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看病難:為什麼交了新農合,還是看不起病呢?看農村怎麼說!

2020-12-23 小豬逛世界

眾所周知,農民看病就醫,要想得到保障,繳納新農合是大多數農民的選擇。據報導顯示,我國農村農民加入新農合的比例越來越高,已經超過90%。今年新農合登繳工作也已經接近尾聲,2020年繳費標準是最低每人每年二百八十塊錢,相比去年呢,又多漲了三十塊錢。

大家還記得嗎,剛開始繳納新農合的時候,每年才交十塊錢,到現在已經漲到了二百八十塊錢,而這二百八十塊錢還是最低的繳費標準,有的地區已經漲到了每人每年六百塊錢左右了。拿我們當地來說,新農合有兩個檔位,一檔是370元,二檔是520元。

對於一些家庭困難的農民,一家四口一年要支出1120元,說多不多,但說少也是一筆花銷,而且不見得能夠用得上。尤其是最近一兩年新農合漲價之後,經常能夠聽到不想交新農合了,交了這麼多年也沒用上,而且即使交了,也看不起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聲音呢?

一、報銷比例問題,住院還是要自己承擔一部分

新農合報銷比例50%到70%,並不是花1000元就能報銷500元或者700元。醫院將藥品劃分為三類,即使是職工醫保甲類藥只能報銷80%,乙類藥物報銷60%,丙類藥物不報銷,而甲類藥物只有1000多種,乙類藥物只有2000多種,丙類藥物有16萬種以上。很多大病,如治療癌症的進口藥、靶向藥,都屬於丙類藥。因此,即使你有醫保,癌症能看得起嗎,更可況是報銷比例相對低的新農合。

交過新農合的農民都知道,新農合門診報銷的比例有上限,只要不住院報不了多少錢,好像一年只有200多塊錢。而且住院報銷也只是報銷一部分,如果是小手術或者感冒等小病,報銷比例只有50%-70%左右,剩下的一部分還是要自己承擔。對於部分困難家庭來說,即使這30%也是交不起的。

二、現在看病太貴了,即使有醫保,很多農民一般不敢進醫院

現在普通一個小感冒去醫院掛水,都得上千元,放在以前一個闌尾炎都能做了,看病費用增加是農民不敢隨便進醫院的原因。一般的小病都在村裡衛生室解決了,既方便又省錢,不然去了醫院,檢查完花的錢即使報銷一部分,也比在普通診所要高。

前幾天回村裡,父母跟我說,村裡張老頭得癌症了,去市裡檢查後,放棄治療,回家等待了。我問為什麼不治呢?現在有很多癌症是可以拖個幾年沒問題的。我爸說老張自己決定的,他性格比較倔,做出的選擇誰也改變不了。聽到這我也大體了解了,老張深知自己治不好,頂多拖幾年,但是如果治療下去,自己活不下去,家裡子女和老伴還要背上很多外債,也沒辦法生活了。他這樣自己一個人沒了,還能成全兒女,不用遭罪了。

想到這裡,我也黯然神傷,農民看不起病是個大問題,即使有了新農合,一旦有了大病,尤其是慢性病,相比較醫院高昂的醫療費用,自己家庭也是承擔不起的。這也是很多農民不願意去做查體,不願意去醫院的原因,生怕檢查出什麼問題,拖累兒女。

三、看不起病的最根本原因還是農民收入低

城裡的老人相比農村老人,除了能夠享受更好的醫保,更主要的是他們的收入高,退休金有的一個月高達8000-10000元,相比農村老人每個月100多塊錢的養老保險,可以有更好的養老生活了,包括醫院看病。

這幾年農村生活較之前確實有了很大改善,無論吃的還是住的,但是生活壓力也相應提高,現在農村只要身體還硬朗的老人,幾乎沒有賦閒在家的,不管多大歲數,或多或少都會幹點活。尤其是有些老人兒子還沒結婚,肩上還扛著重擔,前幾天看了一則新聞,70多歲的老人,為了兩個兒子能娶上媳婦,每天要工作13個小時。農村50後、60後這一代可真是為了兒女操碎了心,即使打拼大半輩子,手裡也是所剩無幾,都給子女買房、首付、買車、裝修、結婚等花銷了,等到自己老了,身體有問題了也不捨得看病。

四、雖然新農合不能解決所有疾病,但是農民還是應該繼續繳納

說了很多關於農村醫保的問題,但是你要問我還應該繼續繳納嗎?我告送你新農合是一定要繳納的。近些年雖然價格不斷升高,那我們村來說,大多數人依然選擇最高檔。原因就是花錢買個心安,新農合也是一種保險,是國家考慮到農村農民看病問題而出臺的一個政策福利,交新農合之前是不需要做體檢的,其他商業保險都是有條件的,所以對農民來說,新農合是比較靠譜的一個選擇。

而且對於新農合,國家在不斷完善,相比價格的增加,報銷類型和比例也相應提高,藥物種類比之前多了不少,今年還納入了一部分慢性病用藥比例,如糖尿病和高血壓,幫助農民解決了慢性病用藥問題。個人認為,新農合不是解決看病問題,而是減輕家庭大病負擔的,就像我們看天氣預報有雨,出門帶傘,並不希望下雨,只是以備不時之需。不要等到家裡有人看病花費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時候,才想起新農合的好處。

關於農村農民醫保和看病的問題說了這麼多,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其實要從根本上讓農民富起來,沿著國家政策走,發展新農村建設,收入提高了,家家都富起來,才能看得起病。醫療改革也會逐步執行,這樣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才會逐步解決。另外在這裡也呼籲廣大兒女,對自己父母要多體諒一些,父母這一代為了我們是付出了一輩子,讓他們有個快樂的晚年生活很重要,不要一味求發展求賺錢,沒事回家多陪陪父母。

大家覺得我今天說的幾點原因有道理嗎?如果您有好的解決辦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大家記得轉發評論收藏,謝謝。

相關焦點

  • 農民雖有合作醫療,為什麼還是看不起病?原因很現實
    普通的一個感冒,去醫院做個檢查,掛幾瓶水就要300多,要是大一點的病,住院治療的話,沒有上萬塊錢根本就不行,之前再怎麼節約,只要是去醫院就得花光。自從農村地區實行合作醫療以來,農村大概有40%~60%的人還是看不起病。
  • 農村合作醫療農民是交還是不交?看完收穫太大了
    我們農村有個怪現象,個體診所門庭若市,鄉鎮醫院卻門可羅雀,這是為什麼呢?去鄉鎮醫院治療可以報銷醫療費,去個體診藥費全自掏腰包。農民傻嗎?一點都不!到鄉鎮醫院治療,檢查排隊登記,無論雞毛蒜皮的小病(大病傻子都不去鄉鎮醫院),都走程序,什麼化驗拍片,B超Ⅹ射線,大便小便抽血化驗,這窗口排隊,那門口交費,從上午等到下午,藥費沒有檢查門診費多。一個小感冒花三五十塊,是最少的。
  • 農村合作醫療農民是交還是不交?
    我認為農村的合作醫療對於農民群眾來說,應該交而且應該及時的交,雖然今年的合作醫療正常的人群已經漲到了280元每人,比年增長了30元,但是我認為更應該交,因為這是國家保障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有效措施。
  • 報銷80%的新農合農民不願交,農民6句話說明原委!
    每個人都希望家人健健康康的,以前在農村,農民看病都要自己掏錢,農村家庭條件大多數都不好,根本看不起病。 因為大多數農村人自身的收入實在有限,家裡需要開銷的地方又特別多。 說起新農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國家為了改善農民看病難、看病交不起錢而推出的一項惠民政策,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 農村合作醫療不交有什麼影響嗎?報銷費也是杯水車薪吧?
    農村合作醫療費用,按照國家政策每年需交一次。但不是強制繳納,而是自願。不管你家人口多少。你得不得到補嘗?勸你還是按時繳費。不怕千天就備一時。天有不測風雲,哪有人一生不得病的。每年每人交280元費用也只是能保險一年?。你一家人健健康康年年如此,不是更好嗎?說可不好聽的話,萬一得了大病,不就用上了。報銷回報還是很豐厚的。
  • 農村新農合只有住院才能報銷,是由這些因素造成的
    農村新農合只有住院才能報銷,為什麼會這樣?從你的提問中,可以看出你對新農合的知識還不完全了解,醫生給你說的是正確的,農村新農合只有住院才能報銷,門診看病是不能報銷的。農村新農合,現在基本上全部整合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前面有「基本」二字,基本的含義就是保基本,這個基本體現在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參保人在身患重大疾病時,能夠保障部分基本醫療費用,特別是在農村地區,確保參保人不會因為身患重大疾病時,出現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現象重複發生,能夠得到及時的基本醫療救助。
  • 農村上演「斷保潮」?這4點為其「根結」!專家新建議要及時解決
    首先,就是「看不見的東西,看不見的東西」。其次,就是房價太高了,很多家庭都買不起房子。相比較而言,肯定還是第一件事比較重要,畢竟房子可以暫時不買了,但是病是不能暫時不看的。因此近幾年,國家也大力加強了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儘可能地解決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當前,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對城鎮職工來說,主要是醫療保險。
  • 2021年新農合繳費已開始,農村戶口本上的人都要交嗎?答案來了
    大家都知道,從今年9月份開始就已經要繳納2021年的新農合費用了,到十二月份底就正式截止費用的繳納了,面對新農合繳費已經開始的情況,大家最關心的應該就是2021年的費用,相較於今年又上漲了30塊錢,也就是說每個人繳納的最低標準就是280塊錢,當然不同的地區還是有一些小的差別的,具體繳費金額還是按照當地的標準來。
  • 2021年新農合收費即將開始,農民朋友選擇繳納還是不繳納呢?
    農民看病難,難看病的情況了,主要還是農民自身沒有足夠多的費用,外加農民的收入有限,因此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處的。就拿農村一家四口人計算的話,這筆費用都要高達1000多元,這也是一筆不少的數目了!
  • 2021年「新農合」3大新福利,不交要後悔麼?現在還來得及
    一看就知道不是農村人,農村人哪個不知道新農合,雖然現在改名叫什麼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但是我們大家還是喜歡稱之為新農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自從十幾年前開始有新農合開始,我就是一次也沒有撂下過,最初好像不多,一人僅僅十塊錢,當時我們一家5口人,只要五十塊錢,但是看病可以報銷啊,和城市職工一樣的醫療待遇,這對於農村人來說是不得了的大事,總算能和城裡人享受看病了,但是現在知道了,還是差別很大的。
  • 新農合繳費快到期了,還沒交的先看看這3點,也許你還有不同想法
    大家好,我是【農村小滿】,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趣事和相關的「三農」知識。前幾天,我到村裡,聽到村裡的廣播電臺說:沒有交給新農協的人,馬上交給他們,馬上就完了。新農會是身體上的保證,還沒有交給他們呢。正午吃完飯,我在門口坐著跟村裡人說話,問他們為什麼不想交新農協,不是每年都交,今年為什麼不想交一個不想交的叔叔。農民新農協每年都會增加,今年的繳費標準是280元,保險費是50元,每人最終的數額是330元。對低收入農民,給每個人一個兒子,數額有點大。農村人大病不出村,不去醫院,一般選擇去診所,買藥吃,新農協不能像養老保險一樣累積。
  • 農村人有福了!20年新農合新規,符合條件的每人可領550元補貼
    01 補助標準不低於550元2020年,社保新規頻頻出臺,其中一項就與新農合相關,提高城鄉居民的個人繳費標準,今年,每個人需要交280元,費用提高,待遇自然也會跟上。6月份,醫保局官宣要提高城鄉居民醫保的人均補助,每人平均增加30元,享受不少於550元的醫保補助,提高農民看病就醫的補貼待遇。補助待遇提高,農民看病買藥時能報銷的額度就變多了,這樣才能幫農民擔下醫療費用,減輕看病成本。
  •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每年上漲,值不值得交?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已經實施了十來年,相信各位農民朋友都比較熟悉新農合制度。而新農合的繳費標準由剛開始的10元上漲到2020年的250元,繳費提高了25倍。不斷上漲的繳費引起了許多農民朋友的抱怨。
  •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看不起病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關注三農知識的【農村小小薇】,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三農知識,我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的發布「三農」相關常識不知從何時起,一去醫院無論大病小病,開點藥都可以解決的事情,非得去做個體檢,看病越來越貴,看病難、看病貴成了老百姓心中的大疙瘩
  • 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需不需要每年都要交?
    大家都知道農村合作醫療是我國針對農民朋友的一項惠農政策,這主要是方便農民看病,自己只需要繳納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國家都會補貼的。有很多人抱怨新農合繳費年年都在上漲,由最初的十元到現在已上漲到250元,今年新規繳費也已經明確,繼續上漲30元,也就是280元,這其中就有很多農民朋友動搖了,不想再繳費了,因為他們覺得一家人很少生病,又不住院,有時候去藥店拿點藥吃一下就好了,覺得繳納醫療有點浪費金錢,如果一家四口人都需要繳納的話,就要1000塊錢的資金。那麼針對我們農村合作醫療該不該繳納了?
  • 農村醫療保險和城鎮職工社保可以同時交嗎?優選智嘉來解答!
    隨著經濟和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的大學生在畢業後不再回到老家而是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他們不僅在家裡已經買了農村醫療保險入職後公司也為員工繳納社保,那麼農村醫療保險與社會保障是否衝突呢?什麼是農村醫保?
  • 農村新農合繳費快要結束了,還沒交費的農民,看完這3點再做決定
    農村新農合繳費快要結束了。還沒交費的朋友。看完這三點再做決定。2020年農村新農合繳費馬上就接近尾聲了。但是從現在農村當地的情況來看。還是有很多農民朋友沒有交費的意願或者直接想斷,甚至好多的農村地區,村幹部在廣播中崔校或者村幹部上門給農民朋友做思想工作,也有許多農民朋友表示不想繳費。但是。如果咱們農民朋友知道以下三點原因或許認為,就算借錢也要把新農合給交上?大鼻子也在茶餘飯後跟村裡的不少人撩到了不想加新農合的原因。
  • 2021農村新農合醫保異地報銷麻煩嗎?需要哪些材料
    2021年新農合醫保繳費即將結束,今年新農合繳費280元,很多農民不太想交,除了覺得價格有些貴,還有就是覺得報銷流程太複雜了,尤其是異地報銷,特別麻煩。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生個病,不可能再跑回家看醫生,異地就醫的次數比較多,那麼新農合醫保異地報銷需要哪些流程呢?
  • 2020年,農村又要繳費了,這5類人可以不交!
    , 但是今天小編想說就是農村又有一項政策需要進行繳納了,並且一個家庭繳納的費用不低於1200元,同時不交還真的不行了。而這項費用其實就是新農合了,談起新農合的話想必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因為這是一項惠民的政策了,同時解決農民看病等問題了,因為農民自身的問題的話,是根本賺不到什麼錢的,主要還是因為收入比較單一, 只有務農的方式來增加農民的整體收入,為此很多農民在繳納的費用方面都是捨不得繳納的。今年新農合的政策有了新的變化。
  • 農村新農合醫療報銷高,還有人不滿意?只因這個門檻太高了
    現在國家對農村越來越重視了,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也讓不少的農民朋友享受到了優惠。像政府出臺的農村新農合政策,就讓不少的農民朋友拍手稱快。在農村日常所需費用並不多,除了供養孩子讀書,和贍養老人,其中最讓人頭疼的一個問題,就是生病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