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市值再度站上萬億美元,蘋果(AAPL.US)這一次的底氣來自哪裡? 2019年10月12日 18:51:59 騰訊網
本文來自 騰訊科技,作者為紀振宇。
時隔一年,蘋果(AAPL.US)市值再度超越萬億美元。
在去年8月份蘋果市值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大關後,蘋果股價隨後卻遭遇一輪低迷期,到年底下跌幅度超過30%,但今年以來,蘋果股價重拾升勢,尤其是進入第三季度,上漲趨勢更為明顯。
同樣的兩次突破,蘋果面臨的境況卻完全不同:第一次突破萬億,iPhone銷量開始下滑,業績出現同比下降,第二次突破,iPhone銷量雖然依然不見起色,但服務性收入已經成功接棒,年內,蘋果遊戲、蘋果電視業務還將接踵而至。
現在看來,首次突破萬億美元,更像是蘋果通過旗下最重要產品iPhone成為全球最成功的消費電子公司的一個階段性終點,而再度突破萬億美元,則是蘋果基於由硬體產品所打造的生態,通過服務性收入重新定義公司業態的一個起點。
與第二次萬億美元市值相對應的,應該是蘋果告別「硬體公司」這一屬性的確立,而決定蘋果未來走勢的,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家公司近幾年來一直所強調的服務性業務轉型是否能夠繼續深入下去,從中長期來看,5G時代的到來,也讓蘋果完全有機會繼續從硬體端和服務端收割一波由此帶來的紅利。
歷時一年 蘋果完成股價「逆襲」
從去年8月份市值首次站上萬億美元,到隨後股價陷入低迷,再到今年重新崛起並在三季度重歸萬億美元,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巨無霸」的蘋果也在一年時間內,完成了一次意義非凡的「逆襲」。
單純從股價走勢來看,自去年8月初首次站上萬億美元市值後,蘋果股價上衝後續乏力,在當年接下來的交易日中股價連續下挫,市值經歷了深度調整,不到半年的時間跌幅超過30%,市值也從萬億美元直落至8000億美元以下。
但從今年初開始,蘋果股價開始重拾上升動力,儘管中間在5月份遭遇一輪調整,主要受到大盤總體下滑以及中美貿易戰負面消息影響,但總體上漲格局在6月份得以重新確立,在進入第三季度後,蘋果股價開始呈現出一發不可收的上漲態勢,在突破萬億美元市值關口後,股價仍然表現出強勁的上揚動力,10月11日盤中創下每股237.64美元的歷史新高。
兩次衝擊萬億美元市值的異同
儘管從結果來看,一年前和現在蘋果都站上了萬億美元市值的關口,但這兩次背後的原因和支撐的理由卻截然不同。大體上可以概括為:上一次衝擊萬億美元市值,是蘋果作為一家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費電子硬體公司而獲得的估值認可,是蘋果作為一家「硬體公司」屬性的業務發展的階段性「終點」,而今年三季度再度站上萬億美元,蘋果憑藉的則是「基於全球最成功的消費電子公司所打造的生態,由此衍生出的未來服務性收入的想像力」,某種程度上,這一次站上萬億美元,可以看作是蘋果由硬體公司屬性向依靠服務性收入推動業務轉型的起點。
這兩種觀點,分別可以從蘋果兩次分別站上萬億美元市值之前的最後一次季度性財報的業績結果來加以佐證。
去年第二季度蘋果財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533億美元,同比增加17%,大幅高於此前市場預期的523億美元的水平,其中,iPhone的銷售依然佔據著蘋果總收入的半壁江山,第二季度實現收入299億美元,儘管iPhone銷售數量僅同比增長1%至4130萬部,但由於平均每部iPhone售價的顯著提升,使得iPhone銷售收入依然出現同比20%的增長。
當時的蘋果,業績依然是依靠iPhone的收入來拉動,但從此次財報中,也同樣暴露了蘋果未來業績增長可能放緩的一些端倪,例如拉動業績增長的 iPhone銷售數量僅同比增長1%,不得不依靠更高的iPhone銷售單價來獲得收入的明顯增長,事實上,在iPhone X發布後,蘋果iPhone的平均售價已經接近800美元,較3年前不到600美元的平均單價增長了25%,過高的售價已經引來了消費者的抱怨,當售價未來上升空間有限同時銷量出現下滑時,蘋果的業績將直接受到打擊。
事實上,這正是蘋果市值在首次衝擊萬億美元成功後,接下來所發生的事。
(iPhone平均價格近年來逐步上升)
今年1月初,蘋果罕見地宣布大幅下調上一季度的業績預期,幅度近百億美元,這是這家全球最成功的消費電子公司近20年來首次下調業績預期,該消息導致蘋果當天的股價下跌超過8%。當月末的第四季度財報結果印證了蘋果的業績下調:季度收入同比下滑5%至843億美元,也正是從該季度起,蘋果不再單獨披露iPhone的銷售量數據,側面反映了蘋果對於iPhone未來銷售情況並不樂觀 。
蘋果的股價同步反映了業績的低迷。自8月份站上萬億美元市值後,蘋果股價節節下滑,到12月底已經下跌超過30%。
今年開始以來,蘋果開始對外講述另一番故事:基於蘋果生態的服務性收入將成為蘋果業績增長的新引擎,無論是在3月初通過一場發布會將蘋果包括流媒體視頻播放業務在內的內容戰略公之於眾,還是在9月份最新一代iPhone發布會上,罕見地將與內容有關的發布放到最重要的環節,蘋果都將傳達這樣的故事擺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幸運的是,除了通過這些顯性的發布會來強調轉型之外,蘋果的財報業績數字也對外明確地傳達了這樣的信號:蘋果的業務結構轉型,確實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對外發布的財報,儘管從收入、利潤等關鍵指標來看,並沒有創下任何歷史紀錄,但卻可能是近幾年來,蘋果最重要的一份財報,因為在這個季度中,蘋果來自於iPhone的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首次降至50%以下,服務性收入佔比首次達到20%以上,在曾經的收入增長引擎iPhone收入佔比下滑到不到一半的同時,蘋果在該季度的總體收入,扭轉了前兩個季度連續下滑的趨勢,重新實現了同比增長,這幾大因素綜合在一起,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服務性收入已經成為蘋果業績增長的新引擎。
(蘋果iPhone及服務性收入季度性變化趨勢)
業務轉型的深入是決定蘋果未來走勢的關鍵
正如前文所述,蘋果第二次市值成功站上萬億美元關口,憑藉的是業務轉型的成功,這樣的努力也得到了市場中投資者的認可,可以說,從今年初至今的一輪上漲,與蘋果不斷向市場兌現其業務轉型故事密切相關。
如果說這一次的萬億美元市值,對應的是蘋果業務轉型的開始,那接下來業務轉型是否能夠繼續推進,將決定這一次蘋果能否站穩萬億美元。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蘋果新內容生態戰略能否成功。
流媒體視頻服務作為蘋果新內容戰略的重要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蘋果已經在多個發布會場合對外表達了在該領域投入的決心,蘋果電視+服務將在11月份正式推出,首批原創劇集已經吸引了不少的人氣,憑藉硬體生態,蘋果已經祭出了購買蘋果設備,免費贈送一年蘋果視頻服務這樣的殺手鐧來招攬首批用戶,市場分析公司Wedbush分析師Daniel Ives預計,蘋果訂閱服務將在4年內獲得1億用戶,這些用戶將貢獻70至100億美元的年收入,這部分業績增量將轉化為每股15美元的增長空間。
此外,有消息稱,蘋果的移動遊戲服務、新聞服務等,再加上已有的6000萬用戶以上的蘋果音樂服務,將會合在一起,為用戶提供一個折扣的「打包價格」,能夠享受所有蘋果內容服務,納入到蘋果生態下。
從更長期的時間區間來看,5G的普及化,將為蘋果帶來新一輪的增長,這一增長既來自於5G設備(外界預計蘋果將在2020年推出基於5G的新款iPhone),也來自於基於5G網絡的更豐富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