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境外返通人員轉運工作,南通公安以忠誠擔當——
築牢外防輸入的銅牆鐵壁
為控制境外疫情輸入,連日來,我市涉外疫情防控駐京工作組奮戰在外防輸入的最前線。工作組裡,身穿防護服的「藏青藍」成為承接境外返通人員轉運工作的中堅力量。
不分晝夜,公安黨員先鋒隊戰鬥在前
根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市外辦牽頭組建了南通市涉外疫情防控駐京工作組(簡稱「駐京專班」)。3月12日,接到轉運任務的那一刻,老黨員、市公安局信訪處副處長陳飛二話沒說,投入戰鬥。進駐專班的第一天晚上,陳飛就與工作組同事房振志在京接運了一名南通籍歸國人員。穿上防護服、惡補防疫知識後,開車、護送各項工作一絲不苟,首次轉運任務順利完成。
駐京專班轉運組共10人,由公安、醫護、疫控、外辦工作人員組成。境外回通人員的接駁、轉運工作不分晝夜,必須24小時待命。作為轉運組組長,陳飛把凌晨時分的轉運任務派給自己,用實際行動叫響了「看我的」「跟我上」。
轉運組裡共有4名民警。資深警官郭夕坤從老家辦完母親的喪事,不顧身心疲勞,主動請戰。穿上白色防護服的那一刻,他們只有一個身份——南通公安黨員先鋒隊。
執勤沒有準確時間,累了就稍微眯一會
「即到即送」是轉運組成員工作的第一準則。截至3月28日上午8時,駐京專班共接收旅客46批76人次,其中轉運76人次,75人順利抵達南通集中醫學隔離觀察,1人返回韓國。
雖然入境北京的國際航班調至全國12個第一入境點入境,但駐京工作組的任務並未停下。除了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觸者在第一入境點就地隔離外,其餘部分人員仍要回北京轉運回家,在京接駁與轉運工作馬不停蹄、日夜開展。
防護服穿脫困難,脫下即意味著被汙染,轉運組成員「衣不離身」成為常態。為節約防疫物資,接到指令後最快速度趕赴現場完成任務,他們常常連續數小時穿著防護服。「累了就靠著稍微眯一會兒。執勤沒有準確時間,剛剛回到駐地就可能接到再出發的任務,盒飯根本趕不上趟,吃上幾口就再去工作,也顧不得飯菜涼了。」這是年近六十的民警石衛星每天的工作節奏。
鄉音溫暖,「我是南通公安,來接你們回家」
作為轉運組一員,58歲的南通開發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一級警長周建軍絲毫不輸年輕人。執行轉運任務時,從義大利回國的南通人王女士找到他,一臉焦急,「警察同志,我身上沒有人民幣,手機又沒網絡,一會兒回去咋辦啊……」見此情形,老周毫不猶豫掏出200元,耐心勸慰,「別擔心,我是南通公安,是來接你們回家的。」聽到溫暖的鄉音,王女士的情緒平復了許多。
在詳細詢問王女士的基本身份信息及近期活動軌跡後,老周和同事迅速向上級匯報情況,主動聯繫火車站,為王女士開闢緊急綠色通道,有效避免交叉傳染,順利護送她搭上返家歸程。得知安排給王女士的單間軟臥需要補上300多元差價,老周又掏出了身上僅剩的400元。
完成轉運接送任務,老周的護目鏡上已滿是霧氣。一個臺階處,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同事趕緊牽著他的手臂,為他引路。
一封封感謝信、一條條手機簡訊滿含深情。在回國返鄉的人群中,一群穿著防護服的「藏青藍」以忠誠擔當,築起外防輸入的銅牆鐵壁。
(記者 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