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品牌化」基本上就是瞎扯

2020-12-09 市場部網

實在忍不住要寫一些去品牌化這個話題了。挺多人都在問我:去品牌化是不是未來的一種趨勢?是不是商業中越來越不需要品牌的存在了?眼看大家對這件事的誤解越來越深,想了想我決定還是寫一寫這個話題。

先說結論吧:「去品牌化「這件事基本上就是瞎扯,尤其是他絕不可能是字面上的意思,把品牌這件事兒搞消失。我為什麼這麼說?主要邏輯有三段,聽我慢慢說。

如果有心人去查去品牌化這個概念的出現,會發現去品牌化是伴隨著網際網路電商的生長發展,開始慢慢出現的關鍵詞。

去品牌化,主要是渠道(電商、微商等)針對產品品牌發出的一聲」時代號召」,而這聲」號召」,似乎又像是說給消費者聽。」你看,品牌是個壞東西,它增加了溢價,浪費了你的錢,你白白的花了一些冤枉錢,現在我們一起去品牌化,把那些溢價拿掉,輕鬆出廠價享受最好的產品吧!」 消費者很開心。

後來,在某些生活家居、消費電子等領域,我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商業模式神操作。

這些起手就是渠道的渠道品牌們,依仗我泱泱大國強大的0信息差的供應鏈的優勢和自己的流量優勢,提供有性價比有調性的統一品牌的產品,用OEM或者ODM的形式,直接面向消費者。他們一邊瘋狂賣貨,一邊教育供貨的產品方:要去品牌化,消費者都不喜歡品牌了,這是未來的趨勢。

供貨方頭點的像雞啄米,畢竟,誰能幫著賣貨誰是爸爸。

然而,渠道品牌風生水起,一邊是狂轟濫炸的雙十一廣告無處不在,一邊是帶貨狂人個人品牌帶來的1.3億豪宅福利。

他們的名字和臉,被報導的到處都是,被投放的密不透風。說好的」去品牌化」呢?

眼見各種電商渠道、渠道品牌如日中天,李佳琦的個人品牌越來越響,說好的去品牌化呢?

無印良品似乎成了」去品牌化」的代言,你看我就沒有品牌吧,我就賣的挺好吧?

無印良品去品牌化?這不是開玩笑嗎?它的品牌花的功夫的比誰都多好嗎?光講無印良品品牌的書,我們在書店都能看到多少本?

包裝簡單,文案去掉,風格冷淡,這些都不能說明它沒有品牌啊,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品牌風格而已啊,同志們。

所以」去品牌化」喊到現在,我只看到了本來有可能做出品牌的產品品牌被套路,老老實實變成了毫無品牌可能性的代工廠,以及貿易商。

渠道喊,是因為這涉及到整個經營鏈條中的利益重新博弈。蛋糕統共就這麼大,誰切的多很重要。生產——經營(品牌)——經銷——消費者。無非就是在這四個環節中,搶自己的利潤空間。

如今的經銷商,就是大大小小的電商渠道和個人私域渠道,他們當然希望多多搶佔其他空間。生產的實在搞不定,畢竟網際網路人不愛腳上沾泥,消費者那邊又惹不起,一不補貼就跑路,只好先玩命促銷供起來。中間的空間窄了,只好」去品牌化」。產品還做什麼品牌?有我渠道品牌背書就行了。你是誰不重要,在哪買的很重要。一旦我有了流量和渠道,今天賣給你沙發和睡衣,明天可以賣給你尿布和扎啤。

因為他們想直接連結到渠道。作為工廠,他們太想直接接觸消費者了,然而自己又沒有那樣的能力。乾脆帶帶貨,把自己推到臺前去。

可是,他們不懂,他們連名字都沒有,去臺前也不是c位,只是端茶倒水的走個過場。

參加這樣的盛宴,的確窩火。可是不參加,銷量讓人更加窩火。

畢竟只是個沒有研發和創新能力的代工廠,出來的產品毫無新意呢!

這條鏈條中的利益分割和我無關,也屬競爭中的常態。但是我為什麼說」去品牌化」是瞎扯?

品牌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大家看到的表面上的那些毫無節操的溢價,以及無甚鳥用的營銷和姓名。

經常有傳統經銷商大哥跟我聊天說,要不我們自己做個品牌,找個代工廠咣咣咣生產一堆東西拿去渠道賣?我常常會問:那你的價值是啥?渠道自己又不是不會打電話。

如果按照渠道們的思路,真正讓產品們都乖乖的」去了品牌」,一切品牌的溢價和利益都歸了渠道所屬。那也就意味著,品牌的質量責任,創新的擔當就落到了渠道那裡。

顯然,目前只擁有流量的渠道方,還是低估了這一責任的難度。

要麼他們聰明的在天地混沌未開的時候,依然將這一責任推給代工廠。

如果真的去品牌化,那就意味著誰也不用為品牌這張臉承擔責任,那麼真的出問題,啪啪打臉的時候該去打誰的臉呢?

掙錢的時候都會搶在前頭,打臉的時候誰都不會承認了吧?

別說擁有上萬個sku的渠道,就連直播帶貨的李佳琪偶爾賣錯一次東西,還被網友罵翻車。責任豈是人人隨便就能付得起的?

這個責任,純工廠是絕對不會背的。他們只負責老老實實生產,加工普通標品不出錯。可是普普通通的標品,怎麼可能是未來挑剔的消費者,反覆購買的東西呢?

一個責任,一個創新,只要這兩項東西落不到具體人頭上,品牌就不可能被去掉。

為什麼即使如此,目前仍然有一些嚴選品牌渠道品牌做得如火如荼呢?很簡單,這裡有一個篩選的紅利,他們在用投資篩選的思路做渠道品牌。

中國的供應鏈,代工廠體系,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錘鍊中已經變得非常成熟壯大。這其中當然有產品質量的差異,產品創新度的差異,只需要花時間把其中的一些好的供貨方篩選出來,就可以完成第一波的紅利收割。畢竟,中國的消費者並沒有怎麼樣真正享受過質量穩定的價格實惠的好東西。

這樣的競爭會倒逼著中國所有的供貨方面,生產質量更好的產品,去創新參與競爭。

接下來呢,接下來的畫面會是怎麼樣的?那些沒有和渠道建立緊密關聯的工廠們,必然會想盡方法去努力創新,承擔更多創新和責任,也許他們總會有的真的發展成為了品牌。

渠道要想做大,就必然不可能為每一類產品的質量和創新真正的承擔。要不然就是一個垂直專業細分的渠道品牌。

而終究有人要為創新和質量承擔,這部分人早晚還是會成為品牌。

品牌本身就是一種信用保障機制,就來提供這種保障誰就多賺錢。我們可以說品牌轉移,但不能說品牌消失。說消失的,都是中了障眼法的道。

歷史上能想到的只有前蘇聯有過那麼一段時間,是真正」去品牌化」,其他時段,都是瞎扯。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去品牌化」的品牌化
    以「去品牌化」聞名的無印良品在國內有著一眾信徒,他們希望在中國複製無印良品在日本的成功,然而這條路似乎並不好走,不僅是他們很艱辛,就連先行者無印良品在中國也沒混出個門道。前段時間,我在【引爆潮流研習社】社群做了個調查,大家幾乎給出了相同的答案:會逛無印良品,但鮮有購買。所以,為什麼無印良品會叫好不叫座?
  • 無印良品品牌化的第一步,先「去品牌化」 | 超級觀點·品牌營銷...
    以「去品牌化」聞名的無印良品在國內有著一眾信徒,他們希望無印良品在日本的成功複製到中國。然而這條路似乎並不好走,不僅是國內模仿者很艱辛,就連先行者無印良品在中國也沒混出個門道。比如一個常見現象是,很多人會逛無印良品,但鮮有購買。 為什麼無印良品叫好不叫座?去品牌化在中國是不是偽命題?想回答這個問題,得從無印良品創立之初開始說起。
  • 無印良品品牌化的第一步,先「去品牌化」|超級觀點·品牌營銷觀察①
    以「去品牌化」聞名的無印良品在國內有著一眾信徒,他們希望無印良品在日本的成功複製到中國。然而這條路似乎並不好走,不僅是國內模仿者很艱辛,就連先行者無印良品在中國也沒混出個門道。比如一個常見現象是,很多人會逛無印良品,但鮮有購買。為什麼無印良品叫好不叫座?去品牌化在中國是不是偽命題?
  • 「去品牌化」時代,小黑魚科技成功打入自營品牌市場
    當我們站在網際網路新零售的角度談自營品牌,「去品牌化」是最先被提到的。2018年網易嚴選營收670億元,也印證了消費者不願意為品牌溢價買單,開始「去品牌化」的消費趨勢。這些用戶中,很大一部分與去品牌化的自營產品受眾重合。轉戰自營產品,這些用戶將會助力小黑魚科技自營打開市場,形成自己的受眾基礎。砍掉中間環節後,自營產品的成本和售價更有優勢,通過小黑魚科技的自有平臺推出自營產品,把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推給有需要的用戶,不論是對平臺競爭力,還是對消費者來說,都是一場雙贏的消費行為。
  • ...數位化10講」(8):經過了去中間化和去品牌化,去平臺化還會遠嗎?
    編輯導語:在營銷行業,特別是過去傳統廣告盛行的年代,中間化和品牌化一直是品牌營銷不變的套路。然而現在,創意內容的去中間化和去品牌化呈現不可逆的趨勢,顛覆了使用了幾十年的營銷傳播的模型。在這種趨勢之下,品牌商能夠去平臺化嗎?01品牌商苦平臺久矣!
  • (簡直是瞎扯)華強北二代耳機上面可以做進去30毫安的電池?
    說到電池的容量啊,一定要把三代跟二代分開來說,因為他們的腔體結構是不一樣的,三代會更大一些,它可以塞進去更大的電池,而二代就相對小些我們就以二代為例,如果哪個商家說自己二代上面的電池可以做到30毫安,甚至是35毫安,基本上都是瞎扯淡,坑你們這樣不懂貨的小白的如果不是瞎扯淡,那麼它的音質也會比較差
  • 跨境電商品牌化怎麼做?
    如果說普遍現象,很多跨境電商都是先以獲利為主,然後才開始著手做品牌化。因為覺得有錢了才可以抽出一部分預算來做營銷推廣。從趨勢來看,品牌化是必然的結果。想要在市場中站住腳,必然需要可以進行身份識別,提高附加值的品牌來助力。
  • 瞎扯蛋(V)
    求解器太多太雜,懶得扯了,小夥伴們自己去官網找相關資料,選擇自己的本命求解器吧。今天來扯一扯後處理器。後處理器是個好東西,計算的東西有沒有價值全靠這玩意兒來體現。不然讓ANSYS親兒子CFD-Post往哪兒擺呢(只是瞎扯,不要當真)。Ensight的功能很強大,而且有中文版本。對於一般常規的後處理方式(如提取點線面上的物理量,繪製物理量分布曲線,繪製流線與跡線、自定義物理量、製作時間動畫等)都能夠很方便的實現。該軟體在處理大模型上也毫無壓力,輕鬆處理千萬級別網格數據。總之這是一款功能非常全面,操作相對簡單的一款後處理器。
  • 品牌化直播才是聚划算給出的「寬門」
    但不要為「萬億」所嚇倒,直播電商其實是一個非常碎片化的市場,它在賦予了每個個體觸達能力的同時,也在進行去中心化。在今年上半年直播電商數千億的市場總體規模面前,我們不能忘記這個龐大的數字,是由全國直播電商超1000萬場的直播和40萬活躍主播們,在觀看人次超500億和上架商品數超2000萬的行為下完成的。
  • 品牌化連鎖化便利店數量年增長率不低於5% 湖南啟動便利店品牌化...
    記者今日從省商務廳了解到,根據商務部統一部署,湖南決定從今年起,啟動我省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三年行動。省商務數據顯示,近年來,我省便利店發展較快,但是從整體來看,我省便利店品牌化和連鎖化總量不足、服務功能不盡完善、區域發展不平衡、經營質量和效益參差不齊。
  • 劉強東或成未來世界首富的預測,是不是瞎扯?
    京東自從發展以來基本上都是自營模式,有著屬於自己的京東物流服務體系,因服務質量好在市場上也獲得極大的口碑。這主要來源於他們在全國各地都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倉庫,這樣在派送物件的時候才能根據收貨地址選擇最佳的倉儲進行配送。 京東形成的一體化配送方式,讓它在市場中佔據很大優勢。
  • 新一小蘭二十多年還沒大結局,青山剛昌是不是瞎扯淡?
    畢竟柯粉們心中還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工藤新一和毛利蘭還沒有結婚。大家都是衝著最後這一刻而去的,所以才會有如此大的耐心等了這麼久,即使兩人現在才剛開始交往。雖然離我們所設置的那個距離還很遠,但是很多柯粉都願意等下去。都追了這麼多年了,儘管過程是很艱辛的,但只要結果是完滿的,那就都可以接受得了。那麼新一和毛利蘭二十多年還沒有結果,青山剛昌是瞎扯淡嗎?
  • 中國工業清洗行業品牌化開花結果
    「所謂『品』就是品質、質量。『牌』就是商標、口碑。品牌化建設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尤其要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王建軍強調。「這是對當前國家品牌戰略的強力呼應,標誌著中國工業清洗行業品牌化建設工作正式開花結果。」
  • 行無疆:緊跟跨境電商品牌化發展趨勢
    但對於跨境電商賣家來說,更重要的是進入跨境電商下一個「品牌化」戰場。只有追求輸出品牌文化、紮實做產品和服務,辛勤耕耘而非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才能夠在未來享受到品牌化所展現的競爭力,擁有品牌化帶來的溢價空間。所以面對跨境電商風口需要冷靜,判斷自身情況是否具備入行資質。
  • 鹿看小吃集合店的品牌化機會
    上周,鹿鹿談了小吃品類的幾種模式細分—小吃單品/快餐/集合店,今天準備從四個方面去跟大家聊聊,對於小吃集合店的看法,以及這種餐飲模式下的品牌化機會。全文字數:約1900字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文/王鹿鹿 ( 鹿鹿餐飲大白話,持續專注深耕餐飲,以原創視角分享關於餐飲品牌及行業的觀察與思考。)第一個思考:大而全還是小而精?
  • DIY步入品牌化時代:賣場攢機回魂無望(全文)_桌上型電腦_筆記本新聞...
    懂電腦硬體的朋友提前寫好配置單拿去讓商家攢一套,不懂電腦硬體的則是直接去了讓商家給列單。無論哪種方式,傳統DIY攢機裡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貓膩。    一個賣場裡做DIY的,不可能一家經營所有硬體,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通過跟其他商家拼湊來為客戶攢機的,這個過程中就存在不少貓膩。
  • 不帶回放功能的直播都是瞎扯淡
    譬如,某某頭某,就可以通過某某號、某音、某瓜視頻、某山視頻等不同入口進行直播,但是,它們的共同點就是,沒有一個入口的直播帶有回放功能。對此,筆者不得不說,這些都是瞎扯淡。錯過看直播者,如果能夠看到回放直播,這樣就可以彌補很多遺憾。就以課程類視頻為例,學生錯過了直播課程,但是如果能夠回放的直播,這樣學生就可以隨時觀看回放的直播來進行課程的複習。
  • 抖音音樂品牌化 開啟抖音音樂人計劃
    近日,抖音通過發布會對外宣布將抖音音樂品牌化,同時,也推出了長期的「音樂人億元補貼計劃」,並將「抖音看見音樂計劃」進行了全面升級,整體來說就是再一次提高自身對原創音樂及音樂人群體的扶持力度。
  • 《童遊記》助力江蘇景區樹立親子遊品牌化景區
    《童遊記》 助力江蘇景區樹立親子遊品牌化景區 經江蘇省旅遊協會、中國研學旅行發展論壇組委會指導,由江蘇廣電總臺優漫卡通衛視、淮安西遊集團、鐘山集團、新中安智慧文旅等單位聯合主辦、協辦的「江蘇省首屆親子遊品牌化發展論壇暨優漫卡通衛視
  • 手機欠費超3個月或上徵信引熱議,網友:瞎扯談,又想搞特權!
    (每日經濟新聞)信息一出,便被網友熱議推上來熱搜,有網友表示:「瞎扯談,又想搞特權!現在的卡基本上都是預付費,不交費就停機,你憑什麼再給消費者上徵信?如果不是預付費的卡惡意欠費你想怎麼上就怎麼上,如果對預付費的上徵信,就是赤裸裸的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