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訊】導語:只要一提及華為海思晶片,大家最為熟悉或許就是華為麒麟晶片,畢竟目前大家所使用華為手機,絕大部分都是搭載麒麟晶片產品,並且還是華為手機獨享晶片產品,但實際上華為海思旗下還有很多晶片產品,例如鯤鵬920、昇騰910、天罡、巴龍、鴻鵠等等,也正是因為華為海思擁有種類繁多的晶片產品,所以華為海思也成為了國內第一大IC晶片設計公司,尤其是在華為遭受到「晶片禁令」以前,很多網友們都非常期待,華為海思晶片如果可以對外銷售,那麼就可以解決國內眾多的企業「缺芯」窘境;
雖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就有不少媒體曾報導,華為海思確實有在對外銷售晶片產品,但也並沒有公布具體的晶片產品種類,其實目前華為海思晶片產品主要來自於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和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或許很多人並不清楚這兩家海思公司到底有什麼區別,甚至海思晶片公司成立於2004年,華為內部稱其為「大海思」,而成立於2018年的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則被稱為「小海思」。
而華為之所以成立兩家不同的海思晶片公司,也是為了更好地為華為打造完善的晶片體系,原本很多屬於「大海思」的晶片業務都被歸屬到」小海思「公司,而這些晶片產品就包含了」鴻鵠、視頻監控、機頂盒、WIFI、路由器晶片「等等,更多的是採用28nm等成熟晶片製造工藝打造的晶片產品,而」大海思「則專注於麒麟、鯤鵬920、昇騰910、天罡、巴龍這些製造工藝更加先進的晶片產品,晶片工藝製程,其中」小海思「所研發的晶片產品全部都對外銷售,當然也會供給華為終端產品的晶片需求,而」大海思「晶片產品則是華為自己專屬,當然華為鯤鵬920晶片目前也已經對外銷售,因為華為已經籌建了」鯤鵬計算機產業聯盟「,開始打造屬於我們國人自己的計算機生態體系,讓我們國內科技產業鏈能夠在軟硬體方面,都能夠擺脫對於美國技術依賴,但如今華為海思遭受到了「晶片禁令」危機,恐怕海思晶片對外銷售業務也將被迫暫停了。
而根據業內人士透露,華為之所以將海思晶片業務進行分割,成立全新的「小海思」公司,目的就是在華為解決了自家晶片供應問題後,全新的小海思公司能夠研發出更多的晶片產品,面向市場銷售,來解決國內眾多科技企業的「缺芯」問題;
最後:各位小夥伴們,對於華為成立「大海思」和「小海思」這兩家公司,讓」小海思「所研發的晶片產品全部都對外銷售的做法,你們是否真的了解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期待你們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