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福音,不要再傳另外一個福音

2020-12-20 非拉鐵非church

加1:6 我希奇你們這麼快離開那借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去從別的福音.

1:7 那並不是福音、不過有些人攪擾你們、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

1:8 但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

1:9 我們已經說了、現在又說、若有人傳福音給你們、與你們所領受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

一稀奇你們這麼快離開

保羅寫信的慣用格式是先向收信的教會問安,對他們的優點做一番嘉勉,為他們祝禱、感謝,然後才漸漸進入正題。當然,正題有時是叫人不快的。然而在加拉太書中,保羅的情緒相當激動,完全沒有依此格式循序漸進,而是單刀直入。

開頭便說我稀奇:這表明加拉太人的行為對保羅而言,非常不可思議。加拉太人做了什麼呢?不是道德敗壞,而是這麼快離開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去從別的福音。離開表示他寫信時事情仍在發生,可能還來得及挽救。同時,這個字的語氣也不是被動態,表示加拉太人的行為是出於己意,不能說是被迫,儘管他們身邊有假教師說得天花亂墜。

同時,這個字的語氣也不是被動態,表示加拉太人的行為是出於己意,不能說是被迫,儘管他們身邊有假教師說得天花亂墜。

「這麼快」不是指保羅離開後不久,而是指「那批假教師來加拉太不多久,你們就這樣輕易地屈服」。加拉太人並不是經歷漫長的掙扎而改變,他們顯然是立刻就跟從了新的「福音」,而且相當火熱。

在我們教會也有兩個看起來很好的姊妹去了異端,一個是幾年前我特別看好的姊妹,沒想到參加工作後就進了一個行神跡,吐罪,只要進入他們的教會才能得救的異端,一個是前兩周我才知道的消息,一個在正統教會多年的姊妹進入了一個靠行為火熱的異端,我也是極其的稀奇,也是極其的傷心,就是現在想起來還是心痛。一面他們有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 也提醒我要將信仰的根基傳講明白,在人內心將「基督之恩召」的道理建立起來。

二 別的福音

保羅認為,這些猶太派基督徒的教導是別的福音。關於這「福音」的內容,就是在福音的上面只是增加了割禮。也許有人會問,保羅是不是心胸太狹窄了些?因為這些猶太派基督徒也有提到基督的救贖,只是另外還提了別的東西而已。

他們從未否認,得救必須要信耶穌是救主,是彌賽亞。(相比現在的異端好多了呢)那麼,保羅為何說這是別的福音呢?只是這些猶太派基督徒堅持,外邦的基督徒除了信耶穌之外,也要遵守某些猶太的禮儀。

這點差異就現代眼光來看,不過是基督教內不同「宗派」間的差異,就像現在的教會,有的喜歡沿用固定的祈禱文,有的喜歡即興式的,但我們不會因這點差異而彼此否定對方為基督徒。

但是 保羅此處不是質疑他們的虔誠,而是他們的神學觀。因為信仰只有虔誠是不夠的,虔誠如果用錯了地方,造成的傷害反而更大,此處便是。

保羅甚至說,若他自己也傳這樣的福音,加拉太人也不該接受。我們知道,保羅和他帶領歸主的人,關係非常親近,他視他們如同靈裡的孩子,他們則對他相當敬重:在這樣的關係下保羅能說這話,更顯得毫不徇私、義正詞嚴,達到一種屬靈上超然的境界。

保羅這麼說,並不只是要求他靈裡的孩子,當他的教導錯誤時,要更正他;他真正要教導他們的原則是,身份並不能保證一個人的教導符合真理,唯有符合真理的教導才能證明教導者的身份。這一點他後面又提了一次。對保羅而言,要驗證使徒的事工,就看他結的果子。

保羅甚至進一步強調,驗證真假教師的原則,連天使也不例外。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的福音與加拉太人已領受的不同,他就應當「在神的怒氣下」。

今天我們在福音之外加添了太多的東西,以至於我們需要常常思考,福音到底是什麼?我傳講的是不是福音呢?

奧古斯丁(St.Augustine,354-430) 說: 當你看見我所講的與聖經講的不一樣的時候,請你丟掉我,你回到聖經。

你也敢說這樣的話,哪怕自己被棄絕,讓會眾立志回到神面前嗎?

這正是我們要做的

三 他(傳另一個福音的)就應當被咒詛

「我們已經說了,現在又說」保羅擔心加拉太人不明白事情的嚴重性,所以他再重複一次。這福音是我們之前所傳講給你們的,是你們之前領受的,這個福音不是指教會的儀式,而是「教義的傳承」。

這真道的一個特質——接受真道「只有一次」。保羅傳了,他們領受了。這是一種決定性的經驗,不是暫時的,也不會過時——猶太派基督徒的說法可能正相反。神只有一個信息給必死的罪人,他提供那本乎恩,因信的救恩,完全不要求人遵守律法。

那些傳講另一些得救方法的人必須被判刑受罰。傳講一個叫靈魂進入永遠滅亡的信息,其後果是何等嚴重!保羅不能忍受這樣虛假的教師,我們也不應忍耐。

司徒德警告說:

我們不要像許多人一樣,被教會中之教師的風採、恩賜或名銜弄昏了。他們可能顯得很有尊嚴,有權威和學養。他們可能是主教、大主教、大學教授,甚至是教宗。但他們若傳一個福音,跟眾使徒所傳的、記載在新約中的福音不同,我們就當拒絕。我們用福音來判斷他們,而不是藉他們來判斷福音。

親愛的牧者同工,傳講福音的是誰呢,不是我們這些自稱被神呼召特派傳神恩典福音的人嗎?所以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提前4:16), 免得自己成了被咒詛的人「被神棄絕了」

相關焦點

  • 見證:牢記大使命 竭力傳福音 ​
    全世界20多億基督徒,國家、種族、職業不同,身份、地位、學歷不同,被神揀選的時間地點原因不同,恩賜才華不同,異象呼召不同,服侍主的方式不同,信心大小不同,生命程度不同,卻都有一個共同的使命,那就是主耶穌在馬可福音16章和馬太福音28章對每一個神的兒女所吩咐的:「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萬民:原文是凡受造的)聽。」
  • 全能神「傳福音攻略」
    全能神成員「傳福音」時,通常裝出一副十分和善的面孔,稱「信的也是基督教,是國家允許傳播的宗教,加入後主要是讓人改掉惡習、做好事。」待摸清情況後,再根據家庭不和、身體不好等具體情況,大談神的「無所不能」和「信神」的好處,以此來灌輸全能神的歪理邪說。  二是「拉關係」。同鄉也好,同事也好,甚至同性也好,通過關係能夠找到一些共同語言,進行拉扯。以小恩小惠拉人是全能神的慣用手法。
  • 傳福音必要懂得的福音特性
    究竟傳什麼樣的福音呢?一會兒「真耶穌福音」、「恩典福音」像風,拂一遍,倒一遍。一會兒「唯獨福音」、「高舉福音」像雨,灑一陣,淋一陣,好些人還不明白究裡,又是另一股「風和雨」。福音卻是上帝起初就預備,眾先知早就預言,耶穌基督真實降生、工作、受死、復活,賜下聖靈,對此使徒們是親眼見過、親手摸過,一起同住同工,並在患難逼迫中見證,在愛和被愛中傳揚。傳福音就是把耶穌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拯救。從而將這一真實的新聞向普天下播報出去,在愛的感動裡活出道來。2、啟示性 若不是上帝道成肉身過來的親自啟示,誰能曉得,誰又能心眼透亮而真實看見而得著主的大能呢。
  • 你所傳的福音合乎聖經嗎?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
    這就是福音!我們只有認知了福音的真諦,才能為主傳純正的福音。然而,很多的時候,發現我們在傳福音時,仍然存在一些對真理的無知。有些人傳福音時隨意添加或刪減,就會出現當年加拉太教會傳福音的問題。有人在保羅所傳的福音裡加上割禮,加上律法,使人誤認為耶穌就是一位律法主義者。隨意添加自己的意思,自己的一些人生哲理及自己所認知的科學理念,用屬靈偉人的語錄渲染個人對福音的理解,這些都是應當提防的。
  • 一個人得救與否,是創世以前預定的嗎?那麼傳福音有什麼益處呢?
    一個人得救與否,是創世以前預定的嗎?那麼傳福音有什麼益處呢?不得救不是全能的上帝早就定意不要救他嗎?那上帝的慈愛何在?正像你結婚的時候,你娶了一個太太,你就等於對全世界其他的人不公義,因為你不娶所有的,你覺得是不是呢,你很不公義啊,你娶這個不娶那個。他會回答說,我為什麼要娶所有的?我豈不是一個有自由選擇可以娶我太太的人嗎?所以,恩待誰就恩待誰,憐憫誰就憐憫誰,這是《聖經》對 神主權的說法。
  • 漫談:傳福音不應該成為一種口號
    文 | 沐風近些年教會對傳福音尤為看重,因為傳福音是教會的出路,是每個基督徒當具備的責任。展望當下的教會,不得不發出「傳福音不應該成為口號」的感慨。或許我們常會聽到講道人傳達的傳福音信息,並且呼籲每個人去做,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都要把傳福音的事放到第一位。
  • 聖誕前的反思:福音是「傳」出來的,還是「見證」出來的?
    聖誕節確實是一個傳福音的好窗口、好機會。可是,問題在於我們該如何傳福音,傳什麼樣的福音。有人可能會說這還不是很簡單嘛,不,這是一個需要嚴肅思考的問題。傳福音不是想怎麼傳就怎麼傳的,不是高高在上或故作玄虛,不然引起別人反感不說,可能還會絆倒人。可是有些基督徒傳福音常常犯迷糊。
  • 回顧丨近些年農村教會傳福音的方式
    其實對於傳福音,我們或許想到的就是傳福音十三字口號,「信耶穌上天堂,不信耶穌下地獄」,但這只是福音的一部分,而不是福音的全部。農村教會以樂隊的形式演出的時候,也會對信仰有基本的講解(外加福音單張的解釋),而不是讓人對福音有誤解和誤會。有時人一聽了不信耶穌會怎麼樣,讓那些生命弱小、不了解信仰的人覺得基督信仰類似於迷信,造成一種強迫別人信的假象。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路加是保羅的門徒嗎
    馬太福音寫耶穌差遣門門徒出去傳教時,外邦人的地方不要去,就連撒馬利亞的城也不要進,而路加福音則寫耶穌多次經過撒馬利亞,並且醫治撒馬利亞人。在路加福音10:33,他還寫撒馬利亞人是見到有人落難後,唯一動了慈心去幫助他的人。
  • 訪談丨基督徒職場人士分享:如何在職場傳福音?職場福傳需要注意什麼?
    為防失聯摘 要職場傳福音我傾向於價值觀的輸出,跟人交流中產生一種影響,而太張揚的方式去傳並不是很好,因為這涉及到觀念轉化的問題。文 | 沈尋光基督徒如何在職場傳福音?基督徒有傳福音的大使命,但怎樣將信仰帶到工作當中,這往往是令我們感到糾結和困難的一件事。耶穌說:「我差你們去,正如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10:16)」職場不是社區,不能以口碑相傳、派發傳單的方式來進行,那麼,如何才能將「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這樣智慧運行到職場上呢?
  • 福音的債與精明的管家
    所以在我,我已經預備好,要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 我們這裡都是做生意的人。生意人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那盤帳。聖經裡面說,我們在神面前都有一盤帳。我們到主面前的時候,大家都要交帳。你要交帳,我也要交帳,大家都要交帳。不管你是不是同工,是不是長老,大家都有一盤帳。做生意的最怕就是這盤帳擺出來的時候,債務一大堆。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6要傳福音而並非傳神跡和智慧
    林前1-6要傳福音而並非傳神跡和智慧(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今天我們要繼續哥林多前書第一章22-25節,分享的題目叫: 要傳福音而並非傳神跡和智慧我們一起先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美好的時間,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話語。在這個時間當中,藉著你的話語,讓我們更多的來認識你!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第10章中文版分成七段,標題分別是:耶穌揀選十二使徒、耶穌差遣十二使徒、將遇到的迫害、不要懼怕、在人的面前承認基督、做門徒的代價、服侍主的賞賜。這些內容少部分是作者自己的原創,大部分分別抄或者改編自馬可福音第3章、第6章、第9章和第13章。按馬可福音,在不同章的事情是發生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的,到馬太福音這裡,卻都被編到了一起。
  • 勿要跌入傳福音的三個誤區裡
    主耶穌在升天前,留下傳福音的大使命給門徒們,這不是條件交換,也不是商量,而是需要門徒無條件去執行的。因此在今天,我們作為主的門徒,也當背負其主的大使命,去給萬民傳福音,使萬民都來做主耶穌的門徒。但在傳福音上,也有幾個誤區需要我們警戒和注意的。一,不奉主的名。
  • 巫啟賢:新專輯傳福音 上節目見證信仰
    7月11日,巫啟賢在自己的微博中透露,這個月忙於在在臺灣各大媒體宣傳福音專輯「你愛永不變」。此專輯會率先在臺灣發行,之後會陸續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的教會出售。 11號當天巫啟賢的另一條微博也透露出,「你愛永不變」是他的第一張福音專輯,經過兩年時間完成。巫啟賢說他希望通過音樂榮耀並傳揚上帝的愛。
  • 聖誕節再思:年年雷同,教會該如何承擔聖誕傳福音的重任?
    在基督徒心中,聖誕節是一個重大節日,就如我們傳統的春節一樣,是一個標誌意義的大節日。不僅在基督徒心中聖誕節的分量不同一般,在商家的眼裡也同樣非同小可。因為商家可以通過促銷來賺取利潤。
  • 使徒行傳丨彼得受聖靈啟示,率先向外邦人傳耶穌基督恩惠的福音
    從五旬節聖靈降臨,至使徒彼得見異象,期間有十一年的時間,猶太門徒只向以色列民傳耶穌基督的福音或神恩惠的福音,福音並沒有傳給外邦人。主復活後給使徒的命令是從耶路撒冷,然後是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教會在耶路撒冷被聖靈建立後,門徒司提反被猶太的宗教領袖們用石頭打死,主借撒但對門徒的逼迫,使門徒離開耶路撒冷,分散向外邦人普傳福音。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究竟在加利利升天還是在伯大尼升天
    另外耶穌餓了要找吃的,又向我們提出前面討論過的問題:耶穌復活後的衣服從哪裡來。因為他不會憑空變出衣服,他的衣服是討來的,偷來的,還是搶來的。或者難道說他顯現的時候根本沒有穿衣服嗎。約翰福音20:19-31也學路加福音,編了一個長長的故事。
  • 基督徒企業舉辦「喜樂party」傳福音 開闢宣教新禾場
    隨著基督徒企業家的興起,上帝借著這一個人群也興起了一個個新的團契模式,在宣教一線開闢出富有特色的禾場,知恩堂喜樂派聚會就是其中之一。結合健康產品的特色,接觸病患人群,不僅把健康帶給他們,更把福音帶給他們。「拉法」是知恩堂經營的產品名稱,名字取自於《聖經》,意為「耶和華是醫治你的神」。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耶穌是基督的事究竟是誰傳出去的
    耶穌就禁戒他們,不要告訴人。本段結束。這段話的馬太福音版本在16:13-20,接在「防備法利賽人和希律的酵」那一段之後,路加福音的版本在9:18-21,接在「耶穌使五千人吃飽」那一段之後。馬可福音寫這事發生他們在去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的路上,而馬太福音寫這事發生在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路加福音則寫此事發生在伯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