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簡稱「智博會」)上,永川館展出的數字孿生城市決策輔助平臺,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新的方案——通過在數字空間再造一個與物理城市匹配對應的虛擬城市,實現對城市的數位化管理,從而給城市裝上「智慧大腦」。
數字孿生城市決策輔助平臺,正是數字孿生城市研發及應用推廣項目的一期成果。該項目的實施,標誌著永川大數據產業園發力數字內容產業, 一座嶄新的「數字孿生城市」呼之欲出。
「數字孿生城市」的永川試驗
什麼是「數字孿生城市」?據介紹,它是一項基於大數據、雲計算、全維感知等技術,在數字空間再造一個與物理城市匹配對應的虛擬城市「黑科技」。項目通過在虛擬城市的推演仿真,實現城市運行狀態監控、規劃效果預測、應急管理、重大事件超前決策等功能,使城市發展戰略決策具有前瞻性、科學性。
打造「數字孿生城市」,永川區決定先行先試。在智博會上,永川區政府與航天科工數字孿生城市決策平臺籤署了數字孿生城市研發及應用推廣項目。該項目由永川區人民政府、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重慶達瓦大數據研究院聯合研發建設,項目投資3億元。
「作為項目一期,數字孿生城市決策輔助平臺已完成了永川區城市三維模型構建和基於數字永川的城市治理智能決策原型系統研發,有效推進了城市應急預案、城市規劃提升等基於數字孿生城市的示範應用。」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研發成功後,將以永川為示範,向全國進行市場化運作,實現研發成果產業化,收益可觀。
數字內容項目齊聚
永川大數據產業園自2008年成立以來,著力發展服務外包、軟體信息、數據處理、數字內容和電子商務五大領域產業。隨著包括數字孿生城市等在內的一大批重點項目籤訂,數字內容項目正齊聚園區。
「這與園區良好的營商環境分不開。」園區負責人告訴記者,「以行政審批為例,永川區把行政審批項目顆粒化分解,減項目、減程序、減材料、減時限,實行一窗受理,極大減輕了企業負擔」。
企業像候鳥,哪裡環境好,它們就飛向哪裡。今年智博會的籤約儀式上,永川大數據產業園共計籤約83個項目。
其中,有專業從事企業數位化運營與轉型的BPO重點企業——文德數慧,預計投產後營業收入可達3500萬元,稅收210萬元,帶動就業人數1000人;
有國內最早提出雲檢測與雲防護理念的網絡安全公司之一——知道創宇,投產後預計產值達5000萬元,稅收300萬元,帶動就業1000人;
企業紛至沓來,除了營商環境,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看中了永川豐厚的人才儲備。
永川區是重慶市職業教育基地,有16所職業院校,在校學生13萬人。永川區陸續制定了產教融合、大數據發展等多項產業政策,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和營商環境。
目前,永川區大數據產業園已與43所區內外院校達成政校合作意向,建成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學院3個,開設訂單班、培訓班29個,設立實習實訓基地21個,形成了一萬人規模的產業人才資源池。
數字內容產業全員加速
有了「數字孿生城市」帶來的科技硬實力,一大批文創項目入駐,永川區大數據產業園的軟實力也不容小覷。
翼飛娛樂網際網路直播項目、金螳螂文化創意項目、碩訊時空遊戲直播項目、重慶夢之音傳媒工作室項目……在智博會上,一大批文創項目正式集中簽約落地永川大數據產業園,涉及文化創意設計、大數據分析及採集、遊戲運營、文體直播等領域,數字內容產業正全員加速發展。
以達瓦大數據先進影像中心為例,2018年5月,該中心落戶永川大數據產業園;今年1月24日,正式建成投用。該影像中心可提供虛擬實境技術教學、軟體開發、影視合成到內部技術導入、綜合性圖像處理合成、高清動作捕捉等虛擬實境技術,可滿足遊戲、影視、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影像製作需要。
截至目前,達瓦大數據先進影像中心擁有400餘名員工,業務合作遍布重慶、北京、青島、內蒙古和杭州等多個省市,今年上半年產值達到2000萬元。
「影像中心只是永川發力數字內容製作的一環,未來,永川將以達瓦大數據先進影像中心、虛擬實境研究院和『永川西部贊文創產業投資基金』為載體,大力發展數字內容產業。」園區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永川大數據產業園平均每年入駐數字信息企業65家,現有規上企業42家,未來將走出一條「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