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2017年終盤點專題頁面:點此前往 >>
相機的更替速度一般為3-5年,經歷了15年的像素大戰,16年的奧運爭鋒,在17年這個節點上,我們對這一代的產品進行了一個回顧和盤點。
一、高性能口袋相機
1、索尼黑卡系列
黑卡系列中擁有長焦黑卡RX10系列,全畫幅黑卡RX1系列,以及17年新發布的迷你黑卡RX0系列。
2012年6月,索尼發布了第一代黑卡RX100,對於便攜與性能的兼顧讓這一系列收穫了很多的粉絲,在日本的一眾相機鏡頭廠商裡,以「黑」而為大家津津樂道的一個是適馬,另一個就是索尼了,黑卡的黑不僅僅是因為其全黑的膚色,在一些科技的搭載上,索尼也是毫不吝嗇,在卡片機被手機嚴重衝擊的時代,索尼以黑卡命名這一系列,也是希望其能夠像一匹黑馬一樣,闖出自己的風採。
2、松下LX10
相對於索尼的黑卡系列,松下的這款高端卡片機的價格極具優勢。
如果你想擁有一臺便宜的徠卡,松下就是不錯的選擇,2014年10月松下與徠卡籤訂了延長合作協議,雙方將結合徠卡優秀的光學技術與松下的數字圖像處理技術來提高雙方產品的競爭力,擁有徠卡光學的加成,加上自身的性價比,使之成為一臺與黑卡相比非常有競爭力的相機。
3、理光GRII
理光的可攜式相機GRII相比於上述兩款,其最大的優勢是採用了APS-C畫幅的傳感器。
理光的上榜理由很簡單,就是數位相機中的「底大一級壓死人」,在這個價位上,沒有與它直接競爭的產品,但是這臺相機因其專業性是很多攝影師比較喜歡配備的一臺備用機,普通消費者需要認真考慮再去入手。
二、輕便型可更換鏡頭無反相機
1、索尼A6300
作為世界首款專業級微單索尼NEX-7的迭代產品A6000的升級版,A6300在性能上超過了與它同價位的一眾產品,升級的4K視頻拍攝,擁有著E卡口的鏡頭群可以選擇,也可以通過轉接環轉接其他卡口的鏡頭,在性能和功能上都是一臺非常優秀的產品。
2、富士X-T20
作為富士的輕旗艦,這款X-T20的上榜理由是在大部分相機設計都極具科技感的現代,富士用復古的外觀設計,贏得了一大波文藝小青年的芳心。
主打顏值,能力強勁,你可以用它掃街,也可以用它撩妹。
三、準專業級
1、尼康D750
這也是一款命途多舛的產品,尼康想在保持畫質與性能的同時降低成本,導致了快門組質量事件、耀光門事件,給很多消費者帶來了困擾,但是尼康及時的回應,良好的認錯態度,妥善的後續解決,讓消費者沒有對它失去信心。
這款產品仍然受到大家的歡迎,精準的定位,全面的表現,良好的畫質,更多的擴展功能,在相機的功能性和性能方面都取得了平衡。
2、索尼A72
索尼從2013年開始主推A7系列全幅微單,針對不同的使用人群出了三個系列,A7打破全畫幅單反的格局,開啟全幅微單的新紀元,A7R系列主打高像素,A7S系列則主打攝像。
A72作為A7的升級款,發布於2014年11月,提升了A7被人詬病的手感,5軸防抖給喜歡轉接老鏡頭的用戶帶來了很大的可玩性,也改善了視頻防抖性能,畫質的表現也比較優秀,有些缺憾的是電池的續航,對焦還有待提高。在這個定位上,A72是不錯的選擇。
四、次旗艦
1、佳能5DS
早在2012年尼康發布搭載了3630萬像素傳感器的D800,一年後索尼發布搭載了3640萬像素傳感器的A7R,佳能的高像素高端機型遲遲不見發布,直到2015年,在很多愛好者的期待中,佳能發布了這款搭載了5060萬像素的5DS,彌補了佳能高端機型沒有高像素產品的短板,其優質的低感畫質,高像素帶來的優秀的解析力,良好的寬容度都值得稱讚,稱得上是一款為拍照而生的極致機型,但同時這款高像素的性能怪獸使一些老鏡頭無法滿足它的需要,加上佳能有一些老頭已經多年未更新,這也是應該要繼續改進的點。但作為佳能高畫質的旗艦,5DS的上榜毫無壓力。
2、佳能6D2
作為非常暢銷的入門全畫幅開創者6D的延續款,價格合適,畫質優秀,性能均衡,有著良好的易用性和便攜性,升級了上一代糟糕的對焦系統,又增加了可翻轉觸控屏、NFC、藍牙等非常實用的功能,在12年發布的6D打著性價比的旗號收穫了一大波粉絲的追求之後,時隔5年,這款帶著更實用的需求,更優秀的性能的6D2,繼承經典,開啟更加深入人心的時代。
五、性能旗艦
這三款產品的發布時間相距不久,也是目前三家最新的當家旗艦,延續著傳奇的5D4,承載著尼康百年的D850,以及開疆拓土的索尼A7R3,這一系列的對決可謂非常精彩。
1、佳能5D4
唯傳奇,超越傳奇。這是佳能對於5D4的官方宣傳,5D系列的傳奇自然不必多說,但5D4上市的環境,可要比前面三代都要嚴酷,在前有尼康D810這隻攔路猛虎,在後又有索尼A7S2、A7R2的突起異軍,5D4想要延續輝煌,前景堪憂。
在5D4上,傳感器性能沒有太大提升,對焦性能下放了1DX2的對焦系統,乍看上去像是1DX2的迷你版,但是5D4作為5D系列的延續,還是區別於1DX2的,在有效像素上的提高,低通效果的降低,畫質要好於1DX2,-4EV暗光實時取景比1DX2的-3EV還要高一級,實時取景也可以連續對焦連拍,增加B門定時器、間隔定時器功能等在1DX2上沒有的功能。
市場份額上獨佔鰲頭的佳能在升級上相對保守,被廣大愛好者調侃為牙膏大廠,這一代5D仍然主打全面、均衡,至於能否稱得上傳奇還是交給市場和時間去檢驗。
2、尼康D850
著名相機評測網站DXO的排行就能說明D850是一款什麼樣的機器。從15年開始,跟佳能、索尼粉絲對於產品的討論不同,大家對於尼康關注的更多是它的命運,從一開始央視315晚會曝光出來的D610掉渣門,到後來的D750的橫斷門,再後來曝出尼康高層和渠道管理的混亂,甚至還傳出了被收購的消息。在17年尼康百年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尼康要讓大家看到的,不僅僅是這款產品本身,更是像黃金一般的信心。
D850不負眾望,王者歸來,在自家的D810霸榜這麼久以來,尼康自己親手用D850將其超越,對於這款產品,用佳能5D4「唯傳奇,超越傳奇」與索尼A9「久等了」這兩句廣告語來詮釋,受之無愧。
3、索尼A7R3
2017年10月,索尼越過了A73直接發布了A7R3,來的非常突然,借鑑了A9的人體工程學設計,機身外觀上做了一些優化,讓很多愛好者調侃為A9與A7R2的結合體,提升了在A7R2上的續航能力較弱的問題,在對焦、寬容度、畫質上也做了提升。
在DXO網站上與D850都得到了100的高分,在這一級別是D850有力的競爭對手。
六、速度旗艦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而這一級別,註定是屬於刺客的天下。
在體育、生態、新聞題材的攝影中,決定瞬間稍縱即逝,快、準、穩是它們的最高追求,有此利器,可斬十萬瞬間。
1、佳能1DX2
發布於2016奧運年,四年磨一劍的頂級速度旗艦,16張/秒的連拍速度,出色的高感畫質,為極限而生。
2、尼康D5
與佳能1DX2同年發布,如果說1DX2是西門吹雪,那尼康D5則是與其決戰紫禁之巔的葉孤城,在歷代的速度旗艦中,這兩款產品殺得你來我往,好不痛快。
3、索尼A9
從索尼的傳統來講,在美能達時期,9這個數字就代表著旗艦與榮耀,其相機部門被索尼收購之後,將這個傳統延續下來,第一臺全畫幅單反命名為A900,第一臺全畫幅單電相機命名為A99,而這臺全畫幅微單相機被命名為A9。定位上直接與佳能1DX2與尼康D5看齊。作為後起之秀,能否在以往的佳尼對決中贏得一席之地,把懸念交給時間。
這三款產品是面向體育、生態、新聞等領域的旗艦機型,搭載著各家最頂尖的技術,展示了他們的科研成果,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距離遙遠,但在極限的專業領域,它們無可替代。
番外篇
搭配無人機使用的雲臺相機、挑戰攝像機的視頻相機、經典奢侈的尊貴象徵,這也代表著影像市場的開放性、多元化和對經典的延續、於情懷的彰顯,特此開一個番外篇,再數三款產品。
1、大疆X7
禪思X7是為電影拍攝推出的一款自帶雲臺的緊湊型S35相機,可搭配在Inspire 2上使用。其航拍的體積,電影機的配置,整套的電影調色方案,高寬容度帶來比較大的後期範圍,配合同時發布的三款鏡頭,可以稱得上是殺入傳統電影航拍市場的一把利器。
2、松下GH5
5D2的無心插柳開啟了民用高清時代,但是佳能在後續卻沒有順應市場需求更新升級產品,這時候松下進入了市場,發布了GH系列,填補了準專業級高清視頻市場的空白,松下不像佳能在產品升級上擠牙膏,視頻拍攝中碰到的痛點都一代一代升級在產品上。整個系統的價格優勢也讓它的性價比相對較高,在2017年更新到了第5代,在視頻相機的領域,松下在逐漸鞏固自己的地位。
3、徠卡M10
很多人都聽說過徠卡的大名,但大家也都知道,單機身高達4.5萬的發售價,註定不是為大部分人準備的,對於徠卡粉絲來說,這款M10卻是心目中的夢想機,感光度與寬容度的提升,後背按鈕的簡化,全新的實時取景,新增的WIFI功能,都讓人心潮澎湃。
但最重要的還是徠卡這個品牌,這個帶著紅色的可樂標,擁有著貴族血統的尊貴象徵。
結語
以往可鑑
相機市場從2015年開始洗牌,在2016年的一系列事件中加速改變,到2017年我們看到的傳統影像大廠的技術變革,行業內的競爭越來越殘酷。加上智慧型手機的衝擊,消費級相機市場也逐漸消失殆盡。整個相機行業缺乏刺激性的增長,市場表現波瀾不驚。整個相機行業還是處在一個低谷之後的復甦時期。
來者可追
兩年一屆的世界影像博覽會(photokina)將在2018年舉辦,這註定了18年將是相機行業中不平凡的一年,相機市場的不景氣將帶來新的變革,廠商們互相競爭也將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擇,希望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