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率先!剛剛,湖北省鄂東南(黃岡)應急救援基地開工

2020-10-26 荊楚網

黃岡疫後重振補短板項目再傳捷報!10月26日8時38分,鄂東南應急救援基地工程項目在黃岡產業園長江一路南端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被納入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項目籠子,是我市「十大工程」補短板重點項目,也是全省在鄂西北、鄂東南、鄂西南建設3個省級應急救援基地,第一個開工建設的項目,被省應急管理廳贊為「黃岡速度」「黃岡擔當」。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劉雪榮出席儀式並宣布基地開工,市委副書記、市長邱麗新,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閘源虹分別講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易先榮主持開工儀式。

省市共建共管,立足黃岡,輻射鄂東

全面提升鄂東南地區應急救援能力


湖北省鄂東南(應急)救援基地投資概算4.9991億元。主要建設「一個機構、四個中心」。即:應急指揮機構、綜合救援中心、物資儲備中心、培訓演練中心、航空保障中心。

基地立足黃岡,輻射鄂州、黃石、鹹寧,按照省市共建共管原則,建設工期為27個月,2020年10月開工建設,一期建設應急物資儲備中心,二期後續建設計劃2022年12 月建成。

邱麗新在講話中指出,今年,我市疫情汛情疊加,暴露了我市應急物資保障和應急救援能力的明顯短板。省委、省政府以疫為鑑,以災為鏡,把推進應急管理基礎項目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按照省市共建共管原則,湖北省鄂東南(黃岡)應急救援基地項目順利啟動,必將補齊鄂東南區域應急救援工作的短板,必將極大提升鄂東南地區救災物資和裝備儲備能力,必將為保護鄂東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提供堅強保障。

閘源虹在講話中強調,今年,在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疫為鑑、對標對表,搶抓中央支持湖北疫後重振一攬子政策重大機遇,聚焦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核心職能,統籌謀劃包括鄂東南應急救援基地在內的一系列重點項目、重大工程,正在蹄疾步穩推進實施。鄂東南應急救援基地率先開工建設,標誌著全省應急救援基礎保障能力提升邁出堅實步伐,必將對其他地市相關重點工程建設發揮引領促進作用,必將為黃岡乃至鄂東南片區提升應急基礎能力提供重要支撐。

2020.10.26

基地落戶黃岡背後的

「黃岡速度」「黃岡擔當」


作為3個省級應急救援基地之一的鄂東南應急救援基地,緣何落戶黃岡?

3月12日,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印發湖北省促進經濟 社會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確提出「在鄂西北、鄂東南、鄂西南建設3個省級應急救援基地。」

擁天時。搶抓機遇,推進疫後重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果斷決策整合正在籌建的黃岡市應急綜合救援基地資源,在項目選址、土地劃撥、啟動資金上大力支持。市委書記劉雪榮、市長邱麗新親自研究部署,親自過問,抓緊項目推進,常務副市長易先榮親自到場調研,多次督辦解決實際困難。市應急管理局聞風而動,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黃岡高新區產業園等部門合力攻堅,主動謀劃,搶抓時機,率先完成項目可研報告,並多次向省應急管理廳、省發改委匯報,得到省應急管理廳的大力支持,成功爭取該項目落戶黃岡。2020年8月11日,該項目被納入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項目籠子,成為我市「十大工程」補短板重點項目之一。

秉地利。黃岡地處鄂豫皖贛四省交界,北依大別山,南臨長江水,境內集一江、六水、百湖、千庫於一域,森林覆蓋面積達43%,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決定了我市森林火災、洪澇災害和安全形勢嚴峻,應急救援任務異常繁重。同時,黃岡版圖面積佔鄂東南區域總面積的52%,人口佔鄂東南區域總人口的54%,均超過鄂東南區域一半以上,在鄂東南地區至關重要。

閘源虹在講話中說,鄂東南應急救援基地作為省、市共建的重點工程,黃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籌劃;廣大幹部群眾鼎力支持、密切配合,做了大量紛繁複雜的前期工作,付出艱辛努力,充分體現了「黃岡速度」「黃岡擔當」。

今天的「大項目」就是未來的「大發展」。省、市領導,在講話中都要求,市應急管理局和建設單位樹立精品意識、質量意識,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精細管理、狠抓質量,力爭早日竣工、早見成效,努力打造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精品工程、樣版工程,力爭把鄂東南應急救援基地建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行業標杆。



湖北省鄂東南(黃岡)應急救援基地

把手機橫過來看喲


湖北省鄂東南(應急)救援基地位於黃岡市黃州區邾城大道以東,萬福路以北,建築面積79993㎡,計劃總投資4.9991億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一個機構、四個中心」。即:應急指揮機構、綜合救援中心、物資儲備中心、培訓演練中心、航空保障中心。應急指揮機構負責區域應急救援指揮協調、資源調度等任務;綜合救援中心按「尖刀隊伍」標準建設,發生重特大事故災害時,第一時間投向災區執行搶險救援救災任務;物資儲備中心主要負責應急救援裝備、物資、器材儲備和調運;培訓演練中心主要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員、骨幹隊伍以及企業、社會人員專業技能培訓、實戰輪訓等任務;航空保障中心主要負責救援力量和物資空中快速投送,以及航空應急救援保障任務。

按照省市共建共管原則,建設工期為27 個月,從2020 年10月開工建設,一期建設應急物資儲備中心,二期後續建設計劃2022年12月建成。

來源:黃岡日報全媒體(記者沈紅星、通訊員王畢勇)

編輯:豆豆

相關焦點

  • 湖北:300億元打造華中「冷基地」「應急中心」
    9月17日,《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冷鏈物流和應急儲備設施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發布,湖北省三年內通過一系列設施建設,投資近300億元,打造三家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和華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讓民眾餐桌更「鮮」,更有保障;當突發事件來臨時,應急物資將從湖北有序調配。
  • ...印發能源提升、新基建、冷鏈物流和 應急儲備設施、產業園區...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能源提升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新基建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冷鏈物流和應急儲備設施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和《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產業園區提升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
  • 關於印發能源提升、新基建、冷鏈物流和應急儲備設施、產業園區...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能源提升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新基建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冷鏈物流和應急儲備設施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和《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產業園區提升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
  • 江蘇省率先建成全省統一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
    截至12月底,已初步建成全省統一的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二、主要做法及措施江蘇省在全國率先建立全省統一的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主要做法體現為「六個統一」:1統一呼叫號碼。把96333作為全省電梯應急救援唯一專用呼叫號碼,實現「一個號碼對外、一個平臺調度、一支隊伍響應」,為群眾提供24小時全天候應急救援服務。
  • 三峽庫區綜合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建設項目開工,李俊東彭亮賀恩友出席
    三峽傳媒網訊 (記者 付馨瑤)9月24日上午,位於天城鎮小灣村的三峽庫區綜合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建設項目舉行開工儀式。市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李俊東講話並宣布開工,市水利局一級巡視員彭亮參加開工活動,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賀恩友致辭,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姜雪松主持開工儀式。上午10點38分,在汽笛鳴聲中,開工儀式正式開始。
  • 在應急救援專業化道路上探索——記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中化...
    2015年5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岙山島時提出,岙山油品儲運基地必須「加強安全應急管理」。根據總書記的指示,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中化舟山隊(以下簡稱「中化舟山隊」)建設穩步推進。中化舟山隊是一支成熟的隊伍,它依託於中化集團岙山基地而建立,其前身為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專職消防隊。該隊伍成立於1992年,以應對企業內部的油品洩漏、火災、爆炸事故而設。藉助於紮根危化品倉儲企業應急救援處置 20 餘年的積澱,並通過逐步摸索專職消防標準化管理和專業化提升道路,這支隊伍已然成為舟山地區企業專職消防隊的一面旗幟。
  • 雨城區:建深水應急救援及川藏鐵路隧道 應急救援基地 組建骨幹精英...
    四川新聞網消息(許玉芳)雅安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夏季多地形雨和鋒面雨,多秋綿雨,是距海最遠,溫差最小,降水量最多的城市。雅安市河流屬長江流域岷江水系。市內地形切割強烈,山脈縱橫,形成一江六河水系。由於降水豐沛,因而水系發育,水網密集。
  • 探訪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實訓)濮陽基地
    10月16日,在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實訓)濮陽基地,消防學員在進行滅火實戰演練(無人機拍攝)。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實訓)濮陽基地位於河南省濮陽市,是依託中原油田建立的一個集應急消防培訓、考核、演練、研討、競賽為一體的綜合性實訓基地。基地建有建築消防設施考訓平臺、煙熱綜合訓練系統、三維模擬消防演練與評估系統等設施,對提升周邊地區的安全生產服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 ...應急救援常態化備勤基地觀察員(調度員)崗位職責和工作規範的通知
    杭州市、寧波市、溫州市、嘉興市、金華市應急管理局:根據《浙江省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方案》要求,為強化直升機應急救援常態化備勤管理工作,特制定《浙江省直升機應急救援常態化備勤基地觀察員(調度員)崗位職責(試行)》和《浙江省直升機應急救援常態化備勤基地觀察員(調度員)工作規範(試行)》,請遵照執行。
  •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共建心肺復甦急救培訓基地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心肺復甦急救培訓基地」(以下簡稱培訓基地)資質,通過材料審查、現場調研、聽取匯報等方式,根據《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心肺復甦急救培訓基地認定評分細則》,嚴格對醫院申報培訓基地的支撐條件、基礎設施、人員配置和培訓管理水平等進行全方位評價打分。
  • ...公路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明年5月底可實現全省30分鐘飛行時間全覆蓋
    12月23日上午,在濟南大東環高速濟南服務區附近,我省成功舉行了高速公路事故航空應急救援演練。演練模擬高速公路上發生多車追尾事故,造成多人受傷。在道路擁堵,地面救護車輛無法抵達現場的情況下,省應急廳迅速調集兩架直升機,從雪野航空基地起飛,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在交警、消防、高速公路運營單位等方面的密切配合下,及時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治療,全程用時僅30分鐘。通過演練,進一步磨合了省市聯動、部門協同、空地一體的航空應急救援機制,有力促進了航空救援實戰能力提升。
  • 山東省濱州市開通空中應急救援通道
    1月6日上午,一架H135直升機從東營機場起飛後成功降落在濱州市濱城區北海公園應急救援停機坪上,標誌著濱州市空中應急救援通道正式開通。   航空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間限制較少等優勢。為全面提升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濱州市積極謀劃、多措並舉,去年投資1175萬元建設了10處直升機停機坪,其中,北海、惠民、霑化、陽信、濱城、博興各1處,鄒平、無棣各2處,全市實現40公裡飛行半徑全覆蓋,形成「空地一體」的立體化應急救援新格局。
  • 15分鐘應急消防救援圈!嘉紹大橋綜合應急消防救援站建成投用
    該救援站將承擔嘉紹大橋全橋橋面交通、主體結構、橋下陸地區域以及大橋公司辦公區域的安全巡查、應急搶險、緊急施救以及發生火災時的初期處置,也將接受119指揮中心指揮,協助參與嘉紹大橋公司周邊較嚴重火災等應急救援任務。
  • 省應急廳舉行高速公路事故航空應急救援演練
    12月23日上午,省應急廳聯合交警、消防、高速運營單位等,在濟南大東環高速濟南服務區附近成功舉行了一場高速公路事故航空應急救援演練,通過演練磨合省市聯動、部門協同、空地一體的航空應急救援機制,促進航空救援實戰能力提升。
  • 三門峽陝州區與礪劍集團綜合應急救援實訓+產業基地項目籤約
    7月11日,陝州區與礪劍應急救援集團有限公司綜合應急救援實訓+產業基地項目合作籤約儀式在天鵝城國際酒店舉行。礪劍應急救援集團董事長夏傑,副市長孫繼偉,市政協副主席、區委書記駱玉峰等領導出席活動。並表示,陝州區將成立專門工作班子,全力配合服務項目建設,相信礪劍集團綜合應急救援實訓+產業基地項目必將取得圓滿成功。
  • 湖北氣象部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四級應急響應
    新華社武漢7月4日電(記者侯文坤)4日9時,湖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四級應急響應。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7月4日至8日,湖北省將有持續性強降雨,鄂西北累計雨量30毫米至50毫米,鄂東南50毫米至100毫米,其他大部地區100毫米至200毫米,局部可達300毫米左右,最大小時雨強可達50毫米至100毫米。據氣象專家介紹,此輪降雨雨帶穩定、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致災風險高,各地需做好災害天氣防範。
  • 湖北省麻城市四家石材企業入選2020年黃岡工業企業100強!
    2020(第十屆)黃岡工業企業 100強排序工作8月下旬正式啟動,以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2019年統計信息為基本依據,按照企業申報、縣市區科技經信局審核、市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同市經信、統計等相關部門綜合的程序,貫徹規模與質量統一的原則和高質量發展導向,以 2019 年營業收入為主要指標
  • 湖北最窮的城市,不是黃岡或十堰,而是這個山區城市
    恩施州面積2.41萬平方公裡,戶籍人口402萬,但是18年恩施州國民生產總值(GDP)僅870億,在湖北13個地級城市倒數第一,連鄂州這樣的面積僅1500多平方公裡的小地級市都已經破千億了,可想而知恩施的窘迫感。在人均GDP方面。湖北省去年人均GDP69231元,而恩施州的人均GDP只有25931元,恩施只有湖北的37.45%,約等於三分之。
  • 呼和浩特機場應急救援實訓基地一期項目建設落成
    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模擬機吊裝演練中6月16日,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應急救援實訓基地一期項目「航空器模擬機」圓滿建設完成。該項目的落成,將為機場應急救援以及各項綜合演練的開展,提供實景化的場景模擬,同時將有力提升機場的應急綜合培訓能力,提高作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應急救援實訓基地主體為應急實訓模擬航空器。
  • 山東多層次航空應急救援力量體系怎麼建?有這「三支力量」!
    省政府新聞辦12月29日召開的發布會上透露,我省正加快打造「三支力量」形成的多層次航空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確保航空力量機動能力強、響應速度快、救援範圍大、受地形條件限制少等優勢能充分助力我省應急救援。在今年的森林防滅火工作中,我省也充分突出空地聯合撲救,派出直升機參與森林火災撲救15起、195架次,成功撲救多起森林火災,很好發揮了航空應急救援快捷高效的特點。按照航空應急救援專項規劃,我省將建設「一個體系」、夯實「一個中心」、打造「三支力量」,來完善航空應急救援。