多挑戰,政策大環境較為嚴峻,我們需要通過展現

光伏產業

的價值來推動整個產業發展,通過價格優勢使

太陽能

取代傳統能源。他表示,提高低成本光伏組件的穩定性與可靠性,通過延長光伏系統的使用壽命提升經濟和環境效益是目前光伏行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點。

Joshua Stein進一步指出,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與不同的設計方案對系統壽命有著不同影響,因此需要更多的實驗室和現場研究來對模塊和系統設計進行優化。


隆基樂葉技術總監

王夢松

王夢松在演講中對雙面組件特性及增益模型進行了介紹,並對實證數據和模擬對比進行了詳細分析。他指出,在某些情況下基於視覺因子模型的PVSyst軟體能夠很好的預測雙面組件的發電量增益,但是在地表輻照度不均勻,尤其是沙地、水泥地的情況下進行模擬仍然具有一定缺陷。模擬結果和實測結果顯示,隨著地表反射率和安裝高度的提高,雙面組件增益也相應提高,實測結果顯示雙面組件增益與散射光比例有著重要的關係。

王夢松進一步指出,雙面電站每個場景都有差異性,需要在設計早期進行詳細勘察,了解場地的情況、地標輻照情況,對設計安裝方式、安全高度來進行綜合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通過軟體模擬進行修整分析。

江蘇中信博CTO

王士濤

王士濤在演講中介紹了基於人工智慧的雙面組件跟蹤系統及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王士濤指出,人工智慧驅動的處理器對光伏系統數據進行處理收集之後,跟蹤器能夠在系統中準確跟蹤,達成高效通信協議,這一過程極大增加了系統數據的可行性。

王士濤表示,人工智慧是未來跟蹤器算法的大勢所趨,通過建立資料庫可以很大程度上節省物料成本。另外,基於AI的自我學習與培訓機制,整個系統將更加自動化。同時,網絡技術和感應器能夠在整個發電站進行信息收集,使系統更加高效。

華矩檢測技術總監

陳思銘

陳思銘對基於室外試驗的雙面光伏組件輸出特性仿真與優化研究進行了分析,他指出,東西垂直安裝的雙面組件與最佳傾角安裝的單面組件相比,其輸出特性的「雙峰」形態在特定場景中更具有應用優勢,雙面組件的最佳安裝傾角大於常規組件的最佳安裝傾角。

除了調整傾角,在設計時還需要關注逆變器的配置參數是否能夠滿足組件的輸出。基於PVsyst當前版本,垂直安裝模型仍在不斷更新。根據模擬數據顯示,朝南傾斜安裝情境下IAM損失中以散射輻射損失為主,而垂直安裝情況下IAM損失達到4%~10%,且以直射輻射的損失為主。

CTC國檢集團市場總監

李孟蕾

李孟蕾在演講中分析了工信部溼熱環境組件企業年衰減率結果,並詳細講解了雙面雙玻戶外的實證測試與研究。李孟蕾介紹,為了研究國內典型氣候下組件和系統應用的評估分析方法體系,對綜合性能進行對比並形成動態資料庫和產品質量報告,2015年起,依託工信部發展基金,CTC開展了抽查工作。通過進行隨機抽樣,最大限度保證產品的生產質量。海南實證基地是CTC的測試平臺,通過監控系統,可以實現對環境績效參數和光伏發電參數的全監控,隨機選取任何一家都可以實時看到包括溫度在內的全部情況。

阿特斯首席工程師

趙長瑞

趙長瑞對雙向HSAT系統的陰影因子和失配損失進行了分析,對於陰影因子,阿特斯採用了背面追蹤技術。他指出,通過使用PVSyst可以直接計算出陰影因子,基於一些模擬,阿特斯進行了第二代的開發,通過將一些輻射度的數值和一個背面光線追蹤技術進行結合,來進行每小時的失配損失的分析。趙長瑞進一步指出,這個失配損失的分析並不等於PVSyst的失配分析技術,而是一個電子的失配損失,是建模的一個功率損耗。 

相關焦點

  • 淺析光伏電站發電量與光伏組件衰減的關係(圖)
    3、光伏電站發電量損耗因素分析[3]  要在項目前期比較準確的預估光伏電站的發電量,除了對光伏電站的系統結構有深刻的了解外,也必須對主要的設備性能參數有很深刻的了解。同時,如果要對發電量進行更長年限的預估時,則必須全面考慮長時間內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和電站運營狀況的預估。
  • 上海地區各種光伏組件戶外發電性能比較和衰減原因分析
    1.2 光伏組件戶外測試系統介紹本次戶外實證監測使用的光伏組件戶外測試系統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新能源技術中心配置,坐落於上海市嘉定區(31°23′N、121°14′E)。本光伏組件戶外測試系統作為測試太陽電池發電特性與可靠性的設備,主要用於長時間在戶外測試光伏組件的工作情況,記錄不同環境下組件相應的電學參數,對光伏組件的真實發電能力與衰減狀況進行測試。光伏組件戶外測試系統是根據IEC 61924、IEC61829、IEC6 2446 等標準[11-12] 建立的,對光伏組件在戶外的性能進行標準測試和性能評估,其結構圖和實景圖分別如圖1、圖2 所示。
  • 德國弗朗霍夫研究所、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及PVPMC海外光伏專家團...
    近日,在中國參加第十三屆國際光伏性能建模與仿真監測研討會(PVPMC)的海外光伏專家團一行,在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Joshua Stein博士、德國弗朗霍夫系統研究所Boris Farnung先生以及索比光伏網的帶領下,蒞臨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中國區總部參觀交流。
  • 32家企業光伏組件首年功率衰減情況如何?結果即將出爐
    海南海口,三十二家光伏企業的組件整齊排列在中建材海南戶外老化實證基地的曬場裡,等著即將到來的併網發電一周年。屆時,三十二家企業的組件的首年衰減率數據將全部統計出來。CTC首次在國內提出光伏組件自然老化試驗方法,海南戶外老化實證基地將提供在正常運行的光伏發電系統中組件在發電狀態下自然老化過程的詳細數據信息。
  • 臺灣友達光電在江蘇崑山投建新型屋面太陽能光伏發電站
    新華社南京12月31日電(記者劉巍巍)臺灣友達光電崑山有限公司的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站項目近日完成屋面光伏模組安裝。投運後年日均發電量將超過1.4萬千瓦時,相當於每年減少使用標準煤1838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234噸。
  • PERC電池LeTID衰減:會比PID造成更嚴重的衰減危機麼?
    然而, 預計2018年的下遊光伏需求將低於100GWp [3]。這意味著許多電池生產線或會處於閒置狀態, 多個GW的組件也將堆放在倉庫中。正如前文所述, 需要研發創新型產品以進一步降低平準化度電成本。然而, 向PERC轉型的進展是如此迅速,以至於許多PERC生產商都未能把重心放在產品質量上。PERC是一項成熟的技術, 工藝相對簡單, 因而持有成本也較低。
  • 光伏電池水下如何發電?
    光伏電池水下如何發電?科學家們表示,電池浸入水下確實會損失很多能量,但並不意味著這毫無用處,水下太陽能系統具有用於監視傳感器等商業和國防應用的潛力。由於在水下,因此太陽輻射很低。但得益於較低的溫度,水下太陽能電池都處於較為理想的環境中。
  • 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陳國光:未來光伏行業如何「擔當大任」?
    這一目標明確提出之後,光伏行業必將擔當更大的責任。預計在「十四五」末,光伏將成為僅次於煤炭的第二大裝機電源。2020中國光伏年度大會現場12月10日,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陳國光受邀出席「光伏領袖/專家對話」環節,就「十四五」期間光伏如何實現「擔當大任」的目標,與業內人士展開了深度探討。
  • 大功率衰減器系統的設計方案
    幸運的是,選用標準現成產品實現衰減器,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了大的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處理能力。本文討論如何藉助現有標準元件配置一個可用於廣播、電磁兼容(EMC)、半導體、軍事、醫療、科學及其它大功率應用的1到12.5kW的大功率衰減器系統。
  • 光伏組件PID效應是什麼意思?
    光伏組件PID效應是什麼意思?提及光伏組件,必然要注意其兩大效應,一個是熱斑效應,一個是PID效應,那麼,光伏PID效應是什麼?2005年美國SunPower公司首次發現並提出PID效應,指組件長期在高電壓工作,在蓋板玻璃、封裝材料、邊框之間存在漏電流,大量電荷聚集在電池片表面,使得電池片表面的鈍化效果惡化,導致填充因子、短路電流、開路電壓降低,使組件性能低於設計標準,但此衰減是可逆的。
  • 光伏產業節能控制「專家」新風光如何解決新能源儲能難題?
    正如其名,SVG可以補償電網中頻繁波動的無功功率,將電壓穩定在設定的參考值附近,起到改善供電質量、降低網絡損耗的作用,從而延長輸電線路使用壽命。隨著近年來電力電子技術進一步發展,SVG在電力系統中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與此同時,各行業用電設備對電能質量越來越敏感,這在無形之中刺激了用戶對電能質量的要求。那麼,SVG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究竟如何?新風光電子在擁有一定技術壁壘的情況下又將如何規劃?為了保持其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其又將採取哪些舉措?
  • 中信博容崗:跟蹤系統的結構、控制、集成創新進一步降低LCOE
    中信博容崗:跟蹤系統的結構、控制、集成創新進一步降低LCOE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前,由新能源國際投資聯盟主辦的第三屆新能源國際金融和前沿技術論壇在合肥隆重召開,來自對口部委、行業協會,駐華使領館和國外政府機構、海內外知名金融機構、保險機構、投資機構、設計單位和新能源行業龍頭企業的代表近
  • 光伏高速公路新路子,屋頂光伏系統了解一下~
    近年來,隨著太陽能光伏技術開發運用速度不斷加快,太陽能光伏公路技術也得到迅猛發展,其基本原理是將光伏板鋪設在公路上,既滿足了太陽能光伏技術的佔地需求,又可為行駛其上的電動汽車提供電能,車輛無需停車即可完成電能補充。目前,光伏公路已經在海內外眾多城市落地。
  • 提高光伏電站發電量的小秘密,每個業主都要收藏
    目前,農村戶用光伏電站和城鎮工商業光伏電站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安裝光伏電站,曬太陽就能賺錢成為很多人熱議的話題。而光伏電站發電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業主的最終收益,那麼如何提高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呢?今天咱們就來簡單討論一下吧:
  • 乾貨|光熱+光伏聯合互補發電系統的可行性探索
    乾貨 |光熱+光伏聯合互補發電系統的可行性探索 此前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於建立健全清潔能源消納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要「鼓勵建設新一代電網友好型新能源電站……實現電源側風光水火多能互補。」
  • 182組件是降低光伏度電成本的最優解嗎?
    對於大尺寸光伏組件。光伏組件尺寸快速迭代的同時。日前,由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綠能聯合舉辦的的182組件與系統技術論壇在上海召開。在光伏組件尺寸「百花齊放」的當下,快速迭代的大尺寸組件將如何推動全產業鏈降本?
  • 夏季為什麼不是光伏電站發電量最高的季節?
    (來源:微信公眾號「光伏測試網」作者:蔡靜華)你以為的光伏強烈、光照時間長的夏季竟然不是一年中光伏發電量最高的時期,甚至竟有些「墊底」,Why?天氣逐漸熱了起來,你是否意識到正處於一年中光伏組件發電量最高的時期且即將要進入下坡,還是繼續期待著光伏發電量更上一層樓?敲黑板:夏季並不是光伏發電量最高的季節!高溫引發組件功率衰減TestPV了解到,光伏組件正常工作時,電池片的標準工作溫度是25℃。
  • 光伏電站超配分類及棄光限電損失PVsyst分析方法
    隨著光伏行業的迅速發展,在光伏電站系統設計 (尤其在大型工商業光伏電站和地面電站)中,如何降低組件和系統投資成本,提升光伏投資收益,成為光伏電站系統設計和優化的重要目標,在2019年推進平價上網的光伏電站中,降低初始投資和降低度電成本,採取多種技術手段尤為重要。
  • 四大行業專家解讀異質結電池如何降本增效
    活動邀請行業內領域專家代表,包括航天機電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吳昊先生、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太陽電池技術研究部王文靜主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專家時璟麗博士以及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吳敏博士等領導代表,線上分享並探討行業政策走向以及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引發行業觀眾與討論。
  • 碲化鎘:窺視晶矽光伏的黑衣騎士
    龍焱科技:BIPV專家由國際光伏專家吳選之教授等人創建的龍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5月,於2011年投產國內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自動碲化鎘組件生產線,並於2013年通過歐洲TUV、美國UL、中國CQC產品認證。2017年-2018年,龍焱先後引入浙能創投和深圳致遠兩家省級國資背景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