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正式宣布:上市被叫停後,存款產品下架,馬雲只能接受現實。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很多人都想知道,馬云為何要搞螞蟻金服呢?
其實,馬雲絕對是個大戰略家,他的初心是想要對金融事務的管控開展國際化事業,後來飄了,資本的貪婪吞噬了企業家的初心,可惜可嘆。
馬雲在我國網際網路圈的確是個神一樣的存在,旗下擁有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兩大巨子,既然都是同屬一個公司,當年馬云為何要把螞蟻金服搞出來獨立運作呢?
一、馬雲是很期望對金融事務的管控的
我們都知道,當初軟銀和雅虎才是阿里的大股東,大部分盈利都是被賺走的,他看到跟著電商一起壯大的支付寶,終於看到金融事務的苗頭。
於是,馬雲不顧大股東的反對,非把螞蟻金服獨立運作,而且看的非常緊,一直都是控股的,儘管阿里成立的更早,其實馬雲在螞蟻金服傾注的汗水更多的。
二、馬雲是個大戰略家,很早就看到金融事務的巨大價值
螞蟻金服在開展歷史上,有幾個關鍵性的融資節點:
第一是2015年7月,螞蟻金服取得了全國社保基金、春華本錢、雲鋒基金等組織120億A輪融資,投後估值450億美元。
第二個是2016年4月,螞蟻金服完成45億美元的B輪融資,投後估值600億美元。
第三個是2018年螞蟻金服希望從華平出資、淡馬錫控股公司等組織手中籌措至少100億美元,投後估值達到了1500億美元。
螞蟻金服融資屢創新高,最終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公司。
三、馬雲的初心是想要開展國際化事務的
假如阿里巴巴電商的主戰場是在國內市場,那麼螞蟻金服在當時是承接了馬雲的國際化夢想。
當初,從全球電商職業來看,亞馬遜成為超級霸主,事務遍布全球。假如阿里巴巴與亞馬遜直接搶奪海外市場,肯定是勝負難料的。可是,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就不同,國內公司的實踐領先於歐美,特別在移動電子支付領域。
後來,我們才會看到阿里巴巴拓展海外市場,經常都會是螞蟻金服作為開端,目前已經覆蓋中日韓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阿里巴巴是長子,螞蟻金服是小兒子,跟大多數家庭一樣,吃苦最多的一般是長子,但是更受到寵愛的是小兒子,寄託了馬雲國際化大戰略的夢想。
總之,馬雲搞螞蟻金服的初心其實挺不錯的,作為電商的輔助,通過金融科技與大數據來創新金融,如果把初心做好,也不至於如今被亞馬遜拉開大距離,更為可惜的是,螞蟻金服逐漸弱化了科技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完全變成一個傳統金融業務的線上版,早晚都要出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