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汙染投訴熱線你知道多少?

2020-12-15 上遊新聞

噪聲汙染投訴熱線

12369(生態環境部門):為您解決工礦企業生產噪聲、建築工地施工噪聲、經營性文化娛樂場所空調器、冷卻塔等固定聲源噪聲擾民問題。

12319(城管部門):為您解決主城區主幹路兩側噪聲汙染需要設置聲屏障或是市政維修工程噪聲擾民問題。

63895777(文化和旅遊部門):為您解決經營性文化娛樂場所使用高音喇叭或音響器材等非固定聲源噪聲擾民問題。

110(公安部門):為您解決機動車輛亂鳴喇叭、不按照規定使用聲響裝置、在商業經營活動中和市區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使用高音喇叭或高音響器材;在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進行娛樂(跳廣場舞)、集會,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裝修以及進行家庭娛樂、悼念等活動產生噪聲和其他社會生活噪聲擾民問題。

96096(交通部門):為您解決高速公路及所管轄公路噪聲、嘉陵江黃花園大橋以上江域的船舶噪聲擾民問題。

12395(海事部門):為您解決長江幹線重慶段、嘉陵江黃花園大橋以下江域的船舶噪聲擾民問題。

12315(市場監督管理部門):(1)為您解決居民區等噪聲敏感區裡開設的加工、維修點產生的噪聲擾民問題;(2)為您解決新購置的商品房,臥室旁邊電梯間噪聲和振動擾民問題。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11月北京受理生態環境投訴舉報16289件,噪聲汙染佔比最大
    今天,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11月北京受理生態環境投訴舉報情況。記者了解到,今年11月,共受理生態環境投訴舉報事項16289件,其中市生態環境局接收291件、市民熱線服務中心12369專席接收15998件,已辦結15261件,正在辦理中1028件。其中,噪聲汙染佔比達到57.2%,比重最大。
  • 墊江:全縣噪聲汙染投訴案件結案率100%
    12月18日,記者獲悉,今年以來,墊江縣共計接收和辦理各類噪聲汙染投訴案件182件,其中包括12369投訴90件,結案率100%。據介紹,在噪聲汙染防治工作中,墊江縣利用流動宣傳車、集中設點等方式,對環境噪聲的危害、防治措施、法律責任,以及噪聲整治的意義、措施進行了廣泛宣傳,從而讓廣大群眾知曉噪聲整治工作並積極支持配合,營造出了全面防治噪聲汙染的濃厚氛圍。期間,累計在重點整治區域張貼了《墊江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強縣城區露天公共場所噪聲管理的通告》100餘份,發放《城區公園廣場噪聲管理規定》500餘份。
  • 噪聲擾民找這幾個部門投訴
    建築施工、交通、生活噪聲汙染由這幾個部門管來自鄭州市生態環境局的消息,近日,鄭州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進一步強化我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監督管理的通知》(簡稱《通知》),對噪聲汙染監測劃分、管理防治、投訴處理等工作進行明確要求。
  • 泉州環保問題投訴電話 噪音擾民舉報熱線(表格)
    昨日,記者從泉州市環保局了解到,泉州市12369熱線去年共接到有效投訴件3704件,共出動環保執法人員12193次,投訴件辦結率達100%。其中水汙染、大氣汙染及噪聲汙染三類汙染投訴件佔總投訴件的97.1%,有關大氣汙染的投訴件有1887件,佔總投訴件的50.9%。
  • ,噪音汙染,噪聲汙染,噪聲控制,分貝測試儀-環保在線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當我們更多地關注空氣汙染、水汙染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汙染時,城市噪聲汙染開始闖進公眾的視野。工地施工聲擾人清夢、汽車喇叭聲無孔不入、高音喇叭高亢的聲音不時飄來……噪音汙染已經成為重要的城市問題,不管你願不願意,各種噪音已經如影隨形,無時無刻不在危害著人們的身心健康。
  • 擺脫噪聲汙染,從噪聲在線監測系統開始
    生活中,噪聲無處不在。汽車鳴笛、建築施工、娛樂場所等等,這些噪聲對我們的生活和健康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物理環境監測室主任溫香彩表示,噪聲汙染一直是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投訴的前兩位,它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 鄭州出臺措施整治噪聲汙染 超過分貝限制可直接電話舉報
    近一個月來,東方今報·猛獁新聞熱線接到鄭州市區有關工地夜間施工擾民的反映達50餘條。8月6日,我們以《鄭州噪聲汙染調查:有小區一半居民被吵得搬了家》為題報導了困擾市民的夜間施工噪聲問題。如今,噪聲問題有解決辦法了。
  • 噪聲擾民等行為可以打這些電話投訴
    噪聲擾民等行為可以打這些電話投訴 2020-11-06 20:5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5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情況出爐 噪聲汙染投訴最多
    電話及微信舉報量環比上升   5月,全國接到的舉報中,「12369」環保舉報熱線收到電話舉報共19113件,約佔41.7%,微信舉報23657件,約佔51.6%,網上舉報  噪聲汙染問題最突出   從汙染類型來看,5月噪聲汙染舉報較多,佔舉報總量的60.1%,其次為大氣汙染舉報,佔55.1%,水汙染、固廢汙染、生態破壞和輻射汙染舉報分別佔14.8%
  • 四川各地為考生按下「靜音鍵」 發現噪聲汙染可撥打「12345」投訴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若發現噪聲汙染影響考生學習、考試和休息,可撥打「12345」熱線投訴,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成都:7月1日至15日為重點保障時間成都市城管委發布《關於加強2020中高考期間城市管理保障工作的通知》,全面安排部署中高考保障工作。
  • 夜間建築施工噪聲擾民可撥打「12369」投訴
    &nbsp&nbsp&nbsp&nbsp夜間建築施工噪聲擾民咋辦?可撥打「12369」電話投訴&nbsp&nbsp&nbsp&nbsp(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徐凌峰、邱菊)夜間建築工地施工噪聲擾民咋辦?
  • 敘州區中高考噪聲嚴控期來了,遇噪聲汙染可電話投訴!
    宜賓市敘州區人民政府 關於2020年高、中考期間禁噪管理的 通 告 2020年高、中考即將來臨,為給我區全體考生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考試和休息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
  • 噪音超標損害健康 遭遇「噪聲汙染」你該怎麼辦?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噪聲汙染問題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並意識到這個「看不見的殺手」正在侵蝕我們的身心健康。而前不久,生態環境部公布今年5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辦理情況,噪聲汙染舉報佔41.4%。
  • 遇到噪聲擾民 環保部門建議你這樣分類舉報!
    近日,市民汪女士撥打早報熱線0851-38118963來電反映,說自己居住的小區附近每天晚上喝酒划拳、工地施工等噪聲汙染嚴重,希望相關部門能管理一下,中、高考臨近,希望能給考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複習和休息環境。近年來,噪聲擾民已成為日常生活中市民經常遇到的問題,那麼,噪聲汙染具體是由哪些部門共同監管呢?不同的噪聲類別應向哪個部門投訴?
  • 遇到噪聲汙染,市民可打這幾個電話舉報
    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衝 實習生 謝鵬/文 鄧萬裡圖對噪聲汙染,很多市民很煩惱。鄭州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日前印發通知,對噪聲汙染再次「說不」,同時對噪聲汙染的管理防治主體、違法違規情形等再次明確。建築、交通、生活噪聲汙染,由這幾個部門管來自鄭州市生態環境局的消息,近日,鄭州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進一步強化我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監督管理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對噪聲汙染監測劃分、管理防治、投訴處理等工作進行明確要求。
  • 鄭州印發《通知》強化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監管
    近日,鄭州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進一步強化我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監督管理的通知》,對噪聲汙染監測劃分、管理防治、投訴處理等工作進行明確要求。推進對道路交通噪聲源自動監測根據《通知》,調整聲功能區劃分及監測點位。
  • 11月北京受理生態環境投訴舉報事項16289件 噪聲擾民佔比最大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黎萌):2020年11月,北京市共受理生態環境投訴舉報事項16289件,已辦結15261件,正在辦理中1028件。典型案例:一、豐臺區西三環南路太平橋西裡小區19號樓底商北京佳又福超市炸雞檔口油煙擾民北京市生態環境投訴舉報中心接到訴求後,立即按程序轉交豐臺區生態環境局辦理。經現場調查,市民反映的單位為北京佳又福超市。該超市炸雞檔口設有2臺油炸鍋,未完全置於集氣罩下方,部分油煙通過窗口直排,導致擾民。
  • 噪聲汙染造成財產損害應納入噪聲法規制範圍
    施工爆破致娃娃魚養殖企業損失是一起典型的環境噪聲汙染侵權案件,有三點值得大家關注。  判決:為何《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不能被直接適用?  理論上,該案首先違反的是《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但遺憾的是並不能被直接適用。原因在於現行《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環境噪聲汙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並幹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這一噪聲汙染的界定方式將該法的保護範圍僅限於人身。
  • 你家周圍噪聲標準是多少 不同噪聲要投訴不同部門
    根據劃分,不同的區域噪聲標準有所不同。今後,如果你發現周邊噪音超過了該區域的標準,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有關部門將依法依規處理。  這次調整包括哪些地方?  區劃範圍總面積也由之前的205平方公裡擴大至1187平方公裡,覆蓋整個市區行政區域;部分區域的噪聲標準適用類別均進行調整;四類聲環境區的確定方式也進行更改;另外各類區域的劃分邊界也作了明確的規定,增加了可操作性。  不同的區域噪聲標準有什麼不同?
  • 成都發布噪聲汙染防治工作方案
    原標題:成都發布噪聲汙染防治工作方案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正式印發《成都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