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付、親屬卡,謹慎使用,防止財產損失

2021-01-08 濟南網警

警惕!

新騙術出現

專門針對支付APP

珠海一男子中招被「兄弟」「偷」走7000元

遊戲玩家求加支付寶好友

據受害者小鄭介紹,11月9日,一個自稱來自四川的遊戲玩家加了他微信,表示想組隊玩遊戲。小鄭自己也是個遊戲玩家,有人組隊當然很好,於是他們結成遊戲圈「兄弟」。

才認識3天,面都沒見過,12日晚上,對方突然給他打來微信電話,說有個朋友支付寶信譽出了問題,想請小鄭幫忙加個支付寶好友做個驗證。

小鄭一想,好像只是幫個小忙也不難,何況是遊戲圈並肩作戰的「兄弟」。於是就按照對方要求,加了支付寶好友。

未經同意就被刷走7000

隨後,這個支付寶帳號就開始發送一些內容,讓小鄭照著操作以完成驗證。最後對方發來一個連結,小鄭點開後在對方一步步誘導下,將自己的支付寶和對方的支付寶建立了親情帳號關係,開通了親密付功能。

小鄭以為這只是驗證方式的其中一種而已。然而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很快對方的帳號就刷走了自己的7000元借款額度,全程不需要小鄭同意和輸入密碼!小鄭欲哭無淚,對方此後就失聯了,7000元只能自己掏錢給還上。

女子不了解「親屬卡」被騙近3000元

不久前,江蘇的楊女士在網上發布了一條房屋出租信息,幾天後便有人聯繫上她,稱打算將楊女士的這套房子給租下來。

既然想租房,就得付定金,對方轉來一張「親屬卡」,楊女士點開一看,屏幕裡赫然有「3000元」「待領取」等字樣,以為這是對方轉來的現金,便將「3000元」領取到手。

沒多久,對方再次找到楊女士,稱這種「親屬卡」不好用,要求楊女士也通過「親屬卡」的方式退還3000元定金。

楊女士從沒用過「親屬卡」,於是按照對方所說的步驟進行操作,給對方贈送了一張額度為3000元的「親屬卡」。

但楊女士剛給對方將「親屬卡」發過去,手機就接連收到多條銀行消費扣款通知。再想聯繫對方,卻發現自己已經被拉黑,對方發來的那張「親屬卡」也被迅速解綁......就這樣,楊女士一共損失了2900元。

那麼親密付和親屬卡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不需要經過當事人同意也不需要當事人輸入密碼就可以扣款?

支付寶「親密付」

「親密付」是支付寶裡面的一個應用,類似於銀行的附屬卡,當用戶為親人、密友開通此功能後,對方在網購消費時,便可直接從開通者的帳戶中支付金額,並且不需要開通者確認。

目前,親密付的設置額度為1元至20000元每月。扣款時,若用戶未設置扣款順序,系統會優先選擇綁定的信用卡,若超額再從餘額、借記卡、餘額寶和花唄中扣除費用。

也就是說騙子誘導你開通後,可以以你的支付寶名義,用花唄裡的錢繼續刷。儘管每次扣款時親密付開通者會收到提醒,但為時已晚。

微信「親屬卡」

微信親屬卡可以理解為一項代付綁定服務,功能上類似於銀行信用卡的副卡,大家在微信上給父母、子女等開通 (贈送) 親屬卡後,當他們使用該卡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你 (代付方) 的支付帳戶中扣除。換而言之,他下單,你買單。

微信親屬卡的領取提示確實與微信轉帳接近,但仔細看上面的文字和圖標都與轉帳信息無關。

騙子給楊女士發來的「親屬卡」(騙子為代付方)設置的是3000元的額度(按照功能設定,楊女士甚至可以直接使用騙子的3000元額度消費),但顯然楊女士並不知道「親屬卡」的用法,也不知道3000元為「消費代付額度」。也就是說,楊女士(不會使用騙子的「親屬卡」消費)並沒有收到這3000元入帳,但在她的理解裡,自己已經收到了定金。

之後,騙子讓楊女士原路退回定金。

用什麼渠道給的錢,又用同樣的渠道退回去,這似乎是非常理所當然的。於是楊女士在騙子的指引下,也給騙子開通了「親屬卡」,這下,楊女士成了代付方,騙子當即多次消費,刷爆額度。而狡猾的騙子在楊女士查看了發送的「親屬卡」後,第一時間就解綁了……

「親屬卡」詐騙手法解析

空手套白狼:互贈親屬卡圈套

騙子假稱和受害人熟絡,並送受害人一張沒有額度的親屬卡,謊稱該卡需要互贈才能激活使用。而當受害人回贈騙子一張有額度的親屬卡後,卡裡的額度會被迅速消費完,微信也被對方拉黑。

官方提醒:親屬卡的額度由代付方設置,無需激活,沒有額度的親屬卡是無法使用的。

時間差戰術:解綁對方帳戶

騙子以換取現金為由「求助」孫先生,聲稱可以用贈送親屬卡的方式與孫先生交換等額現金。雙方完成交易後,當孫先生第二次打開親屬卡時,卻發現自己已被對方帳戶解綁。

官方提醒:不能將親屬卡當紅包或轉帳用,因為對方隨時可能將其解綁。

邏輯繞彎:回贈親屬卡後被拉黑

騙子添加張先生微信後,故意「錯發」給他一張親屬卡,因此要求張先生回贈同等額度的親屬卡以退回。張先生按指示照做後,發現微信被拉黑,對方發來的親屬卡也無法使用。

官方提醒:親屬卡的使用方和代付方均可隨時解綁,根本不需要另外還他一張。

網警提醒

支付寶「親密付」或微信「親屬卡」都要選擇可靠可信的人開通在開通前一定要先核實對方身份開通時儘量將額度設置低一點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關閉謹防造成財產損失

(來源:臨夏網警巡查執法)

相關焦點

  • 微信推親屬卡打親情牌,讓你給爹媽代付,別忘了支付寶還有親密付
    根據部分網友反饋,近日自己的微信錢包中新增了一項功能,名為「親屬卡」,具體說來就是可以通過贈送親屬卡為父母、子女等親屬買單,。在使用親屬卡消費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的支付帳戶扣除。代付方可設置親屬卡的每月消費額度上限,每月自動延續。
  • 微信上線親屬卡支付功能:類似「親密付」 可為父母長輩買單
    微信上線親屬卡支付功能:類似「親密付」 可為父母長輩買單  Winnie Lee • 2019-02-03 10:33:37 來源:前瞻網 E2155G0
  • 微信「親屬卡」詐騙頻發 警方:謹慎發卡
    日前,全國各地有不少用戶因被誘導綁定微信「親屬卡」,而被騙走微信餘額甚至綁定的銀行卡內財產。對此微信提示,親屬卡開給親人肯定不會被騙,生人求贈親屬卡,不收不贈不隨他。
  • 親密付or親屬卡,你中招了嗎?
    同樣的「微信親屬卡」功能你用過嗎?詐騙分子盯上了這個微信功能已經有不少人中招!什麼是微信「親屬卡」?微信「親屬卡」是微信自帶的代付功能,微信用戶可在微信裡贈送「親屬卡」給父母、子女作消費使用,代付方通過設置「親屬卡」的每月消費額度上限,將額度控制在0.01到3000元之間,每月自動延續,當父母、子女使用「親屬卡」消費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的支付帳戶扣除。
  • 退款加了「親密付」 女子5分鐘損失2.8萬元
    漫畫 沈欣  浙江在線11月09日訊支付寶推出了「親密付」功能後,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和追捧,只要和自己的支付寶聯名捆綁在一起,便能為親朋好友完成電子支付,這讓不少人多了個秀恩愛、秀鐵桿的方式。孰料,騙子也盯上了這一支付手段。近日,兩名女士先後中招共被騙走4.4萬元。
  • 手機親密付13000元飛了 法官提醒手機勿借陌生人
    ­  如今,不少人在用支付寶的「親密付」功能,只要和親朋好友的支付寶帳戶綁定,網購消費時就可以讓對方幫忙付款。­  不過,這樣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也被騙子盯上了。2015年9月19日,王某在市內一家足浴店消費時認識了服務員楊小姐。聊天中,楊小姐透露自己喜歡網購,王某便裝出經驗豐富的樣子,稱只要開通支付寶的相關功能,網購就能打折。
  • 手機借給別人錢被刷走一萬三 慎用支付寶「親密付」功能
    ­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譚欣妮 通訊員 楊長平)現在不少人喜歡使用支付寶的「親密付」功能,只要和親朋好友的支付寶帳戶綁定,遇到自己一時不方便付款時,可以讓對方及時幫忙完成電子交易。不過,這樣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也被騙子盯上了。
  • 支付寶親密付中招!一女子被騙一萬六!
    支付寶親密付又被詐騙分子盯上啦!浙江寧波的姑娘小唐就被自稱是「淘寶客服」的騙子一不留神通過親密付騙去了16000元!「親密付」到底是什麼東西?「親密付」是支付寶的一個新的功能,相當於銀行卡裡面的副卡的作用,一般是家長對孩子使用的一個臨時授權。
  • 涼山一女子利用微信「親屬卡」盜錢……
    近日,鹽源縣一女子買水果時無意間看見了水果老闆微信餘額,心思不純的她以加好友為由將受害人手機拿過來後在微信綁上了親屬卡,後盜取受害人6260元錢,這波操作真是讓人防不勝防。
  • 警惕「微信親屬卡」騙局,不要被騙了!
    3詐騙步驟三 當你真的去消費,你會發現這張親屬卡根本沒法使用因為對方綁定的是一張空的銀行卡!此時你是不是惦記著去找對方問清楚?隨後,騙子在微信上給楊女士發送一張額度為3000元親屬卡。楊女士看到「3000元」「待領取」等字樣,當即對號入座,以為收到了對方微信轉帳,隨即點開領取。但因為她不知道親屬卡的性質,所以收到之後一直沒有使用。
  • 交強險財產損失賠償範圍
    一、交強險財產損失賠償範圍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
  • 「你花錢我付帳」,「親密付」竟然也能騙錢?
    只要和自己的支付寶聯名捆綁在一起,便能為親朋好友完成電子支付,支付寶推出「親密付」功能讓不少人多了個秀恩愛的方式。孰料,這一新功能被騙子盯上了。近日,漢陽警方破獲一起利用「親密付」實施詐騙的案件。4月,王女士(化名)在一款聊天APP上認識了網友方某,兩人相談甚歡。
  • TA可能盯上了你的「親屬卡」
    微信「親屬卡」是微信支付的「代付」產品,微信用戶可贈送「親屬卡」給親人作消費使用,代付方通過設置「親屬卡」的每月消費額度上限,將額度控制在0.01到3000元之間,每月自動延續,當父母、子女使用「親屬卡」消費時,消費金額將自動從代付方的支付帳戶扣除。
  • 「提醒」「你花錢我付帳」,「親密付」竟然也能騙錢?
    只要和自己的支付寶聯名捆綁在一起,便能為親朋好友完成電子支付,支付寶推出「親密付」功能讓不少人多了個秀恩愛的方式。孰料,這一新功能被騙子盯上了。近日,湖北省武漢市漢陽警方破獲一起利用「親密付」實施詐騙的案件。
  • 改籤機票要開「親密付」?
    改籤機票要開「親密付」?   南京一市民成騙子「提款機」  快報訊(通訊員 江公宣 記者 陶維洲)淘寶、支付寶都有親情帳號(親密付)功能,開通後便可幫親近的人支付帳單。很多市民對於這一功能並不了解,於是騙子便乘虛而入。
  • 痴情男子為女友開通「親密付」花費60萬後發現對方已婚……
    女子依依隱瞞自己已婚的事實,打著戀愛結婚的幌子,通過支付寶「親密付」等電子支付功能,先後騙取男子小凱60萬餘元。網上相戀他為女友開通「親密付」2014年的一天,小凱與依依在網上的某論壇相識,因為聊得比較投機,小凱便對依依展開了追求,兩人於當年確立了男女朋友關係。
  • 微信「親屬卡」詐騙案再出一起 已有人被騙3000元
    近期,江蘇南京市民楊女士在網上發布了一條房屋出租信息,幾天後張某主動聯繫她,稱自己剛調來南京工作,打算將這套房子租下來,並當即通過微信「親屬卡」轉了3000元作為押金(親屬卡限額3000元)。然而,沒過多久張某就「反悔」了,以親屬卡不好用為由讓楊女士退還押金。楊女士隨即按張某所說的步驟進行操作,向其贈予了一張額度為3000元的「親屬卡」。
  • 工信部提醒設手機SIM卡密碼謹防手機被盜後個人信息財產損失
    不法分子團夥作案,熟知各平臺「弱驗證」環節據文章描述,不法分子在竊取用戶手機後,會團夥分工作案,通過轉移用戶手機、換手機使用SIM卡、操作各平臺貸款等讓用戶丟手機後背負巨額債務。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某些平臺的弱驗證,使用戶在進行財產轉移、掛失手機卡後,仍面臨「被貸款」等風險。
  • 工信部提醒設手機SIM卡密碼,謹防手機被盜後個人信息財產損失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某些平臺的弱驗證,使用戶在進行財產轉移、掛失手機卡後,仍面臨「被貸款」等風險。  丟手機後立刻掛失凍結,設SIM卡密碼增強風險抵抗力  了解不法分子竊取手機作案手法後,用戶可以從事前、事後兩方面進行預防和補救:日常手機使用時設置SIM卡密碼,不在手機中存放身份證等重要信息,註銷不用的銀行卡;手機丟失後立刻掛失手機號、所有銀行卡及金融平臺帳號;立刻報警並保留回執單,最大程度降低信息財產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