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2020年,波雲詭譎,變化莫測。創業黑馬與千千萬萬的創業者們一起見證了突如其來的疫情、詭譎的國際形勢、世界經濟的嚴重衰退。 面對罕見的"不確定性",創業黑馬向市場,向創業者、向投資人尋求答案和力量。我們發現,企服和科創將是承載未來5-10年創業大潮和企業發展的兩大賽道。今年下半年,我們率先開啟了企服大賽和科創大賽。評選指標包括五大維度:科技實力(30%)、投資價值(20%)、成長價值(20%)、領先價值(20%)、人氣投票(10%)。評選歷經七大環節:策劃、提名/報名、公眾投票、線上評審會、半決賽、總決賽、榜單公布。 截止11月底,報名企業數量超過700家,有330家企業參加線上評審會,活動H5頁面瀏覽量破500萬,累計投票數過百萬。 線上評審期間,我們與來自60多家投資機構的百餘位投資人,通過18場線上評審,從科技實力、投資價值、成長價值、領先價值四大維度對參選企業進行綜合評分。
從線上評審會脫穎而出的優異者,再通過科創半決賽&企服半決賽、科創總決賽&企服總決賽的角逐,經過層層篩選,評選出《2020科創產業新銳TOP50》、《2020企服行業最具成長力TOP50》、《2020企服行業獨角獸TOP50》三大榜單。這三大重量級榜單,在12月18日的第十三屆創業家年會上隆重發布。
(科創半決賽&企服半決賽現場)
(科創半決賽&企服半決賽現場)
(科創總決賽&企服總決賽現場)
(科創總決賽&企服總決賽現場)
以下是榜單的具體解讀:
今年,上榜的科創產業新銳TOP50,從融資階段來看,處於A輪以前和B輪的企業超過76%。從區域分布來看,科技創新區域的集中度較高,北京的企業超過50%,上海的企業佔到25%。從細分行業來看,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獨佔鰲頭,但也不乏航空航天、晶片和雷射雷達等硬科技企業。 這些企業都是科創產業的新生力量。其中,有六成企業的司齡在5年以內。這批企業是連接技術和傳統產業的橋梁,它們在某個細分領域有自己獨到的技術門檻,並努力將這些前沿技術與實體產業結合,創造更具創新力的產品,實現產業的智能升級。
科創產業新銳TOP50
上榜企服獨角獸榜單的企業,從融資階段來看,獨角獸企業和準獨角獸主要集中在C輪和D輪,佔比七成。從細分行業來看,以數位化人力資源、營銷、財稅等服務型企業為主的通用企服類企業超過40%;排在第二位的細分行業是數據智能,佔比超過20%。這也基本符合ToB領域網際網路化滲透的基本趨勢。此外,圍繞某個產業做垂直數位化的企業是這兩年成長最快的企服類型,今年上市的明源雲就是最顯著的代表。從區域分布來看,北京的企業佔據半壁江山,說明北京的行業優勢相當明顯。
圖:企服獨角獸top50榜單
企服最具成長力Top50,從融資階段來看,A輪之前和B輪的企業佔比超過六成。從細分行業來看,行業集中度較高的領域是通用企服,有27家企業入榜。垂直行業數位化、數據智能緊隨其後。從區域分布來看,北京、上海吸引了一大半上榜企業。合計佔比近65%。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來,企業服務都是創業黑馬重點服務的行業。榜單中的公司寶、易快報、凍品在線、勞勤、易參、保準牛等企業都是通過創業黑馬的加速服務逐漸地成長起來。它們在各自的細分領域都已經嶄露頭角。
企服最具成長力Top50
綜合來看,上榜企業具有以下三大共性特徵。第一,以技術驅動,與產業、場景深度結合加速落地;第二,立足國情,圍繞客戶需求,打造"產品-服務-生態"完整的解決方案;第三,都沒有迷信模式單純追求高估值,而是以健康持續的營收為根本。這樣,才能在這條"長期主義"的賽道上走得更久、活得更好。 創業黑馬長期堅持通過舉辦黑馬大賽和評選行業榜單,發現和展現最具競爭實力的企業。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在第十三屆創業家年會的主題演講中提到,對企服和科創的關注,將是未來一個階段的戰略重點。 其實,無論是科創還是企服,主流都是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賦能產業為目標的創新企業。在這個越來越強調產業升級的時代,通過這些優秀企業,我們共同見證了"重塑產業的權利"。"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這句名言的後面還有幾句,"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在此,讓我們共同穿越疫情的失望之冬,迎來產業的希望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