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相信大家都被一款名為「花小豬打車」的網約車軟體所刷屏。其憑藉「全網最低價」,採用一口價的模式引起了廣大乘客和司機的注意,而在上月22日,滴滴出行正式向外界推出了這款被網友戲稱為「打車界拼多多」的花小豬,但出人意料的是,該業務僅上線了一個月,就遭遇了多地被叫停的危機。
不可否認,網約車市場一直都是兵家的必爭之地,每隔一段時間就,總會有各行各業的大佬殺入,就比如美團的美團打車,吉利汽車的曹操專車等等,畢竟這背後隱藏著令人嚮往的頗豐利潤。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網約車市場行業規模已達3044億元,而今年第一季度網約車用戶規模也高達3.6億人次!
隨著越來越多「跨界者」的入局,老玩家滴滴出行的利益和市場份額均被瓜分,在此種受人威脅挑釁的情況之下,花小豬順利誕生 ,而滴滴最初的目的就是想利用花小豬直擊下沉市場,打開三、四線市場。
據了解,花小豬的發展策略似乎是在復刻滴滴的「發家史」。為了迅速搶佔市場,花小豬打出了&34;的宣傳標語,新用戶可以享受0元乘坐,邀請新人還可獲得幾十元至上百元不等的獎勵!回想當初,滴滴也是靠著燒錢的打法,闖出了這一番天地,但如今的花小豬想要借著這種打法再創奇蹟可就難了,畢竟一開局就遭遇了難以跨越的危機。
事實上,早在「花小豬」在全國上線之前,就曾先後被天津、深圳和煙臺等地的相關部門約談,並被臨時叫停,在長春甚至還出現了花小豬打車司機因證照不齊全被運營部門查扣的情況;而近日,花小豬更是被青島市相關部門以「無資質非法運營網約車」的名義依法查處,並叫停了當地的業務。顯然,接連爆出的「壞消息」無疑讓初出茅廬的花小豬站在了輿論的焦點上。
至於花小豬為何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被多地叫停,據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由於該平臺對入駐司機的門檻要求較低,且不強制司機辦理網約車運輸證和網約車駕駛證「雙證」,再加上設置衝單、拉客獎勵刺激下,讓眾多良莠不齊的運力資源爭先湧入,甚至不合規的一些車輛也蜂擁而至。可見,此種情形下,乘客和車輛駕駛員的權益自然得不到保障。
而在網絡上,關於花小豬的吐槽聲也是不絕於耳,不少網友表示「花小豬打車,平均每天要等半個小時,下班提前半個小時達也沒人接單」、「花小豬的司機服務態度極差,客服處理問題的能力也不行「,另在消費保平臺上,關於花小豬的投訴也不在少數,可見強勢出擊的花小豬並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最後,還想說的是,滴滴出行作為國內網約車市場的老大哥,若為了搶佔市場,而不惜降低準入門檻和風控標準,只會讓乘客對其失去認可和信任,如此一來,不僅不能拿下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就連原已掌握大局的一、二線城市也會被弄丟。
那麼,你使用過花小豬嗎?體驗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