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2021-01-04 三個老頭

我們國家在古時能領先世界4900年而不倒,這些都是有原因而不是吹的。因為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澱,而能一直流傳到現代的都可以說是精髓中的精髓。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

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比如下面2句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在老家有沒有聽老人家說過。

1、臘不撿兔、春不撿雞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寓意著人們在一些特定地季節,有些食物吃了會危害到人們的健康。比如「臘不撿兔」這句話裡面的「臘」是指冬天的臘月。這個季節天氣寒冷光我們人類在冬天喝一些生水,對身體都不好。兔子等動物也跟我們人類一樣,喝了生水也一樣容易引起動物生病。雖然在冬天人們都有愛吃兔肉的習慣,但這代表健康的兔子。

至於「春不撿雞」大家都知道春天的天氣剛從寒冷的冬季過渡,雖然天氣有所升溫,但是時冷時熱地早晚溫差也比較大。我們人們在這個季節也是感冒得高發季節。而動物也是一樣,往往在這個季節家裡的雞也一樣,容易被病菌感染而引發常見的「雞瘟」而且在這個季節也會有大量的家雞死亡。而這些家禽一旦感染雞瘟,會造成大量成片地家禽死亡。而這個時候的家禽死了,體內含有大量的病菌,是絕對不能吃的,吃了的話嚴重的可能會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小編小時候家裡就發生過這樣的現象,雞死後一般都會把這些雞放埋起來。

2、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

「窮不賣看家狗」也就是說家裡再窮也不賣自己的看家狗。在農村基本都會有養狗看家的習慣,而且人們早在古時候就有馴養狗來看家的習慣。狗是一種忠誠度非常高的動物,也是一種非常有習性的動物。幾千年來人們對狗都有種很深厚的感情,農村人對狗也有很多的俗語,比如「豬來窮、狗來富」「狗不嫌貧」,狗從來不會因為你家窮而離開你,甚至你打它也不會傷害主人。所以,同樣在農村流傳,就算家裡再貧窮也不會賣掉自己的看家狗的習慣。

而「富不殺耕地牛」也和狗一樣,牛在古時候是農民從事農耕作業的主要勞作工具。而且牛的性格相當的溫順還有狗一樣有著很高的忠誠度。所以在農村現在也有這樣的說法,就算哪天你家富有了,也不會把自己家裡耕地的牛殺掉。

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有著很多的俗語慢慢地失傳了,特別對於我們這一代人,聽過的俗語或者會引用的俗語又有幾句呢?其實這些俗語都是先人留給我們後代的寶貴經驗,如果真的失傳了,那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很大的損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2句俗語呢?到底是啥意思,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俗語:「再窮不賣看門狗」什麼意思?後半句揭露人性,做人要感恩
    俗語:「再窮不賣看門狗」什麼意思?後半句揭露人性,做人要感恩文/文飛中國人對於文化的研究,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比擬,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更是別的國家羨慕不來的,我們有足夠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我們的驕傲,但也正因為是前人的善於觀察善於積累,我們才有了這些榮耀。
  •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我是農民出身,家鄉的變化使我感到中國的城市化在飛速發展。以我村為例,二十歲左右無論是不上學的還是畢業生都心急火燎的往城市奔,不上學的男的學技工,美發,廚師,女的學美容,美發等等。畢業生在全國各大城市裡漂流著工作上。還有一些什麼也不學的在城市裡找別的門路。當然這些都不是壞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內容是: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是啥意思?
    這是農村過去舊社會上流傳的一句俗語,是談論人家是窮是富的老俗語,是說農民看問題不要看表面現象,要看本質的一句老俗話。這句古老的俗語,在現在也非常適用,仍然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仍然經常在農村聽到有人說。~~「門前有馬非為富」,意思是說人家門前拴著有馬匹,不一定是富戶人家。過去舊社會農村養馬主要有兩種用途,一種是作為代步工具,騎馬代替走路,如現在開小車出行一樣,過去沒有汽車,只能騎馬出行,另一種幹農活兒,如馬犂田耕地,馬拉車。
  • 農村俗語:「人窮別走親,馬瘦別走兵」,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我們知道其實在農村是存在著許許多多的俗語的,這些俗語其實都屬於前輩們總結的一些經驗,有的適用於今天,但是有的已經不適合了。農村的俗語有很多種,關於氣象的有,關於人品性格的有,和天氣有關的也有,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的,不過俗語的種類雖多,其實人們還是更願意聽一些和「人情世故」有關的俗語,一方面這些俗語比較有趣,另一方面這些俗語通常包含了比較深刻的道理,有一些放到今天也依然是有它的道理的,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句,有關於人情世故的俗語,農村俗語:「人窮別走親,馬瘦別走兵」,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農村的環境也是越來越好。雖然在農村,你感覺不到繁華,感覺不到熱鬧,但是農村的空氣卻是非常清新。農村的空氣自然,沒有什麼汙染,而且,在農村會讓你整個人特別放鬆。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有啥講究?
    隨著春節的臨近,寂靜了大半年的農村又慢慢地變得開始熱鬧了起來。新年對於老百姓們來說,不僅是新一年的開始,更是全家團聚的重要日子,人們還覺得新一年的好壞,和春節有很大的關係。聽農村的老人說,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也就是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啥講究呢?
  • 老話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老祖宗究竟說的啥意思
    老話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老祖宗究竟說的啥意思俗話說得好: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在我們生活中,肯定少不了與這些動物接觸,古人還以這些動物為載體來告誡後人一些人生道理。
  • 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考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整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人窮「三不往」所謂的「人窮」,也就是指的窮困之人。在過去的時候,窮困之人容易遭人看不起,因此,他們會講究「三不來往」。
  • 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就比如農村的一句俗語,讀起來很有深意,細細品味也很有道理,那就是「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馬是一種很常見的動物,尤其是在古代,更是人們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古代,通常只有大戶人家, 或者達官貴人才有資格騎馬,這也就導致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馬成為了富貴的象徵。那麼俗語裡的這句「門前拴馬並非富「又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窮親攀富親,攀斷脊梁筋,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呆,人們的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的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自然現象以及人情事物做出總結,這也是咱們平常所說的俗語,在沒有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時候,一些俗語還被當作參考,給人們的生產勞作以及待人接物起著指導作用,可見當時俗語的重要性,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屋不好嗎?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住大房子不好嗎?農村這一俗語是說農村人在日常生活裡,富裕的人不喜歡住大屋,窮人怕走遠路出遠門的道理。哪麼。這句農村俗語說明了農民什麼問題?究竟有什麼道理呢?符合社會現實嗎?
  • 農村俗語「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到底啥意思,有何深意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到底啥意思,有何深意嗎?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大家平時在村子裡肯定多多少少,都會聽到村裡的老人,說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話。聽起來又像是打油詩,又像是順口溜。
  • 農村俗語「養母大於天、生母小於邊」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養母大於天、生母小於邊」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有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在農村流傳著,而這些農村俗語全都是來自我們祖先,通過日積月累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了深厚了知識,通過幾個簡單又容易讓人記憶的字,一直流傳到現代。
  • 俗話「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流傳著許多的俗語,這些看似「其貌不揚」,卻也是千百年來,老祖宗智慧的結晶!當然,俗語的認知,隨著社會生產力以及科技不斷的發展,產生了很多的變化,有些俗語也就因此「沒落」,這也是人類認知世界的必然!
  • 農村俗語:「人窮別貪賭、人富不戀色」,你聽過嗎?說的是啥?
    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流傳著許多耐人尋味的老話,有的流傳了很久,有的創造了不少勞動農民的智慧,這些老話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細細品味就能讓人想起當時的情景。農村俗語:「人窮別不貪賭、人富不戀色」,你聽過嗎?說的是啥?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只是這些俗語簡單幾個字,很多聽起來也有些粗糙,但其中的道理卻一點也不糙。而且農村老人也非常深信這些俗語裡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在農村有很多人們約定俗成的規矩,雖然沒有記載,但是一代一代地傳下來,農人們都遵守著。關於年齡的民俗,你知道這些規矩嗎?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其實無非也就是一些家長裡短,其餘的就是聊一些俗語,農村的俗語也是一種文化,可以說這種文化傳承了幾千年,很有歷史文化的底蘊。就在今天早上,我路過村口的時候,就聽見村裡的二大爺和其他的老人聚在一起聊些什麼,我靠近一聽他們在聊一些俗語,尤其是一句「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聽到這句俗語的時候,也是比較懵懂,這句話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也未必各個都能明白。而我們做這個系列的初衷,就是想重拾傳統俗語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便下一代更好得傳承。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生孩子和貧富有關係嗎?
    俗語作為古代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其中都蘊含著一定的道理。之所以現如今還能在民間口口相傳,主要是通俗易懂接地氣。俗語分為很多類別,有做人做事類的,還有社會萬象類的。每次回農村老家,總會聽到大爺大媽們說一些俗語,每次我也都能學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