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大廠商都發力入耳式耳塞,很少有平頭耳塞旗艦產品發布,去年老鐵家的新品發布會發布了全新ATH-CM2000Ti平頭耳塞。
因為難忍受大部分入耳試耳機的聽診器效應和對耳道的擠壓,一直以來對平頭耳機的嚮往熱情不減,這款耳機讓我的情懷又有了期待。所以在這款耳機國行上市第一時間入了一條。
看壇友裡黑這款耳機的較多,我想說:這款耳機良心之作,差不多是平頭耳機的天花板了。
官網關於CM2000Ti的描述:
評測大佬們的開箱展示已經夠多,本次小磨就直接跳過開箱,直接進入體驗篇。
一、佩戴
首先因鐵三角CM2000Ti採用的是15.4mm動圈單元,耳機的前腔面積較大,而且是金屬材質,如果是耳洞較小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有點脹。
這裡教大家一點小訣竅,如果覺得耳機較大撐得耳廓有點脹,可以將耳機往外拔一點,儘量讓耳機靠緊耳洞的下半部分,這樣硬朗的耳機外殼,對耳廓的擠壓就較小,長時間佩戴就會比較輕鬆。
由於耳機體積較大,耳機的下擺較粗,佩戴上之後穩定度很好,戴上就不容易脫落。這對於習慣帶耳機聽音樂跑步鍛鍊的朋友來說是很適合的。而且,這款耳機聽診器效應全無,幾乎不隔音,不會因為運動時造成耳道內突突的低沉雜音。
二、聽感
一款耳機的好壞,音質所佔的權重最高。為排除前端對效果產生的差異,本次選用了四個風格不同的前端,並且使用一條拜亞動力謝蘭圖作為對比耳機進行體驗評測。榭蘭圖這條耳機不過多描述,翻翻我的歷史文章有對其專門評測。
播放器:
音樂:《張三的歌》、《Hotel California》、《青藏高原-李娜》、《渡口》、《紅燈記選段》、《滾滾長江東逝水》、《偏偏喜歡你》、《北京北京》
本次耳機是全新拆箱,所以對煲前和煲後的效果都進行了綜合試聽。總結CM2000Ti的效果:
高頻:高頻比較亮,在開聲前密度一般,甚至在《青藏高原》和《Hotel》中出現些毛刺的聲音,但是經過了100小時煲機後,發現聲音變得更細膩柔和,質感和延展不錯。
人聲:這條耳機的人聲我認為是最具磁性,雖然略顯單薄,但人聲距離非常好(如果是喜歡用喜馬拉雅或者其他音頻直播平臺聽節目的朋友,強烈推薦)。在音樂場景中,人聲密度在手機直推時表現恰到好處,在K5 Pro和金菊花中,聲音柔和鬆軟更提升一個檔次,對人聲的還原度極高。
低頻:低頻量感在平頭塞中算是優秀,帶上標配的海綿套後,低頻量感劇增。中低頻部分彈性很好。低頻的下潛在我試聽的四款前端中表現都沒有明顯短板。
解析:平頭耳機距離耳道較遠,解析力當然比不上榭蘭圖,但是在平頭耳機中,絕對是上等表現。比創新Air更勝一籌。
聲場及分離度:聲場橫縱都有一定距離,橫向比縱向更寬,表現不錯,聲音有一定包裹感。在大編制的音樂中,樂器多了聲音稍顯雜亂。前端提升後會有所提升。動態表現和瞬態相應還不錯。
海綿套:標配的海綿套密度較小,戴上海綿套後低頻量增加很多,質感也更好。人聲更厚實、更順滑。驚奇的是戴套後並沒有影響到高頻亮度。
總體評價
這條CM系列旗艦級平頭塞,外型和做工用料都無可挑剔。音質偏上盤,聲音柔和、自然。
無論是解析度,還是高頻、中低頻的表現,都讓人滿意。低頻量感雖然比入耳式耳機稍弱一些,但足夠讓你動次打次嗨起來。
人聲絕對是亮點,本來我一直挺排斥「女毒」這個形容詞,因為現在只要是個平頭耳機就宣稱自己是女毒,誰不知普通平頭耳機也就擅長這一點頻段範圍呢?CM2000Ti在人聲方面的表現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另外各方面音色很舒服,不管你是習慣聽流行還是古典,CM2000Ti都能滿足你的耳朵。
如果認為小磨的分享對你有點用處,歡迎關注。
微信公眾號和頭條號請搜索:金耳朵小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