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力發展智慧教育 共享優質在線教育資源

2020-12-06 央廣網

日前,省教育廳印發《河北省智慧教育行動計劃(2020-2022年)》。行動計劃提出,充分運用新一代智能技術,擴大優質教育資源開放共享,豐富高質量教育服務供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式,促進育人過程智慧化、教育管理智能化、教育服務精準化,為實現更加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加快推進河北教育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智慧教育行動是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個重點專項行動之一。行動計劃明確了我省智慧教育行動的發展目標:2020年,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寬帶網絡接入率達到98%以上,優質在線教育資源覆蓋50%以上學校,全面啟動智慧學校、智慧課堂建設工作。到2021年,基本普及河北「教育雲」服務,優質在線教育資源覆蓋80%以上學校,智慧學校、智慧課堂建設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到2022年,全省所有學校實現寬帶網絡全覆蓋,智慧校園建設加快推進,智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明顯提升。河北「教育雲」服務全面普及,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集成推送更加高效,教育管理信息的整合應用更加普及。師生信息化應用水平與信息素養普遍提升,以自主、個性、協作、泛在為特徵的新型教學模式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實現深度融合,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初步形成,智慧教育總體水平躋身中西部前列,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省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行動計劃提出實施6項工作任務,以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助推教育現代化。

智慧教育基礎環境提升行動。打造泛在網絡環境支撐體系,逐步實現無線網絡在教學、辦公及主要公共活動場所的全覆蓋,確保網絡訪問高速暢通,滿足師生智能化學習、教學、研究和專業發展的高帶寬需求。大力推進智慧校園和智慧課堂建設。整合融通各級各類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逐步建成教育管理與教育資源互通互聯的綜合服務大平臺,完善豐富河北「教育雲」功能。

智慧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行動。深化基礎教育資源開發和應用,依託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深入開展我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到2022年,遴選推廣省級優課5000節。加強職業教育資源建設,到2022年,推出300門職業教育省級精品在線課程和100堂省級信息化、智能化示範課。豐富高等教育在線資源,到2022年,推出500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20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充分發揮京津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作用,幫助我省提高智慧教育水平。

智慧教育創新應用行動。探索智慧教育教學新模式,推廣應用「智慧課堂」「未來課堂」等,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全面深度融合,推動課堂教學由「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轉變。加快網絡學習空間建設。開設中小學編程教育、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等,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加快職業院校產教融合教學環境建設,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評價指導方式。優化智慧教育管理體系。

智慧教育引領示範行動。以雄安新區成為「國家智慧教育示範區」為契機,積極開展「人工智慧+教育」的探索和實踐。推動雄安新區建設全國領先的智慧教室、智能學習體驗中心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基地。鼓勵雄安新區探索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探索場景式、體驗式、沉浸式等智慧學習方式,實現個性化精準教學。

智慧教育扶智行動。推進鄉村小規模學校信息化建設應用。支持鼓勵貧困邊遠地區運用優質在線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推進網絡條件下的精準扶智。引導教育先進市縣與薄弱市縣共建共享優質在線教育資源,以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課堂等方式,開展聯校網教、智慧學校建設與應用。加快推進縣域內優質學校與鄉村小規模學校結對幫扶,組建一批聯校網教共同體,著力解決農村小規模學校課程開設不全、師資不足等問題。

信息素養提升行動。增強「信息隊伍」培訓實效,加強教育行政幹部、學校校長、教師、技術人員智慧教育素養培訓。設立「國培計劃」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者培訓項目,擴大教師(校長)培訓受益面。到2022年,培訓承擔基層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任務的培訓者3000名,基層中小學教師17000名,中小學骨幹教師1200名,中小學骨幹校長600名。加強智慧教育人才培養,培養一批智慧教育行業發展各類急需人才,培訓一批會技術、懂教育的高水平從業人員。(記者潘文靜)

相關焦點

  • 白雲峰博鰲暢談「共享經濟的未來」:好未來將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給...
    白雲峰表示,技術正在驅動教育模式的變革,好未來一直致力於「用科技推動教育進步」, 當下及未來更長時間,好未來將通過種種手段,將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給更多孩子,讓他們享受到更高質量、更公平的教育。消費升級催生教育需求 共享經濟迎來廣闊空間中國的基礎教育在過去四十年取得巨大進步。家庭消費升級,催生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強烈渴望。
  • 玉山:智慧教育助推學校優質發展
    藉助教育城域網建設平臺,師生能夠在線上線下隨時互動,課堂教學實現異地共享,教育管理實現了雲端服務……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建設與發展,給這座千年古邑注入新的發展動能,助推著「博士縣」教育的高質量發展。2017年在「網際網路+教育」的推進下,縣城的逸夫小學為玉峰小學開闢了「專遞課堂」。自此,通過網際網路和大屏幕,兩個學校的孩子相遇「雲端」,時常共享40分鐘的美妙課堂。「網際網路是技術手段,均衡教育是根本目的」,遵循這一共同理念,雙方學校互通共融、實踐創新,逐步打開了優質資源共享、教育生態共建、師生成長共研、學校發展共贏的良好局面。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留在玉峰小學,享受家門口的優質教育。
  • "勢如破竹"的在線教育:優質資源下沉,讓教育更公平
    在線教育的發展正在肉眼可見地加速。近五年來,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已經增長到4041億元,受疫情影響,用戶對在線教育的需求進一步增長,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858億元,在線教育用戶將突破3.51億人。
  • 學堂在線用戶破千萬 清華名師助推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慕課的興起,打破了學校與學校、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圍牆」,幫學習者打開了知識空間,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給所有熱愛學習的人提供了獲取知識的一種全新途徑。慕課在為學習者提供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也讓不少授課老師成為「明星」,受到學生們的追捧。學堂在線平臺上的清華「明星」老師都有哪些呢?
  • 優質教育資源「雲端」共享 貴州移動打造教育扶貧「網絡+」新模式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同時,加快教育發展是改變貴州、挖掉窮根的治本之策,是貴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和關鍵支撐。貴州移動深知教育信息化對教育強國、教育強省的戰略意義,勇擔重任,積極創新,充分運用自身優勢,以「大數據」和「網際網路+」思維模式和「平臺+應用+服務」的設計理念,圍繞教育改革發展的中心任務,助力貴州教育信息化發展,特別是偏遠地區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 【成都全力推進共享經濟】 服務市民 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在「雲端...
    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傑 秦怡 共享經濟時代,知識技能、人才如何體現共享精神?1月23日,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成都市發改委、成都市經信委、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人社局、成都市商務委、成都市工商局、成都市地稅局八個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成都市關於推進共享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在知識技能共享方面,成都市鼓勵知識技能服務的眾包眾創平臺建設,支持平臺企業建立健全服務標準和驗收標準,推進知識技能共享服務專業化。
  • 在線教育(2C)是未來教育產業黃金賽道,教育信息化(2G)著力構建智慧...
    2、優質資源班班通。為每個班級安裝多媒體設備僅僅是「優質資源班班通」的基礎,我們認為「優質資源班班通」就是要使基本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的學校中大部分班級的課堂教學能夠使用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能夠通過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學質量,並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 臨澧「同步課堂」助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華聲在線11月1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祝海波 劉松柏)啟動電腦、調試音量、調整屏幕亮度……11月17日,臨澧縣第一完全小學四年級美術教師巫麗華的美術網絡「同步課堂」準時開講。自2015年成功申報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十百千萬工程網絡聯校和省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示範校以來,該校充分發揮主校教學教研示範引領作用,全面開展音樂、美術和「樂趣課堂」教學示範、德育主題班會、專題教學研究等豐富多彩的網絡教學活動,創新推行「三共享、五同步、一反思」網絡教學運行模式,即共享學情、教情及教案、教具與課件,實行課表、上課時間、學生合作交流、作業檢查評比、教學進度同步,在授完課後進行一次小結反思。
  • 湖北省襄陽市打造教育雲讓城鄉共享優質資源
    2014年,襄陽市將教育信息化工作納入政府「十件實事」,實施「教育雲」工程,通過校園網絡化、教室白板化、資源平臺化、人人空間化建設,縮小學校之間、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數字鴻溝,廣大師生不再受地域、時空的限制,而是隨時隨地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資源雲平臺)、優質師資(直播課堂)服務。   目前,全市九成以上的學校都已享受到「教育雲」帶來的便利。
  • 共享優質資源,引領教育變革:中教雲數字課程教材雲平臺正式上線
    平臺匯聚了前沿教育研究機構、教育出版企業、教育資源廠商以及教育教學服務企業等多方資源,通過教育資源標準體系的建設,整合了各類優質教育資源,實現了數字教材與教育資源的無縫對接,從而為各級教育部門和廣大師生提供多元優質的數位化教學資源
  • ...共享優質教育,創而新舉辦《2020智慧巴馬教育論壇》拉開序幕
    他對這次智慧巴馬教育論壇寄予厚望,期待教育領域專家和學者能結合巴馬教育現狀,共同研討如何有效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進一步深化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推動巴馬形成「網際網路+教育」下的區域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機制,助推縣域教育均衡發展,最終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 2018年中國智慧教育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在線教育+信息化...
    在線教育和教育信息化雙驅動我國智慧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智慧教育行業的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2018年,我國智慧教育行業市場規模達到5320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7.13%。
  • 科技賦能教育 華為教育中心攜開發者共建智慧教育未來
    今年受疫情影響,在線教育市場「持續升溫」。有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國內新增3.7萬家在線教育相關企業,平均日增175家。競爭如火如荼的在線教育賽道,華為教育中心如何解決優質教育資源獲取、優質流量獲取兩大難題?
  • 開放、共享!國家科技部再發文,人工智慧助力K12在線教育再上新臺階
    開放、共享!文件指出,要以「開放、共享」作為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重要理念推進建立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平臺,促進人工智慧技術成果的擴散與轉化應用,使人工智慧成為驅動實體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新引擎。
  • 學生足不出戶可享優質教育資源
    1月12日上午,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與深圳市天威視訊舉行了合作籤約儀式暨「福田教育頻道」上線儀式,雙方將合力打造深圳首個名校名師教育資源公益服務電視平臺——「福田教育頻道」,為福田教師與廣大學生、家長互動交流提供通道,推動福田區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開放化、公益化和現代化。
  • 學堂在線註冊用戶破千萬 持續引領在線教育行業發展
    學堂在線長期以來致力於提高中國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為我國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的蓬勃發展,塑造中國在線開放課程的國際影響力等方面起到了示範作用,做出了突出貢獻。 大力進行技術創新 引領課堂革命 為了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推出了新型智慧教學工具 -- 雨課堂。
  • 智慧教育,未來已來!《2020智慧教育行業及用戶洞察報告》發布
    編輯導讀:受疫情影響,在線教育今年成井噴式增長。但是在防疫常態化之後,在線教育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流失率高、增長乏力、課程同質化嚴重的處境。本份報告分析了國內智慧教育總體發展情況,解讀智慧教育行業的問題與機會點,與你分享。
  • 51Talk「槓上」教育發展不平衡,致力縮小全國優質教育資源缺口
    51Talk創始人兼CEO黃佳佳宣布,51Talk要做第一家全國普惠在線教育品牌,讓優質教育資源觸手可及。在我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狀況愈發顯著的情況下,51Talk響應普惠這一國家戰略,最早承擔起企業社會責任,為縮小全國優質教育資源缺口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頭作用,為普惠戰略的實施添磚加瓦。目前,我國的教育資源不平衡現象依然非常普遍。
  • 「蘭州智慧教育?名師在線」寒假課程表來了
    蘭州智慧教育·名師在線」寒假課程表來了音視頻互動,為初一至高三學生免費開展遠程實時課後輔導每日甘肅網1月4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武永明)由蘭州市教育局指導,蘭州市電教中心聯合各學科教研組依託名師工作室選拔優秀教師授課的《蘭州智慧教育·名師在線》2019-2020學年寒假班網絡課,將於2月10日-21日全面開播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學科的輔導課程,學生可登錄名師在線平臺(cloud.lanzhou.edu.cn)聽課。
  • 「樂清e課堂」教育學習平臺正式上線,優質線上教學資源輕鬆學
    據悉,樂清智慧教育「e 課堂」是樂清市教育局和樂清市華數公司聯合開發的視頻類教育資源整合平臺,旨在充分發揮全市名優教師的智慧,將全市優秀教師精心製作的優質教學視頻資源,通過華數機頂盒共享給學生和家長,學生和家長可以在家通過電視隨時點播全市名校和名師的優質教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