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穿戴設備的興起,越來越多人加入到智能穿戴市場的混戰當中。於是智能手環、智能手錶在經過一段低迷時期後,又重新回到了戰場當中。這一次的智能穿戴風暴讓小米和華為收穫頗豐,其用戶也佔據了智能手環的半壁江山。
01
作為用戶,你對智能手環真的了解嗎?
智能手環的初衷是為了記錄人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健康監測,培養良好而科學的運動習慣。其主打的是進行運動監測,這也是大多數用戶選擇購買的原因之一。
如今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智能手環的定位也在慢慢發生著變化。從主打運動監測慢慢變成了主打手機配件。
廠商們希望手環可以替代手機,解決用戶在使用手機時的不便。就好比小米手環,用戶看中的已經不再局限於它的運動監測功能了,還有智能提醒、NFC、智能家居控制等更多的附加功能。
小米手環也在不斷的嘗試和創新中帶給用戶驚喜,獲得用戶青睞。
和小米手環不同,華為手環則主打睡眠監測,他們利用睡眠監測技術給予用戶睡眠評分,為用戶提供科學化的睡眠建議,解決用戶的睡眠問題。
網上也有各種各樣的測評文章,大多對於華為手環的睡眠監測功能都非常看好,認為數據相對更加準確。
但真實的使用感受因人而異,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智能設備才是最重要的。
02
智能手環選擇了縱向發展,從多個維度為用戶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功能。但在心率數據監測這一方面,智能手環的使用場景還是更適用於運動狀態之下。
目前,除了部分手環支持實時心率監測外,大部分手環還是需要用戶手動開啟監測功能之後才可以開始工作。
那智能手環心率預警又是如何實現的呢?
首先,智能手環會在心率過高時會發出預警提示,這種比較常見於運動狀態下,心率過低不會發出預警提示。
有些手環有24小時實時監測心率的功能,這個需要用戶清楚並了解自己正常狀態下的心率值是多少,這樣才能在後臺設置一個比較符合自身情況的心率預警值。但用戶不能24小時盯著屏幕去看自己的心率變化趨勢,只能通過預警提示進行健康管理。如果不設置這個心率預警值或者沒有預警功能,那實時監測功能就形同虛設,時間一長用戶就會把它當作一塊手錶來使用了。
03
芯墊智能滑鼠墊和手環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健康數據的分析上。
芯墊智能滑鼠墊採集的更多是人體安靜狀態下的心率、血壓和體表溫度,通過長時間的實時動態監測,形成一個用戶專屬的健康資料庫。
芯墊既不需要用戶自己設置預警值,也不需要長期穿戴,它在不影響用戶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就可以自動開啟無感監測。
不管心率過高還是過低,不管血壓過高還是過低,它都會進行實時預警提醒,並告知用戶可能存在的健康隱患。
雖然都是通過長期的使用來達到監測的目的,但芯墊相比於手環更加垂直。
作為一款上班族專屬的智能健康設備,芯墊雖然使用場景有限,但其監測到的每一項數據都將在此體現出最大的價值。
對於天生心率不齊,心率偏快或者偏慢的用戶來說,芯墊監測的數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
所以如果你想找手機配件,我可能會推薦小米手環;如果你想進行睡眠監測,那我可能會推薦華為手環;但如果你找一個安靜狀態實時動態監測心率/血壓的設備,那我覺得芯墊智能滑鼠墊會更加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